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有哪些?
6个回答
2011-11-20
展开全部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5)化合价法:这种方法是针对氧化还原方程式来说的。在这里记住:“化合价升高失去氧化还原剂”。与之对应的是“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氧化剂”。具体用法是: (1)在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的元素上部标出它的化合价,分清谁的升高,谁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间用线连起,找出并标上升高的电荷数或降低的电荷数。 (3)找最小公倍数,并分别乘在升高或降低的电荷数后。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数写在各自的化学式前(即系数)。并注意这些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是否相等,一般来说,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数地差。 (5)配合观察法,将其它的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
(1)最小公倍数法: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5)化合价法:这种方法是针对氧化还原方程式来说的。在这里记住:“化合价升高失去氧化还原剂”。与之对应的是“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氧化剂”。具体用法是: (1)在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的元素上部标出它的化合价,分清谁的升高,谁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间用线连起,找出并标上升高的电荷数或降低的电荷数。 (3)找最小公倍数,并分别乘在升高或降低的电荷数后。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数写在各自的化学式前(即系数)。并注意这些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是否相等,一般来说,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数地差。 (5)配合观察法,将其它的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赫普菲乐
2024-07-18 广告
2024-07-18 广告
很多固体材料生产过程中采用固相法生产工艺,如层状氧化铝、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这些材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分散均匀,然后进行高温烧结,然后得到产品。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分散剂与前驱体分散匹配性差,导致分散体系粘度很高,无法获得高含量...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赫普菲乐提供
展开全部
一、观察法
对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适用
二、最小公倍数法
本法也是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惯用的方法,通常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为配平复杂反应的辅助方主。运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骤去进行:
1.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其次,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3.然后,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4.最后,验证反应式。配平是否正确。
[例1] 试配平磁铁矿(Fe3O4)与铝粉共燃的反应方程
Fe3O4十Al——Fe十Al2O3
[分析] (1)该反应氧原子数较多且在两边只出现一次,
故先求出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4×3=1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要使反应式左右两边的氧原子数相等,Fe3O4的系数必须为3(12/4),AI2O3的系数必须为4(12/3)即:
3Fe3O4十A1——Fe十4A12O3
(3)再配Fe和AL原子。由已配得的3Fe3O4和4Al2O3可知,Fe和Al的系数分别为9和8时,左右两边的Fe和Al的原子数才相等,故有:
3Fe3O4+8Al——9Fe+4Al2O3
(4)最后检验,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3O4+8A======9Fe+4Al2O3
三、乘积法
此法对大多数无机反应都适用,且有简明易学的特点:它的原理是:把各生成物(或反应物)分子中各元素(或原子团)右下方的原子数相乘,其积放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最复杂
化学式的前面(有时为避繁就简则放在其它化学式前),然后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配平。请看下面几例:
[例1] 配平AI十Fe3O4——Fe十A12O3
[分析] (1)各生成物Fe和A12O4中各元素右下角的原子数之积为:1×2×3=6,将积6放到反应物中最复杂化学式Fe3O4的前面,即:
A1十6 Fe3O4——Fe十A12O3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不难看出,右边应有18Fe(Fe原
子数要相等)和8 A12O3 (O原子数要相等),因而左边Al的系
数则为16,即:
16A1十6 Fe3O4=18Fe十8A12O3
(3)约简系数,即得完整的配平式为:
8A1十3 Fe3O4====9Fe十4 A12O3
(4)通过检验,上式无误。
有时对某些反应,不管是利用生成物的原子数之积.还是和用反应物的原子数之积来进行配平,都同样较为方便.
四、电子得失法
电子得失法的原理是:氧化一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必须等于氧化剂获得电子的总数。根据这一规则,可以配平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
下面是配平的具体方法:
1.从反应式里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标明被氧化或还原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情况,以便确定它们的电子得失数。
2。使得失电子数相等,由此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有关物质化学式的系数。
3.由已得的系数,判定其它物质的系数,由此得配平的反应式。
[例1] 配平金属铜与浓硝酸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十HNO2(浓)——Cu(NO3)2十NO2↑十H2O
[分析] (1)从反应式看,HNO3为氧化剂,Cu为还原剂。其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得失的情况为:
(2)使电子得失数相等,由此确定以此有关的物质的系数:
(3)据此,推断其它化学式的系数:反应式右边生成物多出2个N原子,故必须在反应式左边再增加2个HNO3才可使两边的N原子平衡,此时左边共有4个HN03,为使两边的氢原子数相等,右边H2O的系数应配为2,于是得:
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4)氧原子未作考虑,但所有系数均已确定了,故还得最后验证一下,若两边的氧原子平衡了,则方程式就可被确认配平。实际上上式的氧原于已平衡了,故得:
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五、 代 数 法
化学反应方程式,反映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量的数学关系,这个关系我们可用一个代数式来表示,即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个数之间
的比例关系,存在一函数关系。这样,只要我们能找出能反映这一关系的代数方程式,并通过解代数方程式的办法,就能得到各未知数,这未知数就是我们要配平的各物质的系数。这就是代数法的原理和依据。
代数法也叫待定系数法,其方法步骤如下:
1.设a、b、c、d等未知数,分别作为待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两端各项化学式的系数。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必须相等同的原则,列出每种元素的原子数与化学式系数
a、b、c、d……关系的代数式,这些代数式可联立成一待定方程组:
3.解此待定方程组、就可求得各未知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a=xb=yc=zd=...
