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是怎么做成的?
1.先把以上工具好方在平滑的地方;
2.然后用刀具挑出黄泥中刀渣质;
3.将黄泥揉得不毡手为止才可以用来捏造泥人或者自己喜欢的东西。
注意事项:
务必将黄泥中的渣质清除干净;
如诺没有没有以上刀具可以将木棒肖成形状相同木刀。
面塑实际上就是“馍”,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用手指和小刀、小篦子、竹针等通过压、按、点等手法塑造出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而形成的各种小型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的工艺品,制作步骤“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缺一不可。
面塑的核心技术是发面,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步骤进行捏制,那么一个鲜活的面塑形象就会脱颖而出。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为旅游者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
扩展资料
沈阳民间面塑师于启全的面塑作品《清明上河图》2013年09月13日在沈阳展出。于启全与3位朋友耗时1年多,用去200多斤面粉,捏出500多个人物、50多个牲畜,以及房屋楼宇等,用面塑的形式立体再现了《清明上河图》原貌。
原作《清明上河图》长5.28米,宽25.8厘米。于启全面塑的《清明上河图》,放置在长6米,宽50厘米的紫檀木底座上。于启全告诉记者,将图中景象由平面变为立体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所以在空间上有所延伸。
面塑《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2-2.5厘米高,五官、胡须、发髻甚至表情都清晰可见,每一个人物的神情都栩栩如生。
8岁就开始接触面塑的于启全说,自己最擅长捏人物和动物,捏这样的人物对于他并非难事,然而捏500余个人物仍时常让于启全工作到废寝忘食。
其他3位朋友分别负责房屋楼宇、桥梁、树木等的捏制。他们用面的扭动巧妙塑造出河道中流淌的水、人用盆倒出的水流动之感,以及店铺门口张挂旗帜随风而动的视觉效果。除油纸伞的伞盖、轿子的门帘、人物挑的扁担等用面无法呈现出质感外,其他部分均为面塑。
于启全说,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面塑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自己10年前就有了创作面塑《清明上河图》的想法,直到1年前得到3位朋友的支持,才创作出了面塑作品《清明上河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泥人面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6米《清明上河图》面塑现沈阳 耗200多斤面粉
一、准备材料
泥、小刀、颜料、塑料杯子、水。
二、制作泥人方法步骤:
先找一个塑料杯子,在里面放上泥,大约放半杯,再往里面放一些水,搅拌均匀,让它变成一团。
把做好的泥巴拿在手里,然后我们先做好泥人的头,注意如果做耳朵的时候,捏不起来可不要捏,不然的话会拔坏的,捏不起来,我们可以用剩下的泥做一双小耳朵。接着做泥人的身子,如果做手的时候也捏不起来,我们就可以另外捏两只手安上去。
我们用小刀刻出眉毛、嘴、眼睛、鼻子。注意用小刀的时候不要割伤手了。割眉毛的时候,先割个弯的形状,在上面割三横,那就是皱纹。
把做好的泥人放在阳光下晒干,注意不能在太强热的阳光下晒,不然的话会干得太快,泥人会裂开的。在太阳下晒50分钟或1个小时。
把晒好了的泥人,放在桌上。把我们准备好了的颜料涂上,然后晒干,一个泥人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