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好的学习方法?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多练习。
数学:
课本上讲的定理,你可以自己试着自己去推理。这样不但提高自己的证明能力,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还有就是大量练习题目。基本上每课之后都要做课余练习的题目(不包括老师的作业)。
数学成绩的提高,数学方法的掌握都和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分不开的,因此.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包括:听讲、阅读、探究、作业.
听讲:应抓住听课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听讲时尽可能与老师的讲解同步思考,必要时做好笔记.每堂课结束以后应深思一下进行归纳,做到一课一得.
阅读:阅读时应仔细推敲,弄懂弄通每一个概念、定理和法则,对于例题应与同类参考书联系起来一同学习,博采众长,增长知识,发展思维.
探究:要学会思考,在问题解决之后再探求一些新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甚至改变条件或结论去发现新问题,经过一段学习,应当将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以形成自己的思维规律.
作业:要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再动笔,做会一类题领会一大片,作业要认真、书写要规范,只有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学好数学.
总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小的细节注意起,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而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把数学学好.
语文:
学习实际上就是提高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一个过程。那就是他们阅读量大、阅读范围广,而且一边读一边写,经常写读后感。
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一个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素材的手段。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干巴,而是洋洋洒洒,言之有物了。
写,在作文方面。虽然说,文无定法,但是作文还是讲究一点“法”的。应试作文与平时写的文章是有区别的。平时写的文章,我们是去“品味”,而应试作文往往是浏览的。浏览与品味就有了质的区别。所以写应试作文非注意一点应试技巧不可。比如文章开头,单刀直入,开宗明义,一开篇先让读者明白你在写什么,这点很重要。否则,看了半天了,读者还云里雾里,不知道你要说什么。这怎么可以呢?文章主体部分一定要围绕中心去写,一定要言之有物,这些最起码的要求必须做到。到了结尾部分,对所要表达的主旨最后再强调一次,加深一下读者的印象。这样,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
最后,再提一个建议:充分地利用课文。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读”,只要广泛地阅读就可以了。但是,读课文有读课文的好处。第一,课文是你的无声的老师。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思考的正确与否呢?如果无人请教,我们将无法确定。可是如果我们去读课文,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每篇课文都有阅读指导,课文之后还附有一些注释,它们可以给我们解疑答惑,帮助我们积累知识。
综上所述,我想只要坚持了读和写,一定可以提高语文能力和素质。
英语:
一、严肃对待课本规定的内部实质意义,大略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单词。
二、课下完成作业后,挑选一套英语灌音带来听,它应当是让你在随心中就能轻松听下去的灌音带,它不会给你增加太大的压力,但却能让你把课本上学过的句子、单词、语法获得迅速而管用的温习和强化。就是迅速学习法中的“储存、记忆、拿获”三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拿获。
三、在完成了“学好课本”的目标以后,要有“先人一步、捷足先登”的思想,就是挑选一条适应于你自个儿的学英语的近路、譬如利用做完课业闭目养神的歇息时间训练听说,在没察觉中便会说众多地道的英语句子。一年后你忽然发觉你已远远走在其他同学前面了。
四、为了对付考试,你要常常多做几套试题。你会认识到,你会说的那一些句子能非常管用地帮你应对五花八门的考试题。
五、务必具备自觉实践的认识,捕获一切机缘多听多说,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不正确,并坚持不懈,水准能力增长。
六、额外多看课外读物也不失是为一种好办法。
政治:
1、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整体把握,理清课本内容层次:
把繁杂、冗长的知识一层一层地进行梳理,犹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知识梳理出层次,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层次。将其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
3、简要概括,把课本由厚变薄:
这要求学生建立在整体把握课本的基础上,领会其精神实质。可先对一节或一段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字概括。随着学习归纳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对一课,一章的概括。
4、抓住线索,清晰知识的发展脉络:
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学生要去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在自学中要注意“三大问题”,即先讲是什么,后讲为什么或重要性,最后讲怎么样。
5、划出关键词,突出知识核心结点:
线索是学习内容的“网”,关键词则是这张网中的“结点”。在知识学习中,要求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将知识高度压缩在认知结构中,再应用时依据线索,快速检索出关键词,由此引出自己所学的知识。
6、写读书笔记,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
学生自学完一节或一课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体会,或者对课本进行评述,如果能长此以往,坚持下去那就真正达到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较大提高。
地理:
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其实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思维方法。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
中国地理:可看这几方面的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学习世界地理: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二、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相信经过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喜爱地理并学好地理的。
生物:
对生物课的学习不能按照数理化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习方法上应该和地理有点类似。数理化一节课上讲解的知识点不多,对一个重点知识会反复的在课堂上做题训练。而生物一节课上的知识点很多,可以不夸张的说,老师说得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一个考点。而且课时紧张,不能在课堂上巩固练习。所以课后的练习一定要认真做,有不懂的要马上问。
生物的题目从一开始就比较具有综合性,一个题目会涉及到许多知识点。这种知识点的联系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或者是补充的,很多学生不听课,自己看书,结果书看了,题不会做。也有学生上课只听课本上有的内容,课本上没的以为是不重要的,就没听。这些都应该避免。
学习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
1.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2.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真进行观察和实验 。
3.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
历史:
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绝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总之,是个积累的过程,你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己的方法。
祝学习
数学:
课本上讲的定理,你可以自己试着自己去推理。这样不但提高自己的证明能力,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还有就是大量练习题目。基本上每课之后都要做课余练习的题目(不包括老师的作业)。
数学成绩的提高,数学方法的掌握都和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分不开的,因此.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包括:听讲、阅读、探究、作业.
