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三语文总复习资料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综合性学习复习课详案
教学目标:1、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考点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考查题型。
2、通过例题分析,掌握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基本解题思路。
一、导入
1、综合性学习的地位
新课改以来,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综合性学习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载体,获得了命题者的青睐,也是近三年来各地中考命题的重要考查内容。以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成为语文中考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考点出示
俗话说“做题难,出题更难,知难而不难。”让我们先来看看中考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考点要求:
①注意对象与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②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在讨论中的看法。
③能根据相关资料,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典型例析。纵观历年考题,考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心愿表述式
例题: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成了青少年的共识。假如一位抗日老战士来到你的身边,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假如一位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来到你身边,你又将对他说些什么?
请围绕“记住历史,珍惜和平”这一主题,根据不同的对象,写下你想说的话,每句话不少于10个字。(无锡中考试题)
①我将对抗日老战士说: 。
②我将对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说: 解题指导:这道题着重考查了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类试题解答时,要力求做到简明连贯得体。解答这道题时,对“抗日老战士”的话要表达崇敬敬仰之情,对“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的话要充满警醒,不能忘记历史。
答案示例:①我将对抗日老战士说:“老爷爷、老奶奶,您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我们将不忘耻辱,发奋图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②我将对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说:“日本人民是无辜的,是你们的政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
二、主题访谈式:例题:9题
三、景点介绍式
例题:紧张的中考即将结束,初三的同学都想趁假期放松一下,而旅游不乏是一种选择,某旅行社为此也特设了学生假日旅游专线。请以旅行社的名义写一段活,向学生推荐一旅游景点。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有吸引力,不少于30字,含标点。(镇江市中考试题)
解题指导:这道题着重考查了同学们课外知识的积累,对祖国山川名胜的了解情况和语言组织能力。这就提醒我们平时应考时要关注方方面面的知识,时刻记住在社会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就会有备而无患。
答案示例:洪湖蓝田生态园位于洪湖西北部,游船顺着美丽壮观的荷花带向南行驶约15分便以了蓝田生态风景区,般靠上码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物--牌坊,它高9米、宽8.5米,整个牌坊建筑奇特、新颖,以红色为主调。均采用各式各样的红花图案组成,描绘湖北楚文化时鼎盛期的漆器。牌坊大门两边有两只硕大的十龟镇门,祝福牌坊下走过的游人吉祥如意、平安长寿。
小结:无论是心愿表述式还是主题访谈式或是景点介绍式,都是考查在特定的场合,与特定的对象进行交流。这要求我们在表达时简明连贯文明得体。
四、话题辩论式:例题:8题
解题指导:把辩论台引进中考试卷是中考试卷中出现的新题型,这种试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五、活动设计式
例题: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国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童话巨人。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三个简要的活动步骤。(陕西省中考试题)
解题指导:这道题全面考查了同学们的活动设计能力。首先要为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可以“安徒生伴我成长”、“孩子眼中的安徒生”为主题,也可以“走进安徒生的童话王国”为主题;然后围绕你所拟定的主题,设计简要的活动方步骤。以“走进安徒生的童话王国”这一主题活动为例,可考虑如下过程:①安徒生生平简介。②安徒生精品回放。③我对安徒生说。
总结:活动主题 1、确立的主题必须符合题意
2、一般要有动词,使活动内容明确
3、表达要简洁、明确。
活动目的
1、知识:使我们了解 的知识。
2、能力:培养我们 的能力。
3、情感:激发我们 的情感。
活动步骤:谁 +做 + 什么事(who+do+what)
六、材料解析式:例题:2题
在认识了材料解析题的特点后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读懂材料,明白是什么;这是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过程。
细读材料,思考为什么;这要求我们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归纳材料,明确怎么办。这是在占有的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实战演习:4、16
四、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一番匆匆的巡礼,挂一漏万,不免有些疏漏,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有所收获,在综合性学习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附板书:
心愿表述式
主题访谈式 简明连贯文明得体
景点介绍式
话题辩论式 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活动设计式 主题简洁步骤合理
材料解析式 归纳材料形成观点
《综合性学习》专题复习教学案
潜江市竹根滩镇初级中学 姜蕾
复习内容:
1、 了解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类型
2、 把握综合性学习的中考基本题型
3、 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应考策略及解题技巧
复习重、难点:
重点:应考策略的掌握
难点:解题技巧的运用
复习设想:
1、解读课标:综合性学习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但是中考过程中限于笔试的形式呈现,知识与能力综合型、专题活动型将是主要的考查方式。
2、梳理内容
(1) 教材中有关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梳理
(2) 中考综合性学习题例的梳理
3、总结规律:通过对典型题例的了解分析,掌握基本规律
复习课时:3课时
课前准备:
(1) 综合性学习课件
(2) 整理《综合性学习教学案》
第一课时
复习要点:完成教材中关于综合性学习专题的梳理及近两年中考题型的梳理。
复习过程: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
例如可大致分为七类:
1、体验成长类:
《这就是我》、《微笑着面对生活》、《青春随想》、《成长的烦恼》、《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乘着音乐的翅膀》
2、自然风情类:
《寻觅春天的踪迹》、《感受自然》、《背起行囊走四方》、《说不尽的桥》、《黄河,母亲河》
3、语言文字类:
《好读书,读好书》、《漫游语文世界》、《古诗苑漫步》、《走进小说天地》、《莲文化的魅力》、《走上辩论舞台》
4、历史文化类: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到民间采风去》、《脚踏一方土》、《马的世界》、《戏曲大舞台》
