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了,身体应该是保暖还是降温?
谢谢啦??? 展开
发烧了身体应该采用物理降温。
捂汗是通过先使体温升高,被动的出汗,再降低体温。所以在体温降低之前,会有一个体温升高的过程。如果体温升的过高,会引起脑水肿甚至昏迷,尤其是小孩和老年人。专家还告诉我们,对于孩子来说,发烧时捂汗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捂得特别厉害可能会引起一种叫“捂热综合征”的病,这种孩子会出现抽风、昏迷,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甚至导致死亡。
1、宝宝衣服不宜穿的过多,否则会影响散热,使体温降不下来,则要预防发生高热惊厥,尤其对于新生儿体温在38。5度以上时,一旦包裹的过紧,容易导致惊厥发作。因此对于新生儿体温升高,要立即打开包被及解松衣服以便散热。
2、物理降温宜缓不宜急,适用于高热达39℃以上者,或诊断不明,神志不清,无从给药时,或外界温度过高致热者。可试用各种物理降温方法:
1)冷水浸湿毛巾或冰袋,敷前额、腹股沟、腋下等处20分钟,不宜重复施行。
2)35%-50%酒精擦浴四肢、颈、胸背约2-4分钟,擦毕裹在毛巾被或棉被中。
3、冷盐水灌肠,水温约在20℃,每次为200-500毫升。同时,在物理降温之前,最好服用适当的镇静剂,如冬眠灵或10%水合氯醛等,可减少寒冷反应,防止抽搐的发生。
扩展资料
感冒发烧不能吃:
1、蛋:鸡蛋所含营养的确丰富,但不宜在发烧期间多吃鸡蛋,这是因为鸡蛋内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并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2、浓茶: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3、冷饮: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导致的发烧,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4、蜂蜜:发烧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患者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5、辛辣:由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6、强迫进食:有些孩子发烧时,家长往往认为发烧消耗营养,不吃东西那就更不行了。于是,他们强迫孩子进食,有的还拼命给孩子吃高营养食物。其实,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而且还会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使病情加重。
应当查看自身体温与38.5°的差别。
如果自身体温低于38.5°应该迅速降温,如果此时保暖会对身体内的酶活性进行抑制,不利于身体的恢复,此时应当用水或酒精擦拭身体。
如果自身体温高于38.5°时,此时手脚发冷,浑身发冷,应当迅速保暖,如果降温的话会造成血管收缩不利于散热,捂被子的目的是出汗,出汗是降温的手段,出汗的时候就是免疫系统战胜疾病后,身体主动散热的过程。
所以感冒引起的发烧,一定要好好休息,感觉冷了捂被子,体温超过38.5°及时降温,出汗了多喝水多补充营养。
扩展资料:
感冒发烧很常见,人们常常对此不重视,而一些危及生命的疾病就是此时爆发的。比如心肌炎引起的心力衰竭,一些身体原本很好的年轻人在感冒之后猝死,原因就是这个。
引起感冒发烧的原因其实相对单纯,不外乎就是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因为治疗病毒与细菌感染的方式不同,所以需要通过化验血液来明确诊断。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病毒感染,血液中的白细胞不会太高,甚至还会降低;而如果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会升得很高,后者就是医生开抗生素、消炎药的依据。
参考资料:人民网-感冒发烧时要彻底休息
发烧了,身体应该降温。可以采用酒精擦浴的方法进行降温。
通常的话酒精也称为乙醇,医用酒精75%的(酒精浓度)要兑一半多一点的水,之后调到25%至35%的水平。同时,温度不要过凉也不要过热,一般为27℃到37℃。那么在这样的温度和这样的酒精温度之下,酒精才能有效的起到作用。
此外,有几个区域是不建议擦的,前胸后背腹部,颈部足心,不建议擦。
扩展资料:
婴幼儿发烧的建议:
崔霞医生说:“首先看体温,如果孩子烧到37℃多,可以先用一些‘一贴凉’,它可以起到一个物理降温的作用。如果要是烧的比较高已经接近38℃了,更适宜选择温水洗浴的办法。如果孩子没有降温,那还是要考虑用药。
个别孩子两三个月以上的,可以适当口服退热药。但是一定严格地按说明书要求和体重来把握用药的量。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考虑根据体温情况选择退烧药。”
参考资料:酒精降温-人民网
如果体温超过38.5°就需要降温,捂被子反而会使体温急速上升,阻碍体内酶的活性,甚至造成脱水,此时可以用退烧药。也可以用物理降温,用凉毛巾、酒精(或酒)擦拭全身。
如果体温没超过38.5°,而且感到手脚冰凉,浑身发冷,那就要保暖了。这时候冰敷降温,会让皮肤血管收缩,反而不利于散热。捂被子的目的是出汗,出汗是降温的手段。但是只要到出汗阶段了,就是免疫系统战胜疾病后,身体主动散热的过程。
所以感冒引起的发烧,一定要好好休息,感觉冷了捂被子,体温超过38.5°及时降温,出汗了多喝水多补充营养。
拓展资料:
发烧(fever),也称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当口腔温度高于37.5 ℃,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即为发烧。
发烧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但有时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的,某些情况可有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及妊娠期,进入高温环境或热水浴等均可使体温较平时略高,这些通过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发烧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发烧分寒战期和散热期,寒战期的患者手脚冰凉,需要适当保暖。此后体温升至最高,进入散热期,应该揭开患者的被子,散热有利于退烧。并且需要注意多喝水和注意休息,或者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拓展资料:
发烧(fever),也称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当口腔温度高于37.5 ℃,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即为发烧。发烧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但有时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的,某些情况可有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及妊娠期,进入高温环境或热水浴等均可使体温较平时略高,这些通过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
鉴别诊断:
(一)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
1.感染性发热多具有以下特点
(1)起病急,伴有或无寒战的发热。
(2)有全身及定位症状和体征。
(3)血象:白细胞计数高于1.2x109/L,或低于0.5x109/L。
(4)四唑氮蓝试验(NBT):如中性粒细胞还原NBT超过20%(正常值<10%),提示有细菌性感染,有助于与病毒感染及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应用激素后NBT可呈假阴性。
(5)C反应蛋白测定(CRP):阳性提示有细菌性感染及风湿热,阴性多为病毒感染。
(6)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正常值为0~37,增高愈高愈有利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当除外妊娠、癌肿、恶性淋巴瘤者更有意义。应用激素后可使之升高或呈假阳性。
2.非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具有下列特点:
(1)热程长超过2个月,热程越长,可能性越大。
(2)长期发热一般情况好,无明显中毒症状。
(二)常见的几种发热
1.不规则热
指发热无一定的规律,持续时间也不一定。可见于多种肺部疾病,心胸膜炎。
2.广义不明原因发热
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发热。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即不明原因发热。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3.癌性发热
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和患者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
4.寇热(Qfever)
由贝纳柯克斯体(coxiellaburnetii)引起全身性感染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又称柯克斯体病。牛、羊、狗、马、骡和猪等家畜为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疼痛,但无皮疹,有时伴间质性肺炎,少数患者出现慢性肝炎或致命性的心内膜炎。
5.感染性发热
各种传染病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6.中枢性发热
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是指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持续性弛张热可见于恶性肉芽肿。
参考资料: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