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一、重视家规与家风
在晋商大族中,有些家族兴盛时间较长,子弟有前途者多,而有些家族则衰败得快,两相比较发现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者重视家规家风,后者家规弛、家风差、败家子弟也多,可见重视家规与家风在晋商家族发展中的重要性。
能够长期兴旺的晋商家族,后代子孙基本上没有躺在祖宗基业上成为纨绔子弟,而是靠着自身的奋勉,各自开辟自己的事业与前途。且恪守祖训,无一人涉足政界,大多在金融界、教育界、科技界工作。
二、学而优则商
晋商家族有重学的一面,但他们具有以学保商,“学而优则商”的特点。晋商家族虽然重商,但也不是不重学,他们是商学结合,学中有商,商中有学,因而商人中不乏有学问之士。
三、为家族买官留爵提高社会地位
历史上的晋商,发家之后往往谋求买官留爵,以提高自身家族的社会地位。根据清代山西巡抚哈芬、恒春、王庆云等奏折不完全统计,晋商之中的日升昌、元丰玖、志成信、协同庆、协和信、蔚泰厚等票号的财东和主要经理人员,都捐纳银两,买有各级职衔。
举例说明,据清档记载,平遥日升昌票号财东李箴视,不仅自捐官衔,还给已死去的父亲、祖父、曾祖父捐衔,其兄弟七人及下一辈男子十二人均捐有文武头衔,李家的妇女均受封为宜人、夫人等。
四、婚姻多不幸
清代,赴蒙经商是晋商的重要活动。清政府规定,旅蒙商在蒙古地方贸易一律不准携带家眷,不得与蒙古妇女结婚同居。各商号也规定:从业人员包括经理伙计,都不得在商号所在地携带妻子家眷和结婚纳妾,还规定探亲分为十年、六年或三年一次,每次三到四个月。因此,从十一二岁入号,到六十岁退休,一生中只有十多次回家探亲。
由于商人重利轻别离,以致在山西有“旅蒙商的儿女少,妻子守活寡的多”的说法。由此可见,晋商为了谋利常年外出,给婚姻带来不少问题。特别是经商致富后,婚姻由于财富的关系,家庭生活也不一定美满。
五、民宅建筑独具特色
山西商人的民宅建筑,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如襄汾县的丁村民居、祁县的乔家堡和渠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太谷的三多堂、榆次的常家大院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一是封建政府把他们作为政府推行财政政策和提供军协饷供应的工具;
二是商人与封建政府之间有着不一般的相互结托关系;
三是利润的封建化。
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李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三多堂等等。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就向晋商的乔家借钱还国债。晋商的经济实力,可以从这个事情反映出来。 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貜。武则天之父、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时,木材商人武氏从财力上大力资助,李渊父子的就是凭借当时天下最精华的太原军队和武氏的财力开始夺取全国政权。建国后,武氏并封为国公,地位等同秦琼、程咬金等。可以想象李渊父子当时从武氏那里得到多少财产,而武氏也从他最初聪明的政治投资中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其后还孕育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武则天。当然这是后话。 晋商成功的根源在于“诚信”和团结的商帮政策 晋商的辉煌人物有乔致庸等 晋商由于种种原因在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衰落了,山西也开始在中国经济舞台上变的较为平淡,勉强说来自山西的商人也只能说一下孔祥熙、李彦宏、陈年和郭台铭了 。晋商文化也没有被很好的保留,以致山西现在在全国范围来说仍然处于落后状态。
明清时代的晋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封建政府把他们作为政府推行财政政策和提供军协饷供应的工具; 二是商人与封建政府之间有着不一般的相互结托关系; 三是利润的封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