听讲:应抓住听课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听讲时尽可能与老师的讲解同步思考,必要时做好笔记.每堂课结束以后应深思一下进行归纳,做到一课一得.
阅读:阅读时应仔细推敲,弄懂弄通每一个概念、定理和法则,对于例题应与同类参考书联系起来一同学习,博采众长,增长知识,发展思维.
探究:要学会思考,在问题解决之后再探求一些新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甚至改变条件或结论去发现新问题,经过一段学习,应当将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以形成自己的思维规律.
作业:要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再动笔,做会一类题领会一大片,作业要认真、书写要规范,只有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学好数学.
总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小的细节注意起,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而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把数学学好.
语文:
学习实际上就是提高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一个过程。那就是他们阅读量大、阅读范围广,而且一边读一边写,经常写读后感。
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一个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素材的手段。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干巴,而是洋洋洒洒,言之有物了。
写,在作文方面。虽然说,文无定法,但是作文还是讲究一点“法”的。应试作文与平时写的文章是有区别的。平时写的文章,我们是去“品味”,而应试作文往往是浏览的。浏览与品味就有了质的区别。所以写应试作文非注意一点应试技巧不可。比如文章开头,单刀直入,开宗明义,一开篇先让读者明白你在写什么,这点很重要。否则,看了半天了,读者还云里雾里,不知道你要说什么。这怎么可以呢?文章主体部分一定要围绕中心去写,一定要言之有物,这些最起码的要求必须做到。到了结尾部分,对所要表达的主旨最后再强调一次,加深一下读者的印象。这样,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
最后,再提一个建议:充分地利用课文。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读”,只要广泛地阅读就可以了。但是,读课文有读课文的好处。第一,课文是你的无声的老师。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思考的正确与否呢?如果无人请教,我们将无法确定。可是如果我们去读课文,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每篇课文都有阅读指导,课文之后还附有一些注释,它们可以给我们解疑答惑,帮助我们积累知识。
综上所述,我想只要坚持了读和写,一定可以提高语文能力和素质。
英语:
一、严肃对待课本规定的内部实质意义,大略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单词。
二、课下完成作业后,挑选一套英语灌音带来听,它应当是让你在随心中就能轻松听下去的灌音带,它不会给你增加太大的压力,但却能让你把课本上学过的句子、单词、语法获得迅速而管用的温习和强化。就是迅速学习法中的“储存、记忆、拿获”三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拿获。
三、在完成了“学好课本”的目标以后,要有“先人一步、捷足先登”的思想,就是挑选一条适应于你自个儿的学英语的近路、譬如利用做完课业闭目养神的歇息时间训练听说,在没察觉中便会说众多地道的英语句子。一年后你忽然发觉你已远远走在其他同学前面了。
四、为了对付考试,你要常常多做几套试题。你会认识到,你会说的那一些句子能非常管用地帮你应对五花八门的考试题。
五、务必具备自觉实践的认识,捕获一切机缘多听多说,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不正确,并坚持不懈,水准能力增长。
六、额外多看课外读物也不失是为一种好办法。
政治:
1、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整体把握,理清课本内容层次:
把繁杂、冗长的知识一层一层地进行梳理,犹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知识梳理出层次,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层次。将其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
3、简要概括,把课本由厚变薄:
这要求学生建立在整体把握课本的基础上,领会其精神实质。可先对一节或一段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字概括。随着学习归纳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对一课,一章的概括。
4、抓住线索,清晰知识的发展脉络:
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学生要去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在自学中要注意“三大问题”,即先讲是什么,后讲为什么或重要性,最后讲怎么样。
5、划出关键词,突出知识核心结点:
线索是学习内容的“网”,关键词则是这张网中的“结点”。在知识学习中,要求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将知识高度压缩在认知结构中,再应用时依据线索,快速检索出关键词,由此引出自己所学的知识。
6、写读书笔记,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
