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美玉意思的字

 我来答
承吉凌8580
2022-10-22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8万
展开全部
问题一:都有哪些表示美玉的字? 01.琼 美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02.琳 美玉。青碧色的玉。《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
03.球 美玉。《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04.瑜 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05.环 圆圈形的玉器。《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郑商。”
06.璇 美玉。《集韵・平仙》:“v,《说文》:美玉也。引《春秋传》:v弁玉缨……或作I、璇。”
07.璧 厂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08.琪 美玉。《玉篇・玉部》:“琪,玉属。”
09.璞 未雕琢的玉。《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宝焉。”
10.瑶 亦泛指美玉。《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S、。”
11.碧 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庄子・外物》:“ 苌弘 死於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12.瑰 美玉,美石。《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13.翠 硬玉。宋吴自牧 《梦粱录・元宵》:“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14.瑾 美玉名。南朝宋慧琳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如草之兰,如玉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15. 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诗・{风・君子偕老》:“I发如云,不屑也。玉之也,象之W也,扬且之也。”
16.琮 瑞玉。方柱形,中有圆孔。用为礼器、贽品、符节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17.珂 白色似玉的美石。《玉篇・玉部》:“珂,石次玉,亦码Z白如雪者。一云螺属。”
18.璎 似玉的美石。《玉篇・玉部》:“璎,璎琅,石似玉也。”2.即璎珞。玉饰。 唐 元稹 《估客乐》诗:“B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
19.瓒 质地不纯的玉。《周礼・考工记・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
20.琛 指玉。《宋史・乐志九》:“B衣褒崇,琛册追荣。”
21. 玉制的耳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
22.[ 美玉。 晋陆云《答顾秀才》诗之五:“有斐君子,如如[。”
23.璜 状如半璧的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玄璜礼北方。”
24.珑 古人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上刻龙纹。《说文・玉部》:“珑,祷旱玉也。”
25.珉 似玉的美石。《荀子・法行》:“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26.G 美玉。可制磬。亦借指磬。《书・禹贡》:“厥贡G铁银镂e磬。”
27.瑛 美玉。《魏书・阳尼传》:“ 采钟山 之玉瑛兮,收珠泽之珂。”
28.g 玉管。《大戴礼记・少间》:“ 西王母来献其白g。”
29. 玉名。《左传・昭公十七年》:“若我用杏耔叮郑必不火。”
30.珏 相合之二玉。双玉。《说文・珏部》:“珏,二玉相合为一珏。”
31.璋 玉器名,状如半圭。《书・顾命》:“秉璋以酢。”
32.瑷 美玉。《玉篇・玉部》:“瑷,美玉也。”
33.圭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等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易・益》:“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34.H 古代放在死者口里的玉。《说文・玉部》:“H,送死口中玉也。”
35.i 古时佩带的玉器。环形,有缺口。《左传・闵公二年》:“公与 石祁子 i,与 甯庄子 矢,使守。”
36.琦 美玉。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t螟之巢,无乘风之羽;沟浍......>>

问题二:为什么若某个东西有毒,用银针碰过,银针会变黑呢? 在民间,银器能验毒的说法广为流传。早在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就有用银针验尸的记载。时至今日,还有些人常用银筷子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毒,存在着银器能验毒的传统观念,这也被当时法医检验引为准绳。银器果真能验毒吗?   古人所指的毒,主要是指剧毒的砒霜,即三氧化二砷,古代的生产技术落后,致使砒霜里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与银接触,就可起化学反应,使银针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到了现代,生产砒霜的技术比古代要进步得多,提炼很纯净,不再参有硫和硫化物。银金属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通常的条件下不会与砒霜起反应。   可见,古人用银器验毒是受到历史与科学限制的缘故。有的物品并不含毒,但却含许多硫,比如鸡蛋黄,银针 *** 去也会变黑。相反,有些是很毒的物品,但却不含硫,比如毒蕈、亚硝酸盐、农药、毒鼠药、氰化物等,银针与它们接触,也不会出现黑色反应。因此,银针不能鉴别毒物,更不能用来作为验毒的工具。   银虽不能验毒,然而却能消毒。每升水中只要含有5000万分之一毫克的银离子,便可使水中大部分细菌致死。其原理是,银在水中可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能吸附水中细菌,并逐步进入细菌体内,使它的催化剂―系统封闭、失活,使细菌失去代谢能力而死亡。所以,用银作碗、筷使用于日常生活中仍是大有好处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