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为什么要烧纸?
展开全部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佛教徒称之为盂兰盆节,道教徒则称为中元节。事实上,这个节日和周朝在七月举行的几项祭礼也有著内在的联系。《礼记》「月令」篇上说:「是女也(七月),农乃登榖,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在收获的季节,天子象徵性的以新榖祭祀祖庙,表达对祖先的敬意。由於祖先崇拜在中国人的信仰中占了相当要的一环,所以「荐新」的习俗得以存活数千年,甚至在它已从国家祭典中消失以后,民间都还保持著荐新的习俗,并且集中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
其余在七月举行的祭典还有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及七月十四的秋禊。两者的特徵都和两性相会有关。禊,如同祓除,是在水边举行的洗涤身心的仪式。但祓禊举行的场所往往也成为男女相会的所在。七夕更是明显地以牛郎、织女相会为主题。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七月举行的活动都以沟通为方式(不管是世代或两性的沟通),目的在求取更美好的新生活。
因为固有的民间信仰提供了适当的土壤,所以佛、道两家的教义得以迅速的生根发芽。所谓的中元节,也就是它们结出来的果实。
中国的佛教行事承袭印度旧制,在夏季有三个月安居静修之节期。据《岁时广记》卷廿九引《荆楚岁时记》的说法:
「四月十五日乃法王禁足之辰,释子护生之日。僧尼以此日就禅刹结夏力,又谓之结制。盖长养之节在外行恐伤草木虫类,故九十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解夏,又谓之解制」。
在安居期间,僧尼与俗世的交流减至最低,到了七月十五解制之后,才又开始一个新的生活周期。因此,七月十五象徵著复活与新生。
七月十五日同时又是盂兰盆节。「盂兰盆节」一词,来自佛经中的目莲救母故事,是梵文Ulambana的译音,原意为「救倒悬」,也就是解救在地狱里受苦的鬼魂。据《佛说盂兰盆经》(西晋武帝二六五-二九0时由竺法护翻译)记载:
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饭,右手抟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啼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吾今当为汝说救济之法。……佛告目连,十方众僧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目连依法施行后,其母果然得以脱离一切饿鬼之苦。仁慈的目连就告诉佛祖,将来佛门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祖闻言大悦,便传言弟子们,年年七月十五,为七世父母作盂兰盆施佛与僧。从此中元节供盂兰的习俗便广为流传。
到了南北朝时,宗懔(约四九八——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就已记载:「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所谓营「盆」,应来自於当时佛教徒的误解。他们将原意为「救倒悬」的「盂兰盆」误会成「装饰美丽的盆子」,於是竞相以木、竹等材料雕环精美的图案,并加上花叶的装饰,极尽工巧。
北齐人颜之推(五三一—五九一以后)的《颜氏家训》卷二○中也说:「及七月半,盂兰盆望於汝也」。可见当时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会的习俗已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而梁武帝(五○二—五四九)以一国之君在宫中举办盂兰盆兰会,多少也带动了国内信佛的风气,使得盂兰盆兰会成了个固定的节日。
道教的中元肇始於五斗米教的三官之说。据《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记载:
光和中,……汉中有张修,……修为五斗米道。……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字,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沈之水,谓之三官手书。
三官的信仰又发展出三元之说,且约在六朝未就已确立。六朝古道经中的《玄都大献经》上说:
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节也。……是日地官校阅,搜说众人,分别善恶。诸天圣众,谱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簿录,饿鬼囚徒,一时俱集,以其日作玄都大斋,敌於玉京。及采诸花果,世间所有奇异之物,玩弄服饰,幢幡宝盖,庄严供养之具,清膳饮食,百味芬芳,献诸众圣,及与道士。与其日月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高录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一俱饱满,免於众苦。得选人中,若非如此,难可拔脱。
因为中元节是地官赦罪之日,因此道士都在这一天诵经,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
因为盂兰盆会及中元节的最终目的都在於普度众生,时日一久,两者之间的界限就逐渐模糊,形成了目前这个以孝顺、博爱为宗旨的节日。
中元节的传说
佛经中的目连救母故事在唐代寺院的俗讲变文中,有另一种较不同面貌。由於变文的创作是为了向广大群众宣讲佛法,因此佛经中的故事,在变文里就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渲染。
目连变文中目连的俗家名字叫罗卜,寡母青提夫人生性吝啬,又好杀生。但是罗卜非常善良,平日行善布施,敬重三宝。有一天,他要出门经商,便禀告母亲,将家中钱财分为三分,一分自己带走,一分供养母亲,一分留在家中布施贫乏。不料自罗卜离家后,青提夫人日日宰鸡杀鹅。一遇僧众上门,便命家僮棒打出去,甚至放狗追咬乞丐。
由於她的恶行,死后被罚坠入阿鼻地狱,日夜受苦。罗卜在母亲去世后,十分悲痛,心想唯有出家一途方能报答母亲深恩,便拜如来世尊为师,法号大目连。数年之后,修得神通第一,身超罗汉。目连想知道父母死后托生何处,却发觉母亲身堕阿鼻地狱。他为了解救母亲,便亲自前往地狱,只见地狱景象:
其中受罪之人,一日万生万死。或刀山剑树,或铁犁耕舌,或汁铜灌口,或吞热铁火丸。或抱铜柱,身体燋然烂坏。牛头每日凌迟,狱卒终朝来拷。镬汤煎煮,痛苦难当。