学生自学完一节或一课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体会,或者对课本进行评述,如果能长此以往,坚持下去那就真正达到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较大提高。
地理:
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其实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思维方法。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
中国地理:可看这几方面的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学习世界地理: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二、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相信经过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喜爱地理并学好地理的。
生物:
对生物课的学习不能按照数理化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习方法上应该和地理有点类似。数理化一节课上讲解的知识点不多,对一个重点知识会反复的在课堂上做题训练。而生物一节课上的知识点很多,可以不夸张的说,老师说得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一个考点。而且课时紧张,不能在课堂上巩固练习。所以课后的练习一定要认真做,有不懂的要马上问。
生物的题目从一开始就比较具有综合性,一个题目会涉及到许多知识点。这种知识点的联系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或者是补充的,很多学生不听课,自己看书,结果书看了,题不会做。也有学生上课只听课本上有的内容,课本上没的以为是不重要的,就没听。这些都应该避免。
学习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
1.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2.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真进行观察和实验 。
3.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
历史:
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绝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总之,是个积累的过程,你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己的方法。
祝学习
展开全部
自己写的哦~
一、高三学习的总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以学习为中心
在高三,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任何事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着学习转。
我在高三一开始就狠狠地下定决心: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管了,包括不再在乎形象,不再关心天下大事,不再涉及同学纠纷,甚至好朋友来向我倾诉她的感情问题也被我挡了回去,我说我要学习不能分心。
但这并不是教大家怎么自私,我认为自私者在学习上可以有小成就,但不会有大发展。我依然很热心地教朋友们怎么学习,给给她们讲题,帮她们释放压力,我只是区分哪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事实上,大家依然喜欢我。
(需要我解释为什么学习不能自私么?且听下回分解,嘿嘿)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主线——以老师的讲解为主线。紧跟老师的步伐,不要抛开老师另搞一套,不要给老师分三六九等,既然他是你的老师,你就要尽你最大的能力去挖掘他课堂上的宝藏。一定要坚信,每一位老师课堂上都有宝藏。
跟这老师学习也有门道。预习的时候,不要仅仅把学案填填空,而要自己认真的搞懂;听课的时候,不要机械地做“课堂记录机”,而要始终保持积极状态,不仅把握老师的思路,更要跑到老师前边,像君临天下一样驾驭课堂;做作业的时候,要真正做到限时练习,做-批-改……总之,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老师安排的每一个环节,把功夫做足。
2落实——将工作做到实处。刚才已经说了主线的落实方法,除此以外还有比如做题做到某个知识点时,一定要翻出课本扎实看看;纠错的题目要彻底弄懂;笔记、纠错要时常翻看,看一个就一定会一个,别贪多嚼不烂……
3效率——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计划,给自己设定一个高目标,让自己的动作迅速起来。写字的时候,可以在心里提醒自己:再快一点。限时练习是提高效率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同时还可以训练规范性与考试状态。
4有用——收益最大化。做好了之前三点,如果你还有时间,那么就可以给自己“加餐”了。我们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优势、不足,了解自己的智力特点,然后对症下药。比如说,如果你英语每次都140,数学却在100分上徘徊,那么你再在英语上下很大功夫就比较愚蠢了;如果你5:00起床必打瞌睡,那就干脆5:30起,没有效率的拼时间是毫无意义的。“有用”原则还体现在,高三上学期我每张卷子必纠错,把精华的东西留在本子上,因为没有时间每张卷子都回头看;而下学期以拉练套题为主,套题我都把它们订成一本,直接在卷子上改,节省时间。高考前的每一份每一秒都要用在刀刃上,我们必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
3、保证良好心态
1学习讲究的是综合效益,要有主见,不要因为对手比你多学十分钟就夜不能寐。竞争是必须的,而在自己不松懈的前提下,要相信自己。
2高三学习的过程大致有三个环节:期望-努力-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期望”和“努力”是我们可以控制的,而“结果”是我们无能为力、说了不算的,所以,“期待最美好的,把握能把握的”,至于结果,该来的总会来的,不要心急,不要急于求成,静候吧。
