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青铜兵器”历史
战国时期“青铜兵器”历史
在铁器出现之前,铜及其合金曾是用量最多、用途最广、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作用最大的一种金属。随着社会的发展,青铜器到了战国时期,风格逐渐转变,技术也日趋成熟,青铜器中,除了炊具、盛器,也有兵器。
在火器发明之前,冷兵器的舞台上,弓箭是当之无愧的“战争之王”,正所谓“言武事者,首曰弓矢”。无论面对士兵身上厚重的盔甲和锋利的刀剑,只要拥有足够规模和技术含量的弓箭配给,也就拥有了克敌制胜的能力,弓箭的精良与否、射程远近、射速高低,往往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胜负。
然而在岁月更迭中,弓箭中的弓弩以及箭体当中的箭羽、箭杆大都荡然无存,往往只有小小的箭镞穿越了沧海桑田,成为今人缅怀当年“战争之王”的载体。
在市博物馆二楼的“辟疆拓土”展厅内,20多只精致、小巧的战国箭族在灯光的照射下,仍散发出幽冷的光芒。箭镞,俗称箭头,即箭的锋刃部分,古代兵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棱形,翼出刃,翼间有深槽,倒刺状,有短铤,铤前无关,铤为三棱形,这种三棱形箭镞长度在2.8厘米到5.2厘米之间。而另一种双翼长铤箭镞同样也是青铜材质,双翼,扁平体,翼长且宽,四棱形长铤,镞锋略呈圆形,长度也是在2.8厘米到5.2厘米之间。
“三棱形箭镞,是1975年在宝兴县穆坪镇新江村土坑墓中出土的。而双翼长铤青铜箭镞,则是1990年在宝兴县陇东乡新江村汉塔山积石墓中出土的。”市博物馆宣教部主任程树芳说。
双翼镞分为实心圆铤式和空心銎式,实心圆铤式是将镞插入空心箭杆进行固定,空心銎式是将箭杆直接插入镞尾部的孔中实行固定。中原地区常用实心圆铤式,游牧民族使用空心銎式,在这段时期的战争中,各国铸造的镞也各不一样,穿透力比原来更强,而双翼镞的发展也到了顶峰。
“从春秋末期就开始出现了三翼镞,也分为圆铤式和有銎式。”程树芳说。三翼镞是镞头上分出三翼,断面为向内凹三角形,就是博物馆里摆放的三棱形箭镞,在战国末期,秦国就开始在军队大量配备三棱镞。
戈,是古代常见的一种钩杀兵器。“金戈铁马”里的“戈”,指的就是它。“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先秦时代最主要的格斗兵器,青铜戈曾被大量装备军队,虽然经历了战争的消耗和时光的锈蚀,但仍有许多遗留了下来。
在市博物馆二楼的“古道悠远”展厅内,收藏了几件战国时代的青铜戈,其中一件“七年卢氏”青铜戈属战国时期的韩国兵器,采用铸造成型的制作工艺。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其出土的墓穴损毁严重,导致戈身锈蚀严重,整体呈比较暗淡的铜绿色
青铜戈有着强悍的实战性能,收出迅疾、远近相顾,极具刺杀威力,适用于集团冲锋或战车冲杀。因为年代久远、战争损耗等原因,这些青铜戈如今多数已残缺不全。市博物馆展出的这几件青铜戈,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青铜戈的戈头。
“这几件青铜戈,分别是从荥经县文管所和宝兴县文管所移交到市博物馆的。"程树芳说。
青铜戈是中国青铜时代最主要的常用格斗兵器,横刃,青铜制成,装有长柄,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长柄冷兵器,也是车兵作战用的一种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格斗兵器,在古代战争中能够大范围内挥击,能勾能啄、可推可掠,具有极强的杀伤性,尤为适宜在战车上进攻时用。
车战曾是先秦时战争的主要形式,而在战车呼啸而过时,青铜戈则是战场上决定性的武器,以至于成为了武力与战争的代名词,永远地留存在汉字中。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王室衰微、诸侯并起,长期进行着争霸战争。”程树芳说。
各国为了称霸,先后进行内政改革,加强实力,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除仍带有西周青铜器的基本特点外,也显示了一些新的特色,那就是带有地方文化特征。战国时代虽然有了铁器,但绝大部分兵器和一部分工具,仍旧用青铜制造,传统的礼器也用青铜制造。
“在古代军队中,戈是装备到每一个士兵的必备兵器。”程树芳说。从夏朝开始,一直到周朝,戈存在于整个青铜时代,直到战国时期,青铜戈才开始被铁戟所取代。
“一开始,铁制兵器非常珍贵,多为贵族所有,青铜兵器仍然是普通士兵的常备武器。”程树芳告诉记者。到了战国晚期,随着铁兵器的使用增多,青铜戈便逐渐被淘汰了,而戈这种盛行于青铜时代的兵器,到了西汉以后便已绝迹。
在历史的进程中,曾经伴随着古代军士驰骋疆场,帮助古代帝王开疆拓土的戈,最终抵不过时代的发展变化。当铁制兵器制作技术越来越成熟,戈这种一度称雄战场的兵器,也无法阻挡自身被淘汰的命运。
当烽烟消、和平降临,泛着冷光的戈被将士们遗弃在角落里,随着历史的尘埃掩埋地下,千百年后,部分幸存的戈已不再杀气腾腾,布满全身的铜绿锈蚀了锋锐之气,只留下一段段风云传奇供今人研究。
从文献记载来看,秦剑的确是很长的:公元前227年荆轲行刺秦王政,秦王政的佩剑太长、一时无法拔出,只好绕着柱子逃避;而一旦秦王政长剑出鞘,立刻变被动为主动、将这个亡命杀手置于死地:证明在剑与剑的对决中,长剑拥有绝对优势。
但是,青铜兵器的强度毕竟是有限的,秦俑坑出土的铜剑残段、残剑茎,很直观地反映了这一问题。入汉后,随着社会的安定、兵器需求的相对缓和,以及钢铁兵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发展,秦式铜剑很快就被同样形制但更坚韧、更锋利的钢铁剑基本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