怎样理解《范进中举》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1个回答
2022-11-13
展开全部
这个故事是《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主人公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本文写他接着参加乡试又中了举人一事,文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
故事情节的发展大致可以划为五个层次:
(1)范进中秀才后回到家里,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这其实是前面情节的尾声,放在这篇节文里却跟某些小说里的背景有几分相似,因为范进中了秀才,这就取得了考举人的资格。此外,从胡屠户教训范进的话里可以看出,中了秀才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范进的社会地位,还不能满足他追求功名的愿望。
(2)范进为去省城参加乡试向胡屠户借盘缠,反遭辱骂,他不甘心,居然瞒着丈人前往应试。范进此举固然是受到了他宗师的鼓励,但如果不是急切地艳羡功名富贵,断然不会有这么大的胆量——从他置老母和妻子挨饿于不顾,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这是情节的开端。
(3)发榜之日,在断炊的情况下,范进奉母命到集上去卖鸡。去了将近两个时辰,中举的喜报忽到,邻居赶紧去集上把他拉了回来。这是情节的发展,因为范进的命运从此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被人藐视的“现世宝”变成受人尊重的“老爷”。但范进本人此刻尚未见到喜报,他不敢信以为真,还要靠卖鸡来“救命”,这又曲折地反映了他自20岁开始应考以来一连串的失败在心头留下的沉重的屈辱感。
(4)范进见到了喜报,因欢喜狠了,痰迷心窍,昏倒在地,救醒后又发起疯来,拍着笑着,不顾一切地走到集上去;多亏一位报子出了个好主意,找来胡屠户,狠狠地打了他一个嘴巴,这才清醒过来,不疯了。这是一场喜剧,是这个故事的高潮。范进在发疯过程中始终只说着一句话:“噫!好!我中了!”反映了他几十年来追求功名富贵达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胡屠户在这场喜剧中对范进毕恭毕敬,把范进捧上了天,充分暴露了他趋炎附势的嘴脸。
(5)范进刚从集上回家,举人出身、曾做过一任知县的张静斋来访,赠金又赠房。这是故事的结尾,说明范进的社会地位陡然上升,真是“今非昔比”了。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是套在读书人身上的精神枷锁。
二、问题研究
1.范进形象具有怎样的典型性?
清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曾指出:“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这里说的前三类人都是小说作者所批判的对象。
范进大概可以归入闲斋老人说的“下人”一类。“下人者”,对人低三下四之谓也,更确切地说,就是对来自周围人们的侮辱、轻蔑和嘲笑都默默接受下来,不敢有丝毫的反抗。范进的“下人”,确实“下”得出奇。例如,在他中了秀才之后,胡屠户依旧说他是“现世宝”,他居然“唯唯连声”,不作辩解;为参加乡试去借盘缠,又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他听着那些不堪入耳的话,也仅止于“摸门不着”而已——如此“下人”,简直到了麻木的地步!真可谓卑怯之至,屈辱之至。对胡屠户如此,对其他人也如此。
范进这种性格是在他三十多年场屋困顿的生涯中形成的。三十多年来,他怀着对功名的热切期望不断地应试,又不断地失败,除了周围人们的轻蔑和嘲弄外,他什么也没有得到。他终于考上了秀才,可是人们都认为,是宗师怜悯他,“舍与”他的。他几乎陷入了绝境,当邻居到集上寻他,告诉他已经中举的喜讯,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就是这种近乎绝望的心理反映。
2.胡屠户的形象有什么意义?
胡屠户是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范进中举前,被他视为“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连中了秀才也是他“带挈”的;对范进希图中举,又极尽讽刺嘲弄之能事,什么“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啦,什么“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啦,一派粗鄙的话,不堪入耳。待到范进果真中了举,他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称范进为“贤婿老爷”,当众夸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把范进真的捧上了天——说他是“天上的星宿”。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说穿了,就是因为“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由此看来,此人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金钱欲。
3.作者是怎样运用讽刺手法的?
《儒林外史》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仔细探究课文的讽刺手法,对我们阅读这部小说很有帮助。课文的讽刺手法有:
(1)夸张手法
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夸张手法虚构出来的。这看来似乎离奇得很,却如鲁迅所说也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可信的。理由是,当时士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惊喜若狂,更何况范进20岁开始应试至今已有35年,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又怎能不惊喜得发疯呢!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荣而后辱,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2)对比手法
文中写胡屠户用的是对比手法,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揭示他嗜钱如命、嫌贫爱富、庸俗自私的市侩性格。
(3)运用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的矛盾
例如,写范进的疯态: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己的宿愿已经实现,所以往门外飞跑,跑到集上。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失败者,头发跌散,两手黄泥,遍身是水,如同落汤鸡一样。这就是强烈的讽刺。
又如,写胡屠户的贪婪相:
……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这里揭示的是胡屠户言语和动作的矛盾:银子已经紧紧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却偏说不要,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二、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
此题意在使学生认识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这正是范进所处的环境,也是造成他热衷功名的客观原因。应注意的是,文中并未直接提到众乡邻和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的态度,这可以依据课文中的某些细节来推测。
第一问:胡屠户态度的变化可用“前倨后恭”四字概括(详见“课文研讨”中有关的部分)。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范进去省城应试,家里饿了两三天;发榜那天早晨范家断粮,只好去集上卖鸡。在范家如此困难的关头,没有一位乡邻前来过问);中举后对他热心帮忙(拿来鸡蛋、酒、米等招待报录人,又到集上去寻范进,细心照顾他)。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不屑一顾(从“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这句话可以看出);中举后竭力拉拢他(主动前来贺喜,叙“世好”,赠金又赠房)。
谢谢采纳!!
