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上红光以外人眼看不见的辐射叫( )
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能使非常灵敏的温度计的温度升高,说明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见,我们把这样的辐射叫()我该选谁呢?...
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能使非常灵敏的温度计的温度升高,说明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见,我们把这样的辐射叫( )
我该选谁呢? 展开
我该选谁呢? 展开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一、温度计
1温度计
(1) 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 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3) 量程: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4) 分度值:一个最小小格代表的值。
(5) 最基本注意点: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2温度的高低:
(1) 摄氏温度:符号为t,单位符号℃,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摄氏度。
(2) 正常人的体温是37℃。
3体温计:
(1)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细管,水银收缩时,缩口水银首先自动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故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应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内。
(2)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
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1)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侵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2) 温度计玻璃泡侵入被测液体后,待示数稳定后再读书。
(3)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提醒: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如冰变成水属于熔化;水结成冰属于凝固。
提醒:熔化和溶化不要混淆,前者表示物质有固态变成液态;后者表示一些溶质溶化在溶剂中的过程。
2熔点和凝固点
(1) 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各种金属等;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如松香、玻璃、沥青等。
(2)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练习: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是( C )
A海波、石英、玻璃 B食盐、萘、沥青
C海波、冰、水晶 D松香、玻璃、沥青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 晶体熔化特性:熔化过程吸热,温度(熔点)不变。熔化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不断从外界吸热。
(2) 非晶体熔化特性: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3) 晶体凝固特性:凝固过程放热,温度(凝固点)保持不变。条件:①温度达到凝固点;②不断向外界放热。
(4) 非晶体凝固特性: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现象
(1)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如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了一会变干了;湿衣服经过太阳的照射变干了等。
(2)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如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烧开水时常看见的“白气”等。
2沸腾现象
(1) 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3) 沸腾的条件:①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②液体沸腾时要保持沸腾,必须对液体加热,但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不升高。
3蒸发:
(1) 蒸发的条件:在任何地方,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2) 蒸发的特点: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
(3)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温度。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液体的表面积。便面积越大,蒸发越快。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的快慢:流动的越快,蒸发越快。
(4) 控制蒸发快慢的方法:加快蒸发:提高液体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减慢蒸发:采用相反措施。
(5) 蒸发有制冷作用:蒸发式吸热过程,会导致液体和自身温度降低。
练习: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C )
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D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
4液化
(1) 液化的两种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2) 液化时要放热。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汽化吸热,液化则放热。
5液化现象的判断
(1)“白气”“雾”是液化现象。如: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雾,是放热过程。
(2)“汗”是液化现象。如:自来水管表面上挂有一层水珠,是放热过程。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现象:物质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如舞台上笼罩的白雾,是由于干冰遇热升华变为气体。升华吸热,使附近空气中的水汽化为小水滴——白雾。
2凝华现象: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如冬天树枝上的“雾凇”现象,窗户的内表出现冰花现象等。
3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判断
(1) 判断是不是升华或凝华现象,关键看是不是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直接发生变化,或者看中间是否经历了液态。若经历了液态,则一定不是升华或凝华现象。
(2) 若题干的文字表述中含有霜、雪、冰花、冰晶、雾凇等字样,则对应的物态变化是凝华。一般来说,凝华现象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
第二章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
物质的性质,也就是一种物质区别于其他物质的根本属性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凡是能用量表示的物理概念称为物理量),用L表示。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中是米。用符号m表示。
长度单位是人们规定的,所以世界各国都曾经有自己的一套长度单位,这些单位各不相同。1791年法国决定把通过巴黎子午线从赤道到北极的长度的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叫“米”,并制了一个标准米原器,保存在法国档案局,陆续被许多国家采用。
1983年采用激光来更准确地复现米的长度,1米是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路径,这个精确度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1mm(微米)=1000um(纳米) 1um=1000nm 1nm=10A(埃)
(3)如果我们要准确测量长度,首先应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即看量程和最小分度是否能达到要求,其次,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①使用时,要把刻度尺放正,使刻度贴近被测物(紧靠)
②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一端(若没零刻线,从其它刻线量起,注意减去刻线前面的数字)。
③对齐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尺垂直(视线正对被测物末端所对的刻度线)
④最后,正确读数和记录,注意估读:读数时读出准确值和一位估计值,带好单位。即结(4)测量结果要求:“准确值”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一、温度计
1温度计
