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告诉我较好的学习方法?我已经是高二的人了,理科生
展开全部
高中生需养成的十二大学习习惯
高中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它对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乃至艺术素质都有更高的要求。高中课程更复杂,高中学习要求更高,它不像初中的课程,千万别想着凭借那点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能把成绩提上去!对于难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的高中内容来说,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思考、整理笔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让这些环节成为习惯,你才有可能站到同龄人的前头!既如此,就请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1.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究其原因,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主动自学的能力,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可以说,预习其实就是一个勾连新旧的枢纽,查漏补缺的探测仪,还是一个向前飞跃的弹跳板。
2.专心听课的习惯
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其结果当然是在借高息贷款——利息滚得比本金更快。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快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其次,知识的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道理很简单,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想搞好知识的系统化,一要靠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为建造“知识大厦”备好料;二要肯于坚持艰苦的思考。思想懒汉,逃避艰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识的;三要学会科学地思维。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5.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6.积极应考的习惯
从学生的角度讲,考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对自己的评价,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从学校的角度讲,老师为了检查教和学的近期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为了推动学生的系统复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把考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在考试复习前进行动员,考试时讲考场要求,设置考场, 安排监考老师等等,形成了一定的紧张气氛。
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考试时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呢?这涉及到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般有三个:一个是学习因素,即知识能力的水平;一个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意志等状况;一个是方法因素,即会不会应考的问题。
应该如何应考呢?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策”,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其次,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要适当进行文体活动,要保证身体键康。再次,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 更正错误。
7.阅读自学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8.主动发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要学更要问。要有问的,首先就要有学到的真东西,学是问的基础。要想学得好,就必须要不断地发问,一次次的发问自然让所学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延展。古人所谓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内涵之一就是说我们读者应边读边能生发一个个问题,从而让我们的阅读不断深入。
“问”能助人启思、敏思、深思,能让人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问”能让你变得与众不同。
9.观察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 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10.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11.主动竞争的习惯
现在的社会本就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作为学生,理应培养自觉的竞争意识,要始终有一些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要想保持长期立于竞争不败之地,怎么办?西方有位成功学家讲:“打败竞争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诉对方。”这就能让你始终站在对手的前面。当然,只要你稍一松懈,后果显然是可以预见的。
12.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变式。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绘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信手拈来,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以上只是就高中生需养成的主要学习习惯做一简要概括,但愿这些习惯能给高中生的学习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其实,高中生应培养的好习惯还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的习惯,勤于实践的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健康上网、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有机会都应该努力去养成。
远大的学习目标 + 良好的学习习惯 + 踏实的学习态度
他人之石 可以攻玉
“刻苦拼搏 攀登人生理想的巅峰”——一位清华在校生的报告
下面是其中部分内容 供参考
