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提纲

要分类好的,比如第一章什么什么。。... 要分类好的, 比如第一章 什么什么。。 展开
点点滴滴等等8R
2007-09-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 雷迪通过实验证实“腐肉不能生蛆”和“蛆来自蝇卵”。

▲ 巴斯德通过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证明“腐肉中的微生物也不是来自肉块本身,而是来自微生物”。

▲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氨、氢、甲烷、水蒸气等,没有氧。

▲ 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

▲ 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 米勒通过实验证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 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细菌(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

一、 生命的起源

1、说出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生生论、自然发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

2、认识化学进化论的主要过程:

无机小分子 有机小分子 有机大分子 原始生命

3、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4、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的海洋。

二、 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的最重要证据:生物化石

2、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

3、地球上的生命史

(1) 寒武纪:三叶虫时代。

(2) 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或恐龙时代。

4、自然选择学说

(1)过程:过度繁殖 生存竞争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2)1859年达尔文发表巨著《物种起源》, 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自然选择:指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在自然选择中,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详见P18例子)

三、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主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

3、人类进化的主要阶段:南方古猿、能人 、直立人 、智人。

4、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

& 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

& 人类起源:森林古猿(树栖) 类人猿祖先(树栖)→类人猿
人类祖先(地面)→人类

& 现代人可划分为4个人种(亚种):蒙古利亚人(黄色人种)、高加索人(白色人种)、尼格罗人(黑色人种)、澳大利亚人(棕色人种)。

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一、 生物的分类:以生物性状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对不同的生物进行分类。

1、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2、基本的分类单位:种

3、生物命名:属名+种名,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双名法。(详见P36小资料)

二、 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1、藻类植物:光合效率最高的植物,可作为水质污染的指示植物。

2、苔藓植物:是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4、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 被子植物:植物界中最高等、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

(2)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高等在于它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三、 动物的主要类群:依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把动物分为两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1、无脊椎动物

(1) 最原始、最低等的类群:原生动物。

(2) 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类群:节肢动物。

(3) 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的类群:昆虫。

2、脊椎动物

(1) 第一大类群:鱼类。

(2) 第二大类群:鸟类。

(3) 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是由于它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

(4) 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5)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类群:哺乳类。

(6) 体温恒定的动物类群:鸟类和哺乳类。

(7) 哺乳动物的最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

四、 细菌、真菌和病毒

1、细菌:单细胞结构,没有完整的细胞核,主要以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2、真菌: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生物,主要进行孢子生殖。

(1) 酵母菌:单细胞真核生物,进行出芽生殖。

(2) 霉菌:多细胞结构,进行孢子生殖。

(3) 单细胞结构、有真正细胞核的生物有酵母菌、变形虫、草履虫等。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DNA内核。

(1)病毒的分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学: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 判断某一个地域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一定要看它是否包括生物加环境。

& 生态系统的组成:(见笔记)

▲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接起来的,所以说,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单方向、逐级递减。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的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 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引种不合理。

第24章 人与环境

& 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有效办法。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第25章 生物技术

1、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1)制作泡菜、酸乳、青饲料要用乳酸菌进行发酵。

(2)制酒要用酵母菌进行发酵。

2、 记住克隆绵羊的培育过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