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从美国大选到西方民主
为人关注的2004年美国大选渐渐远了,我开始根据大选前前后后的所闻所感思考西方的民主。原来当今最民主的地方还是存在很多弊病,远不及想象中"净土"。我感到实行民主不容易,真正的民主更难,甚至认为那时一种空想,跟共产主义一样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极至。
首先谈谈我对两位总统后选人——布什和克里的认识。布什是四十岁开始他的政治生涯的。有人评价四十岁前的布什是一个完全的混混,毫无志向的人,只是在帮助父亲竞选的过程中逐渐对政治产生了兴趣。2004年7月3日,小布什老师公开表示小布什没有资格成美国总统。虽然手执耶鲁文凭,智商不高,在与克里的辩论中始终处于下风。他还是一个十足的保守派,嚼的问题是堕胎和同性恋,支持减税。他夜没有经济头脑,不但将克林顿时期积累的财富挥空,还大量赤字。在他的第一任期间,留给我印象只有九一一事件和伊拉克战争。克里是极具贵族气质的参议员,他有耶鲁大学波士顿学院两个学位,演说能力不弱。但是他性格软弱,没有鲜明独到的见解,而且一副高贵的嘴脸远离普通大众。西方社会中有一种经典的抱怨:选举不过是"在一群坏蛋中选一个好一点的坏蛋"。
其次我摘抄部分美国选举制度。统候选人获得全国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总共538张选举人票的一半以上即可当选;根据规定,美国国会众议院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来确定,人口多的州产生的众议院议员人数就多,同时在总统选举时拥有的选举人票也多,在历届总统竞选中,人口众多的州都成为总统候选人争夺的重要目标;选举人团制度还规定,除了缅因和内布拉斯加两个州是按普选票得票比例分配选举人票外,其余48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均实行"胜者全得"制度,即把本州的选举人票全部给予在该州获得相对多数普选票的总统候选人,这样就可能出现在全国普选中累计得票多的总统候选人不能赢得总统选举的情况。选举人团制度是美国共和制、联邦制和分权与制衡原则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多种利益间妥协与协调的结果,因此必然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与弊端。
最后我讲讲一些怪闻。美国人称美国大选为四年一度的精彩"马戏"。克里在选举中出现性丑闻。选举中出现大量鬼票。
从大选这方面,我浅谈我对西方民主的一些认识。当然首先得肯定它的先进性。1.选举与竞选:选举提供了普通社会成员与当权者之间的沟通,改变了完全由专制权力金字塔自上而下进行任免的程序,把一部分当权者的任免交由公民决定。竞选则是选民与候选人之间的沟通渠道,也是在大规模社会使选举具有真实意义的保证。2.言论、新闻的自由传播:选举使得社会信息和思想能够进行横向沟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开权力以复杂性和保密制造的屏障,使公民了解权力的运作及当权人物的真实面目,为公民对权力的监督提供纵向沟通可能,同时又起到凝聚舆论的作用,以压力形式自下而上对权力进行制约。3.制衡原则:社会权力脱离不了金字塔的模式,然而对于民主社会,是把权力分散到不同的领域,形成多个大大小小金字塔并存的状态。尤其表现在三权分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上。这种体制不仅提供权力一元之内的相互制衡,也为普通公民提供了更多与权力沟通的渠道。
西方民主制同时存在局限,它只为社会提供了有限的一些对权力进行沟通的渠道,公民社会与权力之间的整体断裂并没有消除。西方民主制的选举,对于大规模社会,也只能有少数高层当权者是由公民选举的,因此这种沟通只能算是"线沟通",考虑到选举又只能每隔几年举行一次,"线沟通"又变成了"点沟通";在大规模社会与选民进行沟通,只能借助大众传媒——电视、报纸等。民主社会的选举实例证实,谁能最充分地利用媒体,至少就有了一半的成功。民主社会的传媒理论上人人可用,但实际上却取决于金钱。传播媒体把民主选举的当选者限定在少数有钱使用传媒的人之中。
对民主而言,规模造成的问题是根本性的。一个村子的民主和一个国家的民主,性质完全不同。民主制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正是不断解决规模问题的过程。由小型城邦国家转换到大型近代民族国家的舞台,被认为是民主政治最深远的变化。原本的直接民主演变为使用代议制的间接民主,从而纳入的人口和地域可以不断扩张,也随之产生出多元化的政体和各种异质化的政治分群。西方民主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推动。但是在对西方民主制的实践过程中,也发现其不能彻底解决规模造成的问题。西方民主制自身存在的弊病,大部分也正是与规模有关。
通过对美国大选的了解,我进一步认识了民主。民主是很难保证的,但我认为绝对的民主是不可能的,根本也是没有必要的。现在也许有很多人在追求西方的民主,但我们更要根据具体国情,取其精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之路。
第二个论文参考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理论创新和重大意义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是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和深化理论认识的结果。因此,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结果,反映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的全面和深刻认识,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联系
首先,二者之间具有理论上的传承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发展。这个理论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而适时做出的调整。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中央强化了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认识。但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成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因素,消费、投资、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还不协调。分配不够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地方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没有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其次,二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替代关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一般意义上就是促使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向现代的、新的增长方式转化,用现代的、新的增长方式替代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看,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有:资本、劳动密集型的增长方式,政府驱动型的增长方式,外需拉动型的增长方式、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方式,出口带动型的增长,外延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而现代的、新的增长方式相对的有:技术密集型的增长方式,市场导向型的增长方式,内需驱动型的增长方式,消费驱动型的增长方式,内涵集约型的增长方式等。历史地看,传统与现代、旧与新的增长方式只是一种相对划分。而且不同类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着不同的形成条件,相互之间并非孤立、对立,往往存在着交叉重叠、主辅互补的关系,相应产生不同的增长结果。从这个意义上看,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如此,也是从旧的、传统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新的、现代的发展方式。
