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样说吧,有个叫埃里克森的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八阶段发展理论,里面详细阐述了每个发展阶段,家庭教育和孩子日后发展的关系,我介绍给你,你用心读一读,肯定会收获良多!
1 婴儿前期(0-2)信任对怀疑(0-1.5)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都是生命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指对他人的信任感,也指对自己的信任感。对那些受到适当关注的儿童来说,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有一些婴儿从没有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关爱和照顾,这使他们产生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如果儿童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婴儿必须学会信任别人对他们基本需要的照料。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艾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婴儿可能认为世界是危险的,这里的人是不可信任或不可靠的。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照料者。
参考故事:
薛女士做了新妈妈以后,婆婆就赶来伺候她坐月子,照顾小孙子。婆婆从农村来,身体好,能干也能说,一开始婆媳之间相处还挺好。但是半个月以后,薛女士的奶水就很少了,不够孩子吃的,需要添加奶粉。白天还没有关系,到夜里,人累了一天,睡得迷迷糊糊,孩子半夜饿了要吃奶,婆婆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便起床热奶,薛女士身体虚弱很不适应半夜起来“工作”,于是面对孩子的哭声,有时婆媳俩都木木的,迟迟不愿起床给孩子喂奶,俩人心里开始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推诿和对对方的责备。
一天中午,婆婆哄宝宝玩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说了几句话,让薛女士心里很难受。婆婆对着孩子说:“你看你这个妈妈呀,连奶水都没有了,算什么妈妈,奶奶年轻的时候奶水多得你爸爸都吃不完!”有时,婆婆会边喂宝宝边对宝宝说:“我的小孙子好命苦嗳,连奶水都吃不上!”虽然婆婆说的都是事实,但是薛女士有一种针扎般的心痛:自己怎么就那么无能呢。遭到婆婆的奚落,一向要强的薛女士不得不认输,但心里有时对婆婆、孩子甚至丈夫都有一种无名的恼火。
更为关键的是,宝宝属于难养型气质的孩子,特别爱哭,白天不睡长觉,醒了就哭,夜里则是个“夜哭郎”,把大人搞得筋疲力尽。每次宝宝哭的时候,婆媳俩常常会等待对方先做出反应,这时候,宝宝就会一声高于一声地哭,有时候,薛女士气得对宝宝大声嚷:“哭什么哭,烦死人了!”宝宝仿佛理解了妈妈的怨气,哭得声音更大了。
宝宝两个月大的时候,被发现两侧腹股沟疝气,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一点麻烦,比如对陌生环境的适应非常缓慢。薛女士非常着急,觉得自己的宝宝简直是“孺子不可教”。
像薛女士婆媳之间这种心理上的“明争暗斗”,在不少家庭中都存在。这种“较劲”必然会反映到养育宝宝的态度和行为上,对宝宝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婴儿后期(2-4)自主对羞怯(1.5-3)
一周岁以后,儿童会主动形成一种与外界的关联感。他们想知道,我能做什么?外界的哪些东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什么东西控制着我?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常常要试试自己能力的范围和大小。形成了自主性的儿童,觉得自己是独立的,他们善于自我表现,富于自信心,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自主性的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在大人介绍自己时用手捂住自己脸的孩子,就是缺乏自主性的儿童。
这一阶段儿童出现自我控制的需要和倾向,渴望自主,除了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自我照料外,他主要已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而渴望探索新世界。幼儿能够更好的控制肌肉,肌肉能以自己的双脚走路,开始能够控制外部世界,凡事都喜欢自己动手而不愿他人的干预。儿童必须学会“自主”——自己吃饭、穿衣、讲究卫生等等。如果不能实现这种自立,可能引起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羞耻。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父母。现代父母的特点:干预太多。
参考故事:
陈啸宇从小就喜欢黏着妈妈,无论是大小便,还是吃饭散步、穿衣洗澡都离不开妈妈,而且这些非要让妈妈为他做。妈妈虽然累一点,但看到孩子这样亲近自己,感觉非常幸福。可是孩子渐渐大了,其他的孩子都能自己穿衣了,而他却不能,幼儿园老师为此总向父母告状。有一次吃鸡蛋,他竟然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平时吃鸡蛋,都是妈妈剥好蛋壳送到他嘴边的。看到孩子没有自主能力,妈妈也很着急,担心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得不寻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