……
(二)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就是没有办法把成绩再提高一点。他自己安慰自己“我已经尽力了”。我记得电影《勇闯夺命岛》有这样一句台词:“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我个人觉得,当你还有力气说出“我已经尽力了”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尽到力。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大家看看人的潜力有多大。
我在高中时体育特别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从来都是不及格。相信在座的好多同学也对这项体育达标深恶痛绝。到了清华之后,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告诉我们体育好是清华的传统,我们每年要测3000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怎么办?谁来到清华都不想拿不到毕业证吧,我的同学大部分和我一样体育很差。于是每天晚上10:30,我们的自习教室关门后,清华的操场上人就多起来了。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继续学习。练了一个学期,我瘦了40斤,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们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钟以内跑完了。想起我高中向体育老师抱怨:“我已经尽力了,1000米就是不及格。”现在觉得很搞笑。清华的校训中这个“自强不息”我觉得给我的影响非常大。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的时候,往往再坚持一下就会突破自己的极限,唤醒自己的潜力。思维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可以把全世界图书馆藏书的信息都装进去,然而人类思维至今才仅仅开发出百分之七到八。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永远不要说自己己经尽力了。什么叫成功?人们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这就叫成功。
(三)怎么学好高中的课程
接着上一个问题,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努力呢?我在高中听过不少关于学习方法的报告,也很多次给别人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直到大二我才真正明白怎样才能把知识学好。
大二我们上一门课叫《模拟电子线路》,特别难。我们的老师——高文焕院士告诉我们一句话:“学习模拟电子线路和学习其它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窍门,八个字——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我当时非常费解,从小到大老师都说要讲方法,不要死做题,怎么院士这么说呢?之后几件事我明白了这八个大字的含义。
我们班有一个山东的省高考状元,得了713分(750满分),我问他,你到底是怎么学成这么“牛”的。他说:我高中的时候只要市场上能买到的习题集我都做过。
如果大家觉得省状元离我们太远的话,我再举一个河南省高考第76名的同学的例子,看看他是怎样做题的;他的智商不会比在座各位高的,因为他在清华电子系学习非常吃力。他说他高考6个主科的题典他至少做了五遍。
所以我觉得高文焕院士还是对的,题海战术绝对是学好高中课程的好方法。我自己也有体会,比如我高三时英语的短文改错总做不好,于是一个周末,我连续做了50篇改错,之后的英语考试短文改错几乎没有错过。大家可能觉得大学生就很少做题了,我不知道其它大学的情况,但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在清华每年做的题肯定比我高三的时候做得多。
现在同学们一定会说,想题海战很容易啊,但是哪有时间啊?这就引出我下面的问题。
(四)怎样挤时间
下面,我告诉大家我在清华了解到的一个湖北同学的高中是怎样度过的:他在一个县城的重点高中,他们学校全体学生住校,每年春节时放假三天,其余每个月放假半天。一年一共放假9天。我想我们中学还不敢这么变态,但是那些湖北的学生真的是比我们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基础比我们要好得多,也导致了清华宁可在湖北扩招30人也不在河北扩招一个。回想我的高中,我现在非常后悔,如果当时我像那些南方的同学那么抓紧时间,我高考绝对会拿省状元。同学们,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们身上责任很重,如果我们还是把好多时间都用来娱乐和休息,当我们进入大学、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感到那些南方省市来的人对你的巨大压力。
那么我们怎么挤时问呢?
首先,我个人觉得在座各位的走路速度太慢,我看到的是大家有说有笑踱着步子慢慢走。大家如果到了清华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骑车都是飞车,走路几乎都是小跑。我们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你很快从校门走进教室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其次,我们的课间十分钟也非常宝贵,这一点我到了高三下学期才意识到,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我们一天可以挤出将近两个小时,可以比别人多做一套题。再有就是我们最好别看电视了。我在高中的时候每天必须看电视,当时主要是因为要面子,看了体育比赛、晚间新闻去和别人侃,看了电视剧去和别人吹。整天装出一副不太用功但成绩不错的样子,归根结底还是希望别人说自己聪明。我现在的观点是被人说“他聪明但就是不学习”的人是最蠢的人。不管你是否真的智商超群,但是如果我们把太多的精力用在那些与自己前途无关的事情上,就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负责任。我现在在清华的好多同学都是在高中期间没看过一眼电视——包括春节晚会,有的同学甚至从初中开始都没看过电视。现在在学校,我们每个寝室都有电视。但是我们寝室的电视几乎就没开过。期末考试之后都没人看一场欧洲杯。大家考试后没有休息放松,所有的人都是准备下学期的课程,准备托福、GRE考试,或者是学一些实用的技术。所有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同学们不要把清华的学生想得太牛了,清华学生中智商超群的人至多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他学生的智商不会比在座的各位高到哪里去,他们比你们多的东西我觉得只是对待自己未来的态度。清华学生身上有一种非常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放弃任何诱惑。就算在大年三十清华的自习教室也会人满为患。用一位美国教授的话说:“Students of Qinghua,no Satumay,no Sunday,no holiday!”(清华的学生,没有星期六,没有星期日,没有节假日),就是这种精神铸就了清华的神话,不这样就很难考上清华。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你说的很对,但是我们很难让自己坚持下去,最多三分钟热血。之后就不想再努力了,好的,我们下面就讨论怎样让自己的血一直热下去。
……
下面有全文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25626537.html?an=0&si=3