第三,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包容关系。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范围扩大了。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它的核算常采用GDP(国民生产总值)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经济发展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要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办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为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指社会财富量的增多,还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可见,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的过程。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特点。
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与联系中可进一步看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注重数量的增长,而且更注重通过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注重经济总量的扩张,而且更注重经济结构及运行质量;三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注重经济领域的发展,而且更注重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乃至注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以转变增长方式为基础,而且是比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更全面,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理论内涵的创新和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
1.用“发展”代替“增长”,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更加全面地反映了经济发展规律,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2.提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种途径,体现了中国特色。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种发展要体现科学性,如进行非科学的发展,简单地将发展看成是经济数量的增长,不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去发展,发展是难以为继的,甚至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当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已扩大和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并将会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及时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重大战略。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
为人关注的2004年美国大选渐渐远了,我开始根据大选前前后后的所闻所感思考西方的民主。原来当今最民主的地方还是存在很多弊病,远不及想象中"净土"。我感到实行民主不容易,真正的民主更难,甚至认为那时一种空想,跟共产主义一样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极至。
首先谈谈我对两位总统后选人——布什和克里的认识。布什是四十岁开始他的政治生涯的。有人评价四十岁前的布什是一个完全的混混,毫无志向的人,只是在帮助父亲竞选的过程中逐渐对政治产生了兴趣。2004年7月3日,小布什老师公开表示小布什没有资格成美国总统。虽然手执耶鲁文凭,智商不高,在与克里的辩论中始终处于下风。他还是一个十足的保守派,嚼的问题是堕胎和同性恋,支持减税。他夜没有经济头脑,不但将克林顿时期积累的财富挥空,还大量赤字。在他的第一任期间,留给我印象只有九一一事件和伊拉克战争。克里是极具贵族气质的参议员,他有耶鲁大学波士顿学院两个学位,演说能力不弱。但是他性格软弱,没有鲜明独到的见解,而且一副高贵的嘴脸远离普通大众。西方社会中有一种经典的抱怨:选举不过是"在一群坏蛋中选一个好一点的坏蛋"。
其次我摘抄部分美国选举制度。统候选人获得全国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总共538张选举人票的一半以上即可当选;根据规定,美国国会众议院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来确定,人口多的州产生的众议院议员人数就多,同时在总统选举时拥有的选举人票也多,在历届总统竞选中,人口众多的州都成为总统候选人争夺的重要目标;选举人团制度还规定,除了缅因和内布拉斯加两个州是按普选票得票比例分配选举人票外,其余48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均实行"胜者全得"制度,即把本州的选举人票全部给予在该州获得相对多数普选票的总统候选人,这样就可能出现在全国普选中累计得票多的总统候选人不能赢得总统选举的情况。选举人团制度是美国共和制、联邦制和分权与制衡原则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多种利益间妥协与协调的结果,因此必然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与弊端。
最后我讲讲一些怪闻。美国人称美国大选为四年一度的精彩"马戏"。克里在选举中出现性丑闻。选举中出现大量鬼票。
从大选这方面,我浅谈我对西方民主的一些认识。当然首先得肯定它的先进性。1.选举与竞选:选举提供了普通社会成员与当权者之间的沟通,改变了完全由专制权力金字塔自上而下进行任免的程序,把一部分当权者的任免交由公民决定。竞选则是选民与候选人之间的沟通渠道,也是在大规模社会使选举具有真实意义的保证。2.言论、新闻的自由传播:选举使得社会信息和思想能够进行横向沟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开权力以复杂性和保密制造的屏障,使公民了解权力的运作及当权人物的真实面目,为公民对权力的监督提供纵向沟通可能,同时又起到凝聚舆论的作用,以压力形式自下而上对权力进行制约。3.制衡原则:社会权力脱离不了金字塔的模式,然而对于民主社会,是把权力分散到不同的领域,形成多个大大小小金字塔并存的状态。尤其表现在三权分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上。这种体制不仅提供权力一元之内的相互制衡,也为普通公民提供了更多与权力沟通的渠道。
西方民主制同时存在局限,它只为社会提供了有限的一些对权力进行沟通的渠道,公民社会与权力之间的整体断裂并没有消除。西方民主制的选举,对于大规模社会,也只能有少数高层当权者是由公民选举的,因此这种沟通只能算是"线沟通",考虑到选举又只能每隔几年举行一次,"线沟通"又变成了"点沟通";在大规模社会与选民进行沟通,只能借助大众传媒——电视、报纸等。民主社会的选举实例证实,谁能最充分地利用媒体,至少就有了一半的成功。民主社会的传媒理论上人人可用,但实际上却取决于金钱。传播媒体把民主选举的当选者限定在少数有钱使用传媒的人之中。
对民主而言,规模造成的问题是根本性的。一个村子的民主和一个国家的民主,性质完全不同。民主制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正是不断解决规模问题的过程。由小型城邦国家转换到大型近代民族国家的舞台,被认为是民主政治最深远的变化。原本的直接民主演变为使用代议制的间接民主,从而纳入的人口和地域可以不断扩张,也随之产生出多元化的政体和各种异质化的政治分群。西方民主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推动。但是在对西方民主制的实践过程中,也发现其不能彻底解决规模造成的问题。西方民主制自身存在的弊病,大部分也正是与规模有关。