诱因分析:
如今的孩子被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视为掌中宝,自幼就在重重关怀之下成长,过度宠爱自然少不了。衣食住行样样都由他们包办,形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这样不仅使孩子丧失自主的权利,长大以后生活的自理能力也会极差。该阶段大多数儿童产生的自我控制感是自由意志的开始。具有较强自主性的儿童,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将很愿意掌握自己的命运,自信使他们能向艰难困苦挑战。相反,羞怯和怀疑的儿童将永远是追随者,他们依赖性强,缺乏果断性,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信,而这些正是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3 幼儿期(4-7)主动感对内疚(3-6、7)
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以外,开始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这时如果成年人过多的干涉,儿童将会缺乏尝试和主动性。艾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的发展程度有关。儿童试图象成人一样做事,试图承担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责任。他们有时候采取的目标或活动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冲突的,这些冲突可能使他们感到内疚。成功地解决这些危机要求达到一个平衡:儿童保持这种主动性,但是要学会不侵犯他人的权利、权益和目标。主要的社会动因是家庭。成功形成主动性是产生雄心壮志和目标感的关键。随着儿童主动性的发展,随着儿童主动性的发展,他们体会到一项任务完成的喜悦,否则,会产生内疚感,缺乏主动性,总是依赖别人。这种主动感是指导儿童以后成功的关键。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参考故事:
判若两人的晶晶
3岁半的晶晶在2岁多一点就上幼儿园了,可是在家里活泼开朗的她,到了幼儿园就像换了一个人:她总是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接近任何人,不说也不笑,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周围的一切;老师提问题时她回答的声音小得只有她自己能够听见;别的小朋友在做操时,她却木木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晶晶妈的早期教育
讲故事、早期识字、培养英语语感、接触大自然,看见什么讲什么……只要是可借鉴的育儿资讯,能做到的她都努力实现,她的希望只有一个: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了抓紧每一分钟的宝贵时间,给孩子的小脑袋里输入更多的东西,晶晶妈几乎很少带孩子去串门,因为她总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她常用别的孩子串门的时间,带晶晶唱歌、画画、听英语歌曲、玩识字卡片。晶晶妈自从有了孩子,再也不做美容、不逛街了,她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孩子。让她欣慰的是,晶晶在她的教育下聪明可爱,不但会说儿歌、背古诗,识字量也超过了500个,偶尔还会说几句简单的英语短句,各种形状、常见的颜色、百以内的数字也都能准确地说出来。
晶晶妈的反思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晶晶妈开始发现晶晶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了:别的孩子在看到同龄的小朋友时都表现出喜悦与兴奋,而晶晶的脑子里却根本没有和别人交往的概念,更不懂得应该怎么与人交往。晶晶妈带晶晶进行饭后散步的时候,她总是拽着妈妈的手,从不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每当见了邻居或熟人,不论妈妈怎么让她打招呼,晶晶都总是躲在妈妈后面,着急地拉着妈妈走。
晶晶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她觉得自己只顾开发孩子的智力,挖掘孩子的潜能,却忘了孩子终究是社会中的人。一个没有交往能力的人,就算素质再高也没有用武之地!两年以来,晶晶接触的人除了爸爸妈妈就是一些亲戚,晶晶妈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想到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去过集体生活,把她送到幼儿园去。晶晶妈马上到网上查询了关于孩子入园的有关信息,她看到只要孩子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就可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了。由于晶晶已经达到了上述的能力,因此晶晶妈决定把晶晶送到幼儿园去。
晶晶在幼儿园的表现
