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六什么时候发射?在太空的时间?

什么时候发射?在太空待了几天?p.s.别骂我白痴,我是真的不知道。... 什么时候发射?在太空待了几天?

p.s.别骂我白痴,我是真的不知道。
展开
 我来答
鸿蒙之空
2006-02-17 · TA获得超过196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0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25万
展开全部
宇航员
执行任务宇航员
费俊龙,指挥长
聂海胜,操作手
这是两位太空人第一次进行太空任务飞行。聂海胜10月13日在太空庆祝他的41岁农历
生日。

后备宇航员
第一梯队:刘伯明、景海鹏
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各分系统负责人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
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
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总设计师:刘竹生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育林,总设计师: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总设计师:于志坚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总设计师:侯鹰

时间轴
以下时间使用协调世界时(UTC)。
10月11日
22:15—22:17 太空人进入飞船
22:53 神舟六号返回舱舱门关闭
10月12日
00:27 火箭发射塔操作支架完全打开
01:00:00 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
01:00:03.583 神舟六号发射
01:02:03(点火后第120秒) 火箭抛弃逃逸塔
01:02:19(点火后第136秒) 火箭助推器分离
01:02:42(点火后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一级火箭坠落
01:03:23(点火后第200秒) 整流罩在110公里高度脱离
01:09:43(点火后第583秒) 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分离成功
01:09:52 神舟六号进入预定轨道
07:56 神舟六号飞船实施变轨
10月13日
02:10 航天员进行在轨抗干扰试验
18:21 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和远望三号所处海域海况恶化
21:56 神舟六号飞船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
10月15日
08:29—08:31 太空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对话。
10月16日
18:40 神舟六号围绕地球进入第76圈飞行,在青岛站测控区上空
18:44 神舟六号返回指令解锁
19:10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调度员宣布,返回段跟踪进入30分钟准备
19:17 神舟六号正在南太平洋上空飞行
19:18 推进舱太阳帆板垂直归零
19:42 远望三号测量船捕获到神舟六号信号
19:43—19:48 远望三号测量船对神舟六号实施了姿态调整、轨道舱与返回航分离、
制动点火等一系列关键控制,神舟六号顺利进入预定返回轨道
19:43 远望三号向神舟六号发出指令,神舟六号第一次调姿开始
19:44 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19:45 推进舱发动机点火,开始回航
19:48:29 推进舱轨道控制发动机关机,飞出远望三号测量船测控段
19:52 返回舱飞过非洲大陆上空,向中国飞来
20:02 返回舱飞过南亚上空,航天员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感觉良好
20:07 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20:13 返回舱进入通讯黑障区
20:16 着陆场站测控设备发现飞船
20:19 返回舱主伞舱盖打开
20:20 脱减速伞,主伞打开,直升机目视到目标
20:23 返回舱防热大底成功抛掉
20:33 返回舱成功着陆
21:04 返回舱舱门被打开
21:39 两名太空人费俊龙和聂海胜离开返回舱

发射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UTC+8)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
射升空,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
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
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
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在轨
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
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10月13日4时开始,航天员进行在轨干扰力试验,在舱内有意识加大动作幅度,以试
验人的扰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在进行了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舱、抽取冷凝水
四大项“在轨干扰力”试验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
常飞行,不需纠正飞船姿态。

10月14日清晨,神舟六号在第30圈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即根据轨道精测参数
进行微量调整,使飞船回到预定的正常轨道。维持时,神六发动机共点火6.5秒,将
飞船抬高了800米。

10月15日16时29分,胡锦涛与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通话。18时05分,航天员向北京
航天飞控中心传送他们拍摄的飞船太阳能帆板的数字图像。

着陆
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飞船采用升力再入方式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神舟
六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需要经历4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
层阶段、着陆阶段。在此次绕地飞行中,“神舟六号”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还
将继续在轨飞行六个月时间,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

由于第一次的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在太空只飞行了一天,主着陆场的天气变化可及时
准确预测,因此未曾启用副着陆场;神舟六号飞船将在太空飞行多天,气象难以准确
预测,因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副着陆场将启用作后备着陆地点。为迎接飞船随时可
能返回,地面共设置了13个着陆点。除内蒙古四子王旗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副两
个着陆场外,国内外还有11个应急着陆场。着陆场系统包括主、副着陆场分系统,陆
上应急搜救分系统,海上应急搜救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这5
个分系统。

