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狐谋皮全文翻译

速度,最好今天... 速度,最好今天 展开
冰夏WHX
高粉答主

2019-06-17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6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7.5万
展开全部

与狐谋皮全文翻译:

周国有个人喜好皮衣、讲究美食,想做价值千金的皮衣,就跟狐狸商量要它的皮;想做像祭祀的羊肉一样的美味佳肴,就跟羊商量要它的肉。

话没说完,狐狸就一个接一个地逃进了重丘的山脚下,羊前呼后拥地躲进了深林之中。因此这个周人十年做不成一件皮衣,五年做不成一次宴席。为什么呢?周人的计谋错了!

原文:

周人有爱裘而好珍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馐。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何者?周人之谋失之矣!

此文《太平御览》,这则寓言故事说明,如果所谋求的东西直接危害对方的利益,对方是不可能答应的。经济学认为,人都有利己之心,都以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为根本目的。但人们不能忽视一个基本前提,利己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扩展资料

一、与狐谋皮

读音:yǔ hú móu pí

释义:指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后也作“与虎谋皮”。

出处: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周人]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

译文:周国有个人喜欢皮衣、讲究美食,想做价值千金的皮衣,就跟狐狸商量要它的皮。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幻想。

例句:你和他合作,简直就是与虎谋皮,是不会有什么发展的。

二、《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编得最早。它是一部综合性类书,门类繁多,征引赅博,在类书中堪称“空前”,被视为“类书之冠”。与同时编纂的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合称为“宋四大书”。

由翰林学世李昉奉诏主纂,扈蒙、王克贞、宋白等13人参与修撰。它采以群书类集之,共分55部、550门而编为千卷,故名《太平总类》。  宋太宗赵炅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

梦色十年
高粉答主

2019-06-14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96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6.5万
展开全部

周国有个人喜好皮衣、讲究美食,想做价值千金的皮衣,就跟狐狸商量要它的皮;想做像祭祀的羊肉一样的美味佳肴,就跟羊商量要它的肉。

话没说完,狐狸就一个接一个地逃进了重丘的山脚下,羊前呼后拥地躲进了深林之中。因此这个周人十年做不成一件皮衣,五年做不成一次宴席。为什么呢?周人的计谋错了!

与狐谋皮出自:《太平御览》,原文:

周人有爱裘而好珍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馐。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何者?周人之谋失之矣。

扩展资料:

要剥狐狸的皮,要吃山羊的肉,却去跟狐狸、山羊商量,希望征得它们的同意。这种做法既可笑又愚蠢。当所办的事情涉及对方的根本利害的时候,对方是绝对不会同意的。“与狐谋皮”这句成语后来写成“与虎谋皮”。它比喻跟恶人商量商量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该书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

《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

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晴晴知识加油站
高能答主

2019-05-19 · 让梦想飞扬,让生命闪光。
晴晴知识加油站
采纳数:3595 获赞数:66131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与狐谋皮翻译:

周国有个人喜好皮衣、讲究美食,想做价值千金的皮衣,就跟狐狸商量要它的皮;想做像祭祀的羊肉一样的美味佳肴,就跟羊商量要它的肉。

话没说完,狐狸就一个接一个地逃进了重丘的山脚下,羊前呼后拥地躲进了深林之中。因此这个周人十年做不成一件皮衣,五年做不成一次宴席。为什么呢?周人的计谋错了!

与狐谋皮原文:

周人有爱裘而好珍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馐。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何者?周人之谋失之矣。

此文出自北宋李昉所写的《太平御览》。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后汉时期,李昉登进士第。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北宋初年,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终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李昉去世,年七十二。获赠司徒,谥号“文正”。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乾佑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周世宗柴荣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

雍熙元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加任中书侍郎。宋军北伐幽蓟地区无法取胜,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赵光义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

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

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赵光义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文章简介:

《太平御览》是中国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北宋四大部书之一。翰林学世李昉奉诏主纂,扈蒙、王克贞、宋白等13人参与修撰。全书1000卷,分55部,引用古今图书及各种体裁文章共2579种,与同时编纂的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合称为“宋四大书”。

该书的编纂﹐始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三月﹐完成于八年十月。初名《太平总类》﹐宋太宗赵炅诏改今名。纂辑时充分运用了皇家的藏书﹐并多用前代类书为蓝本修订增删而成,所以《太宗实录》说它是以前代《文思博要》及诸书编纂而成。

《太平御览》所引用的各种书籍﹐未必都是宋初尚存﹑馆阁所储的。《太平御览》就成为当时现存最大的类书。该书卷首载有《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详记引用诸书名称﹐共列一千六百八十九种﹐其实尚未包括所引古诗﹑古赋﹑铭﹑箴等在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小芝麻大大梦
高粉答主

2019-03-30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985万
展开全部

周国有个人喜好皮衣、讲究美食,想做价值千金的皮衣,就跟狐狸商量要它的皮;想做像祭祀的羊肉一样的美味佳肴,就跟羊商量要它的肉。话没说完,狐狸就一个接一个地逃进了重丘的山脚下,羊前呼后拥地躲进了深林之中。因此这个周人十年做不成一件皮衣,五年做不成一次宴席。为什么呢?周人的计谋错了!

