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17个回答
展开全部
大学生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大学应以其丰富的藏书、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和自由思辨的学术氛围完成其使命,即从专业知识、社会百科等各方面充实大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4年之后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能在新的高度更深入地思考社会、理解人生。然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就业的压力、专业的不对口等诸多问题困扰着大学生,校园里常常弥漫着一股功利主义的浮躁味道,《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提出的“读什么”这个问题再次走进教育的视野中,引起了学生、老师、家长等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也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读大学的目的不应该只是毕业后能够胜任一份理想的工作,因为走出校门以后将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整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知识精英阶层,如果这个群体的人集体性地淹没在了肤浅、浮躁和低级趣味里,那谁来思考更深刻、更宏观的问题呢?
编辑本段专家分析大学读的是知识与价值立场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作者的观点在书的第一节基本上讲得比较清楚了。他反对只学专业技能,这我很赞成。但是也应该看到,现在许多大学生读完4年书以后连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都没学好,所以也必须强调专业知识(也包括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前两年在网上读过一位大学老师写给他教的那个班同学的信,他说你们现在最严重的问题还不是不会独立思考,而是很多人连一点对于基本知识的重视之心都没有,口口声声地反对死记硬背、口口声声地要活跃氛围和自由发挥,其实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掌握。我的教学生涯告诉我,这位老师讲出了实情。因此,读大学首先还是要学好专业知识,这是“陈词滥调”了,但它不会使学生吃亏,也是尽到老师职责的最根本的底线。你可以想象,假如一个中文系的本科毕业生连写封信都被发现有文字、格式上的错误,当老师的是何等难堪---当然,现在的学生倒常常是无所谓的。 这本书用了更多的篇幅谈专业选择、学习过程、选择职业等,我觉得都很有必要,对大学生也很有实际意义,也因此而受到不少大学生的欢迎。但我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忧虑:作为大学生,最最基本的东西还是求知的热情和发奋读书的精神。说句实情,现在太多的大学生真的没有了自觉刻苦读书的精神,大凡遇到很较真的老师安排闭卷考试、抓考勤、布置众多的学术参考书、认真地查抄袭作弊,总会感到很不爽。有人说现在是交费读书,学生作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学校满足他们的需求。按市场的逻辑来讲这是对的,比如学生不爱上课(这是太普遍的现象了),就可以不上课,就如顾客在饭店付清了账,他是可以不吃就走人。但是,大学不可能是市场,而是培养人的场所;所谓的培养,就包含有与人的本性中的懒惰、贪婪、好逸恶劳等作斗争的基本要求。也有人说,老师讲得不好,学生才会没兴趣。于是在大学里出现了一些受学生追捧的“明星教师”,他们善讲故事、善表演、善讨学生的欢心。想起过去读张中行老先生的《负暄琐话》,他讲到当年北大很多学者名师在课堂上都是不善辞令、甚至低头照本念教材者大有人在,而学生之兴味不减,只要知道这位先生是真有才学。 说来好笑,本来读大学就应该知道不是进剧场、听演唱会,应该知道老师不是伶人、不应讨观众之欢心。现在则是在很多时髦的说辞(如互动、气氛、感染力等)下,要求老师作态多端、趣味盎然。其实问题很简单:学习知识在基本上说是难以轻松、愉快的,理解、记忆、思考这3个最基本的方面都离不开艰苦的劳动。所以,读大学必须是艰苦的。 作者还谈到了读大学的非功利关怀、深度思想和关心现实的必要性,这我是完全赞同的。还可以补充的是,应该明白无误地对大学生说,在目前我们国家和社会的转型期中,读大学就是要学习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培养民主、宪政、自由、正义等价值观念。读大学就是要在思想上获得飞跃,从而与一切专制邪恶的思想和体制划清界线,与一切阿谀奉承的奴才国民性划清界线,与一切巴结权势者与富人、欺压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卑劣心态划清界线;读完大学,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境遇如何,应该懂得如何在权势与暴行面前保持人的尊严。 可惜啊,现在校园里弥漫的是功利至上的心态,太多的大学生在没有任何真实信仰可言的时候会为了所谓的前程而信誓旦旦;太多的大学生只把“成功”二字记挂在心怀,而把正义、廉耻、人民的苦难统统抛到了爪哇国。因此,读大学不仅要学知识,也要学会站好立场---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立场。不要说这些都是老掉牙的启蒙思想了,在这些基本问题上并不需要怎么与时俱进,能这样就很了不起了。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作为一名老大学生,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但是在现实的人生中却是不易回答。 倘若把逃课现象放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这一大的背景当中去考察,我们似乎更应该将责任归结为教育方,而不是受教育方。 谁该为逃课负责 覃彪喜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出版后,一直深受欢迎。去年,班上有位女生从我手里借走了这本书。我后来发现,这位本来就不爱听课的学生旷课越来越多,到了快期末考试时才见她端坐在教室。我怀疑她是否受到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的影响,因为作者有句惊人之语:“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书中生动描述道:“大学里有一部分同学(尤其是女生)每次上课总是提前坐在了教室前排,记笔记也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工工整整地记录下来。他们认为逃课是不上进的表现,并觉得自己从不逃课的行为难能可贵甚至非常崇高。这种人完全就是在用读中学的思维读大学,能学到的东西恐怕比中学也多不到哪儿去。