通过对美国大选的了解,我进一步认识了民主。民主是很难保证的,但我认为绝对的民主是不可能的,根本也是没有必要的。现在也许有很多人在追求西方的民主,但我们更要根据具体国情,取其精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之路。
第二个论文参考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理论创新和重大意义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是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和深化理论认识的结果。因此,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结果,反映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的全面和深刻认识,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联系
首先,二者之间具有理论上的传承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发展。这个理论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而适时做出的调整。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中央强化了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认识。但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成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因素,消费、投资、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还不协调。分配不够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地方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没有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其次,二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替代关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一般意义上就是促使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向现代的、新的增长方式转化,用现代的、新的增长方式替代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看,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有:资本、劳动密集型的增长方式,政府驱动型的增长方式,外需拉动型的增长方式、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方式,出口带动型的增长,外延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而现代的、新的增长方式相对的有:技术密集型的增长方式,市场导向型的增长方式,内需驱动型的增长方式,消费驱动型的增长方式,内涵集约型的增长方式等。历史地看,传统与现代、旧与新的增长方式只是一种相对划分。而且不同类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着不同的形成条件,相互之间并非孤立、对立,往往存在着交叉重叠、主辅互补的关系,相应产生不同的增长结果。从这个意义上看,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如此,也是从旧的、传统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新的、现代的发展方式。
第三,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包容关系。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范围扩大了。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它的核算常采用GDP(国民生产总值)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经济发展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要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办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为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指社会财富量的增多,还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可见,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的过程。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特点。
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与联系中可进一步看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注重数量的增长,而且更注重通过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注重经济总量的扩张,而且更注重经济结构及运行质量;三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注重经济领域的发展,而且更注重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乃至注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以转变增长方式为基础,而且是比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更全面,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理论内涵的创新和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
1.用“发展”代替“增长”,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更加全面地反映了经济发展规律,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2.提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种途径,体现了中国特色。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种发展要体现科学性,如进行非科学的发展,简单地将发展看成是经济数量的增长,不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去发展,发展是难以为继的,甚至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当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已扩大和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并将会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及时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重大战略。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
2011-12-04
展开全部
劝你不要谈论这方面的事情,愚昧的活着才能获得更长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