5、专题探究类(热门话题类)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关注我们的社区》、《我也追“星”》、《金钱,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漫话探险》
6、科技生活类:《科海泛舟》、《探索月球的奥秘》、《追寻人类起源》
7、其他类:《怎样搜集资料》
二、梳理综合性学习中考题例:
题例见训练集第1——9题
三、了解近两年中考语文卷中综合性学习考查的形式:
1、从考查话题来看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专题性的综合:
这一类试题,内容大都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公众关注的焦点,实用性强,应用文体得到了灵活运用,彻底摆脱了以前那种不注重应用,为了考试而学的局面,都以专题类的形式设计多种多样的考查题。
如江苏南京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四川资阳市以调查和纠正社会混乱用字为主题,福建厦门市以“好店名”为主题,河南实验区以“对联文化”为主题,浙江课改区以宣传“文化浙江”为主题,陕西课改区以“推广普通话活动周”为主题,宁夏以“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为主题。
另一类是全面性的综合:
其特点是综合性强,信息量密集,既有宏观信息引导,又有微观信息呈现。
如湖北黄冈课改区以“到民间采风去”为总主题,分三个小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A、走进家乡名胜古迹B、介绍家乡特产C、探寻家乡节日风俗
2、从对活动的过程的考查来看,有对活动计划、主题的考查,也有对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考查,可见于各个例题。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复习要点:学法指导及答题技巧
复习过程:
一、例题导引(一):专题性综合类
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规律小结:
1、 认真审题,明确活动主题,明辨命题指向,把握答题的要求。
2、、注意题目的开放性,答案的不确定性,要自己去观察和提炼,体现分析综合能力。
3、调动语言积累,提高应变能力,答题语言表达体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二、对应训练(一):
1、做《训练集》中第1题。
2、情况反馈:
三、例题导引(二):全面性综合类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我们的家乡呼和浩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了解家乡,爱家乡,让我们先从乡音开始吧!你们班这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准备安排到民间去“采风”,活动的主题是:认识谚语。
相关链接: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1)作为这次活动中一个“采风”小组的负责人,你们准备怎样开展活动?请拟定两种具体的调查方法。
(2)下面是你们小组搜到的呼和浩特谚语,请你给这几条谚语分类,并注明类别名称。(分类只标序号)
A、种地没粪,跟人瞎混 B、后山三件宝:山药莜面大皮袄C、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下大雨D、巧报的倭瓜土城的蒜,北什轴的姑娘不用看E、要想虫子少,先锄地边草。F、东南风下雨,西北风晴。 分类:
(3)活动总结:在这次活动中,你做了哪些工作?对家乡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从以上三个方面写出一个简短的活动总结。
。
规律小结:
1、此类试题考查面广,信息含量大,要抓住重点,品味分析,探寻规律,类比联想,依题择法,依问作答。
2、 侧重于探究,要求学生熟悉活动的每个过程和环节。充分调动学科之间的联系,应用在综合性学习的表达中;
3、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在答题语言中尽情展现
四、对应训练(二)
1、做训练集第10题
2、情况反馈
五、课堂总结
1、规律总结:
(1)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在中考中限于书面表达。
(2)基本要求:简明、连贯、得体、用语准确。
(3)学生在答题中要把握关键、学会灵活处理、并适当创新
2、学习活动小结:
在中考中学生遇到这类题型要敢于答题,能答,善于答。
第三课时
复习要点:进行习题训练,提高答题质量。
复习过程:学生活动训练为主,教师适当点拔。
附:训练集:
1、 探究性学习:(05年厦门市中考卷)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面是你和班上同学搜集来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要说明:
“载人舟”(鞋店名。把鞋子比喻为载人之舟:
“玉壶缘”(茶叶店名。“玉壶”出自于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光合作用书房”(书店名。把读书、吸收知识的活动比喻为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家和”(家具店名。令人联想到家和万事兴,联想到家最重要的是亲情。)
“稻香村”(饭店名。借用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中药店名。让人联想到神农尝百草,联想到该店的中草药种类繁多。)
(1) 你认为好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请以上述“好店名”为例加以说明。
班上王虹同学的舅舅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在小巷深处开了一家个体小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大家都觉得这个店名不好,想帮他换个好店名。请你也帮忙拟出一个合适的店名来。
2、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你希望学校或班级开展什么课外活动?请写出活动名称,并给这项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05年福州市中考题)
活动名称: 宣传标语:
3、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05年陕西中考题)
今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国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童话巨人。你们班举行一次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主题:
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请你就安徒生童话对你成长的影响和意义,发表一段富有激情的简短演讲。
教学目标:1、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考点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考查题型。
2、通过例题分析,掌握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基本解题思路。
一、导入
1、综合性学习的地位
新课改以来,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综合性学习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载体,获得了命题者的青睐,也是近三年来各地中考命题的重要考查内容。以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成为语文中考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考点出示
俗话说“做题难,出题更难,知难而不难。”让我们先来看看中考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考点要求:
①注意对象与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②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在讨论中的看法。
③能根据相关资料,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典型例析。纵观历年考题,考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心愿表述式
例题: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成了青少年的共识。假如一位抗日老战士来到你的身边,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假如一位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来到你身边,你又将对他说些什么?