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没什么两样。” 作者在书里列举的逃课的三大理由---老师水平良莠不齐、教学方式陈旧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这些都是老大难的问题,语气虽有些“愤青”,但也有几分道理。 逃课现象由来已久,只是如今愈演愈烈罢了。我觉得,逃课更多地折射出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近些年高校连年扩招,打乱了既有的金字塔式的人才需求结构。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过去原本纳入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成为高校大学生,从而使高校师资结构失衡,课程设置及教材等与现实需求越来越脱节。 现在大学生觉得没用的课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眼里,很多是有用的。有位同学曾给老师反映,认为编辑出版史这门课没有什么价值,因为“我们没有必要了解古代的图书是如何编辑出版的,那些知识对我们没有用处”。也有同学反映编辑学一点也不实用,都是讲些空洞的原理。他们最想学的电脑设计、排版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技能,原本是由技工学校的老师传授的。 大学门槛对学生越来越低,对老师却越来越高。每年数百万新生涌入高校,使得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培养目标也随之有所降低。但高校招聘教师对职称及学历的要求又近乎苛刻,现在一般都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但有些社会紧缺型专业人才往往因为学历不够而无缘应聘上教师岗位。例如,仅广东一地动漫人才的需求缺口就达10万,但因为师资匮乏,有些高校便开不出相应课程。这种局面使得偏重理论的精英教育与注重技能的大众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大,课程设置偏离社会需求,内容陈旧乏味,因而逃课的学生越来越多。 根据以上分析,倘若把逃课现象放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这一大的背景当中去考察,我们似乎更应该将责任归结为教育方,而不是受教育方。学生无所谓好坏,学生是否逃课也不能成为判断一堂课好坏的唯一标准,正如不能以收视率的高低来判断一台电视节目的好坏一样。有次我参加某高校学术报告会,有位演讲嘉宾获得大学生的掌声最多,看得出最受欢迎。主要原因在于他的口才好,语言幽默,但在专家眼里,他演讲的价值却远在另一位掌声稀落的嘉宾之下。现在有些老师为了迎合学生的胃口,授课内容越来越浅层化、故事化。而学生对于知识价值的判断处于蒙昧状态,“学术明星”与“学术大家”之间,孰轻孰重,他们只凭听觉与观感,而不是用“明星”与“大家”之间的交集“学术”来衡量。 因此,“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不是给学生提问题,而是给我们的教师提问题:“教学,究竟教什么?” 我感觉高校有两个极端倾向存在。一是高校管理者对学历及科研成果的过度关注,导致了强调理论的同时,忽视了技能;强调科研的同时,忽视了教学。二是学生对技能的过度关注,显得短视,这或许与就业焦虑症有关。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焦虑症已感染到课堂。学生们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过分看重课程的实用性,恨不得学的知识马上就派上用场。其实,书到用时方恨少,他们逃掉的课,有些正是今后能派上大用的,在管理者、教师和教材之间,学生“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一问,来得正是时候,单以逃课而论,反映的恰恰是学生对受教育取向的价值判断,也是对教育者的诘问。 教育方转型期课程的设置与调整,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学业梯次的明晰,教育者对于自身学科认识的廓清和教授方法的改革等,都是教育领导者与教育从业者该努力的方向。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分界线具体化了。再有逃课的学生,那就基本上是学生个人的问题了。 我希望我的儿子,在大学里不仅要学知识、学专业,更要有独立的思维能力,要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学会做人。 是“天之骄子”还是“啃老族” 上世纪80年代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学还是萦绕着“象牙塔”光环的神圣的学术殿堂,大学生也被人们称之为“天之骄子”,尽享精英教育的荣光。去年我家儿子也挤上了高考的独木桥,成为一名大学生,可我这个做母亲的心并没有由此完全松下来。我明白,4年过后,我的孩子将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所有大学生一样,面临着“考研难、就业难、创业更难”的现实压力。孩子心里也很清楚,在“大学生遍地都是”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没有什么“保险箱”。当年的“天之骄子”已经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两代大学生的现实际遇和内心感受天壤之别,落差之大,让人不胜嘘唏,叹喟连连。 为什么要读大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毕业后能做什么?这些平凡的人生话题,在现实压力的催化作用下,被日益放大和凸显,困扰着莘莘学子和家长的心。 当前,中国的人才观念正在与国际接轨,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不以其学历高低为标准,不以其专业的冷热为标准,而以其实际能力和实际贡献来衡量,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褪去曾经的金字招牌的光泽,回归到“其实,我只是一个大学生”的平凡而踏实的心理,在维护自己最起码的尊严同时,以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出色的专业能力和顽强进取的精神,不懈追求,最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头的弄潮儿,这才是当今大学生的发展方向。无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是在校园学习的最后一站,此时学子的双脚已经站在即将面对现实社会的门坎上了。因此,我希望我的儿子,在大学里不仅要学知识、学专业,更要有独立的思维能力,要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学会做人。 与办公室新来的大学生交谈,听到他们不约而同地为自己在校期间曾经迷失自我而感叹,有的后悔自己盲目跟风、违背爱好和兴趣去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有的反思自己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过于功利,舍弃特长追求眼前名利,因小失大。