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查下,国内外关于环境化学的发展历程及重大污染事件?

 我来答
寂若雪泥
2011-11-07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2万
展开全部
八大污染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日至5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炼焦厂、炼钢厂、硫酸厂和化肥厂等许多工厂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日至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南面的多诺拉镇,因地处河谷,工厂林立,大气受反气旋和逆温的控制,持续有雾。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4d内使得5911人患病,死亡400人。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该市三面环山,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由于汽车漏油、汽油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放尾气,城市上空聚积近千吨的石油废气、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这些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鼻、喉,引起眼病、喉炎和头痛。在1952年12月的一次烟雾事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人。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 英国伦敦市 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四日市哮喘事件
1961年发生在日本四日市。该市的石油冶炼和各种燃油产生的废气,使整个城市终年黄烟弥漫。全市工厂粉尘和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高达13万吨。空气中的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的硫酸烟雾,被人吸入肺里以后,使人患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多种呼吸道疾病,统称四日市哮喘病。

水俣病事件

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该市含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水体,致使水俣湾的鱼中毒,人食鱼后也中毒发病。1956年,水俣镇开始出现一些手脚麻木、听觉失灵、运动失调、严重时呈疯癫状态的病人。

痛痛病事件

1955年至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由于冶炼厂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两岸居民用河水灌溉农田,致使土壤含镉量明显增高。居民食用含镉量高的稻米和饮用含镉量高的河水而中毒,导致肾和胃受损。由于患者经常“哎吆—哎吆”地呼痛,日本人便把这种病称为“哎吆—哎吆”病,也就是“痛痛病”。