目连向如来佛求救后,方得拯救母亲脱离地狱,投胎向王城为狗,再经过目连铺设四十九天道场后,他的母亲才得以升天。
另一则中元节的传说则与纸钱有关。据说东汉(二五—二二○)的蔡伦发明造纸后,生意兴隆,为他赚了不少钱。他的哥哥蔡莫、嫂嫂慧娘看了非常羡慕。慧娘就要蔡莫也去和蔡伦学造纸。但是蔡莫的恒心不够,工夫还没到家就急急忙忙的自己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品质低劣,乏人问津,两夫妻就对著一屋子的纸张发愁。
最后,慧娘想出了一条妙计,便附在蔡莫的耳边,如此这般的教了一遍。
到了这天晚上,邻居们忽然听到蔡莫家传出了嚎啕大哭的声音。大家赶过来一问,才知道慧娘昨天晚上暴毙死了。次日清晨,蔡莫当著邻居的面,在慧娘的棺前哭得死去活来。一边哭诉,一边烧纸。烧著烧著,忽然听到棺材里有响声。过了一会儿,又听到慧娘的声音在里面叫著:「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众人都呆了,最后终於鼓起勇气打开棺盖。慧娘就跳了出来,告诉邻居,她死后到了阴间,阎王让她推磨受苦。因为蔡莫烧给她很多纸钱,所以小鬼们都争著为她推磨。她又把钱交给阎王,阎王就放她回来了。蔡莫故意的问:「我没有给你送钱啊?」慧娘就指著燃烧的火堆说:「那就是钱啊!阴间是以纸当纸的」。蔡莫一听,马上就去抱了两大捆的纸来烧,说是让阴间的爹娘少受点苦。邻居见状,发觉纸钱有这麼大的用处,於是个个都掏钱来买蔡莫造的纸。消息传开后,不到几天,蔡莫家的纸全都卖光了。
由於慧娘还阳的这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因此每逢这一天,人们都会给祖先焚香烧纸。这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中元节的习俗
据《唐六典》记载:「中尚署七月十五日进盂兰盆」,可见当时中元节进盂兰盆已成为宫中定例。到了宋朝,就有配合盂兰盆而出售的商品。据《东京梦华录》(序於一一四七年)卷八记载:「(中元)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金犀假带、五彩衣服。……及印卖《尊胜目莲经》」。又将竹竿砍成三脚,高约三、五尺,上面织成灯窝之状,称为盂兰盆。上面挂上衣服冥钱,祭拜后再加以焚烧。这种器物,无非是为了中元节祭祖之用。
宋人以素食祭祖,例用新米新酱、穄米饭、瓜果等。摆祭品的桌子上要铺楝叶,桌脚要系上麻谷窠儿。这是因为中元节时正是收获的季节,「祭麻谷」有告祖先秋成之意,也称「荐新」。祭祖时供鸡冠花,称为「洗手花」。家中若有新亡者,也於中元节前往坟地祭扫。
南宋宫中於中元节前往皇陵朝拜,并差内侍放江灯万盏。是日诸道观设普度醮,僧寺建盂兰盆会。宫中则为战死沙场的军士设孤魂之道场。大凡庙宇庆祝节日时,必定延请戏班子来作酬神的演出。中元节时诸寺庙所请的戏多为目连戏。据《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大约刚过七夕,勾栏里的乐工便开始搬演「目连救母」杂剧。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戏剧演出。
明朝的地方官於中元节祭祀当地厉坛,象徵官府「均惠幽明、仁政无遗」。明朝民间有种传说,亡故的祖先於七月十二日夜归家,十七日夜离去,十五日共同前往领受盂兰盆斋。所以民间多在十四至十六日以素食祀祖。十五日上坟时,还有掏促织为戏的习俗。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一六三五)卷二:
「十五日,诸寺建盂兰会,夜於水次放灯、日放河灯。最胜水关,次泡子河也。上坟如清明时,或制小袋以往。祭甫讫。辄於墓次掏促织,满袋则喜,秫竿肩之以归。」
清朝在西湖一带,中元节有放法船的习俗。法船以锦纸扎糊而成,有长至七、八十尺者。船上还用纸扎出鬼王、判官、兵士、和尚念经之形。在诵经超度仪式后,送入水中焚化,烧纸船的用意在「慈航普渡」。此外,还得恭请都城隍像出巡,以祭厉鬼。据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一七五八)记载,清代中元的张灯盛况,过於前朝:
「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使小内监持荷叶,燃烛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记。又用琉璃作荷花灯数千盏,随波上下。……都中小儿亦於是夕执长柄荷叶,燃烛於内,青光荧荧,如燐火然。又以青篙缚香烬数百,燃为星星灯。镂瓜皮,掏莲蓬,俱可为灯,各具一质」。
中元燃放各种灯具,主旨均在「照幽冥之苦」。尤其是寺庙所放的水灯,在黑黝黝的水面上,一盏盏的向下游漂去,有如明星万点,象徵佛法无边,莲灯万盏,并兼具超渡孤魂之意。
全国各地的中元节习俗
〔河北省〕
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山西省〕
永和县读书人於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於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於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广西省〕
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躲鬼」。
〔河南省〕
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於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山东省〕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霑化县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陕西省〕
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幡」。
〔江苏省〕
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徵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
〔四川省〕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著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
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於野,称之「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蕃薯或芋头上),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置於一片大树叶上),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