但人生的路可不是一个“悔”字能了断的,所以我要求儿子,首先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如书中所言“我思故我在”。 以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中学阶段大多是“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即学会和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大学阶段重在自主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开始,目的在于“会学”。大学生培养自己独立思考、深入分析的能力,不外乎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是博览群书,吸收智者的思想和文化精华,融会贯通;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融入现实社会,在生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我认为,大学生一旦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养成了独立思考和分析、独立判断、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学业问题也好,人生观问题也好,都可以迎刃而解,就可以把自己区别于非大学生,也是为自己走出社会找到了立世之本。 羊城晚报的首席记者樊克宁在与笔者谈及“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问题时,不假思索地说:“读大学,就是要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让我终身受益。”是的,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应只是结论,更应是方法。方法是有弹性的,它可以在生活的任何场合应用。大学生一走出校门,不管是做学问、经营,还是走仕途,都要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的价值观念、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那么,什么才是对付变化莫测的万千世界的金钥匙呢?笛卡尔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学问是方法的学问。”而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的大学生,就能做到一专多能、一通百通,就不会沦落为学无所长、学无所用的“啃老族”。 在写这篇文章时,先惊闻广州一起“男大学生生意失败,跳楼砸死学妹”的事件,又在网上看到大学生们热传与共鸣的文章“给所有大学中徘徊的人”。暑假与儿子交谈,他也多次说,大学生中很多人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到底要干怎样的事业。对此,作为家长,我心中不禁深深担忧:“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真正要解决目前大学生“心头的痛”,除了高校和社会要给大学生更多的认可、支持和机会以外,更主要的是,要靠大学生本身实现和完成对自身的健全人格的塑造,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做人决定成败,做事先做人,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诱惑多多,很精彩也很无奈,“如何把握好心舵,驶好通向社会和人生的这条船”的确是摆在学子面前的重要问题。我儿子的爷爷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他教导自己的孙儿做人要克服以下6方面的问题:竞争观念的强化与社会热情的淡化、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的不足、成就意识的增强与艰苦奋斗精神的缺乏、自主意识的浓厚与自立能力的薄弱、社会交往的广泛性与人际关系的庸俗化倾向、道德标准高(对人严)与道德水平低(对己宽),从而做一个既有健全人格又有专长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知这一家训,对当下的广大学子是否也有启迪作用。 有虑而后有得 我身上具有同时代人的特征---相信童话、爱幻想,却口口声声说是追求梦想。大学神圣的殿堂在我的幻想里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各种偶遇,我可以抛开数理化的枯燥,只读那花草般的文学语言。大学有一股巨大的魔力吸引着我,但走进大学---大学?怎么就是N座中学建筑物的重叠?没有人告诉我下一站要去哪儿,没有人告诉我要如何去做。我像是掉进了一个自由的迷宫,看见其他所有的“天之骄子”都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时,便开始焦急和失落了。大学首先告诉我,不要把自己想得太伟大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在思虑中发现在这些面目相似的建筑物之中原来有一栋叫图书馆,有一间叫自修室,有一处叫讨论角,有一景叫氛围。我想去哪一个角落,完全由自己作主。 大学校园里既有因观点相悖争论不休而又惺惺相惜的人一笑而去,也有充满功利心的人与你擦肩而过。大学环境中的任何变幻都是一种锻炼,比如,时间一久,上课的人就越来越少。有人说课太无聊,老师没有水平;有人说要去打工赚钱;还有人说理论知识有什么用,不如去实习。许多人心里的“大学”,是能提前工作赚钱又能混个文凭的,不能完全脱离校园,只是因为必须通过最后一次考试才能毕业。 我开始动摇了,我不知道坚持上课是不是错了,课堂上最后只剩自己的时候我会不会成了别人眼中的傻子?课后我找了老师谈,他语重心长地劝慰了我,让我明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不是光学知识、经验,还要学会做人。坚守课堂就是坚守信念,对自己、对老师都是一种尊重。 选择编辑出版这个专业是我的初衷,但实际学习情况距离我的想象却很遥远。专业的培训核心放在理论与文学的素养上,图书、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介的出版理论都涉及到,大家都抱怨所学理论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内容也多而不精。直到实习的时候才发现,曾经囫囵吞枣学习的理论,正是工作对错的分界线。实践中的编辑出版需要一个杂家,而在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学习,才符合媒体内容本质上的综合性要求。这时我们再回头来看教材上的基础理论,就会发现它们在可爱地向我们微笑呢。 要求教材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是苛刻的,但理论基础多年来没有太大的改变,说明原则性的、学科奠基式的知识是永恒的,不会因为时代的改变而陈旧,日久弥坚的往往就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基础理论作为一种方法、一种导向,正是行业的内涵所在。 