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
编辑本段第一则: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4)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5)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6)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7)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8)曰:说,说道。 (9)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10)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 (11)不:不是。 (1)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12)自:从。 (13)知:了解。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编辑本段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像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事。 忠:尽心尽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编辑本段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温:温习。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动词,作为。 师:教师,老师。 矣:句末语助词“了”。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编辑本段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重点字词解释: 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通“怠”。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编辑本段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诲汝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汝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汝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汝,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汝知之乎! (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7、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重点字词解释: 汝:通假字,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是:这。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实事求是。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编辑本段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无才能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要有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兼词,向他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编辑本段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人;古代汉语里“三”往往不是具体数字。 行:走路。 必:副词,一定。 师:老师,先生。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择:选择。 其:代词,代指他们。 善者:好的,这里指优点。 而:顺接连词。 从:跟从,学习。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指善者;即好的:优点。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指不善者,即不好的。
编辑本段第八则: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词语解释: 士:士人 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任:责任 已:停止 远:遥远
编辑本段第九则:修身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是”。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编辑本段第十则:修身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编辑本段逐则注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编辑本段一词多义
1. 知: (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2)明白(诲女知之乎) (3)通“智”,智慧(是知也) 2.而: (1)转折连词(人不知而不愠) (2)顺承连词(温故而知新) (3)并列连词(任重而道远) (4)递进连词 (5)修饰连词 (6)因果连词 3、之: (1)代词 (2)助词 (3)语气词 4、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③谓为信然:确实 ④信义著于四海:信用 5、道:①任重而道远:路途 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②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7、故:①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意 ③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所以,因此 ④ 既克,公问其故。 故:原因,缘故
编辑本段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知也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可以(之)为师矣(省略宾语“之”) 2.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宾语“之”)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是知也:“是”:古义:这,今义:表判断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丘 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孔子家世
孔子生平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孔子一生的作品都被后人及其弟子收录在《论语》中。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侯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编辑本段第一则: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4)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5)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6)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7)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8)曰:说,说道。 (9)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10)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 (11)不:不是。 (1)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12)自:从。 (13)知:了解。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编辑本段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像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事。 忠:尽心尽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编辑本段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温:温习。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动词,作为。 师:教师,老师。 矣:句末语助词“了”。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编辑本段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重点字词解释: 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通“怠”。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编辑本段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诲汝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汝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汝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汝,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汝知之乎! (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7、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重点字词解释: 汝:通假字,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是:这。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实事求是。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编辑本段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无才能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要有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兼词,向他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编辑本段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人;古代汉语里“三”往往不是具体数字。 行:走路。 必:副词,一定。 师:老师,先生。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择:选择。 其:代词,代指他们。 善者:好的,这里指优点。 而:顺接连词。 从:跟从,学习。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指善者;即好的:优点。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指不善者,即不好的。
编辑本段第八则: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词语解释: 士:士人 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任:责任 已:停止 远:遥远
编辑本段第九则:修身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是”。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编辑本段第十则:修身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编辑本段逐则注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编辑本段一词多义
1. 知: (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2)明白(诲女知之乎) (3)通“智”,智慧(是知也) 2.而: (1)转折连词(人不知而不愠) (2)顺承连词(温故而知新) (3)并列连词(任重而道远) (4)递进连词 (5)修饰连词 (6)因果连词 3、之: (1)代词 (2)助词 (3)语气词 4、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③谓为信然:确实 ④信义著于四海:信用 5、道:①任重而道远:路途 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②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7、故:①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意 ③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所以,因此 ④ 既克,公问其故。 故:原因,缘故
编辑本段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知也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可以(之)为师矣(省略宾语“之”) 2.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宾语“之”)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是知也:“是”:古义:这,今义:表判断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丘 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孔子家世
孔子生平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孔子一生的作品都被后人及其弟子收录在《论语》中。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侯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展开全部
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11-13
展开全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