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中国球王叫什么
曾经的中国球王叫李惠堂。
1976年8月13日,当时的联邦德国《环球足球杂志》组织世界球王评比活动,李惠堂同来自巴西的贝利、英国的马修斯、阿根廷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当年曾流传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1905年9月18日,李惠堂出生于香港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李浩如是20世纪初香港建筑巨商连生建材公司的创办人,他在亲兄弟中排行第三。母亲是陈琼笙,是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从小对他教育甚严。
1912年,由于家中兄弟姐妹较多,6岁的李惠堂就被父母送往老家广东省梅县(现为梅州市五华县)锡坑乡接受基础教育,并在该地自学足球球技,每天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上都盘球走路,这不仅磨炼了他的意志而且提高了带球技术。
1917年,父母将12岁的李惠堂接回香港,同年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足球运动比较普及的皇仁书院,接受了中学教育。他脑子非常聪明,不仅能用流畅的英语发表演讲,还能用中文填词做诗。
课余时间,他仍继续参与校内正规的足球训练和师生比赛,在同学中独胜一筹,比赛时踢球技术远远超过一些年轻的老师。因家中商务较多,他只读了两年中学,14岁那年就辍学回家协助父亲打理业务。
1922年,南华体育会举办“夏令营杯”足球赛,李惠堂就报名参加香港大坑村童子会足球队,担任前锋的他在比赛中展现了自己的足球技巧,进球数为全场第一。
经过激烈的比赛,最终他带领童子会足球队取得了胜利,被观众和媒体誉为“足球神童”。
扩展资料: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中国足球水平也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羸弱的时局并没有挡住我们各行各业发展的势头。就在李惠堂17岁那年,他加入了当时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队——南华队。
李惠堂曾就读于皇任书院,那时的他就已经锋芒毕露。人高马大受过专业训练的英国足球好手一齐围攻他竟然都被他晃过,一脚射门射入球门。从第一场日本大阪的足球赛开始,李惠堂就已经多次带领球队夺得冠军。
1925年,李惠堂不堪外国人“东亚病夫”的侮辱,决心帮助中国人洗刷耻辱。于是来到大陆踢球。之后的李惠堂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面对不可一世的亚洲强队菲律宾队也是轻松终结其连胜纪录。
当时的旧中国残破不堪,但各行各业大师辈出。曾经有这么一句话形容李惠堂在足球事业上的贡献: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可见一斑。
之后的李惠堂多次在国家赛事上为国争光,除去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少数失利情况下。剩下全是1939年征战南洋中11:0这样的轻松大胜。
抗日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李惠堂不忍心做亡国奴。于是去了澳门踢球,并多次组织义赛,筹集善款。支持抗日救国。之后退役做起了教练员,1954年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
他的一生颇具传奇,一生踢进了1860个球。曾获得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曾经踢破球网,开辟倒地铲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惠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民国年间,足球很“火”
曾经的中国球王叫:李惠堂
李惠堂,(1905年9月18日—1979年7月4日)出生于香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从17岁开始足球生涯,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洲足坛,被球迷和香港媒体亲切的评为“亚洲球王”。
他不但是战前罕见的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也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足球第一人。1979年7月4日,李惠堂因病逝世,享年74岁。
据统计他在各项足球比赛中,共射进1860个球,与巴西的里登雷克、德国球星盖德穆勒、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
李惠堂评价
在旧中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非凡。他以顽强的拼搏精神,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锋。尤以过人射门和跌射誉冠足坛。
他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往往使守门员反应不及而目送球儿直飞网底!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愿作亡国奴,遂于1941年以借名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李惠堂41岁“挂靴”退伍,足坛生涯长达25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李惠堂
李惠堂,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从17岁开始足球生涯,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洲足坛,被球迷和香港媒体亲切的评为“亚洲球王”。他不但是战前罕见的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也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足球第一人。1979年7月4日,李惠堂因病逝世,享年74岁。据统计他在各项足球比赛中,共射进1860个球,与巴西的里登雷克、德国球星盖德穆勒、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广东五华人,著名足球运动员。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10岁左右,李惠堂回到香港。1921年考入足球运动比较普及的皇仁书院,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足球训练。1976年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的足球杂志曾组织过一次评选活动,将中国的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德国的贝肯鲍尔、阿根廷的斯蒂法诺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并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亚洲球王”李惠堂祖籍广东五华,梅州八贤之一,1905年出生于香港,身高1.80米,司职前锋。他从小酷爱足球运动,天资聪颖,求学与训练两不误。1921年考入开展足球运动甚广的皇仁书院。1922年入选南华足球队甲组,开始足球生涯。
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年、1925年、1930年、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在第七届远东运动会后被评为“亚洲球王”而名扬海内外。1936年,作为中国队队长参加了第11届奥运会足球赛。
1925年,加入上海乐群足球队,1926年在上海组建中华足球队并任队长,同年率队参加上海当时第一流水平的史考托杯足球赛,击败由外国人组成的腊克斯队,首开华人足球队战胜外国人球队的纪录。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任队长。
1936年当选为亚洲足球协会副会长。1937年左胫骨被踢成骨折。1938年重返球场参加为抗日救灾举行的义赛。1941年拒绝为日伪表演而从香港返回广东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