《学记》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古人对学习的层次是分得很清晰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目的,并有具体的考核标准。 我曾在考研与否的问题上有过一番挣扎,思量之后发现我自身倾向于做一个实践者而不是一个研究者,而且学习并不局限于校园。编辑出版专业更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积累,研究生课程也许并不能让我几年后参加工作有一个更高的起点。而如果心向工作,缺乏研究的热忱,那空喊考研、考博又有什么意义?那样的研究生生活,如同循环再过一个没有意义的本科罢了。没有热情和兴趣的学习就像是一瓶白开水,可以让你生存,但却不能使你大放异彩。 对于知识,我们要有一种仰望的姿态,大学的丰富也恰能使我们认清自身的卑微。既然卑微那就不要抢着去大海冒险,踏踏实实在就读期间打好基础,不要到工作时方恨学识浅薄。有虑而后有得,大学需要你有美丽的烦恼、安静的自省和独立的思考。 “新”大学生指南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是一名25岁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他以一名成功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过来人身份,结合自己在求学、求职和创业过程中的经历,准确把握现在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并在学习、考研、求职、创业等方面提出新颖实用的观点,为大学生们解读自己、走出困惑提供了全面的帮助。 大学不是技校 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篇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 所以,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而且就专业技能而言,大学生肯定比不过技校生:因为技校厨师专业的学生第一节课可能就要学切菜,而假如大学开设了厨师专业,肯定要用两年来研究厨师的社会使命、职业道德、历史演变、阶级属性和学术分类等。 那大学生究竟凭什么区别于技校毕业生并进而区别于一切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呢?我们发现,在求职面试中,往往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纯粹的记忆力成为被考察的素质。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系统的思维训练和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丰富理论知识,使其被动的记忆能力上升为主动的分析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是社会所需要的。 读大学,必先读大师 大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不但有渊博的知识,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成就,还能做到文以载道,是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是知行统一的典范。 向老师学习的首要方式固然是听课,如果某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非常优秀,那就做个乖学生吧,逃课就免了,该记笔记的时候还是得动动笔。如果别的班级的老师更有水平,而且确实符合自己的“胃口”,那就跑去别的班级混班。我大一的时候就经常跑去听法律专业三年级的课程,后来跑到湖南师范大学、北大法学院等听过不少课。虽然投入了不少精力,但确实受益匪浅。 在课堂上要尽量抓住机会跟老师交流,甚至要敢于理直气壮地跟老师辩驳。越是有学问的老师,往往越是虚怀若谷,你可以放心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很多问题可能在你脑海里困扰了很久,在你表述出来以后,老师三言两语就为你廓清了,很多你坚持已久的观点也可能会在老师轻描淡写地分析之后被你摒弃或者修正。在这种时候,你不但会切实感受到老师的魅力,更能享受到与其进行思想碰撞所带来的乐趣。 读书不能太功利 读书不能太过功利,不要以为只有跟考试相关的书籍才值得一看。其实,毕业以后就会发现,那些在图书馆里借阅率极高的关于英语四、六级的书里面写些什么、说些什么都记不清了,就算记得也没什么用。而别的一些书籍在自己借书甚至看书的时候不知道会有什么用,但若干年以后这些书的用处就发挥出来了。正因为某本书对自己究竟有没有用暂时很难判断,所以最好摒弃有用或者无用这样的功利性思维。 记得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认真地看了《独秀文存》,在当时看来,看这样的书是肯定没什么用的,而且我当时也不指望能够有什么用。可是,3年以后,我在深圳的某一栋写字楼里,碰到了一个同样喜欢陈独秀的上司。仅仅因为这个共同的爱好,这个上司对我可谓是“百般宠爱”,使我很快就融入了新行业并当上了项目经理。 或许有些读者看到这里便会暗暗告诉自己:我也赶紧去图书馆借《独秀文存》。可是,你怎么知道你以后的上司一定喜欢陈独秀呢?如果他们喜欢的是孔孟或者黑格尔呢?编一张只有一个网眼的渔网或许也能捕到鱼,但这靠的纯粹是运气。要想每次都能捕到鱼,那就必须要编织一张足够大的网,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网眼罢了。
大学应以其丰富的藏书、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和自由思辨的学术氛围完成其使命,即从专业知识、社会百科等各方面充实大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4年之后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能在新的高度更深入地思考社会、理解人生。然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就业的压力、专业的不对口等诸多问题困扰着大学生,校园里常常弥漫着一股功利主义的浮躁味道,《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提出的“读什么”这个问题再次走进教育的视野中,引起了学生、老师、家长等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也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读大学的目的不应该只是毕业后能够胜任一份理想的工作,因为走出校门以后将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整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知识精英阶层,如果这个群体的人集体性地淹没在了肤浅、浮躁和低级趣味里,那谁来思考更深刻、更宏观的问题呢?