4.令某未知数为某一正整数,使其它未知数成为最小正整数,将所得的a、b、c、d等值代入原化学反应式的待定位置,配平即告完成。
例: 配平Fe2O3十CO——Fe十CO2
分析: (1)设a、b、c、d分别为反应式中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
aFe2O3十bCO——cFe十dCO2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数目必须
相等,列出a、b、c、d的关系式:
对Fe原子有:2a=c ①
对O原子有:3a十b=2d ②
对C原于有:b=d ③
(3)解①一②的联立方程组,可得下列关系:
a=1/3 b=1/2 c=1/3 d
(4)为了使各个系数成为最小的正整数,而无公约数,令
d=3,则a=1,b=3,c=2。 将a、b、c、d的值代人原化学反应式的相应位置,即得配平的方程式为:
Fe2O3十3CO====2Fe十3CO2
(5)别忘了检验一下,方程式确已配平了;
须注意的是,只要保证各系数为无公约数的最小正整数。令b=3或c=2,也可得到相同的配平式;其它题目亦然,读者不妨一试。
六、奇数配偶数法
用奇数配偶数法去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原理是:
一、两个奇数或两个偶数之和为偶数;奇数与偶数之和则为奇数——简称加法则。奇数与偶数或两个偶数之积为偶数;两个奇数之积则仍为奇数——简称乘法则。
二、依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找出化学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且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式左右两边有奇数也有偶数;
2.选定含该元素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作为配乎起点,
选配适当系数,使之偶数化;
3.由已推得的系数,来确定其它物质的系数。
最后,验证方程式是否正确:
[例1] 配平FeS2十O2——Fe2O3十SO2
[分析] (1)从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元素在两边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其原子个数在两边有奇数亦有偶数。
(2)反应式左边有O2 ,由“乘法则”可知,其系数无论为何,O原子总数必为偶,而由“加法则”可知,要使右边O原子总数亦为偶,就必须给右边含奇数个氧原子的Fe2O3系数选配2,使之偶数化,则:
FeS2十O2——2 Fe2O3十SO2
(3)由已确定的系数,推出与此有关的其它物质的系数。
反应式右边有4个Fe原子,故左边FeS2的系数须配4,则:
4FeS2十O2——2 Fe2O3十SO2
然后以左边的S原子数,推得右边应有8SO2,即:
4FeS2十O2——2 Fe2O3十8SO2
最后配平O原子,当左边有11O2时,反应式则可配平为:
4FeS2十11O2——2 Fe2O3十8SO2
通过验证可知,配平无误.
