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在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五种:
一,学校适应不良型的心理问题;
二,强迫型的心理问题;
三,抑郁型的心理问题;四,焦虑型的心理问题;五,恐怖型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适应不良型 学习适应不良型是中学生中常见的一种适应型障碍。中学生往往由于学校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学习,更不上班级,甚至造成中途休学或辍学。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生理功能三个方面。
(1)情绪方面。抑郁、焦虑、强迫、恐怖、厌烦、退缩等是常见的表现,具体表现为害怕学习,上课注意力涣散,思考乏力,听不好课,做不好作业,但又想把学习搞上去,产生焦虑;有些同学害怕或回避上学,或有恐惧反应,或呈萎靡状态;有些同学有矛盾观念和愤怒反应,易激惹,依赖性增强。
(2)行为方面。学习适应不良的同学均有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能力抑制。以往学习能力良好,成绩不错,适应不良后学习能力受到抑制,产生学习困难,上课无法做笔记,记忆力下降,作文写不出,稍复杂的题目无法解决等;因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不能持续做一件事,莫名其妙地终止作业或看书,无目的地摆弄小物件或发呆等。第二,社会性退缩。与同学交往减少,学习、生活活动也减少,不愿发言,不想运动,体育课也提不起劲,成为同学活动的旁观者,游离于同辈群体之外。第三,品行絮乱。行为违反与年龄相符的社会规范和准则,如逃学、斗殴、说谎、偷窃、抽烟、离家出走等现象均有可能出现。还有些学生活动过度,寻求快乐和刺激,如沉溺于电子游戏机、不遵守纪律、袭扰他人。第四,行为倒退。行为像儿童,学习无目标,活动无计划,喜欢儿童游戏,不合群但不是因为退缩,而是和同学玩不到一块,谈不到一起。
(3)生理功能方面。表现在上课头昏、脑胀,入睡困难,以及腰酸背痛、心悸、乏力等,身体检查则没有特定的躯体问题。
二,强迫型 这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问题。自己能意识到这些表现不合理、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和摆脱,深为焦虑和不安。它对同学的学习、生活和在校适应有很大的不良影响,应及时接受辅导。具体表现为:
(1)强迫观念。如脑内反复回旋某歌曲的旋律、别人对自己说的话;作业或考试后总觉得写错了字或做错了题,上学路上总疑惑忘带书或文具;总是担心考试失败、挨老师批评,担心自己会发胖;看到小刀就会想到会割破手;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如“1+2为什么等于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无实际意义的想法。
(2)强迫冲动和强迫动作。如在考试时,总觉得想要大小便,但并不去上厕所;看到老师或父母总是想辱骂、吵闹或打架,但表面上却顺从平静;反复检查自己任何一次作业或试卷;总是在路上数石块数或步数。
三,抑郁型 这是有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久的情绪低落状态为特征的心理问题,常伴有焦虑、沮丧、压抑、苦闷、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有这类心理问题的同学一般能基本适应学校生活,但心理压抑、情绪苦闷,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具体表现为:
(1)兴趣衰退。这类同学对生活的兴趣明显减退,不仅对学校、社会中各种新鲜事物不感兴趣,而且对自己以前的兴趣爱好也基本丢失。
(2)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妄自菲薄,并有内疚后悔等自责倾向,多为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和对自己的失败估计。如学习成绩较好,但坚持认为自己学习很差,以后肯定不能毕业。
(3)精力衰退。自感疲惫无力,不能进行复杂思考和较强运动。这类同学往往感到听课、做作业时,头脑无法兴奋起来,但一般无杂念而是一片空白,体育课甚至日常生活无力或不想去承受,有力不从心之感。
(4)封闭退缩。不愿交往,情绪苦闷且封闭,不诉说也不写日记。这类同学通常能维持和其他同学、老师和一般性交往,但被动勉强,交往内容表面化,不作稍深的情感交流他们的退缩往往出于自卑和认为任何人都无法帮助自己。
(5)躯体不适。伴有躯体症状,如头疼、背痛、肢体酸痛等,还有失眠等睡眠障碍,有些同学有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之感。
(6)悲观失望。觉得生活中一切都没什么意义,感到前途渺茫;想前进、想成功,但看不到光明和目标;有时下决心改变自己,但没有付诸行动的勇气;无望、无助感强烈。
四,焦虑型 个体处于一定的应激状态便会感到焦虑,这是正常的。焦虑型的心理问题是指一种无明确对象、无法摆脱的焦虑状态,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种形式。
(1)急性焦虑,又称惊恐发作。以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为典型特征,有“大祸临头”之感,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头晕目眩等,还可能有出汗、发抖、腹痛等。急性焦虑的发作急剧,很难预料,但持续时间不长,一般1~20分钟,长达数小时。发作后虚弱无力,但焦虑体验不明显,数日后恢复。
(2)慢性焦虑,又称广泛性焦虑。在焦虑型中较为常见。表现为持续性的紧张和不安;学习、活动时心烦意乱,记忆和思维受阻;交往中紧张、易激惹;遇事时惊慌失措,往坏处想等。明知客观上并不存在威胁、危险和失败结局,是主观上过滤,但无法控制,惶惶不可终日。同时出现心悸、口干、出汗、脸色苍白以及震颤、发抖、肉跳、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梦惊等现象。
五,恐怖型 这种心理问题指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情境,或在人际交往时产生异常恐惧并主动回避以消除不安。中学生中较常见的为社交恐怖和特异性恐怖,而且前者有增长的趋势。
(1)社交恐怖。主要特点是在人际交往中自感害羞、局促不安、尴尬、笨拙、迟钝、怕成为人的耻笑对象,而不敢在公开场合讲话、做作业、吃饭等,以至不能正常交往;看着对方即自感面红耳赤、表情异样,而且怕被对方觉察,从而回避目光相遇,严重者会发展到足不出户。
(2)特异性恐怖。指各种和个体自身活动的特异性有关的恐怖,如飞行恐怖、注射恐怖等。一些中学生对学校产生恐怖,如害怕看校门、害怕见到老师和同学、回避学校生活,又称学校恐怖。 以上对五种常见心理问题类型的介绍,目的是使大家对它们有一个初步了解。在青少年阶段出现上述的心理问题是比较普遍的,是可以理解的,大家不要害怕它,要敢于面对它,正确解决它。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 5% —— 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有些农村的孩子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五)意志障碍
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中国的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了。
(六)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造成的,因此表现出经常型、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七)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指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
(八)依赖心理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小学生较强的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如天气的变化不能适应,不知道添减衣服,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醒才行,否则很容易感冒。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如,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九)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