编辑本段专家分析大学读的是知识与价值立场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作者的观点在书的第一节基本上讲得比较清楚了。他反对只学专业技能,这我很赞成。但是也应该看到,现在许多大学生读完4年书以后连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都没学好,所以也必须强调专业知识(也包括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前两年在网上读过一位大学老师写给他教的那个班同学的信,他说你们现在最严重的问题还不是不会独立思考,而是很多人连一点对于基本知识的重视之心都没有,口口声声地反对死记硬背、口口声声地要活跃氛围和自由发挥,其实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掌握。我的教学生涯告诉我,这位老师讲出了实情。因此,读大学首先还是要学好专业知识,这是“陈词滥调”了,但它不会使学生吃亏,也是尽到老师职责的最根本的底线。你可以想象,假如一个中文系的本科毕业生连写封信都被发现有文字、格式上的错误,当老师的是何等难堪---当然,现在的学生倒常常是无所谓的。 这本书用了更多的篇幅谈专业选择、学习过程、选择职业等,我觉得都很有必要,对大学生也很有实际意义,也因此而受到不少大学生的欢迎。但我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忧虑:作为大学生,最最基本的东西还是求知的热情和发奋读书的精神。说句实情,现在太多的大学生真的没有了自觉刻苦读书的精神,大凡遇到很较真的老师安排闭卷考试、抓考勤、布置众多的学术参考书、认真地查抄袭作弊,总会感到很不爽。有人说现在是交费读书,学生作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学校满足他们的需求。按市场的逻辑来讲这是对的,比如学生不爱上课(这是太普遍的现象了),就可以不上课,就如顾客在饭店付清了账,他是可以不吃就走人。但是,大学不可能是市场,而是培养人的场所;所谓的培养,就包含有与人的本性中的懒惰、贪婪、好逸恶劳等作斗争的基本要求。也有人说,老师讲得不好,学生才会没兴趣。于是在大学里出现了一些受学生追捧的“明星教师”,他们善讲故事、善表演、善讨学生的欢心。想起过去读张中行老先生的《负暄琐话》,他讲到当年北大很多学者名师在课堂上都是不善辞令、甚至低头照本念教材者大有人在,而学生之兴味不减,只要知道这位先生是真有才学。 说来好笑,本来读大学就应该知道不是进剧场、听演唱会,应该知道老师不是伶人、不应讨观众之欢心。现在则是在很多时髦的说辞(如互动、气氛、感染力等)下,要求老师作态多端、趣味盎然。其实问题很简单:学习知识在基本上说是难以轻松、愉快的,理解、记忆、思考这3个最基本的方面都离不开艰苦的劳动。所以,读大学必须是艰苦的。 作者还谈到了读大学的非功利关怀、深度思想和关心现实的必要性,这我是完全赞同的。还可以补充的是,应该明白无误地对大学生说,在目前我们国家和社会的转型期中,读大学就是要学习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培养民主、宪政、自由、正义等价值观念。读大学就是要在思想上获得飞跃,从而与一切专制邪恶的思想和体制划清界线,与一切阿谀奉承的奴才国民性划清界线,与一切巴结权势者与富人、欺压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卑劣心态划清界线;读完大学,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境遇如何,应该懂得如何在权势与暴行面前保持人的尊严。 可惜啊,现在校园里弥漫的是功利至上的心态,太多的大学生在没有任何真实信仰可言的时候会为了所谓的前程而信誓旦旦;太多的大学生只把“成功”二字记挂在心怀,而把正义、廉耻、人民的苦难统统抛到了爪哇国。因此,读大学不仅要学知识,也要学会站好立场---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立场。不要说这些都是老掉牙的启蒙思想了,在这些基本问题上并不需要怎么与时俱进,能这样就很了不起了。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作为一名老大学生,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但是在现实的人生中却是不易回答。 倘若把逃课现象放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这一大的背景当中去考察,我们似乎更应该将责任归结为教育方,而不是受教育方。 谁该为逃课负责 覃彪喜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出版后,一直深受欢迎。去年,班上有位女生从我手里借走了这本书。我后来发现,这位本来就不爱听课的学生旷课越来越多,到了快期末考试时才见她端坐在教室。我怀疑她是否受到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的影响,因为作者有句惊人之语:“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书中生动描述道:“大学里有一部分同学(尤其是女生)每次上课总是提前坐在了教室前排,记笔记也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工工整整地记录下来。他们认为逃课是不上进的表现,并觉得自己从不逃课的行为难能可贵甚至非常崇高。这种人完全就是在用读中学的思维读大学,能学到的东西恐怕比中学也多不到哪儿去。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没什么两样。” 作者在书里列举的逃课的三大理由---老师水平良莠不齐、教学方式陈旧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这些都是老大难的问题,语气虽有些“愤青”,但也有几分道理。 逃课现象由来已久,只是如今愈演愈烈罢了。我觉得,逃课更多地折射出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近些年高校连年扩招,打乱了既有的金字塔式的人才需求结构。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过去原本纳入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成为高校大学生,从而使高校师资结构失衡,课程设置及教材等与现实需求越来越脱节。 现在大学生觉得没用的课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眼里,很多是有用的。有位同学曾给老师反映,认为编辑出版史这门课没有什么价值,因为“我们没有必要了解古代的图书是如何编辑出版的,那些知识对我们没有用处”。也有同学反映编辑学一点也不实用,都是讲些空洞的原理。他们最想学的电脑设计、排版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技能,原本是由技工学校的老师传授的。 