七、化合价法
非氧化一还原反应、不涉及到电子得失及化合价的升降,对这类反应,特别是对于复杂的非氧化一还原反应的配平,运用化合价法极为方便。其配平原则依据是: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价(或负价)的总数相等。
下面以一例来说明其配平方法步骤:
[例1] 配平Ca 2(PO4)2十Na2CO3——CaCO3十Na3PO4
分析: (1)在反应式各物质下面注明各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价(或负价)总数:
Ca 2(PO4)2十Na2CO3——CaCO3十Na3PO4
正价总数 十6 十2 十2 十3
(2)求各正价(或负价)的最小公倍数。十6、十2、十2、十3的最小公倍数为6。
(3)使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元素(或原于团)的正价(或负价)的总数相等。方法是把上面求得的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各正价(或负价)总数所得之商——各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作为该物质分子的系数:
6/6=1;6/2=3;6/2=3;6/3=2
这样就得其配平的方程式为:
Ca 2(PO4)2十3Na2CO3======3CaCO3十2Na3PO4
最后验证,方程式无误。
八、单质终点法
单质终点法只适用于有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不管是简单反应,还是大多数的复杂反应。单质终点法都显得明了、简捷,是配平有单质存在的反应的上乘之法,该法的要点是:凡是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均将单质及其元素的原子作为配平的终点。
具体配平方法和步骤如下实例分述:
[例1; 配平SO2十H2S一一S十H2O
[分析] 从反应式看,右边有单质硫(S)生成,故将S原子,包括SO2和H2S中的S原子作为配平的终点,而应先配氧和氢原子。
(1)反应式左边有2个O原子,故由“乘法则”可配右边H2O的系数为2,由2H2O中的H原子数推得左边的H2S系数为2,即:
SO2十2H2S——S十2H2()
(2)最后才配平S原子。因左边共有3个S原子,故单质
硫的系数应为3,即得:·
S02十2H2S=3S十2H2O
(3)验证一下,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确的。
对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适用
二、最小公倍数法
本法也是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惯用的方法,通常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为配平复杂反应的辅助方主。运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骤去进行:
1.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其次,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3.然后,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4.最后,验证反应式。配平是否正确。
[例1] 试配平磁铁矿(Fe3O4)与铝粉共燃的反应方程
Fe3O4十Al——Fe十Al2O3
[分析] (1)该反应氧原子数较多且在两边只出现一次,
故先求出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4×3=1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要使反应式左右两边的氧原子数相等,Fe3O4的系数必须为3(12/4),AI2O3的系数必须为4(12/3)即:
3Fe3O4十A1——Fe十4A12O3
(3)再配Fe和AL原子。由已配得的3Fe3O4和4Al2O3可知,Fe和Al的系数分别为9和8时,左右两边的Fe和Al的原子数才相等,故有:
3Fe3O4+8Al——9Fe+4Al2O3
(4)最后检验,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3O4+8A======9Fe+4Al2O3
三、乘积法
此法对大多数无机反应都适用,且有简明易学的特点:它的原理是:把各生成物(或反应物)分子中各元素(或原子团)右下方的原子数相乘,其积放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最复杂
化学式的前面(有时为避繁就简则放在其它化学式前),然后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配平。请看下面几例:
[例1] 配平AI十Fe3O4——Fe十A12O3
[分析] (1)各生成物Fe和A12O4中各元素右下角的原子数之积为:1×2×3=6,将积6放到反应物中最复杂化学式Fe3O4的前面,即:
A1十6 Fe3O4——Fe十A12O3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不难看出,右边应有18Fe(Fe原
子数要相等)和8 A12O3 (O原子数要相等),因而左边Al的系
数则为16,即:
16A1十6 Fe3O4=18Fe十8A12O3
(3)约简系数,即得完整的配平式为:
8A1十3 Fe3O4====9Fe十4 A12O3
(4)通过检验,上式无误。
有时对某些反应,不管是利用生成物的原子数之积.还是和用反应物的原子数之积来进行配平,都同样较为方便.
四、电子得失法
电子得失法的原理是:氧化一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必须等于氧化剂获得电子的总数。根据这一规则,可以配平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
下面是配平的具体方法:
1.从反应式里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标明被氧化或还原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情况,以便确定它们的电子得失数。
2。使得失电子数相等,由此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有关物质化学式的系数。
3.由已得的系数,判定其它物质的系数,由此得配平的反应式。
[例1] 配平金属铜与浓硝酸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十HNO2(浓)——Cu(NO3)2十NO2↑十H2O
[分析] (1)从反应式看,HNO3为氧化剂,Cu为还原剂。其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得失的情况为:
(2)使电子得失数相等,由此确定以此有关的物质的系数:
(3)据此,推断其它化学式的系数:反应式右边生成物多出2个N原子,故必须在反应式左边再增加2个HNO3才可使两边的N原子平衡,此时左边共有4个HN03,为使两边的氢原子数相等,右边H2O的系数应配为2,于是得:
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4)氧原子未作考虑,但所有系数均已确定了,故还得最后验证一下,若两边的氧原子平衡了,则方程式就可被确认配平。实际上上式的氧原于已平衡了,故得:
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五、 代 数 法
化学反应方程式,反映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量的数学关系,这个关系我们可用一个代数式来表示,即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个数之间
的比例关系,存在一函数关系。这样,只要我们能找出能反映这一关系的代数方程式,并通过解代数方程式的办法,就能得到各未知数,这未知数就是我们要配平的各物质的系数。这就是代数法的原理和依据。
代数法也叫待定系数法,其方法步骤如下:
1.设a、b、c、d等未知数,分别作为待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两端各项化学式的系数。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必须相等同的原则,列出每种元素的原子数与化学式系数
a、b、c、d……关系的代数式,这些代数式可联立成一待定方程组:
3.解此待定方程组、就可求得各未知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a=xb=yc=zd=...