3我们的情绪必然会有起伏,我们必然会感受到压力。适度的压力能让你的状态达到最佳。而情绪低落、压力过大时,我们应该学会自我调节。这个方法有很多,比如适当听歌,看有水平的杂志,读点励志文章,跑跑步等等。我特别建议大家,时常去找老师谈谈心说说话。真的,你不试过都不知道老师有这么神奇的“功效”~~
4当你觉得为时已晚时,那正是最早的时候。就从现在开始努力,没有什么不可以。一方面,不要绝望;另一方面,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要按部就班,永远不要告诉自己“来不及了”“没时间了”。在大考之前,很多同学会觉得只有一周了,自己肯定复习不完了。而我会告诉自己:这一周比你想象的要长得多。然后我会制定计划,一直复习到上考场之前。高考前一个月,甚至从三轮复习开始,就有许多老师同学认为这个时候我们只要保持状态,学不学无所谓了,而我一直坚持制定计划,认真实施,到6月9号。
5静下来,沉下去,尽心力,成大器。学习需要安安静静的,不能浮躁,让心沉静下来,哪怕泰山压顶都岿然不动。
二、关于各科学习
1、不要迷信什么语文成绩提升非一日之功,然后就消极的对待语文。要知道,就应付一个区区高考而言,语文是可以速成的。高三要利用好套题和专项练习,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题。
1积累的基础知识要每天看。每天看十分钟,比一周集中看一小时效果好。
2要整理笔记。我的做法是把同一个题型整理到一起,同时给这种题型也分类整理。比如标点题,把问号放一块,引号放一块;病句题,把主语残缺放一块,逻辑混乱放一块;诗歌鉴赏把同种手法的诗句放一块等等。我特别喜欢从中找规律、归纳总结,便于记忆。
3做题要透彻。语文练习最容易跑空车,务必认真对照答案批改、琢磨,对于自己弱的专题,可以专项突破,集中一段时间做一种类型的题。
4对于作文,我有一个看法,如果现在你的作文仍只有45分甚至更低的水平,并且之前的积淀又不够,那么不妨结合老师的讲解研究标杆作文中的二类文,49~55分的那种。毕竟一类文之成非一日之功,二类文规律性比较明显。不知道这种看法对不对。
2、数学
1我对自己的要求:选择题不择手段,大题不假思索
即选择题要灵活,方法要巧,能排除就排除,能用特殊值就用特殊值。大题要熟练,看到题目马上有思路。这个一是要求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熟练,二是要求做大量的题并且善于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选择题来说,不择手段做出来的题,要在考后用通法彻底弄懂。解答题我还是喜欢把相同、相似类型的题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好多秘密。
2基础一定要扎实。这个只要你听老师的话就一定没问题。填学案别眼高手低,基础知识梳理一定要耐心认真的写;上课别因为简单就不听,里面包含了很多易错点,别高估自己以为自己不会错;同时老师讲解的基本方法也是做解答题的基石,所以数学课也要做笔记,而且我的数学笔记是我最好的笔记之一;公式定理一定要背过,到了二轮、三轮复习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发现自己的数学瓶颈竟然在公式上,很可笑也很可惜,所以跑操之前的、熄灯之前的三五分钟,背背公式吧。
3限时练习。因为我数学考试常常前松后紧打不完题,所以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平日练习当考试,限时、规范;考试当练习赶作业,稳准狠。
4研究答案,规范作答,得全步骤分。会的题要通过规范作答必须得满分,不会的题也要通过写出基本步骤尽量多得几分。
5考试时,统筹安排,顾全大局,勇于舍弃。要做好时间安排。对我来说:选择填空30~45min,大题基本上10min一个题,如果某个大题三分钟没思路我就会跳过——但不是放弃。做完我拿手的导数题我会再回头啃它,而且几乎每次一回头我就有思路了。如果一次回头不行就多回几次。
6做题时要精神高度集中,保证思路始终如一的清晰连贯。对我来说,稍有一点恍惚,就会把7+3算成8,这也让我要求自己,稍一觉得恍惚就要回头检查。
7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结束之后,我的纠错本已经覆盖了数学全部章节的大多数题型,也就是说对一般的题来说,“会”已经不成问题,但是在套题拉练中总有失误失分。这时候再一一纠错有点不值得,我就有选择的纠错,如果是新题型就整理在纠错本上。然后卷子都留着,粘成一摞,失误的错处狠狠地标出来,每次套题拉练之前都看(因为每次拉练都必须当高考),考完反思时也会看,要结合以前的错误进行进一步反思。到一模考试的时候,整张卷子那个地方容易出错我都了然于胸。一模考数学那天,从迷迷糊糊的午休到下午发数学卷子,我把易错点在脑子里过了不下五遍,考试时到了那个地方就特别注意。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只盯着曾经错过的地方,因为错误是防不胜防的,这个参见第6条。
6月7号考完数学,我觉得考砸了,哭了一场,但从高考成绩看,我的数学居然是发挥的比较好的,所以在这里我想总结一下这场考试。首先我高中三年一直非常重视数学,作为一名文科生,我一直非常热爱数学。高三的时候,我对数学的期望值最高,花在数学上的时间也最多,基础牢,练习也落实的很扎实。其次,高考时,平时总结的答题策略,在考数学时是应用的最好的。选择题30分钟,最后一题我不会,我果断放弃,猜了一个。不是瞎猜,我数了数前11个选择题,有3个A,3个B,3个C,2个D,最后一题我当然猜D,靠后对答案,果然是。做完选择填空,刚好45分钟,其实我对自己并不太满意,因为这是我最慢的速度了,这意味着后边的大题必须10分钟一道绝不能拖拉。开始做大题后我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立体几何我就卡住了。好在平时拉练我立体几何必卡,一定要第二次看才攻克,所以这次我也没有慌,还以为只要先跳过等会就能把它拿下。然后是数列题,第一问并不难,但是有点绕,在考场那个紧张的环境下,我好长时间都没理清楚,到了该放弃的时间了,我的感觉告诉我,在坚持一下就好了,然后我就坚持做到最后,花了至少20分钟才搞定。这个时候我就有点慌,又回头去看那个立体几何,又纠缠了5分钟,还是没思路,嗯,更担心了。这时候脑子里什么都想了,首先想北大去不了了,然后想考砸了是不是要复读啊,还想其他人应该做的很顺利吧……但是没办法,必须逼自己别乱想,继续做。导数题好像比较变态,跟平时做的不太一样,所以虽然这是我的强项,但我还是做的不顺利,到最后得数算不出来,我就扔下了。因为我想剩下的时间解析几何至少要做一问,立体几何也必须拿下。又回头看立体几何,还是没有确定的思路,就是说有想法,但不敢贸然下笔,因为那个定理平时很少用。只好继续做解析几何。第一问很顺利,这时候还有15分钟。于是想立体几何绝对不能空着,那样我数学就完了,然后我就很勇敢的回头把那个不成熟的想法写上了,感觉整个立体几何都像是编上的。还有时间,我把解析几何第二问做了一半。收卷的时候我想,太遗憾了,如果有时间,也许第二问我就能做出来了。