〔江西省〕
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据说孕妇折的纸锭,焚化后鬼拿不动,送到阴间也无益处。放焰口时,法师向台下掷包子、水果。传说妇女抢取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安远县祭祖,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烧楮衣冠,纸钱祭送。
〔福建省〕
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元为「烧纸衣节」。已嫁之女准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於箱中,以纱笼之,名为「纱箱」,送父母家。闽中中元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必定举行,其经费则由人沿门募集。即使极贫穷之家,也会想尽办法筹款来应付。有谚语道:「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举行普度时,也有子弟乐团之演出。
〔广东省〕
曲江县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头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据传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故提早一天过节。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神。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阳县施孤时,有钱人家还会买下犁耙、水车,甚至穷人家的女孩,分别写在纸片上,施食时也把纸片撒下。买不起农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凭单领取。
〔云南省〕
腾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黄瓜船」,与包一起焚化。
台湾的中元节
台湾的中元节也有拜祖先的习俗。清朝初年的中元习俗,据高拱乾《台湾府志》(一六九六)卷七的记载,祭祖先时要「以楮作五色绮绣之状焚之,云为泉下作衣裳」。同时举办盂兰盆会,延请一名和尚主持,黄昏后登坛说法,并向坛下抛洒食物羹饭,称为「普施」。
到了道光年间,中元祭祀的规模,较诸以往更为盛大。陈培桂的《淡水厅志》(一八四六)卷十一就记载了如下的盛况:
十五日城庄陈金报旗帜,迎神进香,或搬人物。男妇有祈祷者,著纸枷随之。凡一月之间,家家普度,即盂兰盆也。不独中元一日耳。俗传七月初一日为开地狱,三十日为闭地狱,延僧登坛施食,以祭无祀之魂。寺庙亦建醮两三日不等。惟先一日放水灯,各给小灯,编姓为队,弦歌喧填,烛光如昼,陈设相耀,演剧殆无虚夕。例集一所,牲醴馔具,积如山陵,植竹高恋。……
除了放水灯与普度外,有些地方也盛行「抢孤」的习俗,所谓「抢孤」,就是在普度的广场上搭起高丈余的台子,上面放满了各式各样的供品。普度完毕,主办人一声令下,所有的人便蜂涌而上抢夺祭品。《澎湖厅志》(一八九三)卷九描述这项习俗:「其强有力者,每多获焉。甚至相争斗殴,在台上跌下,有伤亡者,实为恶风」。由於七月普度时鬼魂群集,为了怕他们流连忘返,便有人发明了抢孤这个办法。据说,当鬼魂看到一群比自己还要凶猛的人抢夺祭品时,会被吓得离开。不过,抢孤的场面过於激烈,动辄造成伤亡,所以刘铭传任巡抚时(一八八四)曾下令禁止,但是成效不彰。直到日治时代仍偶有所闻,以后才渐渐消失。
民国八十年(一九九一),宜兰头城在停办了四十年以后,再度举办抢孤的活动。主办单位仍沿袭旧制架设双棚,大者称「孤棚」,离地卅九台尺、长卅二台尺、宽廿四台尺,约有四层楼房那麼高,上面摆设十三盏食物及纯金牌。小者称「饭棚」,以往是专供乞丐抢食的,所以高度甚至不及孤棚的一半。参加的队伍以五人为一组,每队各据一根柱子,待主办者一声令下,选手们便奋不顾身的往棚上攀登。由於这是有游戏规则的竞赛,没有混乱抢夺的场面,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民俗体育。
台湾人重视普度,到了「糜钱巨万、牢不可破」的程度(连横,《台湾通史》(一九一八),卷二十三)。即使在日治时期,官方打压民俗活动的压力下,仍坚持每年举办普度。铃木清一郎的《台湾旧惯冠婚葬祭年中行事》(一九三四)第三编就详细记载了日治时期台湾中元普度的习俗。
台湾俗称孤魂野鬼为「好兄弟」。中元节时普度孤魂就称为「拜好兄弟」。普度的型式还分为公普及私普两种。
所谓私普,就是以街、庄等居住单位为主的普度,从七月初一到三十,大家共同商议,甲村是哪一天,乙村是哪一天,按照规定的日子轮流举行。往年鹿港还流行一首「普度谣」,足以证明这种普度的盛况:
初一放水灯、初二普王宫、初三米市街、初四文武庙、初五城隍宫、初六涂城、初七七娘生、初八新宫边、初九兴化妈祖宫口、初十港底、十一菜园、十二龙山寺、十三衙门、十四饫鬼埕、十五旧宫、十六东石、十七郭厝、十八营盘地、十九杉行街、廿后寮仔、甘后车路、廿二船仔头、廿三街尾、廿四宫后、廿五许厝埔、廿六牛墟头、廿七安平镇、廿八濠仔寮、廿九通港普、卅日龟粿店、初一米粉寮、初二乞食吃无聊。
举行普度当天的下午,家家户户纷纷在门口摆上丰盛的饭菜,俗称「拜门口」。每盘菜上都要插一支香。细心一点的人家还会准备香烟、槟榔、胭脂、白粉等。祭拜完毕后,焚烧纸钱,然后撒供。据说如果供品太少,或是作的菜饭太坏,就会遭到好兄弟的报复,或让家人生病,或是所养的家禽家畜暴毙等等,所以家家户户莫不竭尽所能的准备丰盛的饭菜。
而佛教徒戒杀生,所以盂兰盆会多采用素食,不像民间祭拜用大鱼大肉。虽然如此,两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要普度众生,广施甘露。
所谓「公普」,又称「庙普」,一般都在七月十五举行,俗语叫「拜七月半」,以各村庄的寺庙为中心,主祭人为当地的富豪或寺庙主事者。在举行公普的前夕,要通知孤魂前来领受普度,就得在庙前「树灯篙」,以便招魂。所谓灯篙,就是一根高几丈的木竿或竹竿,在顶端吊起灯笼,入夜后点亮。民间相信,灯篙树得愈高,所招聚的鬼魂愈多。为了避免饿鬼太多无法应付,平时只竖起两、三丈高左右的灯篙,只有在大普度的时候,才树五丈以上的灯篙。此外,在普度期间,中南部民间会在自宅门口挂起「普度公灯」,目的在替孤魂野鬼照路。
至於溺毙的鬼,则利用「放水灯」来通知。水灯又分为水灯头、水灯排两种。水灯头之一为圆形灯笼,上书「某寺庆赞中元」,另有一种作成房屋形状的水灯,俗称「纸厝」。水灯排则以木材为原料,扎成长四、五丈,宽丈余的筏形,分为数千格或数百格,每格悬一盏灯。放水灯的游行行列还以乐队为前导,又有男女儿童装扮成鱼虾水族之类参加游行,巡回市街一周后到达河岸。河岸上放一张桌子,上有三牲祭品,请僧道诵经致祭后,再将屋形的水灯放入水中。水灯由各大姓昃供,上面注明其姓氏。相传水灯流得愈快愈远,表示该字姓人家当年的运气愈好。