参与航天员搜救的装备包括:搜索救援直升机、搜索救护直升机、搜索摄录直升机、
指挥调度车、航天员医监医保车、工程运输车、航天员运输车、返回舱吊车和小型搜
索车。

为保证神六和两名太空人安全回家,设计了4把巨型降落伞。返回舱在降落过程中,
至少要先后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共3把伞,如果有必要,还要打开第4把备份伞
。太空船返回舱降落伞能否顺利打开,直接关系着回收的成败。主伞不能一下子全部
打开,否则会被高速气流吹破,返回舱也会被摔烂。太空船落地后也并非万事大吉,
如果巨大降落伞被风吹鼓,就可能拖着返回舱快速滚动。为策安全,返回舱落地一刹
那间,舱上的切割器会自动切断伞绳吊带,让降落伞独自飘落,保证返回舱不被伞拖
走。

另外,根据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提出的意见,为使神舟六号着陆时对太空人的冲击
降至最小,舱内太空人的座椅还首次安装了“赋形减震座垫”——根据太空人形体不
同特征量体制造的吸能座垫,可在发生撞击瞬间迅速分散人体的应力,避免人体损伤


在2005年10月16日凌晨3时44分,太空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并在3时45分,飞
船的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回航。在4时07分飞船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
自行重返地球。

在着陆期间,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夜空一直有一个光点,仿如流星划过夜空。返回
舱在4时13分经过大气层时,产生高温,形成通讯黑障区,一度暂停与控制中心联络
,长达3分钟。在4时20分,返回舱打开主降落伞,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慢慢降落,在
4时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2名太空人费俊龙、聂海胜并向控制中心报平安,控制中心
工作人员鼓掌庆祝。在约半小时后,搜救直升机首先发现返回舱,实际着陆地点较预
计相差仅1公里。工作人员打开返回舱门后,医疗人员为2名太空人检查身体,并建议
2人可以自行出舱。

与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不同,费俊龙首先穿着太空衣,自行爬出返回舱,向现场工
作人员招手。聂海胜亦爬出舱门,走下铁梯。2人坐在椅子上,接受工作人员献花,
并感谢大家的关心及热爱,费俊龙表示,这次太空之旅非常顺利,他们在太空舱内的
工作及生活很好,现在身体状况不错。2名太空人在太空逗留了115.5小时,是神舟五
号太空船飞行时间的5倍多,创造中国人在太空逗留最长的时间,圆满结束中国首次
“多人多天”特点的太空旅程。费俊龙及聂海胜重返地面后,被直升机接走,跟着由
专机送返北京,暂时被隔离14天。

技术改进
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
件10万余件,做出了四个方面110项技术改进。

围绕两人多天任务的改进:食品柜得到真正使用,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
准备了航天员用水。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
湿度控制在80%以下。
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
,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
面的温巾等物品进行清洁。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对航天员的坐椅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使返回前坐椅提
升后航天员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研制成功了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密闭快速
自动检测装置。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
洁舱门。
持续性改进:“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
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搭载
此次神舟六号飞船上搭载的物品主要是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品,如邮品、字画、旗帜和
其他纪念品等,还有用来进行科学试验的微生物菌种和农作物种子。

实验用途
一些鸡蛋、蚕卵和云南普洱茶将随“神六”升空,以研究其基因变异的可能性。

飞船上放置了盛有搏动的心肌细胞和贴壁伸展的成骨细胞的24个细胞培养盒,航天员
和地面工作人员同步对两份相同的活体细胞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对比实验,研究空间环
境影响心脏和骨骼的细胞分子机理,并通过空间实时飞行验证放置在细胞培养液中、
地面筛选出药物的防护效果。航天员分三个时段操作24个样品盒,操作时,航天员将
把细胞培养带放置在腿上,按不同时段,挤破分别装着激活剂与固定剂的两种胶囊,
激活或固定活体细胞,考察在飞船入轨前与入轨后不同重力条件下细胞样品的状态与
变化。

