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推荐几本有关抽样技术的权威著作
非常感谢!但现阶段没有太大精力去深入研究数理方面的内容,不知道有么有一些比较简单易懂而且又覆盖了现阶段主流抽样方法的书籍,当然越全越好喽!...
非常感谢!但现阶段没有太大精力去深入研究数理方面的内容,不知道有么有一些比较简单易懂而且又覆盖了现阶段主流抽样方法的书籍,当然越全越好喽!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比较通俗易懂的:
抽样技术——21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
作者:金勇进 等编著
丛书名:21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
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
ISBN:9787300040790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编著者们参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在汲取他人所长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从事抽样调查项目的实践,做一些总结、归纳和概括。本书有以下特色:
1.强调抽样技术的实际应用。抽样技术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我们仍把它看成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在论述中侧重于方法的应用,如不同方法的应用场合、应用条件、不同方法的特点比较等。为了与全书的基调和风格一致,本书没有拘泥于理论推导,而是将必要的数学推导放在各章后的附录中。若略去这些推导,并不妨碍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本书的一部分例题和一部分习题以我们所从事过的实际调查项目为背景。习题中涉及的计算部分,均给出了参考答案,便于学习者核对。
2.书中有两章内容在其他教科书中不多见,但却非常实用。一章是“复杂样本的方差估计”,从理论上讲这一章虽然复杂一些,但符合现代抽样技术的发展趋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复杂样本的方差估计提供了方便。事实上,许多方差估计软件中的算法就是取自其中。另一章是“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大量抽样调查的实践表明,非抽样误差正在成为影响调查数据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本章讨论了几种主要的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非抽样误差的测定模型、控制非抽样误差的方法以及对由于无回答造成缺失数据进行调整的方法。
3.加强案例分析。本书选取美国人口状况调查(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CPS)作为案例,用一章篇幅予以介绍和剖析。之所以选择CPS,是因为它是国际上最著名的大型居民人户抽样调查项目之一,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集世界调查统计学家思想之精华,其设计科学、巧妙,是抽样调查中的经典之作。我们从CPS的设计与方法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4.加强抽样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抽样调查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繁杂的工作是计算估计量方差,但目前传统的统计软件还无法直接计算不同抽样设计的估计量方差。针对这种情况,本书在附录中用一定篇幅介绍了方差估计的计算机专用软件。这部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方差估计软件的一般性介绍,另一个是对“PC CARP”软件使用的具体介绍。该软件的功能比较齐全,能够满足通常条件下的方差估计,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操作比较简单,价格比较便宜,更适合于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和使用。
本书可以作为统计学专业学生抽样调查方面课程的教材,也可以用作非统计专业学生和各类人员学习抽样技术的教材或学习参考书。本书涉及内容较多,学习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有所取舍。
比较专业的书:
1、《抽样技术》 科克伦著 张尧庭译
绝对是该领域最权威,最经典的书了。王学民老师说:这本书不是那么好懂的,数学系的人,就算看得懂每个公式,未必能懂它的意思(不是数学系的人,还是别看了吧)。
2、《Sampling: Design and Analysis(影印版)》 Lohr著 中国统计出版社
讲了很多很新的方法,无应答,非抽样误差,再抽样,都有讨论。也很不好懂,当时偶是和《Advance Microeconomic Theory》一起看的,后者被许多人认为是梦魇,但是和前者一比,好懂多了。主要还是理念上的差距。我们的统计思想和数据感觉有待加强啊
抽样技术——21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
作者:金勇进 等编著
丛书名:21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
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
ISBN:9787300040790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编著者们参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在汲取他人所长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从事抽样调查项目的实践,做一些总结、归纳和概括。本书有以下特色:
1.强调抽样技术的实际应用。抽样技术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我们仍把它看成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在论述中侧重于方法的应用,如不同方法的应用场合、应用条件、不同方法的特点比较等。为了与全书的基调和风格一致,本书没有拘泥于理论推导,而是将必要的数学推导放在各章后的附录中。若略去这些推导,并不妨碍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本书的一部分例题和一部分习题以我们所从事过的实际调查项目为背景。习题中涉及的计算部分,均给出了参考答案,便于学习者核对。
2.书中有两章内容在其他教科书中不多见,但却非常实用。一章是“复杂样本的方差估计”,从理论上讲这一章虽然复杂一些,但符合现代抽样技术的发展趋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复杂样本的方差估计提供了方便。事实上,许多方差估计软件中的算法就是取自其中。另一章是“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大量抽样调查的实践表明,非抽样误差正在成为影响调查数据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本章讨论了几种主要的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非抽样误差的测定模型、控制非抽样误差的方法以及对由于无回答造成缺失数据进行调整的方法。
3.加强案例分析。本书选取美国人口状况调查(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CPS)作为案例,用一章篇幅予以介绍和剖析。之所以选择CPS,是因为它是国际上最著名的大型居民人户抽样调查项目之一,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集世界调查统计学家思想之精华,其设计科学、巧妙,是抽样调查中的经典之作。我们从CPS的设计与方法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4.加强抽样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抽样调查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繁杂的工作是计算估计量方差,但目前传统的统计软件还无法直接计算不同抽样设计的估计量方差。针对这种情况,本书在附录中用一定篇幅介绍了方差估计的计算机专用软件。这部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方差估计软件的一般性介绍,另一个是对“PC CARP”软件使用的具体介绍。该软件的功能比较齐全,能够满足通常条件下的方差估计,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操作比较简单,价格比较便宜,更适合于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和使用。
本书可以作为统计学专业学生抽样调查方面课程的教材,也可以用作非统计专业学生和各类人员学习抽样技术的教材或学习参考书。本书涉及内容较多,学习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有所取舍。
比较专业的书:
1、《抽样技术》 科克伦著 张尧庭译
绝对是该领域最权威,最经典的书了。王学民老师说:这本书不是那么好懂的,数学系的人,就算看得懂每个公式,未必能懂它的意思(不是数学系的人,还是别看了吧)。
2、《Sampling: Design and Analysis(影印版)》 Lohr著 中国统计出版社
讲了很多很新的方法,无应答,非抽样误差,再抽样,都有讨论。也很不好懂,当时偶是和《Advance Microeconomic Theory》一起看的,后者被许多人认为是梦魇,但是和前者一比,好懂多了。主要还是理念上的差距。我们的统计思想和数据感觉有待加强啊
参考资料: http://www.irich.com.cn/html/book/2006/529_2.html

2023-07-11 广告
积特知识产权:专利侵权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侵害的对象是有效的专利。专利侵权必须以存在有效的专利为前提,对于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付适当费用的纠纷,专利权人应当在专利权被授予之后,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解,或直接向...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积特知识产权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