公普的费用,由庙方负责祭典的当事人「炉主」派人按户募捐,俗称「捐题缘金」,捐钱的人家就在门口吊起一盏灯笼,上书「庆赞中元」。
庙普当日,於庙庭设祭坛,称为「普度坛」,上书「盂兰盆会」四大字或悬挂三官大帝像。坛上置有三个斗灯。斗灯即在米斗内盛上白米,再放入镜子、古剑、小秤、剪刀、尺、纸伞、油灯等避邪物品。坛前则设一列长桌,供民众摆设祭品之用。庙前左右摆设纸扎的人像,左侧为山神骑狮,右侧为土地骑虎,另有一作呈舌状的大士爷。大士爷俗称「鬼王」,传说他本是十分恶鬼的头目,常常率领手下出来危害人间,幸得观音菩萨予以收伏,因此头上顶著一尊观音。
普度期间鬼魂众多,恐怕他们作怪,所以请来山神、土地及大士爷稍加约束。此外,还有纸扎成屋形的两种孤棚,其一为寒林所(翰林院),为鬼魂中的公候将相等享禄位者之牌位,其二为同归所,为一般鬼魂的牌位。也有人以性别为区分,设立「男堂」、「女室」等孤棚。
除普度坛外,另需架设孤棚,以供置牲礼、粿、饭等祭品。每样祭品上都要插一面三角旗,上面写著「庆赞中元」或「敬奉阴光」,下首书善男信女之名。供品中必有全猪、全羊。饲主们认为猪公养得愈肥,表示心愈虔诚,所以大家都要互竞大小。献祭的猪公需口含凤梨、柑橘等甜果,据说是为了怕它到神明前喊冤告状。
还有一种「看牲」,目的只在观赏。以鸡鸭鱼肉及面粉捏塑成飞禽走兽乃至历史人物的花样,置於孤棚之上。祭品之中又以鸡鸭居多,所以俗语说:「七月半鸭,不知死活」。又以木板搭建一祭坛,分层陈设供品,称为「肉山」。尽管祭品十分的丰盛,大家还是怕不够孤魂野鬼享用,所以还得增请僧道来「化食」,藉著念经把这些供品增加好几倍。还得搭建戏台,演戏给好兄弟看。民间多於此日宴请亲友,热闹非凡。
普度结束后,寺庙还得请道士、法师或戏班中人来「跳钟馗」。藉著钟馗的法刀来赶走滞留当地的孤魂野鬼。跳钟馗时,一般民众怕被煞气冲到,都不敢在现场逼留,跳钟馗后,庙普就算圆满达成。但是由於俗传八月初一下午才关鬼门,所以七月的后半个月,仍有各行业继续进行私普。
目前台湾的中元节,以基隆中元祭最具特色。清代中叶,漳、泉两地移民大量涌进台湾。由於早期移民的祖籍观念较强烈,所以形成了不同的聚落。又因土地界限及灌溉的问题发生冲突,双方常有械斗发生。基隆地区,在咸丰年间一次激烈的械斗中,死者约百余人。后由双方有力人士出面调解,处理埋葬事宜,并约定农历七月举行普度。由於这种特殊的历史因素,再加上地方人士有意识的推动,鸡笼中元祭已成为一相当具规模及特色的观光活动。
新竹的中元节,则因为有台湾地区地位最高的「威灵公都城隍」驻守,每年中元节的城隍爷出巡遶境,就成了年中一大盛事。由於七月鬼门关大开,为恐众鬼在阳间滋事,必得请出城隍爷来遶境镇抚一番,以保平安。城隍出巡时,照例要请附近大小庙宇的神明共襄盛举。游行队伍的主角是城隍爷的神轿。随行的还包括各子弟团所出的阵头、艺阁,以及相貌狰狞恐布的七爷、八爷(即范、谢将军)。七爷、八爷项间悬挂一串「孤饼」,妇女多会乞求回去给幼小的子女吃,据说吃了可使小孩平安长大。
城隍遶境的路线还包括新竹的郑氏家庙。郑氏家庙是开台进士郑用锡一族之家庙。早年城隍甫翻修重建时,曾仰赖郑氏的捐款。因此,每年中元节城隍爷都会到郑氏家庙去表达感谢之意。
台湾的客家聚落中元普度以新埔的义民庙公普为代表。义民庙的由来,可溯至康熙六○年(一七二二)的朱一贵叛变,及乾隆五一年(一七八二)的林爽文之乱。当时各地响应而起的民兵流窜全省,打家劫舍。新竹地区的客家人为了捍卫乡土,就自组卫队与他们交战,前后战死者达数百人。当地乡绅乃将他们的遗骨合葬於现在的义民庙,每年七月廿日举行普度,乾隆皇帝并御赐「褒忠亭」匾额以为嘉奖。
义民庙普度的特色之一,就是自清朝以来,每年都举办的神猪、神羊比赛。前五名的神猪重量一定都超出一千台斤。神羊的选拔则是以角的长短来比赛。一九七六年枋寮村曾出现角长两台尺八寸的羊。为使神猪、神羊更引人注目,饲主们还会为他们搭建美仑美奂的展示棚,并为神猪、神羊戴上眼镜、帽子,打扮成绅士的模样,十分可爱。
普度的典礼自农历七月十八日迎斗灯揭开序幕。十九日恭迎义民爷遶境,晚上并有水灯、阵头、大旗、锣鼓表演等活动。七月廿日上午十时公祭,十二时午供,下午普施。十七时净孤筵,二十三时收孤。庙方并演出三天平安戏,供应麻糬、糖粥给诸信士食用。施糖粥是义民庙的传统习之一。早期义民庙偶尔要接济一些贫困百姓,所以煮糖粥给贫民充饥。中断多年后,在一九八八年庆祝建庙二百周年时,又再度熬煮糖粥供信士食用。
其余在七月举行的祭典还有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及七月十四的秋禊。两者的特徵都和两性相会有关。禊,如同祓除,是在水边举行的洗涤身心的仪式。但祓禊举行的场所往往也成为男女相会的所在。七夕更是明显地以牛郎、织女相会为主题。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七月举行的活动都以沟通为方式(不管是世代或两性的沟通),目的在求取更美好的新生活。
因为固有的民间信仰提供了适当的土壤,所以佛、道两家的教义得以迅速的生根发芽。所谓的中元节,也就是它们结出来的果实。
中国的佛教行事承袭印度旧制,在夏季有三个月安居静修之节期。据《岁时广记》卷廿九引《荆楚岁时记》的说法:
「四月十五日乃法王禁足之辰,释子护生之日。僧尼以此日就禅刹结夏力,又谓之结制。盖长养之节在外行恐伤草木虫类,故九十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解夏,又谓之解制」。
在安居期间,僧尼与俗世的交流减至最低,到了七月十五解制之后,才又开始一个新的生活周期。因此,七月十五象徵著复活与新生。
七月十五日同时又是盂兰盆节。「盂兰盆节」一词,来自佛经中的目莲救母故事,是梵文Ulambana的译音,原意为「救倒悬」,也就是解救在地狱里受苦的鬼魂。据《佛说盂兰盆经》(西晋武帝二六五-二九0时由竺法护翻译)记载:
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饭,右手抟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啼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吾今当为汝说救济之法。……佛告目连,十方众僧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目连依法施行后,其母果然得以脱离一切饿鬼之苦。仁慈的目连就告诉佛祖,将来佛门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祖闻言大悦,便传言弟子们,年年七月十五,为七世父母作盂兰盆施佛与僧。从此中元节供盂兰的习俗便广为流传。
到了南北朝时,宗懔(约四九八——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就已记载:「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所谓营「盆」,应来自於当时佛教徒的误解。他们将原意为「救倒悬」的「盂兰盆」误会成「装饰美丽的盆子」,於是竞相以木、竹等材料雕环精美的图案,并加上花叶的装饰,极尽工巧。
