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
你的身边可能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在遇到分歧的时候,即使他们错了,他们也会摆臭脸给别人。
他们这样的表现常常会给人一种错觉:到底是我错了,还是他们在胡搅蛮缠?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的一点是,这类人的心理是什么,只有了解了他们的目的,我们才能更好的应对。
不讲道理的人,一般都是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只要是触碰到了他们所认为的某种利益,他们就不会按正常的社会观、价值观来处理事物,任何可以维护他利益的手段,只要他觉得可以用,他就会拿来用。
俗话说的好:“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可怕,一种是不要命的人,另一种是不要脸的人。”
不要命的人不用多做解释,一个人命都可以不要,那肯定是很可怕的。另一种不要脸的人,按我的理解来解释,那就是不知羞耻的人。这种人只知道考虑自己,只知道谋取自己的个人利益。他们的个人道德观、社会道德观都有某种意义上的扭曲,在遇到某些事物时,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他们往往会抛弃这种行为的对、错或者对别人的影响。
在遇到别人的指责时,他们明明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合适,但为了强调自己谋取利益的正当性,他们就会有一种外强中干的强词夺理。
可要是你说他们不懂这些道理,他们也懂,因为如果有些和他们行为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们又会跑出来头头是道的指责,他们又仿佛变成的正义的化身。
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所以,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不讲道理的人之所以会强词夺理,是因为他们用这种“无赖”的手段来维护或者谋取某种对自己有好处的利益。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他们会暂时放弃平时的道德观,用似乎很强硬的态度来强调自己获取利益的正当性。

软柿子心理
坦白的说,这类人都是很会算计的,他们深谙社交之道,总是能够钻各种空子,面对不同的人也会利用不同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每当看到那些吃了亏却不吭声的人,他们那种专捏软柿子的心理马上开始蠢蠢欲动了。
他们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正是因为他们极低的社会道德感和无赖心态。各种斗争经验让他们屡试不爽,于是软柿子心理成为他们的处事逻辑和经验,更成为了一种交际惯性。

在他们的意识中,默认了两条人性共性:自省和秩序。有了问题,他们来个先下手为强,采用质问、疑惑和呵斥的方式,把对方震慑住,从自己方面找问题,让对方陷入一种自己错了的假象中,也就不会从他的身上找原因,反而觉得对不起他。人的反射弧都是比较长的,当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事情往往已经完结了。
错误转嫁和情绪垃圾转载
心理学家指出,比起生气来说,自我归咎心理和自我施加压力更容易破坏人的情绪。那些不讲道理的人恰恰是利用了这一点。比如,事情办糟了,他们会把主要责任归在你的身上,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误转嫁。

在他们心里有一种特殊的防御机制,让他们不能够忍受错误是自己造成的感觉,所以,那些和他们合作或者协作的人,就成为了他们甩锅的对象。归根到底,是他们不愿意独自承担责任,他们总是希望身边的人和他们一样,承担这种不良的体验。
当然,我们都不是傻子,只是有时候我们选择沉默罢了。但是,在吃了很多哑巴亏后,我们怎么可能保持平静呢?这个时候,生气是在所难免的,不但是生那些渣人的气,也在生自己的气,甚至是生整个社会的气。
我们气的是,为什么会和这样的人合作?这样的渣人为什么会让自己遇到?为什么自己那么笨,被这种人耍了,而自己还后知后觉。

从心理学层面分析,我们有这样的反应再正常不过了,也透漏出一个我们潜意识的讯号:我不会变成这样的渣人,我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让周围的人觉得我傻,我会不会以后都这样糟糕呢等等。
这些感受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在沉默中灭亡吧。毕竟他们下次遇到你还是不会仁慈的。其实,在面对这类人的时候,我们可采用古兵法,那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首先,摆明自己的立场,不要再充当他们的软柿子,和任何人都要有一种边界感,让别人不敢轻易过界,或者让他们知道踩过界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对他们进行小惩大诫,而不是一味的保持沉默和绅士。
在电视剧《安家》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剧中的那些坏人,总是那么地理直气壮,不可理喻。
后来,慢慢想明白了,那些坏人之所以理直气壮,是因为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在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尽管他们也面临着各种道德层面的指责,但是,他们在情义与利益面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利益,选择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也是他们的可悲可叹之处。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结合观剧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下:
第一,他们眼里只有利益,没有情义。
从剧中我们得知,无论是龚家花园里面的太表姑奶奶,还是宋爷爷江奶奶的两个缺德外甥,还是房似锦的母亲潘贵雨,饲料大王林茂根等,他们在做这道人生的选择题时,两者只能选其一,究竟是选利益,还是情义?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利益。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关于是与非的判断中,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别人帮助过他们,他们不会感恩,不会想得如何报恩,而是总觉得还不够,还能再多要一些。
正是这么一种奇怪的心理,左右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多重选择中,最终选择了利益,金钱,背弃了道义,恩情,令人寒心,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