由于公立幼儿园只招收3岁以上的孩子,晶晶妈为了早点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得到锻炼,最后选择了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私立幼儿园。晶晶所在的小班一共有20个孩子,年龄都在3、4岁左右,其中只有4个女孩。由于男孩子比较多,又调皮,而晶晶是最小的,所以男孩子们都喜欢围着她玩。从来没接触过生人的晶晶,突然接触了那么多的人,使得她整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看着别的小朋友都能很快就把碗里的饭吃干净,而自己总是把饭吃得到处都是,这使得晶晶感到很着急。回家后,晶晶经常一边玩玩具,一边嘴里一遍一遍地反复说道:“不去幼儿园,我怕。”有时夜里还会因此哭醒。但是晶晶的这种表现却没有让妈妈担心,并且这种情况很快就结束了,这倒不是因为晶晶适应了环境,而是因为小小的她已经学会了做“两面人”。在幼儿园里,面对着那些爱闹爱动的小朋友,晶晶怕到了极点,因此她选择了逃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她从不和任何小朋友说话,幼儿园里有意思的活动她也不敢参加,因为她既跑不快,也跳不高,说话的速度也远不及其他小朋友快。在私立幼儿园里,晶晶的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一回到家里,晶晶很快就忘了幼儿园,一下就转换了角色,又重新变得活泼爱笑了。此时,妈妈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晶晶由以前不和小朋友接触,到现在变成了一见到同龄的小朋友就怕,甚至被吓哭。
晶晶满3岁时,妈妈将她转到了公立幼儿园。幼儿园老师每月都与家长就孩子的情况进行一次沟通,在沟通中晶晶妈了解到:晶晶在同龄的孩子中是比较聪明的,记忆力也极强,但是晶晶不管干什么事情都是小心翼翼的,动作慢得就像电视里的分解镜头。她没有表现欲望,也看不到同龄孩子的活泼模样,并且从来不敢主动和老师说话。晶晶妈不禁愕然,她忽然觉得自己这么耗尽心血的早期潜能开发,为什么却使孩子成了这样?将来晶晶该怎样走进社会啊?别让孩子“与世隔绝”。
片面早期智力开发VS全面素质教育培养
在晶晶这个例子里,晶晶妈在孩子入园前片面地强调早期智力开发,因而忽略了晶晶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顾此失彼,使晶晶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长大。当晶晶妈意识到孩子没有交往能力后又强硬地将自己的思想加给孩子,在晶晶完全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之时,就将孩子送到了幼儿园里去“学习”与人相处的本领。由于晶晶在入园时的年龄只有2岁,而幼儿园里与晶晶同班的孩子都是大晶晶至少1~2岁的,晶晶与这些哥哥姐姐在体力、心智、能力上都有着很大的悬殊,当她一次次地受挫之后,不仅没有学到任何的与人相处之道,反倒将自己本身所有的自信心、交往的快乐感都在幼儿园里消磨掉了。
4 童年期(7-12)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
儿童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但不久,他们开始与别的孩子展开竞争,不可避免到遇到成功或失败,如果体验到成功,他们的竞争意识就会不断增强,这为他们以后积极进取打下了基础。如果失败了,就会体验到一种无能感,对以后的生活期望都不高。这一时期形成了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希望通过自己勤奋的活动以获得成功,这一阶段属于学龄期,儿童依赖的重心已由家庭转向外部世界,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儿童必须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习技能。这一阶段儿童经常将自己与同伴相比较。如果很勤奋,儿童获得社会和学习技能,从而感到很自信。不能获得这些技能会使儿童感到自卑。主要的社会动因是老师和同伴。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5 青少年期(12-18)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对“我是谁”的回答,如果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建立了,理解自己是怎么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影响以后的职业选择。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的更多的考虑“我是谁”的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如果个体把自己各个方面,比如信念,性格、性别角色,未来的职业选择等很好的整合起来,个体遇会获得较好的角色同一性,反之,则出现角色混乱。研究表明,角色同一性建立的情况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获得角色同一性。第二种是拒斥,即个体未充分考虑到将来的各种可能性,而是把这种选择权利交给父母或其他人;第三种是同一性迷乱,未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将来的人生目标形成定论。最后一种为同一性延迟。这一阶段是童年向成熟迈进的重要转折点。青少年反复思考“我是谁?”。他们必须建立基本的社会和职业同一性,否则他们就对自己成年的角色感到困惑。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社区中的同伴。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艾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6 成年早期(18-25)友爱亲密对孤独(18-25)