北齐人颜之推(五三一—五九一以后)的《颜氏家训》卷二○中也说:「及七月半,盂兰盆望於汝也」。可见当时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会的习俗已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而梁武帝(五○二—五四九)以一国之君在宫中举办盂兰盆兰会,多少也带动了国内信佛的风气,使得盂兰盆兰会成了个固定的节日。
道教的中元肇始於五斗米教的三官之说。据《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记载:
光和中,……汉中有张修,……修为五斗米道。……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字,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沈之水,谓之三官手书。
三官的信仰又发展出三元之说,且约在六朝未就已确立。六朝古道经中的《玄都大献经》上说:
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节也。……是日地官校阅,搜说众人,分别善恶。诸天圣众,谱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簿录,饿鬼囚徒,一时俱集,以其日作玄都大斋,敌於玉京。及采诸花果,世间所有奇异之物,玩弄服饰,幢幡宝盖,庄严供养之具,清膳饮食,百味芬芳,献诸众圣,及与道士。与其日月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高录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一俱饱满,免於众苦。得选人中,若非如此,难可拔脱。
因为中元节是地官赦罪之日,因此道士都在这一天诵经,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
因为盂兰盆会及中元节的最终目的都在於普度众生,时日一久,两者之间的界限就逐渐模糊,形成了目前这个以孝顺、博爱为宗旨的节日。
中元节的传说
佛经中的目连救母故事在唐代寺院的俗讲变文中,有另一种较不同面貌。由於变文的创作是为了向广大群众宣讲佛法,因此佛经中的故事,在变文里就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渲染。
目连变文中目连的俗家名字叫罗卜,寡母青提夫人生性吝啬,又好杀生。但是罗卜非常善良,平日行善布施,敬重三宝。有一天,他要出门经商,便禀告母亲,将家中钱财分为三分,一分自己带走,一分供养母亲,一分留在家中布施贫乏。不料自罗卜离家后,青提夫人日日宰鸡杀鹅。一遇僧众上门,便命家僮棒打出去,甚至放狗追咬乞丐。
由於她的恶行,死后被罚坠入阿鼻地狱,日夜受苦。罗卜在母亲去世后,十分悲痛,心想唯有出家一途方能报答母亲深恩,便拜如来世尊为师,法号大目连。数年之后,修得神通第一,身超罗汉。目连想知道父母死后托生何处,却发觉母亲身堕阿鼻地狱。他为了解救母亲,便亲自前往地狱,只见地狱景象:
其中受罪之人,一日万生万死。或刀山剑树,或铁犁耕舌,或汁铜灌口,或吞热铁火丸。或抱铜柱,身体燋然烂坏。牛头每日凌迟,狱卒终朝来拷。镬汤煎煮,痛苦难当。
目连向如来佛求救后,方得拯救母亲脱离地狱,投胎向王城为狗,再经过目连铺设四十九天道场后,他的母亲才得以升天。
另一则中元节的传说则与纸钱有关。据说东汉(二五—二二○)的蔡伦发明造纸后,生意兴隆,为他赚了不少钱。他的哥哥蔡莫、嫂嫂慧娘看了非常羡慕。慧娘就要蔡莫也去和蔡伦学造纸。但是蔡莫的恒心不够,工夫还没到家就急急忙忙的自己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品质低劣,乏人问津,两夫妻就对著一屋子的纸张发愁。
最后,慧娘想出了一条妙计,便附在蔡莫的耳边,如此这般的教了一遍。
到了这天晚上,邻居们忽然听到蔡莫家传出了嚎啕大哭的声音。大家赶过来一问,才知道慧娘昨天晚上暴毙死了。次日清晨,蔡莫当著邻居的面,在慧娘的棺前哭得死去活来。一边哭诉,一边烧纸。烧著烧著,忽然听到棺材里有响声。过了一会儿,又听到慧娘的声音在里面叫著:「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众人都呆了,最后终於鼓起勇气打开棺盖。慧娘就跳了出来,告诉邻居,她死后到了阴间,阎王让她推磨受苦。因为蔡莫烧给她很多纸钱,所以小鬼们都争著为她推磨。她又把钱交给阎王,阎王就放她回来了。蔡莫故意的问:「我没有给你送钱啊?」慧娘就指著燃烧的火堆说:「那就是钱啊!阴间是以纸当纸的」。蔡莫一听,马上就去抱了两大捆的纸来烧,说是让阴间的爹娘少受点苦。邻居见状,发觉纸钱有这麼大的用处,於是个个都掏钱来买蔡莫造的纸。消息传开后,不到几天,蔡莫家的纸全都卖光了。
由於慧娘还阳的这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因此每逢这一天,人们都会给祖先焚香烧纸。这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中元节的习俗
据《唐六典》记载:「中尚署七月十五日进盂兰盆」,可见当时中元节进盂兰盆已成为宫中定例。到了宋朝,就有配合盂兰盆而出售的商品。据《东京梦华录》(序於一一四七年)卷八记载:「(中元)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金犀假带、五彩衣服。……及印卖《尊胜目莲经》」。又将竹竿砍成三脚,高约三、五尺,上面织成灯窝之状,称为盂兰盆。上面挂上衣服冥钱,祭拜后再加以焚烧。这种器物,无非是为了中元节祭祖之用。
宋人以素食祭祖,例用新米新酱、穄米饭、瓜果等。摆祭品的桌子上要铺楝叶,桌脚要系上麻谷窠儿。这是因为中元节时正是收获的季节,「祭麻谷」有告祖先秋成之意,也称「荐新」。祭祖时供鸡冠花,称为「洗手花」。家中若有新亡者,也於中元节前往坟地祭扫。
南宋宫中於中元节前往皇陵朝拜,并差内侍放江灯万盏。是日诸道观设普度醮,僧寺建盂兰盆会。宫中则为战死沙场的军士设孤魂之道场。大凡庙宇庆祝节日时,必定延请戏班子来作酬神的演出。中元节时诸寺庙所请的戏多为目连戏。据《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大约刚过七夕,勾栏里的乐工便开始搬演「目连救母」杂剧。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戏剧演出。
明朝的地方官於中元节祭祀当地厉坛,象徵官府「均惠幽明、仁政无遗」。明朝民间有种传说,亡故的祖先於七月十二日夜归家,十七日夜离去,十五日共同前往领受盂兰盆斋。所以民间多在十四至十六日以素食祀祖。十五日上坟时,还有掏促织为戏的习俗。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一六三五)卷二:
「十五日,诸寺建盂兰会,夜於水次放灯、日放河灯。最胜水关,次泡子河也。上坟如清明时,或制小袋以往。祭甫讫。辄於墓次掏促织,满袋则喜,秫竿肩之以归。」