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部分小学生临考时处于紧张而又恐惧的情绪状态。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排名次和决定人生前途的升学考试,大部分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很大,他们渴望成功,也担心遭到失败。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稍有一次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总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来应该答上的问题在脑中毫无印象,发挥失常。严重者还会出现生理异常反应,不能正常参加考试。长期这样,会造成其心理变态,性格乖僻和行为异常。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来自小学生自身的因素
1、遗传因素
在农村,由于近亲婚姻造成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残疾,智力偏低等,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习和生活,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他人也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必然造成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
2、气质类型
小学生同成年人一样,气质类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其中,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对不良刺激反应敏感,他们极易产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师批评而言在我们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打击。如辽源市一小学生因受老师批评而服毒自杀的事件,恐怕与那位学生的气质类型有直接的关系。
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其大脑的发育趋于成熟,这对其心理发展极为有利,因此,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因为其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来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感意志,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1、父母的溺爱
众所周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20多年,使我国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化: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无所适从。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有的家庭,父母从来不把子女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认为子女只能逆来顺受,惟命是从。他们对子女过于严厉、粗暴和专制。还有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爱的误区”,对子女过高要求,过度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琴棋书画样样学,英语电脑门门通,考试名列前茅……只要学习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而一旦失误,就挖苦讽刺,棍棒相加。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损害,独立性受到压抑,加上彼此间生活观,价值观等存在差异,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间关系紧张,隔阂加剧,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惧、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诱发心理问题。
3、家庭气氛不和谐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离婚的父母,有的没人要子女,有的随法院判决,不管哪种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学龄期就仇视社会,嫉妒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在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比例比较大,研究证明,家庭冲突不仅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还会导致孩子在神经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态。
(三)来自学校的因素
1、学习负担过重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师的期望。由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课堂的现象依然存在。老师评价学生,社会衡量学校,理论上是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分数和升学率。为了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价值了学生的负担。这种局面使小学生疲于应付,心理极度紧张,导致他们用脑过度,皮层机能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率,造成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或者产生焦虑、苦闷、压抑、恐惧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障碍。
2、教师教育方法失当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教师把学生考高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忽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迁移、泛化到小学生与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焦虑。
3、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空白
过去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曾不公正地对待心理学。80年代初,我国在部分高校恢复了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尽管普及心理学科学知识的工作已经做了20多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进入小学课堂,小学普遍没有心理健康指导机构,国内较少的心理专家和心理医生对小学生来说更是鞭长莫及。
(四)来自社会的因素
1、社会竞争的加剧
虽然小学生还没有直接接触社会,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无不在给他们灌输一个事实: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传播的瞬息万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使得小学生不得不体会到竞争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对现实充满迷茫和困惑,产生无所适从的心态,从而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2、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还没有达到净化的情况下,新旧体制的共存,法规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不健康东西的泛滥;一部分人的社会道德水平滑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儿童,这些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日益突出的小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但它并非洪水猛兽,它既然有形成发展的过程,我们就必然能找到预防和矫治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必须重视,虽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学生仅仅极少数,但是我们发现学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偏差问题随年龄增长,因此需要对全体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心理健教育的原则。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宽容、保密、持续”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分析的最大不同,心理分析研究的前提是把人作为有心理问题需要矫治,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假设小学生群体中大量存在心理问题,而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心理健康发展,个别学生确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矫正。