(1) 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 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3) 量程: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4) 分度值:一个最小小格代表的值。
(5) 最基本注意点: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2温度的高低:
(1) 摄氏温度:符号为t,单位符号℃,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摄氏度。
(2) 正常人的体温是37℃。
3体温计:
(1)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细管,水银收缩时,缩口水银首先自动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故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应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内。
(2)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
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1)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侵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2) 温度计玻璃泡侵入被测液体后,待示数稳定后再读书。
(3)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提醒: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如冰变成水属于熔化;水结成冰属于凝固。
提醒:熔化和溶化不要混淆,前者表示物质有固态变成液态;后者表示一些溶质溶化在溶剂中的过程。
2熔点和凝固点
(1) 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各种金属等;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如松香、玻璃、沥青等。
(2)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练习: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是( C )
A海波、石英、玻璃 B食盐、萘、沥青
C海波、冰、水晶 D松香、玻璃、沥青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 晶体熔化特性:熔化过程吸热,温度(熔点)不变。熔化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不断从外界吸热。
(2) 非晶体熔化特性: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3) 晶体凝固特性:凝固过程放热,温度(凝固点)保持不变。条件:①温度达到凝固点;②不断向外界放热。
(4) 非晶体凝固特性: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现象
(1)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如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了一会变干了;湿衣服经过太阳的照射变干了等。
(2)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如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烧开水时常看见的“白气”等。
2沸腾现象
(1) 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3) 沸腾的条件:①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②液体沸腾时要保持沸腾,必须对液体加热,但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不升高。
3蒸发:
(1) 蒸发的条件:在任何地方,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2) 蒸发的特点: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
(3)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温度。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液体的表面积。便面积越大,蒸发越快。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的快慢:流动的越快,蒸发越快。
(4) 控制蒸发快慢的方法:加快蒸发:提高液体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减慢蒸发:采用相反措施。
(5) 蒸发有制冷作用:蒸发式吸热过程,会导致液体和自身温度降低。
练习: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C )
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D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
4液化
(1) 液化的两种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2) 液化时要放热。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汽化吸热,液化则放热。
5液化现象的判断
(1)“白气”“雾”是液化现象。如: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雾,是放热过程。
(2)“汗”是液化现象。如:自来水管表面上挂有一层水珠,是放热过程。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现象:物质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如舞台上笼罩的白雾,是由于干冰遇热升华变为气体。升华吸热,使附近空气中的水汽化为小水滴——白雾。
2凝华现象: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如冬天树枝上的“雾凇”现象,窗户的内表出现冰花现象等。
3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判断
(1) 判断是不是升华或凝华现象,关键看是不是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直接发生变化,或者看中间是否经历了液态。若经历了液态,则一定不是升华或凝华现象。
(2) 若题干的文字表述中含有霜、雪、冰花、冰晶、雾凇等字样,则对应的物态变化是凝华。一般来说,凝华现象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
第二章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
物质的性质,也就是一种物质区别于其他物质的根本属性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凡是能用量表示的物理概念称为物理量),用L表示。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中是米。用符号m表示。
长度单位是人们规定的,所以世界各国都曾经有自己的一套长度单位,这些单位各不相同。1791年法国决定把通过巴黎子午线从赤道到北极的长度的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叫“米”,并制了一个标准米原器,保存在法国档案局,陆续被许多国家采用。
1983年采用激光来更准确地复现米的长度,1米是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路径,这个精确度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1mm(微米)=1000um(纳米) 1um=1000nm 1nm=10A(埃)
(3)如果我们要准确测量长度,首先应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即看量程和最小分度是否能达到要求,其次,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①使用时,要把刻度尺放正,使刻度贴近被测物(紧靠)
②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一端(若没零刻线,从其它刻线量起,注意减去刻线前面的数字)。
③对齐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尺垂直(视线正对被测物末端所对的刻度线)
④最后,正确读数和记录,注意估读:读数时读出准确值和一位估计值,带好单位。即结(4)测量结果要求:“准确值”
xiangfa
2024-04-10 广告
2024-04-10 广告
JTG-ZM-GST9614点型紫外火焰探测器对发生火灾时有强烈的火焰辐射或无阴燃阶段的火灾以及需要对火焰作出快速反应的场所均可采用本探测器。防爆性能符合GB 3836.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 通用要求》及GB 3836....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xiangfa提供
展开全部
光谱上红光以外人眼看不见的辐射叫(红外辐射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红外线
追问
你确定吗?明天我要考试,你不会误人子弟吧???⊙﹏⊙b汗
追答
当然了。
可见外包括红。。。。紫。
红外热作用强的是红外线,紫外化学作用强的是紫外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红外线。。不信算了!我初二,刚学完光现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红外光或者红外线,红外辐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说一下,的确是红外线,没骗你的!我们初二考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