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特征是什么
患者信息:女1岁黑龙江佳木斯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小孩手中有类似青春痘的白痘痘...
患者信息:女 1岁 黑龙江 佳木斯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小孩手中有类似青春痘的白痘痘 展开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小孩手中有类似青春痘的白痘痘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
手足口病只是可引起口腔溃疡的许多种传染病中的一种,另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的原因是口腔疱疹病毒感染,它使口腔和牙龈产生炎症(有时称口炎)。
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主要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
首先,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有合并症的病人可肌注丙球蛋白。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手足口病因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等,故应加强观察,不可掉以轻心。
其次, 预防原则本病至今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各地要做好疫情报告,托幼单位应作好晨间检查,及时发现病人,采集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并作好患者粪便及其用具的消毒处理,预防疾病的蔓延扩散。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医院应加强预防,设立专门的诊室,严防交叉感染。在伴有严重合并症的手足口病流行地区,密切接触患者的体弱婴幼儿可肌注丙球蛋白。
再次,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
1.该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四、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目前并无疫苗。请广大家长朋友不要轻信谣言,以防上当受骗 潘先海强调说,目前国家还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也没有特效药,任何有关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和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效药物都是谣言,群众千万不要随便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除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预防措施外,还建议参考使用以下中药预防措施(组方):金银花6g、芦根10g、板蓝根10g、淡竹叶3g、生甘草3g,水煎服,一日两次,连续服用7-10天,每次50毫升。3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3至6岁幼儿可服用本剂量;6岁以上者可适当加量服用。
诊断
手足口病只是可引起口腔溃疡的许多种传染病中的一种,另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的原因是口腔疱疹病毒感染,它使口腔和牙龈产生炎症(有时称口炎)。
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主要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
首先,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有合并症的病人可肌注丙球蛋白。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手足口病因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等,故应加强观察,不可掉以轻心。
其次, 预防原则本病至今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各地要做好疫情报告,托幼单位应作好晨间检查,及时发现病人,采集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并作好患者粪便及其用具的消毒处理,预防疾病的蔓延扩散。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医院应加强预防,设立专门的诊室,严防交叉感染。在伴有严重合并症的手足口病流行地区,密切接触患者的体弱婴幼儿可肌注丙球蛋白。
再次,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
1.该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四、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目前并无疫苗。请广大家长朋友不要轻信谣言,以防上当受骗 潘先海强调说,目前国家还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也没有特效药,任何有关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和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效药物都是谣言,群众千万不要随便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除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预防措施外,还建议参考使用以下中药预防措施(组方):金银花6g、芦根10g、板蓝根10g、淡竹叶3g、生甘草3g,水煎服,一日两次,连续服用7-10天,每次50毫升。3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3至6岁幼儿可服用本剂量;6岁以上者可适当加量服用。
展开全部
手足口病在低热的同时,还有流涕、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疹多见于口腔黏膜、手心、足趾背面、臀部皮肤,以及指、趾间的皱褶处。口腔黏膜上的疱疹,大约1-3mm大小,是散在分布的,疱破后即变成浅浅的糜烂、溃疡,灼痛感很明显;手心、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出现的一般是红色斑丘疹或水疱,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一般为7-10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4至5日。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亦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因而食欲减退。这些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7至10日内消退。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此病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潜伏期为3至7日。 治理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烧、红疹及溃疡会在1周内自动消退,患者通常可完全康复。现时并无有效治疗此病的方法,但可采用症状疗法,使患者的热度、以及溃疡引致的痛楚得以纾缓。处理鼻喉排出的分泌物、粪便及弄污的物品后,须立即洗手。如儿童发高烧,活力减退或病情恶化,家长应及早携同子女就医。 预防方法 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1. 保持空气流通。 2. 饭前、便后,以及处理尿片或其它被粪便沾污的物品后应洗净双手。 3. 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4. 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5.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口鼻,并妥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6. 儿童的玩具或其它用品应常常彻底清洗。 7. 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及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回校上课。 8. 减少到人多挤迫的地方。 儿童手足口病是由肠道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传染病,春夏季发病率高。以发热及疱疹为临床症状。疾病的早期为发热,体温可达38℃~40℃,发热期往往被认为是普通感冒,发热1~3天后先出现口腔症状,口腔黏膜内唇、舌头、颊部、齿龈出现小疱疹,小疱疹很快破裂变成黄白色小溃疡,非常疼痛,2岁以下的宝宝多烦躁、哭闹、拒食、流口水,会说话的宝宝会述说口腔疼痛。在口腔疱疹出现1~2天后手足掌部(手脚心部)手指、足趾间出现小疱疹,疱疹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扁平质地较硬的小水疱,水疱持续3~4天后逐渐消退,不留疤痕和色素。口腔溃疡的愈合需一周时间。 由于本病是病毒引起的。宝宝得了儿童手足口病,家长应带宝宝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护理上应给其多喝水,体温超过38.5℃以上的应给予退热药,口腔溃疡严重者应经常用漱口液(多贝尔氏液等)给予漱口,并涂锡类散等。对四肢的小水疱应防止宝宝抓挠,以免发生感染。 呼吸道、手足疱疹流出液、粪便均可排毒,因此,儿童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为呼吸道、手足皮肤及粪便。预防措施:1.流行季节不带宝宝过于频繁地到公共场所;2.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3.对密切接触过病人的宝宝应观察7~10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