大学门槛对学生越来越低,对老师却越来越高。每年数百万新生涌入高校,使得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培养目标也随之有所降低。但高校招聘教师对职称及学历的要求又近乎苛刻,现在一般都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但有些社会紧缺型专业人才往往因为学历不够而无缘应聘上教师岗位。例如,仅广东一地动漫人才的需求缺口就达10万,但因为师资匮乏,有些高校便开不出相应课程。这种局面使得偏重理论的精英教育与注重技能的大众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大,课程设置偏离社会需求,内容陈旧乏味,因而逃课的学生越来越多。 根据以上分析,倘若把逃课现象放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这一大的背景当中去考察,我们似乎更应该将责任归结为教育方,而不是受教育方。学生无所谓好坏,学生是否逃课也不能成为判断一堂课好坏的唯一标准,正如不能以收视率的高低来判断一台电视节目的好坏一样。有次我参加某高校学术报告会,有位演讲嘉宾获得大学生的掌声最多,看得出最受欢迎。主要原因在于他的口才好,语言幽默,但在专家眼里,他演讲的价值却远在另一位掌声稀落的嘉宾之下。现在有些老师为了迎合学生的胃口,授课内容越来越浅层化、故事化。而学生对于知识价值的判断处于蒙昧状态,“学术明星”与“学术大家”之间,孰轻孰重,他们只凭听觉与观感,而不是用“明星”与“大家”之间的交集“学术”来衡量。 因此,“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不是给学生提问题,而是给我们的教师提问题:“教学,究竟教什么?” 我感觉高校有两个极端倾向存在。一是高校管理者对学历及科研成果的过度关注,导致了强调理论的同时,忽视了技能;强调科研的同时,忽视了教学。二是学生对技能的过度关注,显得短视,这或许与就业焦虑症有关。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焦虑症已感染到课堂。学生们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过分看重课程的实用性,恨不得学的知识马上就派上用场。其实,书到用时方恨少,他们逃掉的课,有些正是今后能派上大用的,在管理者、教师和教材之间,学生“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一问,来得正是时候,单以逃课而论,反映的恰恰是学生对受教育取向的价值判断,也是对教育者的诘问。 教育方转型期课程的设置与调整,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学业梯次的明晰,教育者对于自身学科认识的廓清和教授方法的改革等,都是教育领导者与教育从业者该努力的方向。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分界线具体化了。再有逃课的学生,那就基本上是学生个人的问题了。 我希望我的儿子,在大学里不仅要学知识、学专业,更要有独立的思维能力,要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学会做人。 是“天之骄子”还是“啃老族” 上世纪80年代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学还是萦绕着“象牙塔”光环的神圣的学术殿堂,大学生也被人们称之为“天之骄子”,尽享精英教育的荣光。去年我家儿子也挤上了高考的独木桥,成为一名大学生,可我这个做母亲的心并没有由此完全松下来。我明白,4年过后,我的孩子将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所有大学生一样,面临着“考研难、就业难、创业更难”的现实压力。孩子心里也很清楚,在“大学生遍地都是”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没有什么“保险箱”。当年的“天之骄子”已经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两代大学生的现实际遇和内心感受天壤之别,落差之大,让人不胜嘘唏,叹喟连连。 为什么要读大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毕业后能做什么?这些平凡的人生话题,在现实压力的催化作用下,被日益放大和凸显,困扰着莘莘学子和家长的心。 当前,中国的人才观念正在与国际接轨,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不以其学历高低为标准,不以其专业的冷热为标准,而以其实际能力和实际贡献来衡量,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褪去曾经的金字招牌的光泽,回归到“其实,我只是一个大学生”的平凡而踏实的心理,在维护自己最起码的尊严同时,以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出色的专业能力和顽强进取的精神,不懈追求,最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头的弄潮儿,这才是当今大学生的发展方向。无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是在校园学习的最后一站,此时学子的双脚已经站在即将面对现实社会的门坎上了。因此,我希望我的儿子,在大学里不仅要学知识、学专业,更要有独立的思维能力,要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学会做人。 与办公室新来的大学生交谈,听到他们不约而同地为自己在校期间曾经迷失自我而感叹,有的后悔自己盲目跟风、违背爱好和兴趣去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有的反思自己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过于功利,舍弃特长追求眼前名利,因小失大。但人生的路可不是一个“悔”字能了断的,所以我要求儿子,首先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如书中所言“我思故我在”。 以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中学阶段大多是“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即学会和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大学阶段重在自主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开始,目的在于“会学”。