高中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它对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乃至艺术素质都有更高的要求。高中课程更复杂,高中学习要求更高,它不像初中的课程,千万别想着凭借那点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能把成绩提上去!对于难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的高中内容来说,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思考、整理笔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让这些环节成为习惯,你才有可能站到同龄人的前头!既如此,就请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1.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究其原因,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主动自学的能力,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可以说,预习其实就是一个勾连新旧的枢纽,查漏补缺的探测仪,还是一个向前飞跃的弹跳板。
2.专心听课的习惯
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其结果当然是在借高息贷款——利息滚得比本金更快。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快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其次,知识的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道理很简单,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想搞好知识的系统化,一要靠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为建造“知识大厦”备好料;二要肯于坚持艰苦的思考。思想懒汉,逃避艰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识的;三要学会科学地思维。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5.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6.积极应考的习惯
从学生的角度讲,考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对自己的评价,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从学校的角度讲,老师为了检查教和学的近期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为了推动学生的系统复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把考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在考试复习前进行动员,考试时讲考场要求,设置考场, 安排监考老师等等,形成了一定的紧张气氛。
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考试时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呢?这涉及到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般有三个:一个是学习因素,即知识能力的水平;一个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意志等状况;一个是方法因素,即会不会应考的问题。
应该如何应考呢?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策”,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其次,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要适当进行文体活动,要保证身体键康。再次,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 更正错误。
7.阅读自学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8.主动发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要学更要问。要有问的,首先就要有学到的真东西,学是问的基础。要想学得好,就必须要不断地发问,一次次的发问自然让所学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延展。古人所谓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内涵之一就是说我们读者应边读边能生发一个个问题,从而让我们的阅读不断深入。
“问”能助人启思、敏思、深思,能让人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问”能让你变得与众不同。
9.观察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 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10.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11.主动竞争的习惯
现在的社会本就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作为学生,理应培养自觉的竞争意识,要始终有一些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要想保持长期立于竞争不败之地,怎么办?西方有位成功学家讲:“打败竞争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诉对方。”这就能让你始终站在对手的前面。当然,只要你稍一松懈,后果显然是可以预见的。
12.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变式。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绘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信手拈来,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以上只是就高中生需养成的主要学习习惯做一简要概括,但愿这些习惯能给高中生的学习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其实,高中生应培养的好习惯还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的习惯,勤于实践的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健康上网、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有机会都应该努力去养成。
远大的学习目标 + 良好的学习习惯 + 踏实的学习态度
他人之石 可以攻玉
“刻苦拼搏 攀登人生理想的巅峰”——一位清华在校生的报告
下面是其中部分内容 供参考
……