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3月,日本北九州市和爱知县一带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了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管理不善,多氯联苯混入到米糠油中。随着这种有毒的米糠油在各地销售,造成了大批人中毒。患者一开始只是眼皮发肿、手心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随后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严重时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有的医治无效而死亡。这种病来势凶猛,患者很快达到13000人。用这种米糠油中的黑油饲喂家禽,致使几十万只鸡死亡。
追问
环境化学的发展历程呢?
追答
1970年以前为孕育阶段
  二次大战至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从恢复逐步走向高速发展,由于当时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事实促使人们研究和寻找污染控制途径,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6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发现,农药中环境残留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
70年代为形成阶段
  70年代,为推动国际重大环境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国际科联1969年成立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SCOPE),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全球环境监测》,随后,在70年代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专著,这些专著在70年代环境化学研究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在瑞典斯德歌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了一系列研究计划,相继建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机构(IRPTC),并促进各国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结构和学术研究结构。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举措在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80年代以后为发展阶段
  80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加强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国际科联组织了数十个学科的国际学术机构开展环境问题研究。1991年和1993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亚洲化学大会和IUPAC会议上,环境化学均是重要议题之一。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授予三位环境化学家Crutzen,Rowland和Molina,他们首先提出平流层臭氧破坏的化学机制。Crutzen于1970年提出了NOx理论,Rowland和Molina于1974年提出了CFCs理论,这几位化学家的实验室模拟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得到验证。从发现平流层中氧化氮可以被紫外辐射分解而破坏全球范围的臭氧层开始,追踪对流层大气中十分稳定的CFCs类化学物质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同样归宿,阐明了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理,使人类可以对耗损臭氧的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因1985年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动”,从而导致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这充分表明环境化学家的工作已经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环境化学已经开始走向全面发展。
手机用户56114
2011-11-07 · TA获得超过21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8万
展开全部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其安全性评述
方辉,吴孟珠
,}’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一武汉430035)
摘要:刘一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转基因技术在作物牛产上的应川作了介绍,刘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作了较为
客观地评述,并刘一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展望.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Q 949. 9文献标识码:A
The development of GMF and the evaluation of it's safety
FANG Hui,WU Men}}hu
(M ilit a,二L,couomic Acudemv一1'LA一W uhuu 430035一Chin)
Abstract: Introduced the status quo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 F) and the using of genie technology
on crop production, evaluated the safety of GM F impersonally, and forecast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GM F.
Key words: GM F; status quo; safety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己在农业
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并以转基因食品的形式出现.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分了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
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
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们所击要的
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原料加工生产的
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国外称“基因修饰
生物体”( Genetically M odified Organism,即
G M O),转基因食品国外称“基因修饰食品”}Genet-
ically M odified Food,简称GMF)}},我国习惯称之
为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
1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
1. 1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简况
转基因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被广
泛应用到农产品生产中.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最
早进行转基因食品的研究,1983年转基因作物诞生
(即转基因烟草和转基因马铃薯).3年后,转基因抗
虫和抗除草剂植物开始落Hi实验,1990年世界上第
一例转基因棉花大川种植成功.1994年有两种转基
因作物从实验室转向大规模川间生产,一个是可延
长成熟期的转基因番茄(美国),另一个是抗病毒转
基因烟草(中国),其中美国的转基因番茄当年即获
准进入市场销售.1996年美国有300个独立的转基
因实验在进行,其中200个是有关棉花的,50个是
关于大豆的,40个是关于其它谷物的,还有40个是
关于水果和蔬菜的.到1997年,美国己有34种转基
因植物推广生产}-i,如土豆、西葫芦、玉米、番木瓜、
大豆、番茄等,并形成了可观的产业规模.近儿年,美
国50%以上的专利是有关生物工程的,欧P是
33%,日本是7 0lc .随着科技的进步,转基因技术的
应用范围还会不断扩大}3]. 加拿大、阿根廷是继美国之后大量采用转基因
术的国家.加拿大有50%左右的大豆和玉米播种
积采用转基因处理的种子.在阿根廷,1/3以上的
豆播种面积采用了经过改变基因的豆种.世界上
用转基因技术比较多的国家,还有墨西哥、澳大利
、西班牙和南非等[4].
我国很重视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
,并在不同作物中相继获得成功,如中国农业科学
的转基因抗虫棉,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转基因杂交
稻,北京大学的抗病虫害番茄、甜椒,湖北省油料
物研究所的转基因抗病毒花生等,并且首创将鱼
耐寒基因植入西红柿,得到了转基因抗寒西红柿.
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番茄、甜椒、抗虫棉等
个品种获准投入商品化生产. 1999年我国种植转
因农作物约30万hm2(以蔬菜和棉花为主),种植
积仅次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居世界第四位.此
,我国还有15种农作物的近百个品种正处于实验
段.根据科技部和农业部的规划,我国将加快转基
食品的研究开发和商品化应用的步伐,努力缩小
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4].
.2 转基因技术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现状
.2.1 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性能 病虫害是造
粮、棉、油、果蔬等农作物减产、绝收的主要原因之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防治病虫害提
了一条全新而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利用DNA重
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基因工程技术将多种抗病
、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小麦、水稻、番茄、辣椒等植
体,并获得了稳定的转基因新品系[5].其中最成功
例子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转基因抗虫棉[4],这种
虫棉不仅解决了困扰广大棉区的棉蚜虫危害问
,还大大减少了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人畜伤亡
事故,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此外,
我国已获批准商品化生产的抗病虫转基因品种,
括北京大学培育的转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
CMV)的番茄“8805R”和甜椒“双丰R”[4].不过目
都属于单一基因的导入,抗病虫谱较窄,很难体现
体抗病虫害的优势.如何将多种抗病虫害基因通
DNA重组,使其串联在一起并导入植物体内获
广谱的抗病虫特性,这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抗
虫害方面研究的重点课题.
.2.2 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 果蔬产
如番茄、香蕉、草莓、蜜桃、杏、荔枝等在产后的贮
藏、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由于果实熟化过程迅速,难
以控制,常导致软化、过熟、腐烂变质,造成巨大损
失.而传统的储藏保鲜技术如冷藏、涂膜保鲜、气调
保鲜等在储藏费用、期限、保鲜效果等方面均存在着
严重的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随
着对果蔬成熟及其产品软化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基因
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直接生
产耐贮藏果蔬品种已成为可能,目前无论在国外还
是国内都已有商品化的转基因耐贮藏番茄的生
产[5].
1.2.3 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通过基因工程技
术可以有效地改变农产品的化学组分及其比例,以
改善其食用品质或加工特性.例如,通过导入硬脂酸
-ACP脱氢酶反义基因,可使转基因油菜籽中的硬
脂酸含量从20%增加到40%;而将硬脂酸COA脱
氢饱和酶基因导入油料作物,从而使转基因作物中
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所下降,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
量则明显增加,其中油酸的增加量可达7倍[5].高油
酸含量的转基因大豆、增加月桂酸脂含量的转基因
大豆和油菜籽在美国、加拿大已经规模种植[6].农作
物增产与其生长分化、肥料、抗逆、抗虫害等因素密
切相关,故可通过转移或修饰相关的基因达到增产
效果[6].
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述
转基因技术与任何一项新技术或新事物的出现
一样,在实际应用中也受到质疑,其中以转基因食品
的安全性问题尤为突出.
1998年,英国阿伯丁罗特研究所普庇泰教授研
究报道[7],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
系统受损.这是对转基因食品提出最早的、有所谓科
学证据的质疑,并在英国及全世界引发了关于转基
因食品安全性的大讨论.虽然英国皇家学会于1999
年5月宣布此项研究“充满漏涡”,从中不能得出转
基因土豆有害生物健康的结论. 1999年5月英国的
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副教授
约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