大学生培养自己独立思考、深入分析的能力,不外乎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是博览群书,吸收智者的思想和文化精华,融会贯通;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融入现实社会,在生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我认为,大学生一旦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养成了独立思考和分析、独立判断、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学业问题也好,人生观问题也好,都可以迎刃而解,就可以把自己区别于非大学生,也是为自己走出社会找到了立世之本。 羊城晚报的首席记者樊克宁在与笔者谈及“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问题时,不假思索地说:“读大学,就是要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让我终身受益。”是的,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应只是结论,更应是方法。方法是有弹性的,它可以在生活的任何场合应用。大学生一走出校门,不管是做学问、经营,还是走仕途,都要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的价值观念、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那么,什么才是对付变化莫测的万千世界的金钥匙呢?笛卡尔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学问是方法的学问。”而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的大学生,就能做到一专多能、一通百通,就不会沦落为学无所长、学无所用的“啃老族”。 在写这篇文章时,先惊闻广州一起“男大学生生意失败,跳楼砸死学妹”的事件,又在网上看到大学生们热传与共鸣的文章“给所有大学中徘徊的人”。暑假与儿子交谈,他也多次说,大学生中很多人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到底要干怎样的事业。对此,作为家长,我心中不禁深深担忧:“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真正要解决目前大学生“心头的痛”,除了高校和社会要给大学生更多的认可、支持和机会以外,更主要的是,要靠大学生本身实现和完成对自身的健全人格的塑造,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做人决定成败,做事先做人,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诱惑多多,很精彩也很无奈,“如何把握好心舵,驶好通向社会和人生的这条船”的确是摆在学子面前的重要问题。我儿子的爷爷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他教导自己的孙儿做人要克服以下6方面的问题:竞争观念的强化与社会热情的淡化、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的不足、成就意识的增强与艰苦奋斗精神的缺乏、自主意识的浓厚与自立能力的薄弱、社会交往的广泛性与人际关系的庸俗化倾向、道德标准高(对人严)与道德水平低(对己宽),从而做一个既有健全人格又有专长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知这一家训,对当下的广大学子是否也有启迪作用。 有虑而后有得 我身上具有同时代人的特征---相信童话、爱幻想,却口口声声说是追求梦想。大学神圣的殿堂在我的幻想里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各种偶遇,我可以抛开数理化的枯燥,只读那花草般的文学语言。大学有一股巨大的魔力吸引着我,但走进大学---大学?怎么就是N座中学建筑物的重叠?没有人告诉我下一站要去哪儿,没有人告诉我要如何去做。我像是掉进了一个自由的迷宫,看见其他所有的“天之骄子”都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时,便开始焦急和失落了。大学首先告诉我,不要把自己想得太伟大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在思虑中发现在这些面目相似的建筑物之中原来有一栋叫图书馆,有一间叫自修室,有一处叫讨论角,有一景叫氛围。我想去哪一个角落,完全由自己作主。 大学校园里既有因观点相悖争论不休而又惺惺相惜的人一笑而去,也有充满功利心的人与你擦肩而过。大学环境中的任何变幻都是一种锻炼,比如,时间一久,上课的人就越来越少。有人说课太无聊,老师没有水平;有人说要去打工赚钱;还有人说理论知识有什么用,不如去实习。许多人心里的“大学”,是能提前工作赚钱又能混个文凭的,不能完全脱离校园,只是因为必须通过最后一次考试才能毕业。 我开始动摇了,我不知道坚持上课是不是错了,课堂上最后只剩自己的时候我会不会成了别人眼中的傻子?课后我找了老师谈,他语重心长地劝慰了我,让我明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不是光学知识、经验,还要学会做人。坚守课堂就是坚守信念,对自己、对老师都是一种尊重。 选择编辑出版这个专业是我的初衷,但实际学习情况距离我的想象却很遥远。专业的培训核心放在理论与文学的素养上,图书、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介的出版理论都涉及到,大家都抱怨所学理论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内容也多而不精。直到实习的时候才发现,曾经囫囵吞枣学习的理论,正是工作对错的分界线。实践中的编辑出版需要一个杂家,而在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学习,才符合媒体内容本质上的综合性要求。这时我们再回头来看教材上的基础理论,就会发现它们在可爱地向我们微笑呢。 要求教材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是苛刻的,但理论基础多年来没有太大的改变,说明原则性的、学科奠基式的知识是永恒的,不会因为时代的改变而陈旧,日久弥坚的往往就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基础理论作为一种方法、一种导向,正是行业的内涵所在。 《学记》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古人对学习的层次是分得很清晰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目的,并有具体的考核标准。 我曾在考研与否的问题上有过一番挣扎,思量之后发现我自身倾向于做一个实践者而不是一个研究者,而且学习并不局限于校园。