请围绕“记住历史,珍惜和平”这一主题,根据不同的对象,写下你想说的话,每句话不少于10个字。(无锡中考试题)
①我将对抗日老战士说: 。
②我将对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说: 解题指导:这道题着重考查了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类试题解答时,要力求做到简明连贯得体。解答这道题时,对“抗日老战士”的话要表达崇敬敬仰之情,对“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的话要充满警醒,不能忘记历史。
答案示例:①我将对抗日老战士说:“老爷爷、老奶奶,您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我们将不忘耻辱,发奋图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②我将对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说:“日本人民是无辜的,是你们的政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
二、主题访谈式:例题:9题
三、景点介绍式
例题:紧张的中考即将结束,初三的同学都想趁假期放松一下,而旅游不乏是一种选择,某旅行社为此也特设了学生假日旅游专线。请以旅行社的名义写一段活,向学生推荐一旅游景点。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有吸引力,不少于30字,含标点。(镇江市中考试题)
解题指导:这道题着重考查了同学们课外知识的积累,对祖国山川名胜的了解情况和语言组织能力。这就提醒我们平时应考时要关注方方面面的知识,时刻记住在社会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就会有备而无患。
答案示例:洪湖蓝田生态园位于洪湖西北部,游船顺着美丽壮观的荷花带向南行驶约15分便以了蓝田生态风景区,般靠上码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物--牌坊,它高9米、宽8.5米,整个牌坊建筑奇特、新颖,以红色为主调。均采用各式各样的红花图案组成,描绘湖北楚文化时鼎盛期的漆器。牌坊大门两边有两只硕大的十龟镇门,祝福牌坊下走过的游人吉祥如意、平安长寿。
小结:无论是心愿表述式还是主题访谈式或是景点介绍式,都是考查在特定的场合,与特定的对象进行交流。这要求我们在表达时简明连贯文明得体。
四、话题辩论式:例题:8题
解题指导:把辩论台引进中考试卷是中考试卷中出现的新题型,这种试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五、活动设计式
例题: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国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童话巨人。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三个简要的活动步骤。(陕西省中考试题)
解题指导:这道题全面考查了同学们的活动设计能力。首先要为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可以“安徒生伴我成长”、“孩子眼中的安徒生”为主题,也可以“走进安徒生的童话王国”为主题;然后围绕你所拟定的主题,设计简要的活动方步骤。以“走进安徒生的童话王国”这一主题活动为例,可考虑如下过程:①安徒生生平简介。②安徒生精品回放。③我对安徒生说。
总结:活动主题 1、确立的主题必须符合题意
2、一般要有动词,使活动内容明确
3、表达要简洁、明确。
活动目的
1、知识:使我们了解 的知识。
2、能力:培养我们 的能力。
3、情感:激发我们 的情感。
活动步骤:谁 +做 + 什么事(who+do+what)
六、材料解析式:例题:2题
在认识了材料解析题的特点后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读懂材料,明白是什么;这是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过程。
细读材料,思考为什么;这要求我们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归纳材料,明确怎么办。这是在占有的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实战演习:4、16
四、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一番匆匆的巡礼,挂一漏万,不免有些疏漏,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有所收获,在综合性学习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附板书:
心愿表述式
主题访谈式 简明连贯文明得体
景点介绍式
话题辩论式 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活动设计式 主题简洁步骤合理
材料解析式 归纳材料形成观点
《综合性学习》专题复习教学案
潜江市竹根滩镇初级中学 姜蕾
复习内容:
1、 了解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类型
2、 把握综合性学习的中考基本题型
3、 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应考策略及解题技巧
复习重、难点:
重点:应考策略的掌握
难点:解题技巧的运用
复习设想:
1、解读课标:综合性学习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但是中考过程中限于笔试的形式呈现,知识与能力综合型、专题活动型将是主要的考查方式。
2、梳理内容
(1) 教材中有关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梳理
(2) 中考综合性学习题例的梳理
3、总结规律:通过对典型题例的了解分析,掌握基本规律
复习课时:3课时
课前准备:
(1) 综合性学习课件
(2) 整理《综合性学习教学案》
第一课时
复习要点:完成教材中关于综合性学习专题的梳理及近两年中考题型的梳理。
复习过程: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
例如可大致分为七类:
1、体验成长类:
《这就是我》、《微笑着面对生活》、《青春随想》、《成长的烦恼》、《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乘着音乐的翅膀》
2、自然风情类:
《寻觅春天的踪迹》、《感受自然》、《背起行囊走四方》、《说不尽的桥》、《黄河,母亲河》
3、语言文字类:
《好读书,读好书》、《漫游语文世界》、《古诗苑漫步》、《走进小说天地》、《莲文化的魅力》、《走上辩论舞台》
4、历史文化类: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到民间采风去》、《脚踏一方土》、《马的世界》、《戏曲大舞台》
5、专题探究类(热门话题类)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关注我们的社区》、《我也追“星”》、《金钱,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漫话探险》
6、科技生活类:《科海泛舟》、《探索月球的奥秘》、《追寻人类起源》
7、其他类:《怎样搜集资料》
二、梳理综合性学习中考题例:
题例见训练集第1——9题
三、了解近两年中考语文卷中综合性学习考查的形式:
1、从考查话题来看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专题性的综合:
这一类试题,内容大都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公众关注的焦点,实用性强,应用文体得到了灵活运用,彻底摆脱了以前那种不注重应用,为了考试而学的局面,都以专题类的形式设计多种多样的考查题。
如江苏南京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四川资阳市以调查和纠正社会混乱用字为主题,福建厦门市以“好店名”为主题,河南实验区以“对联文化”为主题,浙江课改区以宣传“文化浙江”为主题,陕西课改区以“推广普通话活动周”为主题,宁夏以“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为主题。
另一类是全面性的综合:
其特点是综合性强,信息量密集,既有宏观信息引导,又有微观信息呈现。
如湖北黄冈课改区以“到民间采风去”为总主题,分三个小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A、走进家乡名胜古迹B、介绍家乡特产C、探寻家乡节日风俗
2、从对活动的过程的考查来看,有对活动计划、主题的考查,也有对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考查,可见于各个例题。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复习要点:学法指导及答题技巧
复习过程:
一、例题导引(一):专题性综合类
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规律小结:
1、 认真审题,明确活动主题,明辨命题指向,把握答题的要求。
2、、注意题目的开放性,答案的不确定性,要自己去观察和提炼,体现分析综合能力。
3、调动语言积累,提高应变能力,答题语言表达体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二、对应训练(一):
1、做《训练集》中第1题。
2、情况反馈:
三、例题导引(二):全面性综合类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我们的家乡呼和浩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了解家乡,爱家乡,让我们先从乡音开始吧!你们班这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准备安排到民间去“采风”,活动的主题是:认识谚语。
相关链接: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1)作为这次活动中一个“采风”小组的负责人,你们准备怎样开展活动?请拟定两种具体的调查方法。
(2)下面是你们小组搜到的呼和浩特谚语,请你给这几条谚语分类,并注明类别名称。(分类只标序号)
A、种地没粪,跟人瞎混 B、后山三件宝:山药莜面大皮袄C、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下大雨D、巧报的倭瓜土城的蒜,北什轴的姑娘不用看E、要想虫子少,先锄地边草。F、东南风下雨,西北风晴。 分类:
(3)活动总结:在这次活动中,你做了哪些工作?对家乡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从以上三个方面写出一个简短的活动总结。
。
规律小结:
1、此类试题考查面广,信息含量大,要抓住重点,品味分析,探寻规律,类比联想,依题择法,依问作答。
2、 侧重于探究,要求学生熟悉活动的每个过程和环节。充分调动学科之间的联系,应用在综合性学习的表达中;
3、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在答题语言中尽情展现
四、对应训练(二)
1、做训练集第10题
2、情况反馈
五、课堂总结
1、规律总结:
(1)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在中考中限于书面表达。