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这一个学生的一切。宽待每一个学生,就不能把学生分类,不能假设班级学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经济文化行为习惯不同而看不起学生。缺乏对学生的宽容,心与心难沟通,教师与学生难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进行。教师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学生,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不能原谅的错误,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问题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适时的问题。
保密事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一定要保密。谈话纪录、心理测试资料都要妥善保管。保密的对象包括学生本人、家长和其他的老师,不能随意使用学生个案资料,保密还要有时间的规定。
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持续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系列化,一是要有长期的规划和打算,要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应急任务,而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小学教育的一部分,伴随整个小学阶段。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团体辅导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因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时代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辅导室的工作应该专业化,教师应培训上岗。心理辅导室要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小学生心理辅导室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心理辅导室的名称可以童趣化,例如可叫作“金苹果”俱乐部等。
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接触许多的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以写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测试与矫治。采用问卷调查、测试纸等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现状,而后找出存在普遍意义的问题。测试量表宜采用心理专家提供的专门设计的量表,一般不提倡使用自己设计的心理调查表。测试的数据资料仅供参考而已,所有的数据都不可全信, 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数据表现的。通过测试调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团体辅导、心理辅导俱乐部活动、个案教育等,进行必要的预防和矫治,促进小学生整体发展。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该课程可分为心理卫生与健康科普和实际训练操作两部分。前者是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者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借此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三)小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那些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小学生应当在教师和家长的直接指导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2、小学生要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如:(1)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3、小学生要善于求助,寻找支持
寻求帮助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积极态度,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有问题,可以和师长、亲人、朋友谈。求得帮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心理咨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有所变化。在这个丰富的社会,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它的质量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提高。
一,学校适应不良型的心理问题;
二,强迫型的心理问题;
三,抑郁型的心理问题;四,焦虑型的心理问题;五,恐怖型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适应不良型 学习适应不良型是中学生中常见的一种适应型障碍。中学生往往由于学校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学习,更不上班级,甚至造成中途休学或辍学。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生理功能三个方面。
(1)情绪方面。抑郁、焦虑、强迫、恐怖、厌烦、退缩等是常见的表现,具体表现为害怕学习,上课注意力涣散,思考乏力,听不好课,做不好作业,但又想把学习搞上去,产生焦虑;有些同学害怕或回避上学,或有恐惧反应,或呈萎靡状态;有些同学有矛盾观念和愤怒反应,易激惹,依赖性增强。
(2)行为方面。学习适应不良的同学均有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能力抑制。以往学习能力良好,成绩不错,适应不良后学习能力受到抑制,产生学习困难,上课无法做笔记,记忆力下降,作文写不出,稍复杂的题目无法解决等;因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不能持续做一件事,莫名其妙地终止作业或看书,无目的地摆弄小物件或发呆等。第二,社会性退缩。与同学交往减少,学习、生活活动也减少,不愿发言,不想运动,体育课也提不起劲,成为同学活动的旁观者,游离于同辈群体之外。第三,品行絮乱。行为违反与年龄相符的社会规范和准则,如逃学、斗殴、说谎、偷窃、抽烟、离家出走等现象均有可能出现。还有些学生活动过度,寻求快乐和刺激,如沉溺于电子游戏机、不遵守纪律、袭扰他人。第四,行为倒退。行为像儿童,学习无目标,活动无计划,喜欢儿童游戏,不合群但不是因为退缩,而是和同学玩不到一块,谈不到一起。
(3)生理功能方面。表现在上课头昏、脑胀,入睡困难,以及腰酸背痛、心悸、乏力等,身体检查则没有特定的躯体问题。
二,强迫型 这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问题。自己能意识到这些表现不合理、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和摆脱,深为焦虑和不安。它对同学的学习、生活和在校适应有很大的不良影响,应及时接受辅导。具体表现为:
(1)强迫观念。如脑内反复回旋某歌曲的旋律、别人对自己说的话;作业或考试后总觉得写错了字或做错了题,上学路上总疑惑忘带书或文具;总是担心考试失败、挨老师批评,担心自己会发胖;看到小刀就会想到会割破手;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如“1+2为什么等于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无实际意义的想法。