如果发展得较顺利,找到比较满意的配偶,那么将会体会到亲密感,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暂时还未找到合适的配偶,那么将会体验到一种孤独。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亲密的友谊关系,与他人建立恋爱或伴侣关系(或共有同一性)。没有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会使儿童感到孤独或孤立。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爱人、配偶或亲密朋友(同性或异性)。
7 成年中期(25-50)繁殖对停滞(25-60)
这时男女建立家庭,兴趣扩展到下一代。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力,主要指关心建立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在这一阶段成人面对的主要任务是繁殖。他们要承担工作和照顾家庭、抚养孩子的责任。“繁殖”的标准是由文化来界定的。不能或不愿意承担这种责任会变得停滞或自我中心。主要的社会动因是配偶、孩子和文化规范。
8 成年后期(50以后)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以后)
如果感到自己的一生很充实,没有虚度,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认为自己的生命周期与新一代的生命周期融合为一体。如果说达不到这种感觉凡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苦短,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老年人回眸生活,认为它既是有意义的、成功的、幸福的,也是失望的、没有履行承诺和实现目标。个体的生活经验,尤其是社会经历,决定着最终的生活危机的结果。
1 婴儿前期(0-2)信任对怀疑(0-1.5)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都是生命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指对他人的信任感,也指对自己的信任感。对那些受到适当关注的儿童来说,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有一些婴儿从没有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关爱和照顾,这使他们产生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如果儿童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婴儿必须学会信任别人对他们基本需要的照料。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艾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婴儿可能认为世界是危险的,这里的人是不可信任或不可靠的。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照料者。
参考故事:
薛女士做了新妈妈以后,婆婆就赶来伺候她坐月子,照顾小孙子。婆婆从农村来,身体好,能干也能说,一开始婆媳之间相处还挺好。但是半个月以后,薛女士的奶水就很少了,不够孩子吃的,需要添加奶粉。白天还没有关系,到夜里,人累了一天,睡得迷迷糊糊,孩子半夜饿了要吃奶,婆婆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便起床热奶,薛女士身体虚弱很不适应半夜起来“工作”,于是面对孩子的哭声,有时婆媳俩都木木的,迟迟不愿起床给孩子喂奶,俩人心里开始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推诿和对对方的责备。
一天中午,婆婆哄宝宝玩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说了几句话,让薛女士心里很难受。婆婆对着孩子说:“你看你这个妈妈呀,连奶水都没有了,算什么妈妈,奶奶年轻的时候奶水多得你爸爸都吃不完!”有时,婆婆会边喂宝宝边对宝宝说:“我的小孙子好命苦嗳,连奶水都吃不上!”虽然婆婆说的都是事实,但是薛女士有一种针扎般的心痛:自己怎么就那么无能呢。遭到婆婆的奚落,一向要强的薛女士不得不认输,但心里有时对婆婆、孩子甚至丈夫都有一种无名的恼火。
更为关键的是,宝宝属于难养型气质的孩子,特别爱哭,白天不睡长觉,醒了就哭,夜里则是个“夜哭郎”,把大人搞得筋疲力尽。每次宝宝哭的时候,婆媳俩常常会等待对方先做出反应,这时候,宝宝就会一声高于一声地哭,有时候,薛女士气得对宝宝大声嚷:“哭什么哭,烦死人了!”宝宝仿佛理解了妈妈的怨气,哭得声音更大了。
宝宝两个月大的时候,被发现两侧腹股沟疝气,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一点麻烦,比如对陌生环境的适应非常缓慢。薛女士非常着急,觉得自己的宝宝简直是“孺子不可教”。
像薛女士婆媳之间这种心理上的“明争暗斗”,在不少家庭中都存在。这种“较劲”必然会反映到养育宝宝的态度和行为上,对宝宝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婴儿后期(2-4)自主对羞怯(1.5-3)