清朝在西湖一带,中元节有放法船的习俗。法船以锦纸扎糊而成,有长至七、八十尺者。船上还用纸扎出鬼王、判官、兵士、和尚念经之形。在诵经超度仪式后,送入水中焚化,烧纸船的用意在「慈航普渡」。此外,还得恭请都城隍像出巡,以祭厉鬼。据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一七五八)记载,清代中元的张灯盛况,过於前朝:
「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使小内监持荷叶,燃烛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记。又用琉璃作荷花灯数千盏,随波上下。……都中小儿亦於是夕执长柄荷叶,燃烛於内,青光荧荧,如燐火然。又以青篙缚香烬数百,燃为星星灯。镂瓜皮,掏莲蓬,俱可为灯,各具一质」。
中元燃放各种灯具,主旨均在「照幽冥之苦」。尤其是寺庙所放的水灯,在黑黝黝的水面上,一盏盏的向下游漂去,有如明星万点,象徵佛法无边,莲灯万盏,并兼具超渡孤魂之意。
全国各地的中元节习俗
〔河北省〕
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山西省〕
永和县读书人於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於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於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广西省〕
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躲鬼」。
〔河南省〕
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於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山东省〕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霑化县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陕西省〕
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幡」。
〔江苏省〕
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徵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
〔四川省〕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著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
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於野,称之「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蕃薯或芋头上),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置於一片大树叶上),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
〔江西省〕
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据说孕妇折的纸锭,焚化后鬼拿不动,送到阴间也无益处。放焰口时,法师向台下掷包子、水果。传说妇女抢取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安远县祭祖,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烧楮衣冠,纸钱祭送。
〔福建省〕
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元为「烧纸衣节」。已嫁之女准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於箱中,以纱笼之,名为「纱箱」,送父母家。闽中中元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必定举行,其经费则由人沿门募集。即使极贫穷之家,也会想尽办法筹款来应付。有谚语道:「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举行普度时,也有子弟乐团之演出。
〔广东省〕
曲江县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头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据传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故提早一天过节。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神。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阳县施孤时,有钱人家还会买下犁耙、水车,甚至穷人家的女孩,分别写在纸片上,施食时也把纸片撒下。买不起农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凭单领取。
〔云南省〕
腾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黄瓜船」,与包一起焚化。
台湾的中元节
台湾的中元节也有拜祖先的习俗。清朝初年的中元习俗,据高拱乾《台湾府志》(一六九六)卷七的记载,祭祖先时要「以楮作五色绮绣之状焚之,云为泉下作衣裳」。同时举办盂兰盆会,延请一名和尚主持,黄昏后登坛说法,并向坛下抛洒食物羹饭,称为「普施」。
到了道光年间,中元祭祀的规模,较诸以往更为盛大。陈培桂的《淡水厅志》(一八四六)卷十一就记载了如下的盛况:
十五日城庄陈金报旗帜,迎神进香,或搬人物。男妇有祈祷者,著纸枷随之。凡一月之间,家家普度,即盂兰盆也。不独中元一日耳。俗传七月初一日为开地狱,三十日为闭地狱,延僧登坛施食,以祭无祀之魂。寺庙亦建醮两三日不等。惟先一日放水灯,各给小灯,编姓为队,弦歌喧填,烛光如昼,陈设相耀,演剧殆无虚夕。例集一所,牲醴馔具,积如山陵,植竹高恋。……
除了放水灯与普度外,有些地方也盛行「抢孤」的习俗,所谓「抢孤」,就是在普度的广场上搭起高丈余的台子,上面放满了各式各样的供品。普度完毕,主办人一声令下,所有的人便蜂涌而上抢夺祭品。《澎湖厅志》(一八九三)卷九描述这项习俗:「其强有力者,每多获焉。甚至相争斗殴,在台上跌下,有伤亡者,实为恶风」。由於七月普度时鬼魂群集,为了怕他们流连忘返,便有人发明了抢孤这个办法。据说,当鬼魂看到一群比自己还要凶猛的人抢夺祭品时,会被吓得离开。不过,抢孤的场面过於激烈,动辄造成伤亡,所以刘铭传任巡抚时(一八八四)曾下令禁止,但是成效不彰。直到日治时代仍偶有所闻,以后才渐渐消失。
