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树》的感悟

 我来答
773792425
2011-11-29 · TA获得超过69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8.3万
展开全部
《教师教学用书》对《那树》的解读定性在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质疑,并在“教学建议”里要求“把课文当作语文材料来学习,又要把它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科书来学习”。
顺着这样的解读思路,我们的语文教师就开始操刀执教了,且教学设计也常常是大同小异。且看以下几个教学设计思路:
例1
一、认识那树的形象(奉献、执著、坚强、坚忍等)
二、理解作者的情感(对树的命运的同情和不平,对人类的残忍的批判)
例2
一、整体感知
1.请你概括那树的故事。
2.请你用“那是一棵 的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那树的品质和特点。
二、品读课文
1.画出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2.画出表现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思考
1.读完全文,你会受到什么启示?(关爱自然、善待生命……)
2.选用一个简短的片段来表达你的心声。(想象蚂蚁与那树告别时,会互相倾诉些什么。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处置那树?如果你是那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
从以上两则简短的设计思路可以看出,教学的过程或操作的方法虽有差异,但教学目标是相同的,即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文明进步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存发展。这样的设计毫无疑问是受了《教师教学用书》的影响,将该文理解为“环保题材”。但这样的解读是否已经可以了呢?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文本意义,即在具体的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语词意义;二是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实际意义;三是作者意义,即作者欲在作品中表达的主观意图。这三个层面既互相依存,但又有差异。那么,《那树》一文从这三个层面的“意义”上可以有哪些解读呢?
首先,从文本意义来说,文章通过“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的老树的遭遇,揭示科学技术发展正在剥离着人类生活的最后一层诗意。文章通篇都关注着大树的命运,并在语词之间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愤恨之情,例如写电锯锯树,“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这样的描写真是惨不忍睹,又如作者把锯树说成“屠杀”,说成“葬礼”,把锯树人说成“刽子手”等,这些带有倾向性的语词都明显地表明了文本意义。按这个层面的意义理解,把《那树》解读为“环保题材”,是很自然而贴切的。
其次,从读者意义来说,“那树”或许不仅仅是那“树”了。台湾《国文教学手册》中说:“《那树》固然是老树一生实际的写照,但响应到人类社会,老树的坚固稳定,何尝不是传统文化根深叶茂的表征?”从表面看,文章是表达对大树的痛悼哀怜,往深处想,是表达对人类发展、人类文明一种反思之后的忧虑。从这个角度而言,《那树》就是一篇运用小说笔法写就的散文,同时也是一篇寓言,关于树的寓言。难怪作家王性初会说:“在《那树》中,作家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树即写人。树的遭遇,就是人类的遭遇,树的不幸,就是人类的不幸,对树的杀戮,就是对人类的杀戮。此时,让人们不禁想起著名诗人艾青的不朽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心灵在上帝的手套里永生》,《名作欣赏》2009年第7期。)
再次,从作者意义上来说,就应当结合作者王鼎钧写此文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并了解写作此文时的历史。作者的回忆录第四部《文学江湖》中写到的王敏之校长救学生而牺牲之义举,当是《那树》背后隐藏的故事。在《谍匪是怎样做成的》那一章里,大致有这件事情的原貌:内战后期,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山东流亡学生一万多人奔到广州,山东省政府主席出面交涉,把这些青年交给澎湖防卫司令李振清收容,一律编入步兵团。学生抗议,高呼要上学不要当兵。军方开枪镇压,引发血案。校长张敏之为学生奔走,于是军方“做”出了“谍匪案”,判定两位校长张敏之、邹鉴和五名学生共同试图以非法方式颠覆政府,各处死刑及褫夺公权终身。所以,“作家笔下的那棵树,原型是为了保护学生的校长张敏之先生;那压在石子、沥青、柏油下闷死的‘断根’,就是背着‘谍匪’罪名的山东子弟。”(杨传珍,《拟人化的树还是拟树化的人?——王鼎钧〈那树〉索隐》。)
作者之所以把张敏之校长写成一棵树,是为自保。“收录《那树》的散文集《情人眼》出版于1970年。那时候,台湾还处在‘白色恐怖’时期,承担着养家糊口使命的王鼎钧,是没有权力丢掉身家性命的。几十年之后,作家身在纽约,以平常心回忆台湾生活时说:‘有一位山东籍的小说家对我说过,他几次想把冤案经过写成小说,只是念及‘身家性命’无法落笔,‘每一次想起来就觉得自己很无耻’。他的心情也是我的心情。”(同上。)经历了人生大磨难、大痛苦的王鼎钧,最终有了大觉悟,遂用“寓言体”的散文来表达哲思,在小事件中暗含的深意和玄机,要靠读者自己去领悟,《那树》一文因此被人视为王鼎钧“宗教散文”的巅峰作品之一。
当然,我们在教学时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一是我们有没有必要还原作者的本意,二是有没有必要引导学生解读到这个层面的意义。笔者认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有深度前瞻,尽量拓展文本解读的域度和深度,但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一切以“学情”为原则。就《那树》一文而言,若仅就“那树”读到“树”,则仅仅停留于文本的语词意义,这样的读解太肤浅。若一定要学生读出作者的经历和沧桑,则难度又嫌过高,且必要性也不大。所以正确把握文本解读的深浅度是一种教学智慧,它既包括文本本身的深浅,也应包括学生接受能力的深浅。如果教学前教师能根据学生学情、自身优势及文本特点,实施有效的课前预设;教学时又让学生沉入到语言的海洋,对教学文本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穿越文本解读的迷雾,则“那树”就不只是“树”了。
那片h花海
推荐于2016-12-01 · TA获得超过27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6万
展开全部
  这是一个苍老的灵魂。他坚持着、努力着挺立着,试图不去倒下。他做到了,在强大的台风面前他屹立不动,甚至“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同时,他也没做到,在电锯面前他“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是因为人类的力量强大地胜过自然了吗?可是,人类的活动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渺小、可笑!

  这是一个爱心漫溢的灵魂。他坚持着、努力着想继续给予在烈日下疾走的人们他的凉茶一般的浓荫。他做到了,在夏天人们“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荫”,他尽力伸展他的臂膀,用厚重的绿荫拥抱树下的人们;可是,他今后再也做不到了,因为蚂蚁们已经“来参加树的葬礼”了。

  这是一个孤独的灵魂。他坚持着、努力着想让别人理解他,理解他的一颗孤独的心。他做到了,在他的躯干中有一群深爱着他和他深爱着的蚂蚁王国,孤独和孤独就因此撞出了火花;可是同时,他也失败了,对于无辜的他,人们的态度是什么呢——奇怪、憎恶再加上幸灾乐祸?

  对于恶劣的环境,他含笑迎接;对于与他格格不入的人类文明与现代的象征,他沉默地接受;对于那致命的电锯,他咬着牙一声不吭地忍受。自始至终,他从来都没说什么。但是,在寂静的夜晚,你是否听到了那声幽幽的长叹,你又是否嗅到了空气中浓重的辛酸?

  树,最大的悲哀就是树自己。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