故事情节的发展大致可以划为五个层次:
(1)范进中秀才后回到家里,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这其实是前面情节的尾声,放在这篇节文里却跟某些小说里的背景有几分相似,因为范进中了秀才,这就取得了考举人的资格。此外,从胡屠户教训范进的话里可以看出,中了秀才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范进的社会地位,还不能满足他追求功名的愿望。
(2)范进为去省城参加乡试向胡屠户借盘缠,反遭辱骂,他不甘心,居然瞒着丈人前往应试。范进此举固然是受到了他宗师的鼓励,但如果不是急切地艳羡功名富贵,断然不会有这么大的胆量——从他置老母和妻子挨饿于不顾,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这是情节的开端。
(3)发榜之日,在断炊的情况下,范进奉母命到集上去卖鸡。去了将近两个时辰,中举的喜报忽到,邻居赶紧去集上把他拉了回来。这是情节的发展,因为范进的命运从此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被人藐视的“现世宝”变成受人尊重的“老爷”。但范进本人此刻尚未见到喜报,他不敢信以为真,还要靠卖鸡来“救命”,这又曲折地反映了他自20岁开始应考以来一连串的失败在心头留下的沉重的屈辱感。
(4)范进见到了喜报,因欢喜狠了,痰迷心窍,昏倒在地,救醒后又发起疯来,拍着笑着,不顾一切地走到集上去;多亏一位报子出了个好主意,找来胡屠户,狠狠地打了他一个嘴巴,这才清醒过来,不疯了。这是一场喜剧,是这个故事的高潮。范进在发疯过程中始终只说着一句话:“噫!好!我中了!”反映了他几十年来追求功名富贵达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胡屠户在这场喜剧中对范进毕恭毕敬,把范进捧上了天,充分暴露了他趋炎附势的嘴脸。
(5)范进刚从集上回家,举人出身、曾做过一任知县的张静斋来访,赠金又赠房。这是故事的结尾,说明范进的社会地位陡然上升,真是“今非昔比”了。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是套在读书人身上的精神枷锁。
二、问题研究
1.范进形象具有怎样的典型性?
清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曾指出:“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这里说的前三类人都是小说作者所批判的对象。
范进大概可以归入闲斋老人说的“下人”一类。“下人者”,对人低三下四之谓也,更确切地说,就是对来自周围人们的侮辱、轻蔑和嘲笑都默默接受下来,不敢有丝毫的反抗。范进的“下人”,确实“下”得出奇。例如,在他中了秀才之后,胡屠户依旧说他是“现世宝”,他居然“唯唯连声”,不作辩解;为参加乡试去借盘缠,又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他听着那些不堪入耳的话,也仅止于“摸门不着”而已——如此“下人”,简直到了麻木的地步!真可谓卑怯之至,屈辱之至。对胡屠户如此,对其他人也如此。
范进这种性格是在他三十多年场屋困顿的生涯中形成的。三十多年来,他怀着对功名的热切期望不断地应试,又不断地失败,除了周围人们的轻蔑和嘲弄外,他什么也没有得到。他终于考上了秀才,可是人们都认为,是宗师怜悯他,“舍与”他的。他几乎陷入了绝境,当邻居到集上寻他,告诉他已经中举的喜讯,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就是这种近乎绝望的心理反映。
2.胡屠户的形象有什么意义?
胡屠户是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范进中举前,被他视为“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连中了秀才也是他“带挈”的;对范进希图中举,又极尽讽刺嘲弄之能事,什么“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啦,什么“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啦,一派粗鄙的话,不堪入耳。待到范进果真中了举,他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称范进为“贤婿老爷”,当众夸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把范进真的捧上了天——说他是“天上的星宿”。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说穿了,就是因为“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由此看来,此人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金钱欲。
3.作者是怎样运用讽刺手法的?
《儒林外史》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仔细探究课文的讽刺手法,对我们阅读这部小说很有帮助。课文的讽刺手法有:
(1)夸张手法
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夸张手法虚构出来的。这看来似乎离奇得很,却如鲁迅所说也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可信的。理由是,当时士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惊喜若狂,更何况范进20岁开始应试至今已有35年,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又怎能不惊喜得发疯呢!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荣而后辱,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2)对比手法
文中写胡屠户用的是对比手法,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揭示他嗜钱如命、嫌贫爱富、庸俗自私的市侩性格。
(3)运用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的矛盾
例如,写范进的疯态: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己的宿愿已经实现,所以往门外飞跑,跑到集上。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失败者,头发跌散,两手黄泥,遍身是水,如同落汤鸡一样。这就是强烈的讽刺。
又如,写胡屠户的贪婪相:
……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这里揭示的是胡屠户言语和动作的矛盾:银子已经紧紧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却偏说不要,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二、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
此题意在使学生认识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这正是范进所处的环境,也是造成他热衷功名的客观原因。应注意的是,文中并未直接提到众乡邻和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的态度,这可以依据课文中的某些细节来推测。
第一问:胡屠户态度的变化可用“前倨后恭”四字概括(详见“课文研讨”中有关的部分)。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范进去省城应试,家里饿了两三天;发榜那天早晨范家断粮,只好去集上卖鸡。在范家如此困难的关头,没有一位乡邻前来过问);中举后对他热心帮忙(拿来鸡蛋、酒、米等招待报录人,又到集上去寻范进,细心照顾他)。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不屑一顾(从“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这句话可以看出);中举后竭力拉拢他(主动前来贺喜,叙“世好”,赠金又赠房)。
谢谢采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