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历史

 我来答
刚阳文化
2022-11-07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5万
展开全部

1.水稻的历史有多久了

* 水稻历史资料 *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古籍中,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史记·夏本纪》关于"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表明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自然作斗争,疏治"九河",利用"卑湿"地带发展水稻。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走向精耕细作,同时为发展水稻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陕西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等。西汉时四川首先出现了梯田。6世纪30年代,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曾专述了水、旱稻栽培技术。晋《广志》中并有在稻田发展绿肥,增加有机肥源,培肥地力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种稻技术已有一定水平。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间,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地区,太湖流域为稻米生产基地,京能军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运。当时由于重视水利兴建、江湖海涂围垦造田、农具改进、土壤培肥、稻麦两熟和品种更新等,江南稻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拼作栽培体系。中国稻种资源丰富,到明末清初《直省志书》中所录16个省223个府州县的水稻品种数达3400多个。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进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过去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稻作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至1984年全国水稻栽插面积达3317.8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370.0千克,稻谷总产量达到17825.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约29%、170%和266%。

2.我国水稻种植有多少年的历史

相传神农氏教会农民种稻的技术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国家,而稻在3000多年前,就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时代约在商朝,当时稻这个字,只有类似“臼”字的字形,后来周朝种稻较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当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风打稻,用手舂米.至於「米」字在甲骨文中,原先只有六直点,上下三点,代表著米粒.后来将中间的点连起来,用以表示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而东汉许慎在其著作一本关于汉字的解说书《说文解字》中说到「米,穬粟实也.像禾实之形.」,后在汉字中也有将「粟米」称为「小米」,「稻米」为「大米」.透过文字可以看出中国种稻的历史相当悠久是无容至疑的,但有不少学者依然希望找出最早的水稻或旱稻品种,亚洲有很多考古地点曾陆续发现了一些早期的稻谷.如1995年在中国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里,发现了四粒黄色的稻谷,测定年代为公元前一万年前,据知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谷.此外在长江下游河姆渡也曾出土有约7000年前的稻种残留物;广东英德出土的约一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的水稻硅质体.中国的古稻有些甚至被科学家拿来重新种植,并加入杂交稻的品种当中。

3.稻米的历史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对于许多人来说,稻米是每天都会食用的主食。在近代科学改良小麦品种之前,水稻一直都是世界上最高效的农作物。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我国稻的栽培和驯化可以追溯到万年以前,是最早开始人工栽培稻的国家之一。

多年来,经过科学家不断选种培育,我国稻米的产量和品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市场上的稻米品种繁多,近来又出现不少功能性大米,包括有色大米、营养强化米等。这些稻米与我们平时食用的普通大米有什么区别?它们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益处?就此我们采访了多年从事水稻育种研究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董彦君教授。

董彦君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遗传研究所所长

稻米中的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

董教授介绍,我们平时食用稻米主要为了利用其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而淀粉是稻米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可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两种,它们在结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活性方面有很大差异。支链淀粉具有支链结构,分子量比较大,在水中加热时会形成高黏度的溶液,被广泛用作增稠剂和凝固剂。直链淀粉常用作脱水水果或蜜饯的保护层,以防止它们黏在一起。稻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差异是区分稻米品种的重要指标之一,下文会做详细介绍。

前面提到,稻米一般依照其中的淀粉成分来分类,即直链淀

4.我国水稻栽培的历史如何

水稻是世界上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的重要作物。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2年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为14602.9万公顷,平均单产为3.968吨/公顷,总产579443千吨。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

据对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碳化稻谷进行的同位素示踪分析,我国水稻栽培距今大约已有6700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就盛行用辕犁耕田,文献中已开始记载插秧。

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已提到排水晒田技术,《沈氏农书》中已论述了看苗施肥技术。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9%,而产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左右,在商品粮中占50%以上。

我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5.水稻和小麦的历史

* 水稻历史资料 *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我国及世界上一些国家认为中国是水稻起源国,有五千多年的种植史,但印度、泰国有异议。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关于"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表明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自然作斗争,疏治"九河",利用"卑湿"地带发展水稻。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