整个考试过程比较失败的地方就是胡思乱想。一模考试的时候我心态特好,我告诉自己“你一定要相信你的数学就是最好的,不要管别人翻卷子比你翻得快,他们翻卷子是因为不会做”,整个考试过程我都很沉着,很稳。高考的时候,忘记这一茬了,有点自乱阵脚。
给我增分的地方有1选择题最后一题勇于舍弃,并且有技巧的猜答案2蒙上的那个立体几何,应该是大部分对了,我觉得这得益于我平时对立体几何的“感觉”3导数题虽然没有做出结果,但思路是正确的,扣分不多4解析几何写上的步骤都是正确的,都得分了。所以基本上我不会的都没写,也就是没浪费时间,写上的都得分了,没做无用功。
3、政治:就是两部分,背诵和做题。
1要把五本政治书按照老师教你画的知识体系有条理的记住,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你不看书也可以把整本书从头到尾有条理的背出来。听着很吓人,其实我们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记住单个知识点不成问题,而高三要做的是,紧跟老师复习进度的同时,自己也要跟上画知识树。首先记住单元题目,然后记住课题,目录只有几个字,比成段成篇的话好背多了。然后把每一课的知识体系记住,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老师的带领下,你会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系。
2政治也需要练大量题目,需要认真纠错,反思总结。我高三的政治纠错本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知识的角度分类,第二部分是按问题的角度分类。知识的角度就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每一册书又可细分,如政治生活可分为政府、党、公民等几部分,把相同知识角度的题放在一起,就可以总结出这一部分的设题规律,考试时避免一些隐性要点的失分。问题的角度有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辨析类、认识类等等,每一类题都有它的公式,放在一起不仅容易记住公式,还更容易找出你做这一类题的失分点。
3政治简答题组织答案时要考虑三个答案来源:A对设问的直接作答,即你的理解B从材料中挖掘的有效信息C课本相关知识点。答案构成有两部分:理论+实际(即材料)。答案来源中的AB两项也要转化为课本语言。只有将ABC全找到,答案要点才比较全面。当然ABC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另外建议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列个小提纲,使自己逻辑清楚。
4、历史
历史对理解领悟要求挺高的,需要一点悟性。悟性从何而来?就高三学生而言,最直接的就是看课本。历史强调主干知识要记熟,同时反复仔细的看课本,看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当你“悟”到一定程度后,你可能自己就有一种渴望,想把这些零碎知识串一串,也就是画知识树。
5、再统着讲一点文综
1看课文对文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把老师强调的主干知识必须记熟,然后就是反复看课本,边角知识都要有印象。
2知识树要画,一定要让知识在你头脑中条理清晰。但是知识树的画法因人而异。我画知识树之前内心有一种驱动力,我感觉某一部分知识点比较混乱,然后我要整理一下让它条理起来,所以知识树其实算是整理之后的成果,它帮助记忆的作用倒在其次了。
3文综大题其实都有套路可言,一定要反思、对比、总结,同时还要灵活。
4我还有个习惯,就是自己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和睡觉之前都会在脑子里回忆政治历史的知识树,哪个地方卡住了回去马上翻课本,效果很好。午休之前如果做数学,我会在午休之前的待睡状态中思考一道百思不得其解的数学题,然后这道题会一直伴随我整个半小时的午睡。我是真的睡着了,那个数学题也是真的想明白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很好用。
6、地理是我的弱项,英语也不突出,就不卖弄了。没有体会、没实践过的东西我不喜欢说。其实我写的这些东西,也都是老师教的,只不过很多同学不把老师说的话当回事,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
一、 其他
1、反思总结的习惯。我觉得这是我高三制胜的法宝~~每次考完试,我都会对前一阶段的学习状态、这次考试的情况、各科暴露出的问题、下一阶段的对策做一反思总结,同时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效果很好。其实现在反思总结已经成了我的生活习惯,不仅用在学习上,一个阶段的生活结束,我都会总结。反思让人进步。
2、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别人的方法只是借鉴,有两条哲学原理请大家琢磨A实践决定认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还记得么?嘿嘿)
所以有些东西我们一定要试一试,然后根据自身实际去取舍、改进。
我平时特别关注优秀生写的方法介绍。高三的时候一本《清华北大不是梦》都快让我翻烂、背过了。我看这些方法的时候特别注意融会贯通,把优秀生的介绍与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体会相结合。有些东西并不是一下子就懂,而是经过自己学习的逐渐深入、认识的提升,不断地有新的认识。我刚才写的这些,有很多很复杂的东西都是一带而过,我自己都觉得没有写明白,各位看官自己慢慢琢磨吧。
3、学习的时候,心要静,摒除杂念
4、要有强烈的对成功的渴望,渴望到你可以为此忽略掉其他一切东西。
5、考试出错,一定要正视它,不要一句“马虎”就原谅自己。要找到促使你马虎的东西,为什么偏偏是这马虎而“1+1”没有马虎?其实归根结底是基础不牢,不扎实。
6、高三的生活,就是憋着一股劲、提着一口气,一直到高考都别松懈。关键是状态!
