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波德战争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两国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地处中欧的波兰西接强大的德国,东临社会主义苏联,这种与强国毗邻而居的特殊地理位置似乎注定了波兰多灾多难的命运。20世纪以前,它曾三次被俄国人和德国人瓜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重新恢复了独立。
一战德国战败后,根据《凡尔塞和约》,德国东部的领土划给了波兰。这些划给波兰的领土包括“波兰走廊”这个狭长的地带,走廊尽头的但泽被辟为了一个非军事化的国际自由城市,它也是波罗的海最大、最重要的海港之一。这里生活着100多万日耳曼人,他们已经被波兰分隔,而远离了祖国。因此德国人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
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也许在他看来,波兰甚至是比法国更不可饶恕的敌人。更重要的是,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下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强的军事强国。
自1938年10月起,德国曾多次向波兰提出归还领土的要求,要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遭到了波兰政府的严辞拒绝。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地迅速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下一个侵略目标直指波兰。希特勒给武装部队下达了一份代号“白色方案”的绝密命令,它的目标是在这年的8月底或9月初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入侵波兰,同时要求这个时间不可更改。
希特勒似乎算准了英、法的心理,他对将领们说:“我在慕尼黑会议上领教过英、法的头面人物,他们根本不是能打世界战争的人。再说,他们凭什么同我们打仗?他们才不肯为一个小小的波兰送死!”
然而,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并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了保证。有了英、法的保证,波兰态度更加坚决。
1939年7月28日,希特勒获悉一个重要情报,英、法军事代表团将赴莫斯科,届时将形成共同抗德的联盟。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军事大忌就是同时在东线和西线作战。希特勒即使再狂妄自大,也绝不敢违背这一原则,愚蠢地将自己陷入疲于奔命的尴尬境地。他若要入侵波兰,准备在西线与英、法开战,就必须稳住东线的前苏联。同样,英、法的目的则是要调动起东线的前苏联,迫使希特勒因惧怕两线作战而退缩。
双方都将最大的赌注压在了苏联身上,对于斯大林来说,暂时还不存在倒向哪一方的问题,现在英、法和德国双方都在他的股掌之上,他只想利用这一历史的机遇做出最有利于苏联的决策。眼下斯大林还不想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卷入双方的争斗,“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而充当一方的炮灰”。此外,再加上苏联提出要保卫波兰,抗击纳粹入侵,就必须允许苏军进入波兰境内,遭到了波兰政府的拒绝,因为他们对苏联人的戒心并不比德国人的小。波兰的这一决定使斯大林下定了决心。
1939年8月23日,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赶到克里姆林宫会见斯大林。当晚,双方便签署了一经签字立即生效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达成了共同瓜分波兰的秘密议定书。希特勒暂时免去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他要放手对付波兰了。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轰炸机群呼啸着向波兰境内飞去,目标是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几分钟后,波兰人尝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中打击。波兰城市和港口遭到德国战机的轰炸,首都华沙也未能幸免。约1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空中和地面的紧密配合使波兰乃至整个世界第一次领教到了“闪电战”的利害。
波兰军队猝不及防,不到48小时,波兰空军就被摧毁。无数火炮、汽车及其他来不及撤退的重型装备当即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
开战后,波兰驻英国大使迅速致电英国政府,报告波兰受到空袭。德国大使否认了轰炸的事实,但不久就被官方证实。英国国王乘车前往唐宁街造访了首相张伯伦,在首相夫妇开车到达众议院之际,议会正在进行最后的讨论,决定对纳粹统治的头目开战,而不是对德国人民开战。
记得一年前,英国还认为只要满足希特勒的要求就能够避免战争,首相张伯伦一直认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欧洲战争。当时他对英国民众说:“在我看来,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顺利解决只是欧洲寻求和平举措的一个前奏。今天早上,我还同德国总理希特勒进行了谈话,这就是我们共同签名的文件。”但是,一年后,张伯伦首相渴望在任期内维持和平的梦想就被打破了。
此刻,英国准备参战,英国国王脱掉了皇家盛装,穿上了空军制服。丘吉尔也加入了战时内阁,整个国家都为他能把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再次奉献给国家而感到高兴。军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儿童都撤离了伦敦。
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之前,提供停战保证,否则英国将向德国宣战。正午时,法国也向德国发出了类似的最后通牒,其期限为下午5时,但希特勒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置之不理。于是,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国正式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50至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波兰人进行了顽强抵抗,战马与坦克搏斗,步枪与火炮对抗,在一次又一次的绝望挣扎中,上演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大屠杀。
而另一边,英、法两国虽然在西线陈兵百万,却始终在工事背后,按兵不动,宣而不战。这场所谓的战争后来被称为“奇怪的战争”或“静坐战”。丘吉尔事后讥讽道:“巴黎和伦敦以为坐着就能把那笔债躲过去。”
9月6日,波兰政府仓惶撤离华沙,迁往卢布林。9月8日,德国装甲师到达华沙外围。9月17日,大局已定,波兰彻底陷落。
9月18日,德苏两国军队在布列斯特至力托夫斯克会师。希特勒希望赶紧占领华沙,命令德军必须在9月底之前拿下华沙。9月25日,德军开始向华沙外围的要塞、据点及重要补给中心进行炮击。9月26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华沙。9月27日,华沙守军停止抵抗。9月28日,华沙守军司令向德国第8集团军司令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正式签署了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战役,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在波德战争中,波军阵亡约66000人,伤10余万,被俘40多万人。德军阵亡约1006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人。
希特勒对波兰的入侵实际上是一场赌博。他疯狂地启动了战争的机器,拉开了一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之巨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的帷幕。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两国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地处中欧的波兰西接强大的德国,东临社会主义苏联,这种与强国毗邻而居的特殊地理位置似乎注定了波兰多灾多难的命运。20世纪以前,它曾三次被俄国人和德国人瓜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重新恢复了独立。
一战德国战败后,根据《凡尔塞和约》,德国东部的领土划给了波兰。这些划给波兰的领土包括“波兰走廊”这个狭长的地带,走廊尽头的但泽被辟为了一个非军事化的国际自由城市,它也是波罗的海最大、最重要的海港之一。这里生活着100多万日耳曼人,他们已经被波兰分隔,而远离了祖国。因此德国人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
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也许在他看来,波兰甚至是比法国更不可饶恕的敌人。更重要的是,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下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强的军事强国。
自1938年10月起,德国曾多次向波兰提出归还领土的要求,要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遭到了波兰政府的严辞拒绝。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地迅速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下一个侵略目标直指波兰。希特勒给武装部队下达了一份代号“白色方案”的绝密命令,它的目标是在这年的8月底或9月初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入侵波兰,同时要求这个时间不可更改。
希特勒似乎算准了英、法的心理,他对将领们说:“我在慕尼黑会议上领教过英、法的头面人物,他们根本不是能打世界战争的人。再说,他们凭什么同我们打仗?他们才不肯为一个小小的波兰送死!”