(2)基本要求:简明、连贯、得体、用语准确。
(3)学生在答题中要把握关键、学会灵活处理、并适当创新
2、学习活动小结:
在中考中学生遇到这类题型要敢于答题,能答,善于答。
第三课时
复习要点:进行习题训练,提高答题质量。
复习过程:学生活动训练为主,教师适当点拔。
附:训练集:
1、 探究性学习:(05年厦门市中考卷)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面是你和班上同学搜集来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要说明:
“载人舟”(鞋店名。把鞋子比喻为载人之舟:
“玉壶缘”(茶叶店名。“玉壶”出自于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光合作用书房”(书店名。把读书、吸收知识的活动比喻为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家和”(家具店名。令人联想到家和万事兴,联想到家最重要的是亲情。)
“稻香村”(饭店名。借用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中药店名。让人联想到神农尝百草,联想到该店的中草药种类繁多。)
(1) 你认为好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请以上述“好店名”为例加以说明。
班上王虹同学的舅舅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在小巷深处开了一家个体小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大家都觉得这个店名不好,想帮他换个好店名。请你也帮忙拟出一个合适的店名来。
2、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你希望学校或班级开展什么课外活动?请写出活动名称,并给这项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05年福州市中考题)
活动名称: 宣传标语:
3、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05年陕西中考题)
今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国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童话巨人。你们班举行一次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主题:
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请你就安徒生童话对你成长的影响和意义,发表一段富有激情的简短演讲。
展开全部
一、《新课标》阅读能力要求(幻灯片28)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式样。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细化为:
1. 能指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记叙文所记叙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
2. 理解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的特点和作用。
3. 能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记叙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记叙的详略。 4.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
点和作用。
5.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方法(比
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6.理解记叙文线索的特点和作用。
二、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1.指出记叙的要素、人称、“记叙的要素”,包括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等。因为记叙文主要是通过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来表达一定的中心思想,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记叙文必须包括基本的记叙要素。人物,即文章记叙的人物对象。写记叙文,必须明确要写的是什么人;读记叙文,也必须清楚作者写的是什么人。事情,即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几个方面都交代了,记叙的事情才完整;读记叙文,也要把这些都弄清楚了,才算读懂了文章。时间,即记叙内容所发生的具体时间。可以明确说明是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某个时刻;也可以大体交代若干年前,或“我小时候”“很久以前”之类的表达。时间表达具体到什么程度,这要看记叙内容而定,基本的要求是能让读者准确理解记叙内容,不会引起歧义。地点,即事情发生的地方。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地点可能会有变化。写记叙文,就要把变化了的地点交代清楚;读记叙文,也要认真分析,把握地点变化的情况及其线索。只要是记叙文,一般都具备这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阅读记叙文,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掌握全篇内容,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回忆我的母亲》、《驿路梨花》等。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是第三人称,如《同志的信任》、《记一辆纺车》等。它的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明确记叙的人称,有助于体味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记叙文的结构。
阅读记叙文,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3.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多数的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但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该文除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4.明确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就是按照到日本以后,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批又清楚。顺叙过程通常不是平均用笔直接进行记叙,而是有详写,有略写;有正面写,有侧面写;有直接写,有间接写。如何处理素材,安排笔墨,采用不同的写法,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和效果来决定。如《藤野先生》中,东京的事情记叙就较略,只是作为原因交代一下;仙台的事情记叙则较详,因为这是文章表达中心的重点内容。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我们分析一篇记叙文,应能认识它的记叙顺序,并且能够对这种顺序的选择运用的作用有所了解。考试检查这种能力,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让考生分析某篇学过的,而且记叙的特点又比较突出的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这种情况只限于基本课文;如果要求考生回想的课文,那就必须是要求熟读或背诵的。另一种是列一篇课外的文章或一段记叙完整的文字让考生分辨。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讫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3)理清记叙文的层次。理清记叙文的层次是弄清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记叙文常用的层次(部分)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按时空转移划分,如《老山界》。
②按人物出场情况划分,如《藤野先生》:见藤野前与藤野相识离开藤野
③按事件的发展变化划分,如《挺进报》:起因发生发展结局
④按内容变化划分,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二部分的三个层次: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朝鲜小孩作者和一位战士的谈话
⑤按作者感情变化划分,如《荔枝蜜):不大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美蜜蜂想变成蜜蜂
5.把握记叙的详略。记叙文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详写略写是指文章材料的处理。我们写文章,在题目确定之后,就要围绕题目确定的中心思想去选择作文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详略处理,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材。文章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于材料处理安排得好不好。材料处理得当,是指在结构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轻,篇幅上有详有略。详细写,充分运用的材料,必须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关联,可以明确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这些材料写得详尽、具体、生动,就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并为之折服。阅读记叙文必须弄清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并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6.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
记叙文必须有明确的表达中心,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材料。因此,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阅读文章,一定要归纳出中心思想。多数文章的中心思想都比较鲜明,读后往往能用一两句话归纳出来;但也有一些文章,中心思想比较含蓄隐晦。归纳中心思想有哪几种方法呢?