民国八十年(一九九一),宜兰头城在停办了四十年以后,再度举办抢孤的活动。主办单位仍沿袭旧制架设双棚,大者称「孤棚」,离地卅九台尺、长卅二台尺、宽廿四台尺,约有四层楼房那麼高,上面摆设十三盏食物及纯金牌。小者称「饭棚」,以往是专供乞丐抢食的,所以高度甚至不及孤棚的一半。参加的队伍以五人为一组,每队各据一根柱子,待主办者一声令下,选手们便奋不顾身的往棚上攀登。由於这是有游戏规则的竞赛,没有混乱抢夺的场面,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民俗体育。
台湾人重视普度,到了「糜钱巨万、牢不可破」的程度(连横,《台湾通史》(一九一八),卷二十三)。即使在日治时期,官方打压民俗活动的压力下,仍坚持每年举办普度。铃木清一郎的《台湾旧惯冠婚葬祭年中行事》(一九三四)第三编就详细记载了日治时期台湾中元普度的习俗。
台湾俗称孤魂野鬼为「好兄弟」。中元节时普度孤魂就称为「拜好兄弟」。普度的型式还分为公普及私普两种。
所谓私普,就是以街、庄等居住单位为主的普度,从七月初一到三十,大家共同商议,甲村是哪一天,乙村是哪一天,按照规定的日子轮流举行。往年鹿港还流行一首「普度谣」,足以证明这种普度的盛况:
初一放水灯、初二普王宫、初三米市街、初四文武庙、初五城隍宫、初六涂城、初七七娘生、初八新宫边、初九兴化妈祖宫口、初十港底、十一菜园、十二龙山寺、十三衙门、十四饫鬼埕、十五旧宫、十六东石、十七郭厝、十八营盘地、十九杉行街、廿后寮仔、甘后车路、廿二船仔头、廿三街尾、廿四宫后、廿五许厝埔、廿六牛墟头、廿七安平镇、廿八濠仔寮、廿九通港普、卅日龟粿店、初一米粉寮、初二乞食吃无聊。
举行普度当天的下午,家家户户纷纷在门口摆上丰盛的饭菜,俗称「拜门口」。每盘菜上都要插一支香。细心一点的人家还会准备香烟、槟榔、胭脂、白粉等。祭拜完毕后,焚烧纸钱,然后撒供。据说如果供品太少,或是作的菜饭太坏,就会遭到好兄弟的报复,或让家人生病,或是所养的家禽家畜暴毙等等,所以家家户户莫不竭尽所能的准备丰盛的饭菜。
而佛教徒戒杀生,所以盂兰盆会多采用素食,不像民间祭拜用大鱼大肉。虽然如此,两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要普度众生,广施甘露。
所谓「公普」,又称「庙普」,一般都在七月十五举行,俗语叫「拜七月半」,以各村庄的寺庙为中心,主祭人为当地的富豪或寺庙主事者。在举行公普的前夕,要通知孤魂前来领受普度,就得在庙前「树灯篙」,以便招魂。所谓灯篙,就是一根高几丈的木竿或竹竿,在顶端吊起灯笼,入夜后点亮。民间相信,灯篙树得愈高,所招聚的鬼魂愈多。为了避免饿鬼太多无法应付,平时只竖起两、三丈高左右的灯篙,只有在大普度的时候,才树五丈以上的灯篙。此外,在普度期间,中南部民间会在自宅门口挂起「普度公灯」,目的在替孤魂野鬼照路。
至於溺毙的鬼,则利用「放水灯」来通知。水灯又分为水灯头、水灯排两种。水灯头之一为圆形灯笼,上书「某寺庆赞中元」,另有一种作成房屋形状的水灯,俗称「纸厝」。水灯排则以木材为原料,扎成长四、五丈,宽丈余的筏形,分为数千格或数百格,每格悬一盏灯。放水灯的游行行列还以乐队为前导,又有男女儿童装扮成鱼虾水族之类参加游行,巡回市街一周后到达河岸。河岸上放一张桌子,上有三牲祭品,请僧道诵经致祭后,再将屋形的水灯放入水中。水灯由各大姓昃供,上面注明其姓氏。相传水灯流得愈快愈远,表示该字姓人家当年的运气愈好。
公普的费用,由庙方负责祭典的当事人「炉主」派人按户募捐,俗称「捐题缘金」,捐钱的人家就在门口吊起一盏灯笼,上书「庆赞中元」。
庙普当日,於庙庭设祭坛,称为「普度坛」,上书「盂兰盆会」四大字或悬挂三官大帝像。坛上置有三个斗灯。斗灯即在米斗内盛上白米,再放入镜子、古剑、小秤、剪刀、尺、纸伞、油灯等避邪物品。坛前则设一列长桌,供民众摆设祭品之用。庙前左右摆设纸扎的人像,左侧为山神骑狮,右侧为土地骑虎,另有一作呈舌状的大士爷。大士爷俗称「鬼王」,传说他本是十分恶鬼的头目,常常率领手下出来危害人间,幸得观音菩萨予以收伏,因此头上顶著一尊观音。
普度期间鬼魂众多,恐怕他们作怪,所以请来山神、土地及大士爷稍加约束。此外,还有纸扎成屋形的两种孤棚,其一为寒林所(翰林院),为鬼魂中的公候将相等享禄位者之牌位,其二为同归所,为一般鬼魂的牌位。也有人以性别为区分,设立「男堂」、「女室」等孤棚。
除普度坛外,另需架设孤棚,以供置牲礼、粿、饭等祭品。每样祭品上都要插一面三角旗,上面写著「庆赞中元」或「敬奉阴光」,下首书善男信女之名。供品中必有全猪、全羊。饲主们认为猪公养得愈肥,表示心愈虔诚,所以大家都要互竞大小。献祭的猪公需口含凤梨、柑橘等甜果,据说是为了怕它到神明前喊冤告状。
还有一种「看牲」,目的只在观赏。以鸡鸭鱼肉及面粉捏塑成飞禽走兽乃至历史人物的花样,置於孤棚之上。祭品之中又以鸡鸭居多,所以俗语说:「七月半鸭,不知死活」。又以木板搭建一祭坛,分层陈设供品,称为「肉山」。尽管祭品十分的丰盛,大家还是怕不够孤魂野鬼享用,所以还得增请僧道来「化食」,藉著念经把这些供品增加好几倍。还得搭建戏台,演戏给好兄弟看。民间多於此日宴请亲友,热闹非凡。
普度结束后,寺庙还得请道士、法师或戏班中人来「跳钟馗」。藉著钟馗的法刀来赶走滞留当地的孤魂野鬼。跳钟馗时,一般民众怕被煞气冲到,都不敢在现场逼留,跳钟馗后,庙普就算圆满达成。但是由於俗传八月初一下午才关鬼门,所以七月的后半个月,仍有各行业继续进行私普。
目前台湾的中元节,以基隆中元祭最具特色。清代中叶,漳、泉两地移民大量涌进台湾。由於早期移民的祖籍观念较强烈,所以形成了不同的聚落。又因土地界限及灌溉的问题发生冲突,双方常有械斗发生。基隆地区,在咸丰年间一次激烈的械斗中,死者约百余人。后由双方有力人士出面调解,处理埋葬事宜,并约定农历七月举行普度。由於这种特殊的历史因素,再加上地方人士有意识的推动,鸡笼中元祭已成为一相当具规模及特色的观光活动。
新竹的中元节,则因为有台湾地区地位最高的「威灵公都城隍」驻守,每年中元节的城隍爷出巡遶境,就成了年中一大盛事。由於七月鬼门关大开,为恐众鬼在阳间滋事,必得请出城隍爷来遶境镇抚一番,以保平安。城隍出巡时,照例要请附近大小庙宇的神明共襄盛举。游行队伍的主角是城隍爷的神轿。随行的还包括各子弟团所出的阵头、艺阁,以及相貌狰狞恐布的七爷、八爷(即范、谢将军)。七爷、八爷项间悬挂一串「孤饼」,妇女多会乞求回去给幼小的子女吃,据说吃了可使小孩平安长大。
城隍遶境的路线还包括新竹的郑氏家庙。郑氏家庙是开台进士郑用锡一族之家庙。早年城隍甫翻修重建时,曾仰赖郑氏的捐款。因此,每年中元节城隍爷都会到郑氏家庙去表达感谢之意。
台湾的客家聚落中元普度以新埔的义民庙公普为代表。义民庙的由来,可溯至康熙六○年(一七二二)的朱一贵叛变,及乾隆五一年(一七八二)的林爽文之乱。当时各地响应而起的民兵流窜全省,打家劫舍。新竹地区的客家人为了捍卫乡土,就自组卫队与他们交战,前后战死者达数百人。当地乡绅乃将他们的遗骨合葬於现在的义民庙,每年七月廿日举行普度,乾隆皇帝并御赐「褒忠亭」匾额以为嘉奖。
义民庙普度的特色之一,就是自清朝以来,每年都举办的神猪、神羊比赛。前五名的神猪重量一定都超出一千台斤。神羊的选拔则是以角的长短来比赛。一九七六年枋寮村曾出现角长两台尺八寸的羊。为使神猪、神羊更引人注目,饲主们还会为他们搭建美仑美奂的展示棚,并为神猪、神羊戴上眼镜、帽子,打扮成绅士的模样,十分可爱。