(2)强迫冲动和强迫动作。如在考试时,总觉得想要大小便,但并不去上厕所;看到老师或父母总是想辱骂、吵闹或打架,但表面上却顺从平静;反复检查自己任何一次作业或试卷;总是在路上数石块数或步数。
三,抑郁型 这是有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久的情绪低落状态为特征的心理问题,常伴有焦虑、沮丧、压抑、苦闷、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有这类心理问题的同学一般能基本适应学校生活,但心理压抑、情绪苦闷,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具体表现为:
(1)兴趣衰退。这类同学对生活的兴趣明显减退,不仅对学校、社会中各种新鲜事物不感兴趣,而且对自己以前的兴趣爱好也基本丢失。
(2)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妄自菲薄,并有内疚后悔等自责倾向,多为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和对自己的失败估计。如学习成绩较好,但坚持认为自己学习很差,以后肯定不能毕业。
(3)精力衰退。自感疲惫无力,不能进行复杂思考和较强运动。这类同学往往感到听课、做作业时,头脑无法兴奋起来,但一般无杂念而是一片空白,体育课甚至日常生活无力或不想去承受,有力不从心之感。
(4)封闭退缩。不愿交往,情绪苦闷且封闭,不诉说也不写日记。这类同学通常能维持和其他同学、老师和一般性交往,但被动勉强,交往内容表面化,不作稍深的情感交流他们的退缩往往出于自卑和认为任何人都无法帮助自己。
(5)躯体不适。伴有躯体症状,如头疼、背痛、肢体酸痛等,还有失眠等睡眠障碍,有些同学有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之感。
(6)悲观失望。觉得生活中一切都没什么意义,感到前途渺茫;想前进、想成功,但看不到光明和目标;有时下决心改变自己,但没有付诸行动的勇气;无望、无助感强烈。
四,焦虑型 个体处于一定的应激状态便会感到焦虑,这是正常的。焦虑型的心理问题是指一种无明确对象、无法摆脱的焦虑状态,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种形式。
(1)急性焦虑,又称惊恐发作。以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为典型特征,有“大祸临头”之感,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头晕目眩等,还可能有出汗、发抖、腹痛等。急性焦虑的发作急剧,很难预料,但持续时间不长,一般1~20分钟,长达数小时。发作后虚弱无力,但焦虑体验不明显,数日后恢复。
(2)慢性焦虑,又称广泛性焦虑。在焦虑型中较为常见。表现为持续性的紧张和不安;学习、活动时心烦意乱,记忆和思维受阻;交往中紧张、易激惹;遇事时惊慌失措,往坏处想等。明知客观上并不存在威胁、危险和失败结局,是主观上过滤,但无法控制,惶惶不可终日。同时出现心悸、口干、出汗、脸色苍白以及震颤、发抖、肉跳、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梦惊等现象。
五,恐怖型 这种心理问题指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情境,或在人际交往时产生异常恐惧并主动回避以消除不安。中学生中较常见的为社交恐怖和特异性恐怖,而且前者有增长的趋势。
(1)社交恐怖。主要特点是在人际交往中自感害羞、局促不安、尴尬、笨拙、迟钝、怕成为人的耻笑对象,而不敢在公开场合讲话、做作业、吃饭等,以至不能正常交往;看着对方即自感面红耳赤、表情异样,而且怕被对方觉察,从而回避目光相遇,严重者会发展到足不出户。
(2)特异性恐怖。指各种和个体自身活动的特异性有关的恐怖,如飞行恐怖、注射恐怖等。一些中学生对学校产生恐怖,如害怕看校门、害怕见到老师和同学、回避学校生活,又称学校恐怖。 以上对五种常见心理问题类型的介绍,目的是使大家对它们有一个初步了解。在青少年阶段出现上述的心理问题是比较普遍的,是可以理解的,大家不要害怕它,要敢于面对它,正确解决它。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 5% —— 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有些农村的孩子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五)意志障碍
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中国的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了。
(六)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造成的,因此表现出经常型、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七)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指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
(八)依赖心理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小学生较强的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如天气的变化不能适应,不知道添减衣服,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醒才行,否则很容易感冒。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如,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九)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
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部分小学生临考时处于紧张而又恐惧的情绪状态。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排名次和决定人生前途的升学考试,大部分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很大,他们渴望成功,也担心遭到失败。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稍有一次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总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来应该答上的问题在脑中毫无印象,发挥失常。严重者还会出现生理异常反应,不能正常参加考试。长期这样,会造成其心理变态,性格乖僻和行为异常。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来自小学生自身的因素
1、遗传因素
在农村,由于近亲婚姻造成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残疾,智力偏低等,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习和生活,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他人也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必然造成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
2、气质类型
小学生同成年人一样,气质类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其中,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对不良刺激反应敏感,他们极易产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师批评而言在我们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打击。如辽源市一小学生因受老师批评而服毒自杀的事件,恐怕与那位学生的气质类型有直接的关系。
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其大脑的发育趋于成熟,这对其心理发展极为有利,因此,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因为其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来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感意志,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1、父母的溺爱
