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始末
长平之战的始末
长平之战,几乎所有的史书都认为是三年,主要是长平赵国方面和秦国方面都换了主将。秦将是胡杨到白起,赵国是廉颇到赵括。无论是时间跨度还是空间,三年是最准确的。战国时代虽然战争频繁,但是不是每个国家都年年打仗的,一般几年十年干一次,一次积蓄打个一年半载还是没问题的。如果半年赵国不可能三五个月就粮食出现问题,前期对峙兵力并不多,后期增兵才有这么多的,前期两个国家也就十几二十万对峙。
三年的可能性更大,从冯亭降赵到赵括被围攻长平。战国时期攻城战争常常是倾国而出,或者十万大军累月经年都不一定能拿下一城一寨。正是由于攻坚作战付出巨大和收获甚小,赵国不出一兵一卒而占有17城,这也是为什么平原君力劝赵王发兵接收17城拒抗秦军的原因。在视坚城如朽物的火炮未出现之前,攻打守备完善的城池是任何一位将军的噩梦。白起拒绝攻打守备完善的邯郸,乐毅十万大军二年拿不下即墨和莒城。
长平之战,赵国防守秦国远征,长时间拉锯放血,对其他五国是好处大大的,虽然秦国粮食产量比赵多,但是秦国是远征,消耗的数量也远不是赵国能比的,这种情况下双方势均力敌,也别说其他五国给赵国送粮,那时候国家粮食生产总值哪有那么容易被别国了解的。赵国的情况他们也不可能全部了解。
在其他几国的眼中,双方势均力敌,互相放血,赵国有长平关在,只要不出关,不会有大问题,要了解即使是白起也不敢说强攻长平关,所以只要等到秦国撑不住撤军,这就是一场削弱两个霸主的战争,其他五国的选择是最有利于他们的。问题就出在谁也想不到长平之战赵国会输得这么惨,除了白起谁敢想象能一战灭了赵国几十万人?秦王估计都没想到能赢得这么彻底。
从长平之战到邯郸之战,秦廷的战略规划可以说是相当混乱,在不具备碾压国力,东方列国相对和平的情况,挑起对赵国的战略决战,完全无视了魏楚干涉的风险。白起是站在大军的立场上,秦国确实可以花一年时间吞并赵国,但是带来的却是国内的忧患,这并不适合秦襄王的政治立场,如果吞并赵国,秦国第一时间就必须要面对国内的缺粮,赵人反扑,以及其他五国的战力,内忧外患,秦襄王才同意了范雎的撤军。
可以说这次撤军对于秦国而言利大于弊,弊端是无法吞并赵国,利处是保存了国家体系的健全,为始皇帝一统立下了基础。如果不撤军,秦国5成以上的男丁都在战场上,次年春耕秋收秦国会面对灭顶之灾,更别说外交立场,其他五国不会眼睁睁看着秦国吞下赵国还能安心发展内政。
秦国男丁全在战场上,已经影响到了春耕秋收,生产力倒退(被廉颇阻挡两年,这两年秦襄王没有第一时间上白起,而是拖不住了才让白起挂帅,赵国则是出了个菜鸟赵括)哪怕啃下赵国,秦国实力也会倒退,到时候面对的绝对不是一个赵国,也是其他五雄。所以范雎秦襄王二人顺坡下驴,让白起撤军了。武安君心有不忿第二次伐赵干脆打算不去了,但是秦襄王已经打算除掉白起,所以武安君终究还是难逃一死,大军发言权过大,功高震主。打不下赵国只是一个借口,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有外援的赵国根本不可能一口气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