一、高三学习的总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以学习为中心
在高三,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任何事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着学习转。
我在高三一开始就狠狠地下定决心: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管了,包括不再在乎形象,不再关心天下大事,不再涉及同学纠纷,甚至好朋友来向我倾诉她的感情问题也被我挡了回去,我说我要学习不能分心。
但这并不是教大家怎么自私,我认为自私者在学习上可以有小成就,但不会有大发展。我依然很热心地教朋友们怎么学习,给给她们讲题,帮她们释放压力,我只是区分哪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事实上,大家依然喜欢我。
(需要我解释为什么学习不能自私么?且听下回分解,嘿嘿)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主线——以老师的讲解为主线。紧跟老师的步伐,不要抛开老师另搞一套,不要给老师分三六九等,既然他是你的老师,你就要尽你最大的能力去挖掘他课堂上的宝藏。一定要坚信,每一位老师课堂上都有宝藏。
跟这老师学习也有门道。预习的时候,不要仅仅把学案填填空,而要自己认真的搞懂;听课的时候,不要机械地做“课堂记录机”,而要始终保持积极状态,不仅把握老师的思路,更要跑到老师前边,像君临天下一样驾驭课堂;做作业的时候,要真正做到限时练习,做-批-改……总之,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老师安排的每一个环节,把功夫做足。
2落实——将工作做到实处。刚才已经说了主线的落实方法,除此以外还有比如做题做到某个知识点时,一定要翻出课本扎实看看;纠错的题目要彻底弄懂;笔记、纠错要时常翻看,看一个就一定会一个,别贪多嚼不烂……
3效率——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计划,给自己设定一个高目标,让自己的动作迅速起来。写字的时候,可以在心里提醒自己:再快一点。限时练习是提高效率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同时还可以训练规范性与考试状态。
4有用——收益最大化。做好了之前三点,如果你还有时间,那么就可以给自己“加餐”了。我们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优势、不足,了解自己的智力特点,然后对症下药。比如说,如果你英语每次都140,数学却在100分上徘徊,那么你再在英语上下很大功夫就比较愚蠢了;如果你5:00起床必打瞌睡,那就干脆5:30起,没有效率的拼时间是毫无意义的。“有用”原则还体现在,高三上学期我每张卷子必纠错,把精华的东西留在本子上,因为没有时间每张卷子都回头看;而下学期以拉练套题为主,套题我都把它们订成一本,直接在卷子上改,节省时间。高考前的每一份每一秒都要用在刀刃上,我们必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
3、保证良好心态
1学习讲究的是综合效益,要有主见,不要因为对手比你多学十分钟就夜不能寐。竞争是必须的,而在自己不松懈的前提下,要相信自己。
2高三学习的过程大致有三个环节:期望-努力-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期望”和“努力”是我们可以控制的,而“结果”是我们无能为力、说了不算的,所以,“期待最美好的,把握能把握的”,至于结果,该来的总会来的,不要心急,不要急于求成,静候吧。
3我们的情绪必然会有起伏,我们必然会感受到压力。适度的压力能让你的状态达到最佳。而情绪低落、压力过大时,我们应该学会自我调节。这个方法有很多,比如适当听歌,看有水平的杂志,读点励志文章,跑跑步等等。我特别建议大家,时常去找老师谈谈心说说话。真的,你不试过都不知道老师有这么神奇的“功效”~~
4当你觉得为时已晚时,那正是最早的时候。就从现在开始努力,没有什么不可以。一方面,不要绝望;另一方面,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要按部就班,永远不要告诉自己“来不及了”“没时间了”。在大考之前,很多同学会觉得只有一周了,自己肯定复习不完了。而我会告诉自己:这一周比你想象的要长得多。然后我会制定计划,一直复习到上考场之前。高考前一个月,甚至从三轮复习开始,就有许多老师同学认为这个时候我们只要保持状态,学不学无所谓了,而我一直坚持制定计划,认真实施,到6月9号。
5静下来,沉下去,尽心力,成大器。学习需要安安静静的,不能浮躁,让心沉静下来,哪怕泰山压顶都岿然不动。
二、关于各科学习
1、不要迷信什么语文成绩提升非一日之功,然后就消极的对待语文。要知道,就应付一个区区高考而言,语文是可以速成的。高三要利用好套题和专项练习,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题。
1积累的基础知识要每天看。每天看十分钟,比一周集中看一小时效果好。
2要整理笔记。我的做法是把同一个题型整理到一起,同时给这种题型也分类整理。比如标点题,把问号放一块,引号放一块;病句题,把主语残缺放一块,逻辑混乱放一块;诗歌鉴赏把同种手法的诗句放一块等等。我特别喜欢从中找规律、归纳总结,便于记忆。
3做题要透彻。语文练习最容易跑空车,务必认真对照答案批改、琢磨,对于自己弱的专题,可以专项突破,集中一段时间做一种类型的题。
4对于作文,我有一个看法,如果现在你的作文仍只有45分甚至更低的水平,并且之前的积淀又不够,那么不妨结合老师的讲解研究标杆作文中的二类文,49~55分的那种。毕竟一类文之成非一日之功,二类文规律性比较明显。不知道这种看法对不对。