一是从分析结构层次入手。阅读一篇文章,要归纳中心思想,必须先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出各段的段意,根据各段所表达的意思,经过综合分析,然后归纳出全篇的中心思想。
二是从分析人物和事件入手。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表现出来的,分析人物和事件的思想意义,是归纳中心思想的重要方法之一。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从人物形象,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方面分析,从而归纳中心思想。例如计根火柴》,主要记述了生命垂危的无名战士。文章具体地描绘了无名战士精心地保留火柴和郑重地献出火柴,给红军队伍带来光和热的形象。我们通过分析无名战士的言谈举止,可以归纳出中心思想是:本文记叙长征路上一位生命垂危的无名战士的动人的故事,反映了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弄清事件所包含的意义,宣传的道理,然后归纳中心思想。
三是综合分析文章的题目、开头或结尾,从而归纳中心思想。有的文章题目本身就揭示中心思想,我们就根据题目内容进行归纳。如《回忆我的母亲》,开头就概述全篇;《一件小事》的结尾:“教我惭。傀,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点明这件事对我的教育。
四是从分析文章的议论、抒情成分入手。记叙文章的抒情和议论成分,往往能直接表达作者对所记叙的人和事的看法,同时又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如《白杨礼赞》中,多次赞美白杨树,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抒情成分,就充分体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力争上游的精神。”归纳中心思想,要注意尽可能深入了解文章作者的有关情况和写作背景,要充分把握文章的内容,还要从作品实际出发,不要以自己主观的想法代替中心思想。
7.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记叙性语言的准确、生动是记叙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在阅读中,注意对其加强理解,既有助于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也有助于我们的写作。例如《我的老师》有这么一段: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上面这些记叙性语言,可以说是够准确、生动的。单就“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来看,文中用“落”而不用“抽”,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落”的速度比较慢且手里有控制,而如果真的是动怒的打,就该用“抽”了,而且“落”的前面还加了“好像要”来限制(可从时间宽容等方面理解)。这就准确地把慈爱的蔡老师那种假装发怒,犹如亲娘打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神态动作生动地描绘出来。对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的理解,要注意运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方法,因为只有采用这样的方法去理解,所得的答案才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
三、中考议论文的选材特点及命题特点、基本题型
记叙文的选材特点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近几年来中考阅读选文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语文阅读材料的选择也应注意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特点,突出文章的人文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如河北省的记叙文选文是《白苍鹭》,其中既包含着环保意识,也体现了人性之美;陕西省课改试验区的选文是《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其中老师的做法令人感受到其浓浓的爱心,其对受助学生推心置腹的话语,教育着学生要学会解读别人,学会尊重。北京市的选文是《老北京的小胡同》充溢着浓浓的民族文化的味道。还有的选文是表现亲情的,如福州市的选文《签名》河南省的《父亲不写信》;有的选文表现的是如何做人的道理,如兰州市选文《生命的化妆》,重庆市的选文《常常爱惜》;有的选文张扬着某种高尚的精神情操,如浙江省选文《生死胡杨》,山东省菏泽市选文《青藏线的风》等等。
记叙文阅读选文有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如上面谈到的河北省选文《白苍鹭》,这类选文所占比重较大,有以抒情为主的,如济南市课改试验区的《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等。
不管哪一种情况,我们都不难看出,中考记叙文选文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注重其思想内涵,突出其文化含量和文学色彩,语言也很美,或质朴,或优美,流畅自然,有很强的感染力。
鉴于此,在备考复习阶段,我们应该多选择一些具有命题资质的优秀的课外作品,进行多种知识能力的训练,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幅度地提升考生的阅读能力。
记叙文阅读命题的特点是:既包含对语文基础知识、文体知识的考查,也注重考查考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语文素养,着重考查形象思维能力;考查学生的创造意识、实践意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试题侧重考查答题者不同的思维特点,不同的思维品质。开放型试题更加灵活,大多突出其实践意义。这也是今后中考语文命题的发展趋势。
综合起来看是这样的。(幻灯片29)
1. 注重对材料的整体感知。
这类试题包括提取叙事要素,概括主要内容,提炼中心思想、把握思想感情、概括人物性格、分析写作特点等。
2. 语文基础知识的把握。
这类试题包括拼音、汉字的书写、词义、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等。
3. 侧重对语言的感受。
这类试题包括分析词语的具体含义、特殊含义、关键语句、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精美隽永或含义深刻的句子。
4. 突出开放性阅读、个性化阅读。
这类试题包括阅读的心得体会、联想和想像、评说、语文实践、知识迁延、探究问题、仿写句子等。
记叙文试题的基本题型(幻灯片30)
1. 常规题型。
(1) 整体感之类。
例1. 你认为作者讲的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
《兰州市试题》
例2.从全文看,点明“心存感激”深刻内涵的一句话是什么?
《山东省泰安市试题》
例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浙江省金华市试题》
例4.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展开叙述的?请作简要分析。
《镇江市试题》
例5.全文以竹笛为线索,叙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南通市试题》
例6.本文主要表达了我对奶奶的什么感情?
《湖北省孝感市试题》
例7.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人物?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浙江省湖州市试题》
例8.初步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从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或其他方面选择一个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点评。
《宁波市试题》
例9.本文没有结尾,文中的“我”经历生活的磨练,在父亲的引导下,后来取得了怎样的成功与人生感悟?请联系上文,展开想像,续写一个结尾。(不超过60字)
《青海省西宁市试题》
(2)基础知识类。(幻灯片31)
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河北省试题》
例2.第3段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是什么?正确的写法是什么?
《上海市试题》
例3.文中多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鸟的鸣叫声,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东营市试题》
(3)语言感受类。(幻灯片32)
例1.文章后三段的议论抒情部分有不少发人深省的精彩语句。请摘录一句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并写出你的心得体会。
《陕西省课改试验区试题》
例2.揣摩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说它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湖北宜昌课改试验区试题》
例3.第六段“安徒生童话历久而弥新”中“历久而弥新”的意思是什么?安徒生童话为什么会“历久而弥新”?
《吉林省试题》
2.开放型试题。(幻灯片33)
(1)评说类。
例1.你对文中年轻人打鸟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
《河北省试题》
例2.谈及两代人的关系,“代沟”往往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请谈谈你对“代沟”这个问题的认识。
《河南省试题》
例3.两个爸爸,两种教育,你赞赏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
《莆田市课改试验区试题》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答案多元化,一般不设惟一答案,允许和提倡答题者有自己的个性化的认知。这类试题很少涉及政策性极强、极为重大严肃的问题,这是根据初中生的思想水平及能力决定的。所评论的问题大多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是,在方法、技巧上还应该注意适当的点拨。
①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即尽量客观地看待事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其作用和影响。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认识事物的本质、主流。
②注意抓住要点,一语中的,可以分为几点来讲,这样会显示思路的清晰;但不提倡面面俱到,尤其是脱离重点的泛泛而论。一般来讲,评论不宜过长,要考虑时间、篇幅等因素。
③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明,它不同于仿写等,不必刻意追求文采。
(2)心得体会类。(幻灯片34)
例1.春天的绿意和生机让人兴奋,而更让作者深思、动容的却是春天穿越寒冷抵达的过程。就这一点,联系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江西省试题》
例2.品读小说6至8段,写出自己的感悟。
《湖北黄冈市试题》
例3.当灾难来临时,该如何应对?本文给你哪些启示?
