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2011-12-03
展开全部
一、端正思想、工作作风,最大限度地服务百姓
民生问题关系重大,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现状,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充分体现了百姓的正当利益,那么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得以更好地贯彻落实。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在解决民生问题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多数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是过硬的,但也不乏一些基层干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问题。有些追求个人名利、搞政绩工程,为百姓办事少之又少;对领导惟命是从、对群众漠不关心;有的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不正之风大有所在。面对这些问题,一些基层干部必须要及时纠正解决,必须要端正思想、工作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求真务实,为国家和人民发展的长远利益着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作为基层干部要把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牢牢记在心中,作为一生不懈的追求。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社会建设离不开百姓的支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阻碍发展建设。所以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作为基层干部最大限度地服务百姓,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老百姓最关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一些口头承诺。否则,将会激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百姓的民生问题解决了,每个人也就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社会也得到了发展,才能够实现我们伟大而宏伟的奋斗目标。
二、拓宽知民情渠道,及时解民难
要想及时解决百姓问题,基层干部首先要了解到情况,百姓哪里有事哪里需要什么,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时时掌握,否则百姓民生问题就会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这里就涉及到知民情渠道问题,以往一些基层干部总是等到百姓主动找上门来,才知道哪里出现了问题,总是“被动开门”。我们能否走到群众中去,主动发现问题呢?由“被动开门”转变成“主动上门”呢?这个并不难,有很多干部不是建立了接待日、来访日、大走访吗?但难得不是一时,而是时时走访、时时接待,也就存在要建立长期的接待、走访机制的问题,不要因为某某日某某节的到来就开设一天接待日,上面来了文件就走访一下,过后就万事大吉了,这样做是不可的,解决了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百姓一世的问题,所以建立长期接待、走访机制就势在必行了。可以在相关单位街道部门常设接待室,并及时反映百姓情况,一层一层逐级把握动向,把百姓的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建立了长期接待、走访机制才能时刻了解到百姓的心声,不等百姓上门,就把他们存在的问题早已提上日程,这样百姓才更加满意、信服。
作为基层干部还可以通过公布信箱、电话等方式及时了解百姓情况。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也可以成为了解民生的主要渠道。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中,当一个叫“快活三”的网友问:“总书记,平时您上网都看些什么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说:“平时我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 “总书记,网友们在网上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您能看到吗?” 胡锦涛总书记说:“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可见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更是基层干部应具备的又一快速及时的方式。这就要求基层干部除了懂得一些网络常识外,还要建立完整的网络民生系统,既能让百姓提出问题,又能及时看到进而得到解决与反馈。
要拓宽知民情渠道,还可以通过本地媒体发挥作用,基层干部可以与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建立长期的百姓栏目,通过不同的方法来了解民声。
三、建立回访机制
通过建立长期接待、走访机制也好,通过网络、媒体也罢,我们主要的目的是为百姓解决难题。听民声、知民情、解民难了,那么百姓满意不满意呢?做法是否达到了最佳的效果呢?一件件百姓关注的问题解决后,是否还存在一些不当,矛盾是否得到根本解决等一些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还需建立回访机制。如果没有回访发现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那么就会再演变成大问题,我们不仅“治标”更要“治本”。
基层干部可采取直接回访和间接回访两种方式。基层干部在解决完百姓难题后,可找其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当事人的想法与意见;也可通过不同人、不同方面进行间接回访。通过回访可以更好地解决百姓问题,并把民生问题具体化某个环节,能够进一步实现百姓的根本利益。
总之,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任务。作为基层干部要牢牢把握这一点,真正的做到“情为民所系”,根据实际情况妥善的解决好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关系重大,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现状,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充分体现了百姓的正当利益,那么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得以更好地贯彻落实。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在解决民生问题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多数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是过硬的,但也不乏一些基层干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问题。有些追求个人名利、搞政绩工程,为百姓办事少之又少;对领导惟命是从、对群众漠不关心;有的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不正之风大有所在。面对这些问题,一些基层干部必须要及时纠正解决,必须要端正思想、工作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求真务实,为国家和人民发展的长远利益着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作为基层干部要把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牢牢记在心中,作为一生不懈的追求。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社会建设离不开百姓的支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阻碍发展建设。所以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作为基层干部最大限度地服务百姓,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老百姓最关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一些口头承诺。否则,将会激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百姓的民生问题解决了,每个人也就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社会也得到了发展,才能够实现我们伟大而宏伟的奋斗目标。
二、拓宽知民情渠道,及时解民难
要想及时解决百姓问题,基层干部首先要了解到情况,百姓哪里有事哪里需要什么,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时时掌握,否则百姓民生问题就会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这里就涉及到知民情渠道问题,以往一些基层干部总是等到百姓主动找上门来,才知道哪里出现了问题,总是“被动开门”。我们能否走到群众中去,主动发现问题呢?由“被动开门”转变成“主动上门”呢?这个并不难,有很多干部不是建立了接待日、来访日、大走访吗?但难得不是一时,而是时时走访、时时接待,也就存在要建立长期的接待、走访机制的问题,不要因为某某日某某节的到来就开设一天接待日,上面来了文件就走访一下,过后就万事大吉了,这样做是不可的,解决了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百姓一世的问题,所以建立长期接待、走访机制就势在必行了。可以在相关单位街道部门常设接待室,并及时反映百姓情况,一层一层逐级把握动向,把百姓的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建立了长期接待、走访机制才能时刻了解到百姓的心声,不等百姓上门,就把他们存在的问题早已提上日程,这样百姓才更加满意、信服。
作为基层干部还可以通过公布信箱、电话等方式及时了解百姓情况。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也可以成为了解民生的主要渠道。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中,当一个叫“快活三”的网友问:“总书记,平时您上网都看些什么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说:“平时我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 “总书记,网友们在网上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您能看到吗?” 胡锦涛总书记说:“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可见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更是基层干部应具备的又一快速及时的方式。这就要求基层干部除了懂得一些网络常识外,还要建立完整的网络民生系统,既能让百姓提出问题,又能及时看到进而得到解决与反馈。
要拓宽知民情渠道,还可以通过本地媒体发挥作用,基层干部可以与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建立长期的百姓栏目,通过不同的方法来了解民声。
三、建立回访机制
通过建立长期接待、走访机制也好,通过网络、媒体也罢,我们主要的目的是为百姓解决难题。听民声、知民情、解民难了,那么百姓满意不满意呢?做法是否达到了最佳的效果呢?一件件百姓关注的问题解决后,是否还存在一些不当,矛盾是否得到根本解决等一些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还需建立回访机制。如果没有回访发现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那么就会再演变成大问题,我们不仅“治标”更要“治本”。
基层干部可采取直接回访和间接回访两种方式。基层干部在解决完百姓难题后,可找其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当事人的想法与意见;也可通过不同人、不同方面进行间接回访。通过回访可以更好地解决百姓问题,并把民生问题具体化某个环节,能够进一步实现百姓的根本利益。
总之,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任务。作为基层干部要牢牢把握这一点,真正的做到“情为民所系”,根据实际情况妥善的解决好民生问题。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