原文:

周人有爱裘而好珍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馐。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何者?周人之谋失之矣。

扩展资料:

与狐谋皮的成语故事:

鲁国的国君想让孔子担任司寇,但群臣均反对,一时拿不定主意,打算跟大臣们商量一下再做决定,正好遇上了左丘明,定公问他:“我想孔子担任司寇,你看要不要和大臣商量一下?”丘明回答:“孔丘是当今公认的圣人,圣人担任官职,其他人就得离开官位,您与那些因此事而可能离开官位的人去商议,能有什么结果呢?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周朝时有一个人非常喜欢穿皮衣服,还爱吃精美的饭食。他打算缝制一件价值昂贵的狐狸皮袍子,于是就与狐狸商量说:‘把你们的毛皮送给我几张吧。’

狐狸一听,全逃到山林里去了。他又想用肥美的羊肉祭祀,于是去找羊说:‘请帮帮我的忙,把你们的肉割下二斤,我准备祭祀。’没等他说完,羊就吓得狂呼乱叫,互相报信,一齐钻进树林里藏了起来。这样,那人十年也没缝成一件狐狸皮袍子,五年也没办成一次祭祀。

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就在于他找错了商议的对象!你现在打算让孔丘当司寇,却与那些因此而辞官的人商议,这不是与狐谋皮,与羊要肉吗?二者有何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与狐谋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354097158
2011-11-05 · TA获得超过48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4.8万
展开全部
故事
  鲁国的国君想让孔子担任司寇,便去征求左丘明的意见。丘明回答:“孔丘是当今公认的圣人,圣人担任官职,其他人就得离开官位,您与那些因此事而可能离开官位的人去商议,能有什么结果呢?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周朝时有一个人非常喜欢穿皮衣服,还爱吃精美的饭食。他打算缝制一件价值昂贵的狐狸皮袍子,于是就与狐狸商量说:‘把你们的毛皮送给我几张吧。”狐狸一听,全逃到山林里去了。他又想用肥美的羊肉祭祀,于是去找羊说:‘请帮帮我的忙,把你们的肉割下二斤,我准备祭祀,没等他说完,羊就吓得狂呼乱叫;互相报信,一齐钻进树林里藏了起来。这样,那人十年也没缝成一件狐狸皮袍子,五年也没办成一祭祀次。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就在于他找错了商议的对象!你现在打算让孔丘当司寇,却与那些因此而辞官的人商议,这不是与狐谋皮,与羊要肉吗?二者有何不同?”   出处《太平御览》卷二0八引《符子》   词义   与狐谋皮   yǔ hú móu pí   〖解释〗比喻所谋之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达到目的。   〖出处〗《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
编辑本段原文
  周人①有爱裘而好珍羞②,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③其皮;欲具④少牢⑤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⑥,狐相率⑦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⑧。何者?周人之谋失之矣。
编辑本段注释
  (1)周人:周地的人。相当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及巩县一带地方。   (2)裘(qiú):皮衣。   (3)好(hào):爱好,   (4)珍羞:珍奇贵重的食品。羞:同“馐”,美味的食品。   (5)谋:谋划;商量。   (6)具:准备。   (7)牢:作祭品用的牛羊猪。三牲具备叫“太牢”,只用猪、羊叫“少牢”。   (8)卒:终;完毕;结束。   (9)相率:互相跟着。   (10)重(chóng)丘:重复起迭的山丘。   (11)一牢:指一只羊。   (12)带领,跟。
编辑本段翻译
  周地有一个喜好裘皮而且喜好珍奇贵重的食品的人,想做价值千两黄金的裘皮衣服就跟狐狸商量剥它们的皮做裘衣,想做(一桌)像祭祀一样的羊肉美味佳肴就跟羊商量要它们的肉做宴席,话没说完,狐狸互相跟随着逃进了重叠的山丘之下,羊互相呼喊着躲藏进了深林之中。因此周地的那个人十年不能制成一件裘皮衣服,五年不能具备一只羊。这是为什么呢?周地那个人真是失策啊!
编辑本段提示
  要剥狐狸的皮,要吃山羊的肉,却去跟狐狸、山羊商量,希望征得它们的同意。这种做法既可笑又愚蠢。当所办的事情涉及对方的根本利害的时候,对方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比如,希望反动阶级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希望帝国主义会自己改变本性,这都是“与狐谋皮”,是不可能实现的。“与狐谋皮”这句成语后来写成“与虎谋皮”。它比喻跟恶人商量商量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跟别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根本利益,这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
编辑本段举例
  如此时即奏筹遣漕船水手之议,是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皮,不惟无益反有碍也。 清·魏源《上江苏巡抚陆公论海漕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3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