众所周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20多年,使我国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化: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无所适从。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有的家庭,父母从来不把子女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认为子女只能逆来顺受,惟命是从。他们对子女过于严厉、粗暴和专制。还有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爱的误区”,对子女过高要求,过度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琴棋书画样样学,英语电脑门门通,考试名列前茅……只要学习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而一旦失误,就挖苦讽刺,棍棒相加。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损害,独立性受到压抑,加上彼此间生活观,价值观等存在差异,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间关系紧张,隔阂加剧,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惧、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诱发心理问题。
3、家庭气氛不和谐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离婚的父母,有的没人要子女,有的随法院判决,不管哪种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学龄期就仇视社会,嫉妒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在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比例比较大,研究证明,家庭冲突不仅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还会导致孩子在神经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态。
(三)来自学校的因素
1、学习负担过重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师的期望。由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课堂的现象依然存在。老师评价学生,社会衡量学校,理论上是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分数和升学率。为了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价值了学生的负担。这种局面使小学生疲于应付,心理极度紧张,导致他们用脑过度,皮层机能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率,造成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或者产生焦虑、苦闷、压抑、恐惧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障碍。
2、教师教育方法失当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教师把学生考高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忽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迁移、泛化到小学生与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焦虑。
3、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空白
过去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曾不公正地对待心理学。80年代初,我国在部分高校恢复了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尽管普及心理学科学知识的工作已经做了20多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进入小学课堂,小学普遍没有心理健康指导机构,国内较少的心理专家和心理医生对小学生来说更是鞭长莫及。
(四)来自社会的因素
1、社会竞争的加剧
虽然小学生还没有直接接触社会,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无不在给他们灌输一个事实: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传播的瞬息万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使得小学生不得不体会到竞争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对现实充满迷茫和困惑,产生无所适从的心态,从而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2、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还没有达到净化的情况下,新旧体制的共存,法规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不健康东西的泛滥;一部分人的社会道德水平滑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儿童,这些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日益突出的小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但它并非洪水猛兽,它既然有形成发展的过程,我们就必然能找到预防和矫治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必须重视,虽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学生仅仅极少数,但是我们发现学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偏差问题随年龄增长,因此需要对全体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心理健教育的原则。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宽容、保密、持续”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分析的最大不同,心理分析研究的前提是把人作为有心理问题需要矫治,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假设小学生群体中大量存在心理问题,而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心理健康发展,个别学生确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矫正。
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这一个学生的一切。宽待每一个学生,就不能把学生分类,不能假设班级学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经济文化行为习惯不同而看不起学生。缺乏对学生的宽容,心与心难沟通,教师与学生难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进行。教师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学生,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不能原谅的错误,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问题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适时的问题。
保密事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一定要保密。谈话纪录、心理测试资料都要妥善保管。保密的对象包括学生本人、家长和其他的老师,不能随意使用学生个案资料,保密还要有时间的规定。
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持续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系列化,一是要有长期的规划和打算,要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应急任务,而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小学教育的一部分,伴随整个小学阶段。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团体辅导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因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时代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辅导室的工作应该专业化,教师应培训上岗。心理辅导室要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小学生心理辅导室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心理辅导室的名称可以童趣化,例如可叫作“金苹果”俱乐部等。
