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岁女孩的心理特征
11岁女孩的心理特征有自我意识增强,自控和自律意识两极分化,秩序感下降,自尊心更强,认知和分辨力有提高:
1、自我意识增强,胆子更大
自我意识增强表面看是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看人做事,但是从心理活动的动机来看,往往是察言观色或随风而动。
2、自控和自律意识开始两极分化
这个时候的儿童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一旦父母缺乏威信,管教手段单。
3、秩序感下降,磨蹭拖拉现象加剧
秩序感一般分为行为秩序和内心秩序两种,如果孩子对时间意识与时间管理方面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磨蹭和拖拉现象。
4、自尊心更强,但是呈现脆弱和敏感
现实生活中这个年龄段孩子却往往因为行为自控能力下降而常做一些错事,从而招致批评,这使其自尊心变得敏感起来。
5、认知和分辨力有提高,但还不全面
孩子们从各种信息渠道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也正是因为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使他们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是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初潮的现象。
二身高和体重的突增是青春期少女的显著特点。10岁以后,少女的身高往往比同龄的男孩稍高,9~14岁的几年间,身高平均每年增长6~8厘米,多者可达10~13厘米;体重的增加则与身高的增长成正比,平均每年增加5~6公斤,多者达10公斤。
扩展资料:
心理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1918年创建了动机(motivation)的概念,将动机定义为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从哲学层面上讲,人类的行为是个体自身与外界环境互动的关系,而相应从心理活动层面上来讲:所谓“个体自身”是指人的心理特征。
因为这是心理活动层面最稳定而对人类及其个体仅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而“个体与外界环境互动反映”,从心理活动层面上来讲也就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这一心理过程。由此,行为从心理活动层面上讲也就是个体的心理特征与其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
而由于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与反应的结果是形成为心理状态,所以从心理活动层面上说:行为动机实际上是属于心理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特征
11岁女孩心理特点:在心理方面,女孩到10岁以后,就萌发出了朦胧的意识,开始对两性差异及两性关系发生兴趣,对异性的鉴赏思慕之情,亦开始潜滋暗长。所谓“情窦初开”便是形容这个时期。
11岁的人虽然还有些懵懂,可是已经知道很多事情了。十一岁花季的女孩子,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都不太一样的,如果是在离异家庭下,眼里可能会看到忧郁,如果是留守儿童,可以看到那种坚强的孤独的缺少爱的心理,那就是比较沉默,
15~16岁后,随着生理上第二性征的发育,心理上也进一步成熟起来。开始认为自己是大人了,要求自立,要求别人(包括父母)尊重自己,平等对待自己,要求有独立交友,独立思考问题及有自己活动的小天地。
同时,亦希望能与异性朋友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对异性产生爱慕之情,甚至渐渐有了恋爱及性的要求,但是他们的心理毕竟尚不成熟,情绪很不稳定,性格、气质、思想的可塑性很大,很易受社会风气、周围朋友、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传播工具的影响。
扩展资料
11岁女孩生理特点:婴儿出生后至8~9岁前,虽然内外生殖器有男女之别,但因男女性腺功能皆处于被抑制的状态,体内性激素浓度也皆十分低落,虽然身高、体重增长很快,但无性别差异。
平均在11岁以后(范围为9~12岁),女孩的第二性征逐渐发育,主要表现在双侧乳房开始隆起,乳头逐渐增大,色素逐渐加深;外阴及腋窝部开始出现阴毛及腋毛,女孩第二性征从开始出现至发育完成,大约需4年时间(范围1.5~6年)。
很多女孩子在这个时期,对自己胸部发育感到懊恼,常以驼背来掩饰自己的发育,但还有的孩子却对自己的发育兴致勃勃,巴不得赶紧学高年级的学姐早点穿上胸衣。
2. 情绪起伏不定
父母一句话没说好,她就会生气,喊她起床,也有起床气,有时候买了点她喜欢吃的,能高兴半天。总之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波动非常大。
3.饮食方面
饮食方面,和他的情绪一样,大起大落,有时候特别能吃,有时候却毫无胃口;对不同食物的喜好,也是“朝三暮四”的,比如她会忽然变得很讨厌吃鸡蛋。
4.学习方面
11岁女孩开始有厌学心理,她不但可能讨厌上学,还可能讨厌老师;不但讨厌上课、写作业,而且也真的很容易疲倦、分心,甚至生病。
5. 开始有了自我意识
从前是父母买了什么衣服,她就穿什么衣服,现在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向妈妈提意见。
11岁女孩在不同环境成长下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父母还需要多耐心去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