编辑出版专业更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积累,研究生课程也许并不能让我几年后参加工作有一个更高的起点。而如果心向工作,缺乏研究的热忱,那空喊考研、考博又有什么意义?那样的研究生生活,如同循环再过一个没有意义的本科罢了。没有热情和兴趣的学习就像是一瓶白开水,可以让你生存,但却不能使你大放异彩。 对于知识,我们要有一种仰望的姿态,大学的丰富也恰能使我们认清自身的卑微。既然卑微那就不要抢着去大海冒险,踏踏实实在就读期间打好基础,不要到工作时方恨学识浅薄。有虑而后有得,大学需要你有美丽的烦恼、安静的自省和独立的思考。 “新”大学生指南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是一名25岁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他以一名成功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过来人身份,结合自己在求学、求职和创业过程中的经历,准确把握现在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并在学习、考研、求职、创业等方面提出新颖实用的观点,为大学生们解读自己、走出困惑提供了全面的帮助。 大学不是技校 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篇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 所以,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而且就专业技能而言,大学生肯定比不过技校生:因为技校厨师专业的学生第一节课可能就要学切菜,而假如大学开设了厨师专业,肯定要用两年来研究厨师的社会使命、职业道德、历史演变、阶级属性和学术分类等。 那大学生究竟凭什么区别于技校毕业生并进而区别于一切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呢?我们发现,在求职面试中,往往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纯粹的记忆力成为被考察的素质。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系统的思维训练和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丰富理论知识,使其被动的记忆能力上升为主动的分析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是社会所需要的。 读大学,必先读大师 大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不但有渊博的知识,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成就,还能做到文以载道,是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是知行统一的典范。 向老师学习的首要方式固然是听课,如果某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非常优秀,那就做个乖学生吧,逃课就免了,该记笔记的时候还是得动动笔。如果别的班级的老师更有水平,而且确实符合自己的“胃口”,那就跑去别的班级混班。我大一的时候就经常跑去听法律专业三年级的课程,后来跑到湖南师范大学、北大法学院等听过不少课。虽然投入了不少精力,但确实受益匪浅。 在课堂上要尽量抓住机会跟老师交流,甚至要敢于理直气壮地跟老师辩驳。越是有学问的老师,往往越是虚怀若谷,你可以放心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很多问题可能在你脑海里困扰了很久,在你表述出来以后,老师三言两语就为你廓清了,很多你坚持已久的观点也可能会在老师轻描淡写地分析之后被你摒弃或者修正。在这种时候,你不但会切实感受到老师的魅力,更能享受到与其进行思想碰撞所带来的乐趣。 读书不能太功利 读书不能太过功利,不要以为只有跟考试相关的书籍才值得一看。其实,毕业以后就会发现,那些在图书馆里借阅率极高的关于英语四、六级的书里面写些什么、说些什么都记不清了,就算记得也没什么用。而别的一些书籍在自己借书甚至看书的时候不知道会有什么用,但若干年以后这些书的用处就发挥出来了。正因为某本书对自己究竟有没有用暂时很难判断,所以最好摒弃有用或者无用这样的功利性思维。 记得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认真地看了《独秀文存》,在当时看来,看这样的书是肯定没什么用的,而且我当时也不指望能够有什么用。可是,3年以后,我在深圳的某一栋写字楼里,碰到了一个同样喜欢陈独秀的上司。仅仅因为这个共同的爱好,这个上司对我可谓是“百般宠爱”,使我很快就融入了新行业并当上了项目经理。 或许有些读者看到这里便会暗暗告诉自己:我也赶紧去图书馆借《独秀文存》。可是,你怎么知道你以后的上司一定喜欢陈独秀呢?如果他们喜欢的是孔孟或者黑格尔呢?编一张只有一个网眼的渔网或许也能捕到鱼,但这靠的纯粹是运气。要想每次都能捕到鱼,那就必须要编织一张足够大的网,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网眼罢了。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大学生,读得不仅仅是知识,但是知识是最基础的东西,如果你都没读到,后面的就不必看了。
然后读的是一种素质,大学生不是高人一等,但要给自己一个清晰地定位,我们不是农民,不是普通的市井小人物,我们是未来带动社会发展的领头人物。别和我说现在大学风气怎么怎么样,还是靠自己的自制力,环境会影响你,但是方向的选择在你心里。希望你刚开始你的大学生会,只要不虚度,我保证你会找到你的答案。我现在大四即将毕业了,发点感慨吧。
然后读的是一种素质,大学生不是高人一等,但要给自己一个清晰地定位,我们不是农民,不是普通的市井小人物,我们是未来带动社会发展的领头人物。别和我说现在大学风气怎么怎么样,还是靠自己的自制力,环境会影响你,但是方向的选择在你心里。希望你刚开始你的大学生会,只要不虚度,我保证你会找到你的答案。我现在大四即将毕业了,发点感慨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11-09
展开全部
三流大学:社交,恋爱,毕业证!
一流大学:专业,社交,自学,恋爱,追求,毕业证!
一流大学:专业,社交,自学,恋爱,追求,毕业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现在大一,也写写心得吧。刚进大学,我在朋友的影响下,参加了好多社团,学生会,社联,职业发展协会,创业俱乐部。。。恩,一开始为了显摆,但是慢慢的,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先让自己忙起来吧,等到眼界阔了,自然就会找到目标的。。。中国是人情的社会,交几个能受用一辈子的朋友,或许是最好结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