《南宁市课改试验区试题》
这类试题的解答,要注意命题者所设定的具体要求,然后紧密结合阅读材料的内容谈体会,谈所受到的启示。这样,才会避免出现“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问题。另外要注意确定切入点、即在要求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体会真切、认识深刻的一点来谈。
(3)联想、想像类。(幻灯片35)
例1.如果你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反映心理活动的文字。
《河北省试题》
例2.展开联想,以“彩贝”或“海浪”为话题,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荆州市试题》
例3.阅读本文,联想拓展,根据表中示例,请再补写两种自然事物及从中得出的启示。
《湖北宜昌市试题》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所写内容是非现实的,而是通过答题者的思维再创造的。因此答案就不会是唯一的。值得注意的是,它虽然是主观性极强的试题,但是无论是联想还是想像,都应该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即合于情理。出人意料,但也应该是情理之中的。
(4)知识迁延类。(幻灯片36)
例1.下面这句话是作者有自然界生命本体的人是提升到人生哲理的一段议论。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能体现这段议论内容的人物的生活经历,作概要的叙述。(必须交代书名和作者)
《徐州市试题》
例2. 右图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欣赏这幅油画,说说它的感人之处。
《山西省课改试验区》
例3.琦君写吃月光饼、喝春酒,为我们展示了浙江的风土人情;汪曾祺写端午吃鸭蛋,使我们对江南的端午习俗有所了解。在中国这块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沃土上,还有很多民俗,请举出一例并写出这种民俗所蕴含的意义。
《沈阳市试题》
例4.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给上面这篇文章另拟一个题目。
这类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知识、生活积累,考查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等。
例1是考查课外名著阅读积累和语言表述的,例2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考查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达。例3考查的是对民族文化、具体说是对民俗文化的关注和认同,这在于的积累与思考。
(5)探究问题类。(幻灯片37)
例1.问题探究:假如当初两个打工者没有“换票”,小说的结局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湖北黄冈市试题》
例2.复制失落了那份三十年前的笔墨,是本文的中心内容。但作者并未详细叙述,只在文章第7段中简单介绍。“画幅上端满满写上”的“事情的始末”,也只能由读者根据文意来揣摩了。请你把揣摩的内容写出来。
《湖北省黄石市试题》
例3.请就这篇小说的内容主旨或写作特点进行探究、质疑,并在你探究、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陕西省试题》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在这里指的就是思考。解答这类问题,首先是离不开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和准确把握。如例3,无论是探究主旨或是写作特点方面的问题,都离不开这一点。其次,探究的结果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比如例1的故事结局、人物的命运,应该符合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不能一味追求新奇而失去其可信度。
(6)比较类。(幻灯片38)
例1.阅读诗歌《乡愁》和歌词《那就是我》,比较它们与本文在思想感情方面的异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济南市课改试验区试题》
例2: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概括出两点,写在下面。
《河南省试题》
这类试题是近年来出现的比较新的题型。解这类试题,也需要注意整体感知,除此之外,要注意比较的“点”,即从哪些方面作比较。有的试题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有的则需要自己去确定。如果是后者,要注意从宏观上去感受,切入点要明确。
记叙文试题解题思路及技巧
1.怎样概括记叙文的主题?(幻灯片39)
在教学生,我们所使用的记叙文这个概念,是一个大概念,泛指除诗歌以外所有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包括小说、散文、传记等。概括记叙文的主题,也要根据问题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文章的主题是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内核。不同文体的主题表现的方式是有一些区别的。如小说的主题是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题旨和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无一不是为主题服务的;同时,主题又是小说的灵魂、统帅,它使小说各部分构成有机的整体。所以,分析小说的主题,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综合考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看人物生存的环境,看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动。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性格的分析,对其遭际的了解等来分析概括。如课文《孔乙己》便是如此。
概括散文的主题,可以通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途径来完成。如《背影》。记叙文中常常出现议论或议论兼抒情的文字,这些文字往往起着画龙点睛、解释或升华作品主题的作用,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常常会忽略概括“本文的主题”与“本文的内容”的区别。后者仅仅是概述内容,重在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发展和结果。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式样。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细化为:
1. 能指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记叙文所记叙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
2. 理解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的特点和作用。
3. 能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记叙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记叙的详略。 4.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
点和作用。
5.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方法(比
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6.理解记叙文线索的特点和作用。
二、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1.指出记叙的要素、人称、“记叙的要素”,包括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等。因为记叙文主要是通过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来表达一定的中心思想,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记叙文必须包括基本的记叙要素。人物,即文章记叙的人物对象。写记叙文,必须明确要写的是什么人;读记叙文,也必须清楚作者写的是什么人。事情,即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几个方面都交代了,记叙的事情才完整;读记叙文,也要把这些都弄清楚了,才算读懂了文章。时间,即记叙内容所发生的具体时间。可以明确说明是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某个时刻;也可以大体交代若干年前,或“我小时候”“很久以前”之类的表达。时间表达具体到什么程度,这要看记叙内容而定,基本的要求是能让读者准确理解记叙内容,不会引起歧义。地点,即事情发生的地方。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地点可能会有变化。写记叙文,就要把变化了的地点交代清楚;读记叙文,也要认真分析,把握地点变化的情况及其线索。只要是记叙文,一般都具备这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阅读记叙文,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掌握全篇内容,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回忆我的母亲》、《驿路梨花》等。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是第三人称,如《同志的信任》、《记一辆纺车》等。它的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明确记叙的人称,有助于体味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记叙文的结构。
阅读记叙文,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3.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多数的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但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该文除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4.明确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就是按照到日本以后,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批又清楚。顺叙过程通常不是平均用笔直接进行记叙,而是有详写,有略写;有正面写,有侧面写;有直接写,有间接写。如何处理素材,安排笔墨,采用不同的写法,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和效果来决定。如《藤野先生》中,东京的事情记叙就较略,只是作为原因交代一下;仙台的事情记叙则较详,因为这是文章表达中心的重点内容。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我们分析一篇记叙文,应能认识它的记叙顺序,并且能够对这种顺序的选择运用的作用有所了解。考试检查这种能力,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让考生分析某篇学过的,而且记叙的特点又比较突出的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这种情况只限于基本课文;如果要求考生回想的课文,那就必须是要求熟读或背诵的。另一种是列一篇课外的文章或一段记叙完整的文字让考生分辨。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讫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3)理清记叙文的层次。理清记叙文的层次是弄清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记叙文常用的层次(部分)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按时空转移划分,如《老山界》。
②按人物出场情况划分,如《藤野先生》:见藤野前与藤野相识离开藤野
③按事件的发展变化划分,如《挺进报》:起因发生发展结局
④按内容变化划分,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二部分的三个层次: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朝鲜小孩作者和一位战士的谈话
⑤按作者感情变化划分,如《荔枝蜜):不大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美蜜蜂想变成蜜蜂
5.把握记叙的详略。记叙文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详写略写是指文章材料的处理。我们写文章,在题目确定之后,就要围绕题目确定的中心思想去选择作文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详略处理,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材。文章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于材料处理安排得好不好。材料处理得当,是指在结构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轻,篇幅上有详有略。详细写,充分运用的材料,必须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关联,可以明确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这些材料写得详尽、具体、生动,就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并为之折服。阅读记叙文必须弄清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并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6.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
记叙文必须有明确的表达中心,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材料。因此,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阅读文章,一定要归纳出中心思想。多数文章的中心思想都比较鲜明,读后往往能用一两句话归纳出来;但也有一些文章,中心思想比较含蓄隐晦。归纳中心思想有哪几种方法呢?