然而,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并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了保证。有了英、法的保证,波兰态度更加坚决。
1939年7月28日,希特勒获悉一个重要情报,英、法军事代表团将赴莫斯科,届时将形成共同抗德的联盟。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军事大忌就是同时在东线和西线作战。希特勒即使再狂妄自大,也绝不敢违背这一原则,愚蠢地将自己陷入疲于奔命的尴尬境地。他若要入侵波兰,准备在西线与英、法开战,就必须稳住东线的前苏联。同样,英、法的目的则是要调动起东线的前苏联,迫使希特勒因惧怕两线作战而退缩。
双方都将最大的赌注压在了苏联身上,对于斯大林来说,暂时还不存在倒向哪一方的问题,现在英、法和德国双方都在他的股掌之上,他只想利用这一历史的机遇做出最有利于苏联的决策。眼下斯大林还不想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卷入双方的争斗,“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而充当一方的炮灰”。此外,再加上苏联提出要保卫波兰,抗击纳粹入侵,就必须允许苏军进入波兰境内,遭到了波兰政府的拒绝,因为他们对苏联人的戒心并不比德国人的小。波兰的这一决定使斯大林下定了决心。
1939年8月23日,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赶到克里姆林宫会见斯大林。当晚,双方便签署了一经签字立即生效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达成了共同瓜分波兰的秘密议定书。希特勒暂时免去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他要放手对付波兰了。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轰炸机群呼啸着向波兰境内飞去,目标是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几分钟后,波兰人尝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中打击。波兰城市和港口遭到德国战机的轰炸,首都华沙也未能幸免。约1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空中和地面的紧密配合使波兰乃至整个世界第一次领教到了“闪电战”的利害。
波兰军队猝不及防,不到48小时,波兰空军就被摧毁。无数火炮、汽车及其他来不及撤退的重型装备当即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
开战后,波兰驻英国大使迅速致电英国政府,报告波兰受到空袭。德国大使否认了轰炸的事实,但不久就被官方证实。英国国王乘车前往唐宁街造访了首相张伯伦,在首相夫妇开车到达众议院之际,议会正在进行最后的讨论,决定对纳粹统治的头目开战,而不是对德国人民开战。
记得一年前,英国还认为只要满足希特勒的要求就能够避免战争,首相张伯伦一直认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欧洲战争。当时他对英国民众说:“在我看来,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顺利解决只是欧洲寻求和平举措的一个前奏。今天早上,我还同德国总理希特勒进行了谈话,这就是我们共同签名的文件。”但是,一年后,张伯伦首相渴望在任期内维持和平的梦想就被打破了。
此刻,英国准备参战,英国国王脱掉了皇家盛装,穿上了空军制服。丘吉尔也加入了战时内阁,整个国家都为他能把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再次奉献给国家而感到高兴。军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儿童都撤离了伦敦。
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之前,提供停战保证,否则英国将向德国宣战。正午时,法国也向德国发出了类似的最后通牒,其期限为下午5时,但希特勒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置之不理。于是,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国正式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50至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波兰人进行了顽强抵抗,战马与坦克搏斗,步枪与火炮对抗,在一次又一次的绝望挣扎中,上演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大屠杀。
而另一边,英、法两国虽然在西线陈兵百万,却始终在工事背后,按兵不动,宣而不战。这场所谓的战争后来被称为“奇怪的战争”或“静坐战”。丘吉尔事后讥讽道:“巴黎和伦敦以为坐着就能把那笔债躲过去。”
9月6日,波兰政府仓惶撤离华沙,迁往卢布林。9月8日,德国装甲师到达华沙外围。9月17日,大局已定,波兰彻底陷落。
9月18日,德苏两国军队在布列斯特至力托夫斯克会师。希特勒希望赶紧占领华沙,命令德军必须在9月底之前拿下华沙。9月25日,德军开始向华沙外围的要塞、据点及重要补给中心进行炮击。9月26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华沙。9月27日,华沙守军停止抵抗。9月28日,华沙守军司令向德国第8集团军司令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正式签署了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战役,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在波德战争中,波军阵亡约66000人,伤10余万,被俘40多万人。德军阵亡约1006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人。
希特勒对波兰的入侵实际上是一场赌博。他疯狂地启动了战争的机器,拉开了一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之巨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的帷幕。
展开全部
前苏联和德国签订秘密协议,双方瓜分了波兰。因此波兰战后恨苏联更甚德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波兰是被德国和苏联瓜分的,不是德国单独占领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二战系列丛书之闪击波兰,当当上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