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接触许多的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以写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测试与矫治。采用问卷调查、测试纸等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现状,而后找出存在普遍意义的问题。测试量表宜采用心理专家提供的专门设计的量表,一般不提倡使用自己设计的心理调查表。测试的数据资料仅供参考而已,所有的数据都不可全信, 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数据表现的。通过测试调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团体辅导、心理辅导俱乐部活动、个案教育等,进行必要的预防和矫治,促进小学生整体发展。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该课程可分为心理卫生与健康科普和实际训练操作两部分。前者是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者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借此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三)小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那些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小学生应当在教师和家长的直接指导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2、小学生要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如:(1)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3、小学生要善于求助,寻找支持
寻求帮助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积极态度,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有问题,可以和师长、亲人、朋友谈。求得帮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心理咨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有所变化。在这个丰富的社会,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它的质量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提高。
展开全部
1、学校教育不良是当前形成学生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学校教育不良主要表现在:(1)在当前教育体制不能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条件下,学校教育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萌发“轻生”的念头。(2)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繁多的作业、紧张的考试、无休止的补课,这使广大中小学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一部分学生不堪重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学、弃学。据调查,在每天必须花3小时完成学校规定的家庭作业的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所占百分数明显高于正常学生,分别为17.68%和1.96%;在家长还要布置额外作业的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高达38.67%。(3)教师教育方式不正确。目前,(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在一些中小学仍然存在着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如罚站、罚抄作业、讽刺、挖苦、侮辱等,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进而导致一部分学生以“不惜牺牲自己”的方式(即放弃某学科或整个学习活动的非理性行为)来对抗来自学校或教师的不合理的现象和不理智的行为。
2、家庭教育不良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调查表明,学生的心理问题都与家庭有关。而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其家庭教育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态。(1)家长教育方式失当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有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关心、母爱,形成冷漠、怀疑、仇视的心理;而家长过分溺爱子女,结果造成学生任性、自私、孤傲的心理;也有的家庭教育子女的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打骂,使学生形成胆怯、自卑、不诚实的心理;父母对子女的不公平态度则常常是病态嫉妒形成的主要原因。(2)家庭气氛不和谐。有些家庭父母不和,时有冲突发生。孩子一回到家就陷入了争吵的“漩涡”,他们除了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充当家庭冲突的调整者或牺牲品。父母不和,关系紧张,破坏了良好的家庭气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精神高度紧张,处于提心吊胆的心境中,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3)家庭结构的健全与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象父母离婚、父母一方死亡,或存在养父养母,这样的单亲家庭其关系一般会影响或破坏孩子与家庭之间和谐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往往使孩子形成冷淡、自卑、孤僻的性格,或者产生反抗、粗暴和弃家现象。
3、社会生活环境不良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1)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也助长他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2)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一些文艺、影社广播、出版等部门,不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不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不是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而是充满“拳头”加“枕头”的内容,对儿童青少年起着教唆作用,甚至于淫秽书刊,音像制品泛滥成灾,严重地毒害儿童青少年,使他们心理变态,误入歧途。