一是从分析结构层次入手。阅读一篇文章,要归纳中心思想,必须先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出各段的段意,根据各段所表达的意思,经过综合分析,然后归纳出全篇的中心思想。
二是从分析人物和事件入手。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表现出来的,分析人物和事件的思想意义,是归纳中心思想的重要方法之一。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从人物形象,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方面分析,从而归纳中心思想。例如计根火柴》,主要记述了生命垂危的无名战士。文章具体地描绘了无名战士精心地保留火柴和郑重地献出火柴,给红军队伍带来光和热的形象。我们通过分析无名战士的言谈举止,可以归纳出中心思想是:本文记叙长征路上一位生命垂危的无名战士的动人的故事,反映了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弄清事件所包含的意义,宣传的道理,然后归纳中心思想。
三是综合分析文章的题目、开头或结尾,从而归纳中心思想。有的文章题目本身就揭示中心思想,我们就根据题目内容进行归纳。如《回忆我的母亲》,开头就概述全篇;《一件小事》的结尾:“教我惭。傀,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点明这件事对我的教育。
四是从分析文章的议论、抒情成分入手。记叙文章的抒情和议论成分,往往能直接表达作者对所记叙的人和事的看法,同时又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如《白杨礼赞》中,多次赞美白杨树,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抒情成分,就充分体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力争上游的精神。”归纳中心思想,要注意尽可能深入了解文章作者的有关情况和写作背景,要充分把握文章的内容,还要从作品实际出发,不要以自己主观的想法代替中心思想。
7.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记叙性语言的准确、生动是记叙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在阅读中,注意对其加强理解,既有助于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也有助于我们的写作。例如《我的老师》有这么一段: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上面这些记叙性语言,可以说是够准确、生动的。单就“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来看,文中用“落”而不用“抽”,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落”的速度比较慢且手里有控制,而如果真的是动怒的打,就该用“抽”了,而且“落”的前面还加了“好像要”来限制(可从时间宽容等方面理解)。这就准确地把慈爱的蔡老师那种假装发怒,犹如亲娘打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神态动作生动地描绘出来。对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的理解,要注意运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方法,因为只有采用这样的方法去理解,所得的答案才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
三、中考议论文的选材特点及命题特点、基本题型
记叙文的选材特点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近几年来中考阅读选文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语文阅读材料的选择也应注意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特点,突出文章的人文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如河北省的记叙文选文是《白苍鹭》,其中既包含着环保意识,也体现了人性之美;陕西省课改试验区的选文是《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其中老师的做法令人感受到其浓浓的爱心,其对受助学生推心置腹的话语,教育着学生要学会解读别人,学会尊重。北京市的选文是《老北京的小胡同》充溢着浓浓的民族文化的味道。还有的选文是表现亲情的,如福州市的选文《签名》河南省的《父亲不写信》;有的选文表现的是如何做人的道理,如兰州市选文《生命的化妆》,重庆市的选文《常常爱惜》;有的选文张扬着某种高尚的精神情操,如浙江省选文《生死胡杨》,山东省菏泽市选文《青藏线的风》等等。
记叙文阅读选文有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如上面谈到的河北省选文《白苍鹭》,这类选文所占比重较大,有以抒情为主的,如济南市课改试验区的《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等。
不管哪一种情况,我们都不难看出,中考记叙文选文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注重其思想内涵,突出其文化含量和文学色彩,语言也很美,或质朴,或优美,流畅自然,有很强的感染力。
鉴于此,在备考复习阶段,我们应该多选择一些具有命题资质的优秀的课外作品,进行多种知识能力的训练,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幅度地提升考生的阅读能力。
记叙文阅读命题的特点是:既包含对语文基础知识、文体知识的考查,也注重考查考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语文素养,着重考查形象思维能力;考查学生的创造意识、实践意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试题侧重考查答题者不同的思维特点,不同的思维品质。开放型试题更加灵活,大多突出其实践意义。这也是今后中考语文命题的发展趋势。
综合起来看是这样的。(幻灯片29)
1. 注重对材料的整体感知。
这类试题包括提取叙事要素,概括主要内容,提炼中心思想、把握思想感情、概括人物性格、分析写作特点等。
2. 语文基础知识的把握。
这类试题包括拼音、汉字的书写、词义、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等。
3. 侧重对语言的感受。
这类试题包括分析词语的具体含义、特殊含义、关键语句、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精美隽永或含义深刻的句子。
4. 突出开放性阅读、个性化阅读。
这类试题包括阅读的心得体会、联想和想像、评说、语文实践、知识迁延、探究问题、仿写句子等。
记叙文试题的基本题型(幻灯片30)
1. 常规题型。
(1) 整体感之类。
例1. 你认为作者讲的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
《兰州市试题》
例2.从全文看,点明“心存感激”深刻内涵的一句话是什么?
《山东省泰安市试题》
例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浙江省金华市试题》
例4.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展开叙述的?请作简要分析。
《镇江市试题》
例5.全文以竹笛为线索,叙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南通市试题》
例6.本文主要表达了我对奶奶的什么感情?