普度的典礼自农历七月十八日迎斗灯揭开序幕。十九日恭迎义民爷遶境,晚上并有水灯、阵头、大旗、锣鼓表演等活动。七月廿日上午十时公祭,十二时午供,下午普施。十七时净孤筵,二十三时收孤。庙方并演出三天平安戏,供应麻糬、糖粥给诸信士食用。施糖粥是义民庙的传统习之一。早期义民庙偶尔要接济一些贫困百姓,所以煮糖粥给贫民充饥。中断多年后,在一九八八年庆祝建庙二百周年时,又再度熬煮糖粥供信士食用。
展开全部
农历的7月15日,民间称之为鬼节,也就是中元节,大家都会通过烧纸的方式来纪念先人,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农历7月14/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鬼节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书上说古时候的这一天,人们会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凯泰曾有诗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描写的便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过鬼节的习俗。
由此可见,“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国北方的人们仍然在这一天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祭祀方式简单,但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烧去的礼物也不同了,但永远捎不完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这个特殊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感受,因为,未来的节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思念到恐惧,从恐惧到坦然,想念过去人的时候,其实也在思考着自己今天活的经历、内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七月十四/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和他们相见,到时候,你可以自豪地说,在人间是好汉,在阴间也要做鬼雄!”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农历7月14/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鬼节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书上说古时候的这一天,人们会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凯泰曾有诗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描写的便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过鬼节的习俗。
由此可见,“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国北方的人们仍然在这一天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祭祀方式简单,但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烧去的礼物也不同了,但永远捎不完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这个特殊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感受,因为,未来的节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思念到恐惧,从恐惧到坦然,想念过去人的时候,其实也在思考着自己今天活的经历、内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七月十四/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和他们相见,到时候,你可以自豪地说,在人间是好汉,在阴间也要做鬼雄!”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150650.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鬼节这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两家都相应的考籍讲评活动;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民众,即校籍辰。佛家的总结讲评则在内部进行。
不管是对外的校籍辰还是内部的批评会,都说明佛道两家对七月十五日的重视。或者说明这个日子在佛道节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间的所谓鬼节,这个时日更显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仅只是这个时节俗活动中极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荐新、放灯照冥、盂兰盆会等在一年中也属重要的节俗活动。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两家都相应的考籍讲评活动;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民众,即校籍辰。佛家的总结讲评则在内部进行。
不管是对外的校籍辰还是内部的批评会,都说明佛道两家对七月十五日的重视。或者说明这个日子在佛道节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间的所谓鬼节,这个时日更显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仅只是这个时节俗活动中极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荐新、放灯照冥、盂兰盆会等在一年中也属重要的节俗活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因为阎王爷大开鬼门关,诸鬼探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