(二)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就是没有办法把成绩再提高一点。他自己安慰自己“我已经尽力了”。我记得电影《勇闯夺命岛》有这样一句台词:“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我个人觉得,当你还有力气说出“我已经尽力了”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尽到力。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大家看看人的潜力有多大。
我在高中时体育特别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从来都是不及格。相信在座的好多同学也对这项体育达标深恶痛绝。到了清华之后,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告诉我们体育好是清华的传统,我们每年要测3000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怎么办?谁来到清华都不想拿不到毕业证吧,我的同学大部分和我一样体育很差。于是每天晚上10:30,我们的自习教室关门后,清华的操场上人就多起来了。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继续学习。练了一个学期,我瘦了40斤,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们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钟以内跑完了。想起我高中向体育老师抱怨:“我已经尽力了,1000米就是不及格。”现在觉得很搞笑。清华的校训中这个“自强不息”我觉得给我的影响非常大。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的时候,往往再坚持一下就会突破自己的极限,唤醒自己的潜力。思维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可以把全世界图书馆藏书的信息都装进去,然而人类思维至今才仅仅开发出百分之七到八。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永远不要说自己己经尽力了。什么叫成功?人们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这就叫成功。
(三)怎么学好高中的课程
接着上一个问题,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努力呢?我在高中听过不少关于学习方法的报告,也很多次给别人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直到大二我才真正明白怎样才能把知识学好。
大二我们上一门课叫《模拟电子线路》,特别难。我们的老师——高文焕院士告诉我们一句话:“学习模拟电子线路和学习其它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窍门,八个字——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我当时非常费解,从小到大老师都说要讲方法,不要死做题,怎么院士这么说呢?之后几件事我明白了这八个大字的含义。
我们班有一个山东的省高考状元,得了713分(750满分),我问他,你到底是怎么学成这么“牛”的。他说:我高中的时候只要市场上能买到的习题集我都做过。
如果大家觉得省状元离我们太远的话,我再举一个河南省高考第76名的同学的例子,看看他是怎样做题的;他的智商不会比在座各位高的,因为他在清华电子系学习非常吃力。他说他高考6个主科的题典他至少做了五遍。
所以我觉得高文焕院士还是对的,题海战术绝对是学好高中课程的好方法。我自己也有体会,比如我高三时英语的短文改错总做不好,于是一个周末,我连续做了50篇改错,之后的英语考试短文改错几乎没有错过。大家可能觉得大学生就很少做题了,我不知道其它大学的情况,但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在清华每年做的题肯定比我高三的时候做得多。
现在同学们一定会说,想题海战很容易啊,但是哪有时间啊?这就引出我下面的问题。
(四)怎样挤时间
下面,我告诉大家我在清华了解到的一个湖北同学的高中是怎样度过的:他在一个县城的重点高中,他们学校全体学生住校,每年春节时放假三天,其余每个月放假半天。一年一共放假9天。我想我们中学还不敢这么变态,但是那些湖北的学生真的是比我们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基础比我们要好得多,也导致了清华宁可在湖北扩招30人也不在河北扩招一个。回想我的高中,我现在非常后悔,如果当时我像那些南方的同学那么抓紧时间,我高考绝对会拿省状元。同学们,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们身上责任很重,如果我们还是把好多时间都用来娱乐和休息,当我们进入大学、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感到那些南方省市来的人对你的巨大压力。
那么我们怎么挤时问呢?
首先,我个人觉得在座各位的走路速度太慢,我看到的是大家有说有笑踱着步子慢慢走。大家如果到了清华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骑车都是飞车,走路几乎都是小跑。我们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你很快从校门走进教室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其次,我们的课间十分钟也非常宝贵,这一点我到了高三下学期才意识到,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我们一天可以挤出将近两个小时,可以比别人多做一套题。再有就是我们最好别看电视了。我在高中的时候每天必须看电视,当时主要是因为要面子,看了体育比赛、晚间新闻去和别人侃,看了电视剧去和别人吹。整天装出一副不太用功但成绩不错的样子,归根结底还是希望别人说自己聪明。我现在的观点是被人说“他聪明但就是不学习”的人是最蠢的人。不管你是否真的智商超群,但是如果我们把太多的精力用在那些与自己前途无关的事情上,就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负责任。我现在在清华的好多同学都是在高中期间没看过一眼电视——包括春节晚会,有的同学甚至从初中开始都没看过电视。现在在学校,我们每个寝室都有电视。但是我们寝室的电视几乎就没开过。期末考试之后都没人看一场欧洲杯。大家考试后没有休息放松,所有的人都是准备下学期的课程,准备托福、GRE考试,或者是学一些实用的技术。所有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同学们不要把清华的学生想得太牛了,清华学生中智商超群的人至多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他学生的智商不会比在座的各位高到哪里去,他们比你们多的东西我觉得只是对待自己未来的态度。清华学生身上有一种非常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放弃任何诱惑。就算在大年三十清华的自习教室也会人满为患。用一位美国教授的话说:“Students of Qinghua,no Satumay,no Sunday,no holiday!”(清华的学生,没有星期六,没有星期日,没有节假日),就是这种精神铸就了清华的神话,不这样就很难考上清华。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你说的很对,但是我们很难让自己坚持下去,最多三分钟热血。之后就不想再努力了,好的,我们下面就讨论怎样让自己的血一直热下去。
……
下面有全文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25626537.html?an=0&si=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