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下面一篇孔子的的文章谁知道出处?
初中时学过一篇关于孔子的文章,大致是说周游列国时困于陈蔡之间,没饭吃,好不容易找到点米蒸饭却被子路先偷吃了,巧的是被孔子看到了。于是孔子不动声色,到吃饭的时候说要先敬祖先...
初中时学过一篇关于孔子的文章,大致是说周游列国时困于陈蔡之间,没饭吃,好不容易找到点米蒸饭却被子路先偷吃了,巧的是被孔子看到了。于是孔子不动声色,到吃饭的时候说要先敬祖先,这时候子路说这个饭在蒸的时候进了灰,怕老师吃到,所以他先把有灰的米饭在盛之前先吃了,已经不是完整的了,所以不能再敬孔子了。所以孔子感叹到:我们了解外界用的是眼睛,但是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的啊。
展开
展开全部
原文: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少顷,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也。”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译文:
孔子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饭了。白天睡在这里,颜回则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时,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要用干净的饭祭奠先人后在动口。” 颜回回答道:“不可以,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所以我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它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而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出处:《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任数】
《吕氏春秋》简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在公元前239年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 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少顷,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也。”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译文:
孔子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饭了。白天睡在这里,颜回则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时,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要用干净的饭祭奠先人后在动口。” 颜回回答道:“不可以,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所以我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它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而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出处:《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任数】
《吕氏春秋》简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在公元前239年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 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展开全部
说的是可爱的颜回,具体内容不是这样子的。
在陈蔡绝粮之际,弟子们好不容易从外面找来一点小米,然后让颜回来煮粥给大家吃,在那煮他看着,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子贡和子路两人亲眼看见颜回用手到锅里面抓了一团饭吃,两人觉得太不可理解了,对他们的精神打击太大了,这么伟大的人物也干这种事,跑去找老师,老师啊,你看看这个颜回怎么会这样呢?他们很痛苦,孔子说这个事我不相信。子贡和子路说,我们亲眼看见的你还有什么不相信的呢?老师说,那别着急我来调查一下。就把颜回叫来跟他说,颜回啊,你把粥煮好了吗?煮好了。那好你拿来,我要用这个粥来祭奠祖先。颜回一听,老师,不可以,因为这个粥已经不干净了,我刚才在煮粥时屋顶上掉下一块黑灰,掉到锅里去了,我把这个黑灰捞起来了,可灰上沾了一点饭粒,丢掉又舍不得,我把它吃了。孔子回头看看子路和子贡,你们明白了吗。这事很有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哪怕像颜回这样的人也不免被人误解。
我听的故事是这样的。我也相信是这样的。
记载的也大致是这样的!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吕氏春秋》
在陈蔡绝粮之际,弟子们好不容易从外面找来一点小米,然后让颜回来煮粥给大家吃,在那煮他看着,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子贡和子路两人亲眼看见颜回用手到锅里面抓了一团饭吃,两人觉得太不可理解了,对他们的精神打击太大了,这么伟大的人物也干这种事,跑去找老师,老师啊,你看看这个颜回怎么会这样呢?他们很痛苦,孔子说这个事我不相信。子贡和子路说,我们亲眼看见的你还有什么不相信的呢?老师说,那别着急我来调查一下。就把颜回叫来跟他说,颜回啊,你把粥煮好了吗?煮好了。那好你拿来,我要用这个粥来祭奠祖先。颜回一听,老师,不可以,因为这个粥已经不干净了,我刚才在煮粥时屋顶上掉下一块黑灰,掉到锅里去了,我把这个黑灰捞起来了,可灰上沾了一点饭粒,丢掉又舍不得,我把它吃了。孔子回头看看子路和子贡,你们明白了吗。这事很有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哪怕像颜回这样的人也不免被人误解。
我听的故事是这样的。我也相信是这样的。
记载的也大致是这样的!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吕氏春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孔子世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