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C#编写等腰杨辉三角

 我来答
若以下回答无法解决问题,邀请你更新回答
CMTYESICAN
2011-11-1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万
展开全部
编辑本段性质
  
1、每行数字左右对称,由1开始逐渐变大,然后变小,回到1。   2、第n行的数字个数为n个。   3、第n行数字和为2^(n-1)。(2的(n-1)次方)   4、每个数字等于上一行的左右两个数字之和。可用此性质写出整个帕斯卡三角形。   这个公式是正确的,之前的版本错了。
5、将第2n+1行第1个数,跟第2n+2行第3个数、第2n+3行第5个数……连成一线,这些数的和是第2n个斐波那契数。将第2n行第2个数,跟第2n+1行第4个数、第2n+2行第6个数……这些数之和是第2n-1个斐波那契数。   6、第n行的第1个数为1,第二个数为1×(n-1),第三个数为1×(n-1)×(n-2)/2,第四个数为1×(n-1)×(n-2)/2×(n-3)/3…依此类推。   7.两个未知数和的n次方运算后的各项系数依次为杨辉三角的第(n+1)行。
编辑本段介绍
  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数学史曾经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篇章,而杨辉三角的发现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页。
编辑本段历史
杨辉三角历史
  北宋人贾宪约1050年首先使用“贾宪三角”进行高次开方运算。   13世纪中国宋代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术》里讨论这种形式的数表,并说明此表引自11世纪前半贾宪的《释锁算术》,并绘画了“古法七乘方图”。故此,杨辉三角又被称为“贾宪三角”。   元朝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1303年)扩充了“贾宪三角”成“古法七乘方图”。   意大利人称之为“塔塔利亚三角形”(Triangolo di Tartaglia)以纪念在16世纪发现一元三次方程解的塔塔利亚。   在欧洲直到1623年以后,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在13岁时发现了“帕斯卡三角”。   布莱士·帕斯卡的著作Traité du triangle arithmétique(1655年)介绍了这个三角形。帕斯卡搜集了几个关于它的结果,并以此解决一些概率论上的问题,影响面广泛,Pierre Raymond de Montmort(1708年)和亚伯拉罕·棣·美弗(1730年)都用帕斯卡来称呼这个三角形。   近年来国外也逐渐承认这项成果属于中国,所以有些书上称这是“中国三角形”(Chinese triangle)   历史上曾经独立绘制过这种图表的数学家    ·贾宪 中国北宋 11世纪 《释锁算术》   ·杨辉 中国南宋1261《详解九章算法》记载之功   ·朱世杰 中国元代 1299《四元玉鉴》级数求和公式   ·阿尔·卡西 阿拉伯 1427《算术的钥匙》   ·阿皮亚纳斯德国 1527   ·施蒂费尔 德国 1544《综合算术》二项式展开式系数   ·薛贝尔 法国 1545   ·B·帕斯卡 法国 1654《论算术三角形》   杨辉三角的三个基本性质主要是二项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即组合数的性质,它是研究杨辉三角其他规律的基础。杨辉三角横行的数字规律主要包括横行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组合关系以及不同横行数字之间的联系。   杨辉,字谦光,南宋时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辑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   同时,这也是多项式(a+b)^n 打开括号后的各个项的二次项系数的规律。 因此,杨辉三角第x层第y项直接就是(y nCr x)。我们也不难得到,第x层的所有项的总和为2^(x-1) (即(a+b)^x中a,b都为1的时候) 。上述y^x 指y的x次方,(a nCr b) 指组合数。   而这样一个三角在我们的奥数竞赛中也是经常用到,最简单的就是要找规律。   简单的说,就是两个未知数和的幂次方运算后的系数问题,比如(x+y)²=x²+2xy+y²,这样系数就是1,2,1这就是杨辉三角的其中一行,立方,四次方,运算的结果看看各项的系数,你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这就是杨辉三角,也叫贾宪三角,在外国被称为帕斯卡三角(Pascal'sTriangle)。   他于我们现在的学习联系最紧密的是2项式乘方展开式的系数规律。如图,在贾宪三角中,第3行的第三个数恰好对应着两数和的平方公式(在此就不做说明了)依次下去,
追问
编程怎么编的啊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