一周岁以后,儿童会主动形成一种与外界的关联感。他们想知道,我能做什么?外界的哪些东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什么东西控制着我?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常常要试试自己能力的范围和大小。形成了自主性的儿童,觉得自己是独立的,他们善于自我表现,富于自信心,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自主性的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在大人介绍自己时用手捂住自己脸的孩子,就是缺乏自主性的儿童。
这一阶段儿童出现自我控制的需要和倾向,渴望自主,除了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自我照料外,他主要已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而渴望探索新世界。幼儿能够更好的控制肌肉,肌肉能以自己的双脚走路,开始能够控制外部世界,凡事都喜欢自己动手而不愿他人的干预。儿童必须学会“自主”——自己吃饭、穿衣、讲究卫生等等。如果不能实现这种自立,可能引起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羞耻。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父母。现代父母的特点:干预太多。
参考故事:
陈啸宇从小就喜欢黏着妈妈,无论是大小便,还是吃饭散步、穿衣洗澡都离不开妈妈,而且这些非要让妈妈为他做。妈妈虽然累一点,但看到孩子这样亲近自己,感觉非常幸福。可是孩子渐渐大了,其他的孩子都能自己穿衣了,而他却不能,幼儿园老师为此总向父母告状。有一次吃鸡蛋,他竟然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平时吃鸡蛋,都是妈妈剥好蛋壳送到他嘴边的。看到孩子没有自主能力,妈妈也很着急,担心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得不寻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
诱因分析:
如今的孩子被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视为掌中宝,自幼就在重重关怀之下成长,过度宠爱自然少不了。衣食住行样样都由他们包办,形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这样不仅使孩子丧失自主的权利,长大以后生活的自理能力也会极差。该阶段大多数儿童产生的自我控制感是自由意志的开始。具有较强自主性的儿童,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将很愿意掌握自己的命运,自信使他们能向艰难困苦挑战。相反,羞怯和怀疑的儿童将永远是追随者,他们依赖性强,缺乏果断性,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信,而这些正是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3 幼儿期(4-7)主动感对内疚(3-6、7)
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以外,开始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这时如果成年人过多的干涉,儿童将会缺乏尝试和主动性。艾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的发展程度有关。儿童试图象成人一样做事,试图承担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责任。他们有时候采取的目标或活动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冲突的,这些冲突可能使他们感到内疚。成功地解决这些危机要求达到一个平衡:儿童保持这种主动性,但是要学会不侵犯他人的权利、权益和目标。主要的社会动因是家庭。成功形成主动性是产生雄心壮志和目标感的关键。随着儿童主动性的发展,随着儿童主动性的发展,他们体会到一项任务完成的喜悦,否则,会产生内疚感,缺乏主动性,总是依赖别人。这种主动感是指导儿童以后成功的关键。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参考故事:
判若两人的晶晶
3岁半的晶晶在2岁多一点就上幼儿园了,可是在家里活泼开朗的她,到了幼儿园就像换了一个人:她总是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接近任何人,不说也不笑,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周围的一切;老师提问题时她回答的声音小得只有她自己能够听见;别的小朋友在做操时,她却木木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晶晶妈的早期教育
讲故事、早期识字、培养英语语感、接触大自然,看见什么讲什么……只要是可借鉴的育儿资讯,能做到的她都努力实现,她的希望只有一个: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了抓紧每一分钟的宝贵时间,给孩子的小脑袋里输入更多的东西,晶晶妈几乎很少带孩子去串门,因为她总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她常用别的孩子串门的时间,带晶晶唱歌、画画、听英语歌曲、玩识字卡片。晶晶妈自从有了孩子,再也不做美容、不逛街了,她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孩子。让她欣慰的是,晶晶在她的教育下聪明可爱,不但会说儿歌、背古诗,识字量也超过了500个,偶尔还会说几句简单的英语短句,各种形状、常见的颜色、百以内的数字也都能准确地说出来。