4.令某未知数为某一正整数,使其它未知数成为最小正整数,将所得的a、b、c、d等值代入原化学反应式的待定位置,配平即告完成。
例: 配平Fe2O3十CO——Fe十CO2
分析: (1)设a、b、c、d分别为反应式中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
aFe2O3十bCO——cFe十dCO2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数目必须
相等,列出a、b、c、d的关系式:
对Fe原子有:2a=c ①
对O原子有:3a十b=2d ②
对C原于有:b=d ③
(3)解①一②的联立方程组,可得下列关系:
a=1/3 b=1/2 c=1/3 d
(4)为了使各个系数成为最小的正整数,而无公约数,令
d=3,则a=1,b=3,c=2。 将a、b、c、d的值代人原化学反应式的相应位置,即得配平的方程式为:
Fe2O3十3CO====2Fe十3CO2
(5)别忘了检验一下,方程式确已配平了;
须注意的是,只要保证各系数为无公约数的最小正整数。令b=3或c=2,也可得到相同的配平式;其它题目亦然,读者不妨一试。
六、奇数配偶数法
用奇数配偶数法去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原理是:
一、两个奇数或两个偶数之和为偶数;奇数与偶数之和则为奇数——简称加法则。奇数与偶数或两个偶数之积为偶数;两个奇数之积则仍为奇数——简称乘法则。
二、依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找出化学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且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式左右两边有奇数也有偶数;
2.选定含该元素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作为配乎起点,
选配适当系数,使之偶数化;
3.由已推得的系数,来确定其它物质的系数。
最后,验证方程式是否正确:
[例1] 配平FeS2十O2——Fe2O3十SO2
[分析] (1)从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元素在两边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其原子个数在两边有奇数亦有偶数。
(2)反应式左边有O2 ,由“乘法则”可知,其系数无论为何,O原子总数必为偶,而由“加法则”可知,要使右边O原子总数亦为偶,就必须给右边含奇数个氧原子的Fe2O3系数选配2,使之偶数化,则:
FeS2十O2——2 Fe2O3十SO2
(3)由已确定的系数,推出与此有关的其它物质的系数。
反应式右边有4个Fe原子,故左边FeS2的系数须配4,则:
4FeS2十O2——2 Fe2O3十SO2
然后以左边的S原子数,推得右边应有8SO2,即:
4FeS2十O2——2 Fe2O3十8SO2
最后配平O原子,当左边有11O2时,反应式则可配平为:
4FeS2十11O2——2 Fe2O3十8SO2
通过验证可知,配平无误.
七、化合价法
非氧化一还原反应、不涉及到电子得失及化合价的升降,对这类反应,特别是对于复杂的非氧化一还原反应的配平,运用化合价法极为方便。其配平原则依据是: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价(或负价)的总数相等。
下面以一例来说明其配平方法步骤:
[例1] 配平Ca 2(PO4)2十Na2CO3——CaCO3十Na3PO4
分析: (1)在反应式各物质下面注明各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价(或负价)总数:
Ca 2(PO4)2十Na2CO3——CaCO3十Na3PO4
正价总数 十6 十2 十2 十3
(2)求各正价(或负价)的最小公倍数。十6、十2、十2、十3的最小公倍数为6。
(3)使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元素(或原于团)的正价(或负价)的总数相等。方法是把上面求得的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各正价(或负价)总数所得之商——各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作为该物质分子的系数:
6/6=1;6/2=3;6/2=3;6/3=2
这样就得其配平的方程式为:
Ca 2(PO4)2十3Na2CO3======3CaCO3十2Na3PO4
最后验证,方程式无误。
八、单质终点法
单质终点法只适用于有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不管是简单反应,还是大多数的复杂反应。单质终点法都显得明了、简捷,是配平有单质存在的反应的上乘之法,该法的要点是:凡是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均将单质及其元素的原子作为配平的终点。
具体配平方法和步骤如下实例分述:
[例1; 配平SO2十H2S一一S十H2O
[分析] 从反应式看,右边有单质硫(S)生成,故将S原子,包括SO2和H2S中的S原子作为配平的终点,而应先配氧和氢原子。
(1)反应式左边有2个O原子,故由“乘法则”可配右边H2O的系数为2,由2H2O中的H原子数推得左边的H2S系数为2,即:
SO2十2H2S——S十2H2()
(2)最后才配平S原子。因左边共有3个S原子,故单质
硫的系数应为3,即得:·
S02十2H2S=3S十2H2O
(3)验证一下,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确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般根据极大守恒规律配平方程式:
(1)化合价升降守恒:总升=总将(一般都是用这个)
(2)元素守恒
(3)以上两种都不行的时候再用:观察法
(1)化合价升降守恒:总升=总将(一般都是用这个)
(2)元素守恒
(3)以上两种都不行的时候再用:观察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的百度空间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先看式子中有没有奇数,若有,先将其配成偶数,在继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