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间,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地区,为生产基地,京能军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当时由于重视水利兴建、江湖造田、改进、土壤培肥、稻麦两熟和品种更新等,江南稻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拼作栽培体系。中国稻种资源丰富,传说顺治皇帝对水稻种植有大的推广,将水稻推广到长城附近,并且产量提高,到明末清初《直省志书》中所录16个省223个府州县的水稻品种数达3400多个。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进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过去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

科学技术,使稻作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至1984年全国水稻栽插面积达3317.8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370.0千克,总产量达到17825.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约29%、170%和266%。 大跃进时,全国各地每个乡村都开始试验种植水稻,虽都有成功,奈何水利限制,难以大面积推广。 目前国际公认小麦原产地是在西亚,大约四千多年前通过新疆引入我国。中国小麦发现最早遗址是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我们长说的楼兰,就是在楼兰的小河墓地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 内地发现出土的小麦,最早在三千多年,也就是商中期和晚期左右,但是不是很普遍。小麦普及还是汉代以后事情了,关键一点就是战国时期发明石转盘在汉代得到推广(材料来源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得以使小麦可以磨成面粉。小麦主要在北方种植,在南方种植发展还是得于南宋时期北方人大量南迁,对南方麦需求大量增加而造成的。到明代小麦种植已经遍布全国,但分布很不平衡,《天工开物》记载北方“齐、鲁、燕、秦、晋 ,民粒食小麦居半,而南方闽、浙、吴、楚之地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

麦我们长说就是小麦,当然还有其他麦类,比如说大麦。燕麦,古代欧洲人吃麦主要还是吃大麦,只到16世纪后被小麦代替。现在大麦在世界上主要做啤酒,这种世界级别饮料。世界大麦80%产量被化为啤酒,灌进人们肚子里。1斤大麦大概可以做4到5斤啤酒。

真正小麦高产是有电、柴油机普及后,再加上农药、化肥、育种等技术提高使产量猛增。

6.我国水稻种植有多少年的历史

相传神农氏教会农民种稻的技术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国家,而稻在3000多年前,就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时代约在商朝,当时稻这个字,只有类似“臼”字的字形,后来周朝种稻较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当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风打稻,用手舂米。

至於「米」字在甲骨文中,原先只有六直点,上下三点,代表著米粒。后来将中间的点连起来,用以表示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而东汉许慎在其著作一本关于汉字的解说书《说文解字》中说到「米,穬粟实也。像禾实之形。」,后在汉字中也有将「粟米」称为「小米」,「稻米」为「大米」。

透过文字可以看出中国种稻的历史相当悠久是无容至疑的,但有不少学者依然希望找出最早的水稻或旱稻品种,亚洲有很多考古地点曾陆续发现了一些早期的稻谷。如1995年在中国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里,发现了四粒黄色的稻谷,测定年代为公元前一万年前,据知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谷。此外在长江下游河姆渡也曾出土有约7000年前的稻种残留物;广东英德出土的约一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的水稻硅质体。中国的古稻有些甚至被科学家拿来重新种植,并加入杂交稻的品种当中

7.水稻的历史有多久了

*水稻历史资料*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古籍中,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史记·夏本纪》关于"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表明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自然作斗争,疏治"九河",利用"卑湿"地带发展水稻。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走向精耕细作,同时为发展水稻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陕西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等。西汉时四川首先出现了梯田。6世纪30年代,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曾专述了水、旱稻栽培技术。晋《广志》中并有在稻田发展绿肥,增加有机肥源,培肥地力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种稻技术已有一定水平。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间,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地区,太湖流域为稻米生产基地,京能军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运。当时由于重视水利兴建、江湖海涂围垦造田、农具改进、土壤培肥、稻麦两熟和品种更新等,江南稻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拼作栽培体系。中国稻种资源丰富,到明末清初《直省志书》中所录16个省223个府州县的水稻品种数达3400多个。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进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过去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稻作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至1984年全国水稻栽插面积达3317.8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370.0千克,稻谷总产量达到17825.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约29%、170%和266%。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