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劳动法的问题?求高人指点

案例如下:附件一自动辞职说明书本人_________,现由于个人原因,申请解除与******公司间的劳动合同。自本文书签署之日,本人与公司之间的一切权利义务即告终结,且日... 案例如下:

附件一
自动辞职说明书

本人_________,现由于个人原因,申请解除与******公司间的劳动合同。自本文书签署之日,本人与公司之间的一切权利义务即告终结,且日后双方互不以任何理由向对方提出任何要求。

说明人:
日期:

附件二

《关于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告知函》

_______请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前来公司人事处签署书面劳动合同,特此告知!

****************公司

签收人:
日期:

某公司要求员工不想签订劳动合同者,需签订附件二,且所有人离职前须签订附件一,请问是否符合劳动法规?作为员工的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所有人都没签过合同的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b07e54b
2011-11-12 · TA获得超过147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3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24万
展开全部
1、此单位i要求员工不想签订劳动合同者,需签订附件二,符合法律规定,因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员工拒绝签订,单位可以辞退员工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所以单位要员工签订这个是为了以后能够证明是员工拒签。
2、单位要求员工离职时签订附件一,不合法。是否解除劳动合同取决于是否具备法律规定的终止或解除条件。即使员工认可单位的解除,只要单位的解除或终止行为违背国家法律规定,仍可追究用人单位的责任。否则,《劳动合同法》关于解除条件的规定毫无意义。不过此问题在法律界有不同的认识,员工离职时,若认为单位违法乐,最好不要贸然签!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我能加一下您的联系方式吗?邮箱或者QQ都可以
追答
QQ2142552
匿名用户
2011-11-12
展开全部
这是公司取证的一种方式,主要是为了证明其通知过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员工未及时签订的事实,一旦发生劳动纠纷,他将以此作为证据。一般而言,公司履行了通知义务,而员工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公司要求员工签订附件二并不违法。
附件一是作为员工离职的一个手续,以证明双方达成协议自动离职。这也并不违法。但是如果是公司的过错,员工并没有过错的情况下,要你离职,可以拒签附件一。因为这种情况下,公司是要赔偿的。
提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之间有用工关系的,在法律上也是属于具有劳动关系的。双方的权利义务与签订劳动合同无异。只是在待遇,离职方面双方都更具灵活性罢了。
追问
谢谢这位热心网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ele602293
2011-11-12 · TA获得超过3.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3万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9523万
展开全部
某公司要求员工不想签订劳动合同者,需签订附件二
这个是应该的,否则将来劳动者如主张单位不与其签定劳动合同,单位将没有证据否定
且所有人离职前须签订附件一
如果所谓的离职是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而且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不是欠工资\强迫劳动什么什么那些因单位的原因,那么要求签订附件一是没有问题的
追问
我能加一下您的联系方式吗?邮箱或者QQ都可以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塞外老狼
2011-11-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9万
展开全部
不符合劳动法。用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上述两个附件,都是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而制定的格式条款。但是都不符合法律规定:附件一,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一个月申请;附件二即使劳动者签收,也不能作为不签劳动合同的抗辩理由,因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属于法定义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1-11-12
展开全部
你好:单位的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附件一是单位把离职的原因都推到了劳动者身上,从而规避了单位需要承担的责任,附件二单位是想规避员工不签劳动合同向单位主张双倍工资的风险。如果和实际情况不符,这两份文件是不能签的。
追问
假如我是2月份入职的,那时候并没签合同,但是现在11月份与公司签订了合同,请问我还可以要求2-11月的双倍赔偿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8791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重庆晨曦微光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长春极地风情4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厦门蝴蝶飞舞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36677位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