晶晶妈的反思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晶晶妈开始发现晶晶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了:别的孩子在看到同龄的小朋友时都表现出喜悦与兴奋,而晶晶的脑子里却根本没有和别人交往的概念,更不懂得应该怎么与人交往。晶晶妈带晶晶进行饭后散步的时候,她总是拽着妈妈的手,从不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每当见了邻居或熟人,不论妈妈怎么让她打招呼,晶晶都总是躲在妈妈后面,着急地拉着妈妈走。
晶晶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她觉得自己只顾开发孩子的智力,挖掘孩子的潜能,却忘了孩子终究是社会中的人。一个没有交往能力的人,就算素质再高也没有用武之地!两年以来,晶晶接触的人除了爸爸妈妈就是一些亲戚,晶晶妈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想到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去过集体生活,把她送到幼儿园去。晶晶妈马上到网上查询了关于孩子入园的有关信息,她看到只要孩子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就可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了。由于晶晶已经达到了上述的能力,因此晶晶妈决定把晶晶送到幼儿园去。
晶晶在幼儿园的表现
由于公立幼儿园只招收3岁以上的孩子,晶晶妈为了早点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得到锻炼,最后选择了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私立幼儿园。晶晶所在的小班一共有20个孩子,年龄都在3、4岁左右,其中只有4个女孩。由于男孩子比较多,又调皮,而晶晶是最小的,所以男孩子们都喜欢围着她玩。从来没接触过生人的晶晶,突然接触了那么多的人,使得她整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看着别的小朋友都能很快就把碗里的饭吃干净,而自己总是把饭吃得到处都是,这使得晶晶感到很着急。回家后,晶晶经常一边玩玩具,一边嘴里一遍一遍地反复说道:“不去幼儿园,我怕。”有时夜里还会因此哭醒。但是晶晶的这种表现却没有让妈妈担心,并且这种情况很快就结束了,这倒不是因为晶晶适应了环境,而是因为小小的她已经学会了做“两面人”。在幼儿园里,面对着那些爱闹爱动的小朋友,晶晶怕到了极点,因此她选择了逃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她从不和任何小朋友说话,幼儿园里有意思的活动她也不敢参加,因为她既跑不快,也跳不高,说话的速度也远不及其他小朋友快。在私立幼儿园里,晶晶的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一回到家里,晶晶很快就忘了幼儿园,一下就转换了角色,又重新变得活泼爱笑了。此时,妈妈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晶晶由以前不和小朋友接触,到现在变成了一见到同龄的小朋友就怕,甚至被吓哭。
晶晶满3岁时,妈妈将她转到了公立幼儿园。幼儿园老师每月都与家长就孩子的情况进行一次沟通,在沟通中晶晶妈了解到:晶晶在同龄的孩子中是比较聪明的,记忆力也极强,但是晶晶不管干什么事情都是小心翼翼的,动作慢得就像电视里的分解镜头。她没有表现欲望,也看不到同龄孩子的活泼模样,并且从来不敢主动和老师说话。晶晶妈不禁愕然,她忽然觉得自己这么耗尽心血的早期潜能开发,为什么却使孩子成了这样?将来晶晶该怎样走进社会啊?别让孩子“与世隔绝”。
片面早期智力开发VS全面素质教育培养
在晶晶这个例子里,晶晶妈在孩子入园前片面地强调早期智力开发,因而忽略了晶晶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顾此失彼,使晶晶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长大。当晶晶妈意识到孩子没有交往能力后又强硬地将自己的思想加给孩子,在晶晶完全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之时,就将孩子送到了幼儿园里去“学习”与人相处的本领。由于晶晶在入园时的年龄只有2岁,而幼儿园里与晶晶同班的孩子都是大晶晶至少1~2岁的,晶晶与这些哥哥姐姐在体力、心智、能力上都有着很大的悬殊,当她一次次地受挫之后,不仅没有学到任何的与人相处之道,反倒将自己本身所有的自信心、交往的快乐感都在幼儿园里消磨掉了。
4 童年期(7-12)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
儿童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但不久,他们开始与别的孩子展开竞争,不可避免到遇到成功或失败,如果体验到成功,他们的竞争意识就会不断增强,这为他们以后积极进取打下了基础。如果失败了,就会体验到一种无能感,对以后的生活期望都不高。这一时期形成了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希望通过自己勤奋的活动以获得成功,这一阶段属于学龄期,儿童依赖的重心已由家庭转向外部世界,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儿童必须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习技能。这一阶段儿童经常将自己与同伴相比较。如果很勤奋,儿童获得社会和学习技能,从而感到很自信。不能获得这些技能会使儿童感到自卑。主要的社会动因是老师和同伴。