2、数学
1我对自己的要求:选择题不择手段,大题不假思索
即选择题要灵活,方法要巧,能排除就排除,能用特殊值就用特殊值。大题要熟练,看到题目马上有思路。这个一是要求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熟练,二是要求做大量的题并且善于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选择题来说,不择手段做出来的题,要在考后用通法彻底弄懂。解答题我还是喜欢把相同、相似类型的题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好多秘密。
2基础一定要扎实。这个只要你听老师的话就一定没问题。填学案别眼高手低,基础知识梳理一定要耐心认真的写;上课别因为简单就不听,里面包含了很多易错点,别高估自己以为自己不会错;同时老师讲解的基本方法也是做解答题的基石,所以数学课也要做笔记,而且我的数学笔记是我最好的笔记之一;公式定理一定要背过,到了二轮、三轮复习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发现自己的数学瓶颈竟然在公式上,很可笑也很可惜,所以跑操之前的、熄灯之前的三五分钟,背背公式吧。
3限时练习。因为我数学考试常常前松后紧打不完题,所以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平日练习当考试,限时、规范;考试当练习赶作业,稳准狠。
4研究答案,规范作答,得全步骤分。会的题要通过规范作答必须得满分,不会的题也要通过写出基本步骤尽量多得几分。
5考试时,统筹安排,顾全大局,勇于舍弃。要做好时间安排。对我来说:选择填空30~45min,大题基本上10min一个题,如果某个大题三分钟没思路我就会跳过——但不是放弃。做完我拿手的导数题我会再回头啃它,而且几乎每次一回头我就有思路了。如果一次回头不行就多回几次。
6做题时要精神高度集中,保证思路始终如一的清晰连贯。对我来说,稍有一点恍惚,就会把7+3算成8,这也让我要求自己,稍一觉得恍惚就要回头检查。
7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结束之后,我的纠错本已经覆盖了数学全部章节的大多数题型,也就是说对一般的题来说,“会”已经不成问题,但是在套题拉练中总有失误失分。这时候再一一纠错有点不值得,我就有选择的纠错,如果是新题型就整理在纠错本上。然后卷子都留着,粘成一摞,失误的错处狠狠地标出来,每次套题拉练之前都看(因为每次拉练都必须当高考),考完反思时也会看,要结合以前的错误进行进一步反思。到一模考试的时候,整张卷子那个地方容易出错我都了然于胸。一模考数学那天,从迷迷糊糊的午休到下午发数学卷子,我把易错点在脑子里过了不下五遍,考试时到了那个地方就特别注意。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只盯着曾经错过的地方,因为错误是防不胜防的,这个参见第6条。
6月7号考完数学,我觉得考砸了,哭了一场,但从高考成绩看,我的数学居然是发挥的比较好的,所以在这里我想总结一下这场考试。首先我高中三年一直非常重视数学,作为一名文科生,我一直非常热爱数学。高三的时候,我对数学的期望值最高,花在数学上的时间也最多,基础牢,练习也落实的很扎实。其次,高考时,平时总结的答题策略,在考数学时是应用的最好的。选择题30分钟,最后一题我不会,我果断放弃,猜了一个。不是瞎猜,我数了数前11个选择题,有3个A,3个B,3个C,2个D,最后一题我当然猜D,靠后对答案,果然是。做完选择填空,刚好45分钟,其实我对自己并不太满意,因为这是我最慢的速度了,这意味着后边的大题必须10分钟一道绝不能拖拉。开始做大题后我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立体几何我就卡住了。好在平时拉练我立体几何必卡,一定要第二次看才攻克,所以这次我也没有慌,还以为只要先跳过等会就能把它拿下。然后是数列题,第一问并不难,但是有点绕,在考场那个紧张的环境下,我好长时间都没理清楚,到了该放弃的时间了,我的感觉告诉我,在坚持一下就好了,然后我就坚持做到最后,花了至少20分钟才搞定。这个时候我就有点慌,又回头去看那个立体几何,又纠缠了5分钟,还是没思路,嗯,更担心了。这时候脑子里什么都想了,首先想北大去不了了,然后想考砸了是不是要复读啊,还想其他人应该做的很顺利吧……但是没办法,必须逼自己别乱想,继续做。导数题好像比较变态,跟平时做的不太一样,所以虽然这是我的强项,但我还是做的不顺利,到最后得数算不出来,我就扔下了。因为我想剩下的时间解析几何至少要做一问,立体几何也必须拿下。又回头看立体几何,还是没有确定的思路,就是说有想法,但不敢贸然下笔,因为那个定理平时很少用。只好继续做解析几何。第一问很顺利,这时候还有15分钟。于是想立体几何绝对不能空着,那样我数学就完了,然后我就很勇敢的回头把那个不成熟的想法写上了,感觉整个立体几何都像是编上的。还有时间,我把解析几何第二问做了一半。收卷的时候我想,太遗憾了,如果有时间,也许第二问我就能做出来了。
整个考试过程比较失败的地方就是胡思乱想。一模考试的时候我心态特好,我告诉自己“你一定要相信你的数学就是最好的,不要管别人翻卷子比你翻得快,他们翻卷子是因为不会做”,整个考试过程我都很沉着,很稳。高考的时候,忘记这一茬了,有点自乱阵脚。
给我增分的地方有1选择题最后一题勇于舍弃,并且有技巧的猜答案2蒙上的那个立体几何,应该是大部分对了,我觉得这得益于我平时对立体几何的“感觉”3导数题虽然没有做出结果,但思路是正确的,扣分不多4解析几何写上的步骤都是正确的,都得分了。所以基本上我不会的都没写,也就是没浪费时间,写上的都得分了,没做无用功。
3、政治:就是两部分,背诵和做题。