纪念用途
有10克特别的泥土,由9克大陆泥土和1克台湾泥土组成,寓意十全十美,寄望祖国和
平统一。

飞船数据
飞船名称: 神舟六号
发射: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 09:00:00
起飞: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 09:00:03.583
着陆: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7日 04:33
飞行时间: 115小时32分钟
轨道: 76圈
高度: 343千米

参考资料: 百度

百度网友17b850381
2006-02-14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我国发射神六成功,把两名航天员送入预定轨道,这意味着我国的航天事业拉开了新的篇章,我国正成为太空领域开发的世界强国之一。

神六的成功,它增加了我们国家整体实力,同时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事业繁荣向上,极大地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神六的成功发射,不仅仅是伟大中国振兴民族事业的一次雄风,同时也是我们民族太空事业的一次不朽的里程碑。蒸蒸日上的载人航天航空技术已经成为了我们伟大祖国长远的太空发展战略,它将促使我们国家综合发展能力进行腾飞式的长足飞跃。这是我们国人的骄傲,也给我们民族在综合实力发展上很强的自信心。

举国上下,人们欢呼雀跃。可在这万众欢呼,举国欢庆的背后也有很多不和谐的声音:什么这不就是一个巨大的形象工程吗?在世界上去挣了一次虚荣的面子;什么花那么多纳税人的钱放个卫星上天有什么意思,省下那么多钱不知能为老百性办多少实事啊,还不如拿来建两所学校,不如用在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工作生活上,还不如用来增强民众的社会福利和提高待遇;还有那么多人生活困难,搞什么飞船上天?日本欧洲等国有钱就是不搞,是不想劳命伤财;中国落后了美国四十年,落后俄罗斯整整半个世纪。人家在四十年前就登上月亮了,那个时候中国大多数人连地球是圆的都不知道。美国的探索者无人飞船20年前就飞出了太阳系,中国连去月亮的飞行器都没有。美国机器人上火星了,中国终于才载人上天了,有什么值得高兴的……甚至于有人用“手淫”这样的词来形容这伟大的壮举……

在这里我无意指责说这些话的朋友,因为处于不同环境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都不会是一致的,这本就是无法强求的。这些说法,有有意识的,有无意的,有无知的,当然也有别有用心的……试想一个天天为吃饭发愁的人看到那用几十、几百亿人民币搞飞船,他也许会有想法,因为飞船的一个镙丝钉的价值也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一家人的命运。我国还不富,很多人生活还确实困难,一想到那天文数字般的飞船又不能吃,又与自己没有什么切身利益关系,那发点牢骚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想说的是主流媒体在播报宣传飞船上天中是不是偏向了?

看看每天的报道,新闻,主要焦点同时反复播报的都是什么?是飞船有好长好重?宇航员吃什么?穿什么?怎么吃?怎么穿?怎么拉?怎样才能看得见飞船经过?宇航员流眼泪怎么办?宇航员子女怎么样?妻子又如何?老父老母岳父岳母是那个、家乡学校在那里,甚至兄弟姐妹是那些。以及一些试懂非懂的、听后就忘记了的专业知识的介绍……这些报道主要在于满足人们对于自己完全无知而且也不可能去经历的的太空环境中人是怎样生活、生存、活动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的满足感是很快就会消失的,当神六升空结束后,人们很快就会淡忘,因为这些与人们实际的日常生活确实距离很远。只是在这难得的飞天之时人们精力相对集中时关注吧了。

媒体的这些报导也是有意义的,但作为重点、焦点几个频道反复不断地播报,只顾满足观点当前的眼球了是不是就不那么妥当了,意义也就不那么大了。

其实我认为在这重大事件的时刻,在一般性满足观众好奇心的同时,媒体应该大力加强以下这些方面的播报和宣传:

为什么飞船上天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自豪感和自信心?飞船上天对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影响是什么?对我们国家国防建设的意义是什么?对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有什么意义?对相关产业有什么带动作用?特别是对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什么实在意义,与民众的生活有什么真接的和间接的关系……真正让人民感到飞船上天其实与我们自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时,我想那发牢骚,那讲怪话的人就会少了,就会没有市场了。可恰恰相反的是媒体在这方面确弱化了,虽然也有,但那份量之少,影响之小就不言而喻了。主要精力都在于满足观众的眼球去了。