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5 青少年期(12-18)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对“我是谁”的回答,如果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建立了,理解自己是怎么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影响以后的职业选择。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的更多的考虑“我是谁”的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如果个体把自己各个方面,比如信念,性格、性别角色,未来的职业选择等很好的整合起来,个体遇会获得较好的角色同一性,反之,则出现角色混乱。研究表明,角色同一性建立的情况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获得角色同一性。第二种是拒斥,即个体未充分考虑到将来的各种可能性,而是把这种选择权利交给父母或其他人;第三种是同一性迷乱,未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将来的人生目标形成定论。最后一种为同一性延迟。这一阶段是童年向成熟迈进的重要转折点。青少年反复思考“我是谁?”。他们必须建立基本的社会和职业同一性,否则他们就对自己成年的角色感到困惑。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社区中的同伴。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艾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6 成年早期(18-25)友爱亲密对孤独(18-25)
如果发展得较顺利,找到比较满意的配偶,那么将会体会到亲密感,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暂时还未找到合适的配偶,那么将会体验到一种孤独。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亲密的友谊关系,与他人建立恋爱或伴侣关系(或共有同一性)。没有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会使儿童感到孤独或孤立。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爱人、配偶或亲密朋友(同性或异性)。
7 成年中期(25-50)繁殖对停滞(25-60)
这时男女建立家庭,兴趣扩展到下一代。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力,主要指关心建立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在这一阶段成人面对的主要任务是繁殖。他们要承担工作和照顾家庭、抚养孩子的责任。“繁殖”的标准是由文化来界定的。不能或不愿意承担这种责任会变得停滞或自我中心。主要的社会动因是配偶、孩子和文化规范。
8 成年后期(50以后)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以后)
如果感到自己的一生很充实,没有虚度,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认为自己的生命周期与新一代的生命周期融合为一体。如果说达不到这种感觉凡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苦短,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老年人回眸生活,认为它既是有意义的、成功的、幸福的,也是失望的、没有履行承诺和实现目标。个体的生活经验,尤其是社会经历,决定着最终的生活危机的结果。
展开全部
是的,这个必须的。如果家长能在孩子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帮助他学习,让她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那么在他以后的成长中一定会有一个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但是,一定不要让她产生依赖心理,家长不在,就不学习。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家庭教育当然很重要。还有学校的教育额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是决定了。是影响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很重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当然家庭教育因素很关键,但是也不是唯一。
首先建议多沟通,适当去帮他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信心,这个应该是最重要的!
其次现在是好的习惯要慢慢培养,不用着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最后要相信我们自己和孩子一定可以成功!
我是高中老师,很高兴可以帮助您!
首先建议多沟通,适当去帮他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信心,这个应该是最重要的!
其次现在是好的习惯要慢慢培养,不用着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最后要相信我们自己和孩子一定可以成功!
我是高中老师,很高兴可以帮助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