《湖北省孝感市试题》
例7.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人物?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浙江省湖州市试题》
例8.初步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从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或其他方面选择一个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点评。
《宁波市试题》
例9.本文没有结尾,文中的“我”经历生活的磨练,在父亲的引导下,后来取得了怎样的成功与人生感悟?请联系上文,展开想像,续写一个结尾。(不超过60字)
《青海省西宁市试题》
(2)基础知识类。(幻灯片31)
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河北省试题》
例2.第3段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是什么?正确的写法是什么?
《上海市试题》
例3.文中多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鸟的鸣叫声,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东营市试题》
(3)语言感受类。(幻灯片32)
例1.文章后三段的议论抒情部分有不少发人深省的精彩语句。请摘录一句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并写出你的心得体会。
《陕西省课改试验区试题》
例2.揣摩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说它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湖北宜昌课改试验区试题》
例3.第六段“安徒生童话历久而弥新”中“历久而弥新”的意思是什么?安徒生童话为什么会“历久而弥新”?
《吉林省试题》
2.开放型试题。(幻灯片33)
(1)评说类。
例1.你对文中年轻人打鸟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
《河北省试题》
例2.谈及两代人的关系,“代沟”往往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请谈谈你对“代沟”这个问题的认识。
《河南省试题》
例3.两个爸爸,两种教育,你赞赏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
《莆田市课改试验区试题》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答案多元化,一般不设惟一答案,允许和提倡答题者有自己的个性化的认知。这类试题很少涉及政策性极强、极为重大严肃的问题,这是根据初中生的思想水平及能力决定的。所评论的问题大多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是,在方法、技巧上还应该注意适当的点拨。
①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即尽量客观地看待事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其作用和影响。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认识事物的本质、主流。
②注意抓住要点,一语中的,可以分为几点来讲,这样会显示思路的清晰;但不提倡面面俱到,尤其是脱离重点的泛泛而论。一般来讲,评论不宜过长,要考虑时间、篇幅等因素。
③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明,它不同于仿写等,不必刻意追求文采。
(2)心得体会类。(幻灯片34)
例1.春天的绿意和生机让人兴奋,而更让作者深思、动容的却是春天穿越寒冷抵达的过程。就这一点,联系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江西省试题》
例2.品读小说6至8段,写出自己的感悟。
《湖北黄冈市试题》
例3.当灾难来临时,该如何应对?本文给你哪些启示?
《南宁市课改试验区试题》
这类试题的解答,要注意命题者所设定的具体要求,然后紧密结合阅读材料的内容谈体会,谈所受到的启示。这样,才会避免出现“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问题。另外要注意确定切入点、即在要求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体会真切、认识深刻的一点来谈。
(3)联想、想像类。(幻灯片35)
例1.如果你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反映心理活动的文字。
《河北省试题》
例2.展开联想,以“彩贝”或“海浪”为话题,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荆州市试题》
例3.阅读本文,联想拓展,根据表中示例,请再补写两种自然事物及从中得出的启示。
《湖北宜昌市试题》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所写内容是非现实的,而是通过答题者的思维再创造的。因此答案就不会是唯一的。值得注意的是,它虽然是主观性极强的试题,但是无论是联想还是想像,都应该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即合于情理。出人意料,但也应该是情理之中的。
(4)知识迁延类。(幻灯片36)
例1.下面这句话是作者有自然界生命本体的人是提升到人生哲理的一段议论。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能体现这段议论内容的人物的生活经历,作概要的叙述。(必须交代书名和作者)
《徐州市试题》
例2. 右图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欣赏这幅油画,说说它的感人之处。
《山西省课改试验区》
例3.琦君写吃月光饼、喝春酒,为我们展示了浙江的风土人情;汪曾祺写端午吃鸭蛋,使我们对江南的端午习俗有所了解。在中国这块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沃土上,还有很多民俗,请举出一例并写出这种民俗所蕴含的意义。
《沈阳市试题》
例4.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给上面这篇文章另拟一个题目。
这类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知识、生活积累,考查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等。
例1是考查课外名著阅读积累和语言表述的,例2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考查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达。例3考查的是对民族文化、具体说是对民俗文化的关注和认同,这在于的积累与思考。
(5)探究问题类。(幻灯片37)
例1.问题探究:假如当初两个打工者没有“换票”,小说的结局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湖北黄冈市试题》
例2.复制失落了那份三十年前的笔墨,是本文的中心内容。但作者并未详细叙述,只在文章第7段中简单介绍。“画幅上端满满写上”的“事情的始末”,也只能由读者根据文意来揣摩了。请你把揣摩的内容写出来。
《湖北省黄石市试题》
例3.请就这篇小说的内容主旨或写作特点进行探究、质疑,并在你探究、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陕西省试题》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在这里指的就是思考。解答这类问题,首先是离不开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和准确把握。如例3,无论是探究主旨或是写作特点方面的问题,都离不开这一点。其次,探究的结果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比如例1的故事结局、人物的命运,应该符合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不能一味追求新奇而失去其可信度。
(6)比较类。(幻灯片38)
例1.阅读诗歌《乡愁》和歌词《那就是我》,比较它们与本文在思想感情方面的异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济南市课改试验区试题》
例2: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概括出两点,写在下面。
《河南省试题》
这类试题是近年来出现的比较新的题型。解这类试题,也需要注意整体感知,除此之外,要注意比较的“点”,即从哪些方面作比较。有的试题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有的则需要自己去确定。如果是后者,要注意从宏观上去感受,切入点要明确。
记叙文试题解题思路及技巧
1.怎样概括记叙文的主题?(幻灯片39)
在教学生,我们所使用的记叙文这个概念,是一个大概念,泛指除诗歌以外所有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包括小说、散文、传记等。概括记叙文的主题,也要根据问题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文章的主题是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内核。不同文体的主题表现的方式是有一些区别的。如小说的主题是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题旨和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无一不是为主题服务的;同时,主题又是小说的灵魂、统帅,它使小说各部分构成有机的整体。所以,分析小说的主题,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综合考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看人物生存的环境,看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动。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性格的分析,对其遭际的了解等来分析概括。如课文《孔乙己》便是如此。
概括散文的主题,可以通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途径来完成。如《背影》。记叙文中常常出现议论或议论兼抒情的文字,这些文字往往起着画龙点睛、解释或升华作品主题的作用,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常常会忽略概括“本文的主题”与“本文的内容”的区别。后者仅仅是概述内容,重在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发展和结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不是我想要的复习资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