二、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原因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要预防、解决这些问题,一条主要的途径是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家长和教师要积极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自我教育,即调控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首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措施。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但是如果他们长期被各种心理问题困扰,就会直接影响和妨碍其学业和生活。要保证学生自心健康的成长,学校应科学地组织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信箱,与得“心病”的学生磋商,交换意见,以提高其现有认识水平、思想修养水平,提高其容忍能力,逐渐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烦恼;要教会他们有关的心理知识,使其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从根本上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其次,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要进行宏观管理,加强指导监督,要大力改革以“考”为法定、“率”为标准、“分”为导向的评价评估机制,改革社会上陈腐的人才观念;学校必须优化教学环境,严格限制加班加点,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实施素质教育;二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调动沉重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教学目标;三要指导学法,让学生掌握更科学、更合理的学习方法;四要精选作业和习题,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五要改善不良的师生关系,严肃制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严禁对学生心灵施暴,应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努力建立平等、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家长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为孩子创造和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父母应关心、信任、尊重孩子,不乱加批评、打骂、溺爱孩子,使他们在和谐统一的家庭气氛中健康成长。
总之,消除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不只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庭的事,社会各方面都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净化社会空气,创造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生活环境。
2、家庭教育不良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调查表明,学生的心理问题都与家庭有关。而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其家庭教育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态。(1)家长教育方式失当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有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关心、母爱,形成冷漠、怀疑、仇视的心理;而家长过分溺爱子女,结果造成学生任性、自私、孤傲的心理;也有的家庭教育子女的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打骂,使学生形成胆怯、自卑、不诚实的心理;父母对子女的不公平态度则常常是病态嫉妒形成的主要原因。(2)家庭气氛不和谐。有些家庭父母不和,时有冲突发生。孩子一回到家就陷入了争吵的“漩涡”,他们除了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充当家庭冲突的调整者或牺牲品。父母不和,关系紧张,破坏了良好的家庭气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精神高度紧张,处于提心吊胆的心境中,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3)家庭结构的健全与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象父母离婚、父母一方死亡,或存在养父养母,这样的单亲家庭其关系一般会影响或破坏孩子与家庭之间和谐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往往使孩子形成冷淡、自卑、孤僻的性格,或者产生反抗、粗暴和弃家现象。
3、社会生活环境不良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1)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也助长他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2)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一些文艺、影社广播、出版等部门,不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不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不是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而是充满“拳头”加“枕头”的内容,对儿童青少年起着教唆作用,甚至于淫秽书刊,音像制品泛滥成灾,严重地毒害儿童青少年,使他们心理变态,误入歧途。
二、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原因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要预防、解决这些问题,一条主要的途径是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家长和教师要积极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自我教育,即调控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首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措施。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但是如果他们长期被各种心理问题困扰,就会直接影响和妨碍其学业和生活。要保证学生自心健康的成长,学校应科学地组织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信箱,与得“心病”的学生磋商,交换意见,以提高其现有认识水平、思想修养水平,提高其容忍能力,逐渐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烦恼;要教会他们有关的心理知识,使其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从根本上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其次,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要进行宏观管理,加强指导监督,要大力改革以“考”为法定、“率”为标准、“分”为导向的评价评估机制,改革社会上陈腐的人才观念;学校必须优化教学环境,严格限制加班加点,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实施素质教育;二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调动沉重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教学目标;三要指导学法,让学生掌握更科学、更合理的学习方法;四要精选作业和习题,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五要改善不良的师生关系,严肃制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严禁对学生心灵施暴,应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努力建立平等、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家长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为孩子创造和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父母应关心、信任、尊重孩子,不乱加批评、打骂、溺爱孩子,使他们在和谐统一的家庭气氛中健康成长。
总之,消除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不只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庭的事,社会各方面都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净化社会空气,创造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生活环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