1要把五本政治书按照老师教你画的知识体系有条理的记住,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你不看书也可以把整本书从头到尾有条理的背出来。听着很吓人,其实我们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记住单个知识点不成问题,而高三要做的是,紧跟老师复习进度的同时,自己也要跟上画知识树。首先记住单元题目,然后记住课题,目录只有几个字,比成段成篇的话好背多了。然后把每一课的知识体系记住,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老师的带领下,你会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系。
2政治也需要练大量题目,需要认真纠错,反思总结。我高三的政治纠错本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知识的角度分类,第二部分是按问题的角度分类。知识的角度就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每一册书又可细分,如政治生活可分为政府、党、公民等几部分,把相同知识角度的题放在一起,就可以总结出这一部分的设题规律,考试时避免一些隐性要点的失分。问题的角度有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辨析类、认识类等等,每一类题都有它的公式,放在一起不仅容易记住公式,还更容易找出你做这一类题的失分点。
3政治简答题组织答案时要考虑三个答案来源:A对设问的直接作答,即你的理解B从材料中挖掘的有效信息C课本相关知识点。答案构成有两部分:理论+实际(即材料)。答案来源中的AB两项也要转化为课本语言。只有将ABC全找到,答案要点才比较全面。当然ABC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另外建议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列个小提纲,使自己逻辑清楚。
4、历史
历史对理解领悟要求挺高的,需要一点悟性。悟性从何而来?就高三学生而言,最直接的就是看课本。历史强调主干知识要记熟,同时反复仔细的看课本,看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当你“悟”到一定程度后,你可能自己就有一种渴望,想把这些零碎知识串一串,也就是画知识树。
5、再统着讲一点文综
1看课文对文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把老师强调的主干知识必须记熟,然后就是反复看课本,边角知识都要有印象。
2知识树要画,一定要让知识在你头脑中条理清晰。但是知识树的画法因人而异。我画知识树之前内心有一种驱动力,我感觉某一部分知识点比较混乱,然后我要整理一下让它条理起来,所以知识树其实算是整理之后的成果,它帮助记忆的作用倒在其次了。
3文综大题其实都有套路可言,一定要反思、对比、总结,同时还要灵活。
4我还有个习惯,就是自己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和睡觉之前都会在脑子里回忆政治历史的知识树,哪个地方卡住了回去马上翻课本,效果很好。午休之前如果做数学,我会在午休之前的待睡状态中思考一道百思不得其解的数学题,然后这道题会一直伴随我整个半小时的午睡。我是真的睡着了,那个数学题也是真的想明白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很好用。
6、地理是我的弱项,英语也不突出,就不卖弄了。没有体会、没实践过的东西我不喜欢说。其实我写的这些东西,也都是老师教的,只不过很多同学不把老师说的话当回事,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
一、 其他
1、反思总结的习惯。我觉得这是我高三制胜的法宝~~每次考完试,我都会对前一阶段的学习状态、这次考试的情况、各科暴露出的问题、下一阶段的对策做一反思总结,同时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效果很好。其实现在反思总结已经成了我的生活习惯,不仅用在学习上,一个阶段的生活结束,我都会总结。反思让人进步。
2、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别人的方法只是借鉴,有两条哲学原理请大家琢磨A实践决定认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还记得么?嘿嘿)
所以有些东西我们一定要试一试,然后根据自身实际去取舍、改进。
我平时特别关注优秀生写的方法介绍。高三的时候一本《清华北大不是梦》都快让我翻烂、背过了。我看这些方法的时候特别注意融会贯通,把优秀生的介绍与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体会相结合。有些东西并不是一下子就懂,而是经过自己学习的逐渐深入、认识的提升,不断地有新的认识。我刚才写的这些,有很多很复杂的东西都是一带而过,我自己都觉得没有写明白,各位看官自己慢慢琢磨吧。
3、学习的时候,心要静,摒除杂念
4、要有强烈的对成功的渴望,渴望到你可以为此忽略掉其他一切东西。
5、考试出错,一定要正视它,不要一句“马虎”就原谅自己。要找到促使你马虎的东西,为什么偏偏是这马虎而“1+1”没有马虎?其实归根结底是基础不牢,不扎实。
6、高三的生活,就是憋着一股劲、提着一口气,一直到高考都别松懈。关键是状态!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费曼学习法一起学习一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11-06
展开全部
个人情况不一样,不好统一,不过要想学习好,一定要锻炼自己专心,认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