一是“神六”的上天正是振奋民族精神的大好时机,是全民全身心地、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和投入国家经济建设而激发精神动力的大好时机。我国当前处于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社会的各种矛盾非常突出,这个时期急需强化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客观现实是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巨大的,并不是神六上天了这些差距就缩小了。就象有些朋友说的,美国、前苏联早在我们之前很早就实现了飞船上天,可这些人往往看不到我们为什么落后,为什么现在才弄上天。我想说几句的是,想想看我们建国初期状况,火柴叫洋火,煤油叫洋油……那是什么样的基础和底子。从打基础到发展我们经历了多少时间,经济发达国家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基础上起步的,发展了多少年?看看我们的航天事业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起步的,第一颗原子弹是大跃进后又是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升空的,国家那时不穷吗?可它一升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帝国主义从此不敢小瞧中国人了,对我们不敢轻举妄动了。朋友不信吧,就看现在美国为经济非常贫穷的朝鲜半岛无核问题都伤透了脑筋,就可想见当时我国原子弹升空的作用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是怎样升空的,是在航天科研人员白天被批斗,晚上搞科研的基础上升空的,那时还在同日本抢时间,可因当时社会局面的混乱,稍稍靠后了。从这事可看出日本人就不是不想搞飞船上天。从经济上来说相比之下他有绝对的优势,不是他不想搞,也不是他没搞,而是他目前还没搞出来。所以说我们的航天工业是在基础很差的情况下起步和发展的,虽然我们距美国,俄罗斯等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不讲历史、不讲基础而只是横向和发达国家比较是不科学和无意义的。只会削弱民族自豪感和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产生民族自卑感。可我们的主流媒体在振奋民族精神和激发民族自豪感等这些方面又作了多少努力呢?

二是神六的成功发射对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而不是与已无关的。航天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绝不只是一个无用的摆设和面子工程,它的实施一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二是将带动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它的科技成果绝大部分都会运用于其它科技产品,其它产业,诸如电子工业,通信工程,材料工程,生物工程,生态农业……等等,它是综合科学技术能力的集中体现。其实大家都知道,只有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才能促进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促进工业生产,农业生活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工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了,经济才会稳步发展,社会才会和谐稳定,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才会提高。日子也才会好过。飞船的上天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些道理如果能通过媒体的大力宣传,让人民都能感知与自己的紧密关系,那将会是怎样一个情形呢?

三是神六的发射成功是几代航天人和整个航天人集体不懈努力不懈追求的结果。荣誉应该归功于中国的航天人集体,英雄也应该属于这个集体而不应该仅仅是宇航员个人,可媒体在这方面是不是也偏向了。一个飞船的十万多个部件就来至于一千多个科研单位和工厂,只要有一个小小的失误,一个小部件有问题,那都是失败的。所以在这个集体中有多少科研人员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尽心尽职。才有了今天的成功,这中间有多少个人可以宣扬,多少故事可以宣讲,多少事迹可以讴歌。可在媒体上看到的与宇航员神光四射的英雄形象相比,航天人这个真正的英雄群体是不是逊色多了?

……

我无意指责人们的牢骚怪话,因为当人们在生存压力很大,在社会变革时期伦理道德失落而感到迷茫的时候,对感觉“与已无关”而又“劳命伤财”的重大事件发点牢骚,讲点怪话是可以理解的。我想问的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媒体是否也是迷茫的,不知所措的,只能跟风的。看看央视的几个主要频道都在那里同时地、反复不断地,耗废大量时间、资源和精力,播报着人们已经有些厌倦了的画面和言词时。感觉是不是有点偏了点呵?

……

我们属于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华民族,我们考虑问题和看待问题应该从我们民族自身的利益出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符合自身实际的、符合民族利益的、能激发民族精神的、能引领人们上进的、先进优良的文化来武装人们的思想,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强化人们的精神意志,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这样才是有价值的。我想我们的主流媒体自然应该担当这样的责任,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起到传播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而不是跟风一般只顾经济效率从而只在意用娱乐和搞笑来满足人们的感观和眼球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axwellmax
2006-02-04 · 超过3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9.6万
展开全部
10月12号到17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