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与特点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风格方面: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
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
二、特点:
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扩展资料
发展历史:印象派的诞生
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
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们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
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象派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风格方面: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
特点:
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
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希望你能理解,,,,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
特点:
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
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希望你能理解,,,,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建筑画不是用于建筑设计的。当时工匠直接在地上钉上木桩作为设计的依据,而不用我们今天的平面图或透视图。有少数工匠在游历欧洲诸国同时,记录了一些建筑的营造方法,细部装饰,比例系统,几何图例和雕像等,这些资料证明最早的建筑图是用于记录的,最多作为一种设计思想的源泉。它的功能和开工类似于今天建筑师的随身速写。建筑作为一门学问,如其他现代自然科学一样源自欧洲。所以研究建筑画的发展历史也必须从西方开始。建筑画经历一个从无到有、有兴有衰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以下几处基本规律:
1、 建筑画内容和风格的变迁是和建筑学内容和风格的变迁一致的。
2、 建筑画的发展是和建筑师的特征和变化相一致的。
3、 建筑画是随应绘画和印刷工具的发展而变化的。
4、 建筑画对建筑设计本身的影响是巨大的。
【西方建筑画的历史变迁】
文艺复兴对建筑画的影响
到了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画家对于建筑画的形成起了最关键的作用。中世纪的绘画都是平面的,没有透视效果。吉奥托(Giotto,1267-1336)将透视的进深感引入宗教绘画,既做画家又当建筑师的吉奥托在画中不仅加入了建筑造型,而且画中的建筑空间造型后来体现在布鲁耐列斯基(Brunelleschi)和阿尔伯蒂(Alberti)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中。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对透视的问题及其潜力非常感兴趣。他早先学习阿尔伯蒂的单线条一点透视法,但不久发现了这种画法的问题。首先,它不能体现材料随着距离的远近在视觉上的不同质感;其次它给予的形象仅局限于一个视点,破坏了建筑的整体感和空间比例。尽管他没有系统地留下关于透视的论述,但他的建筑画则明显倾向于鸟瞰和解剖相结合的一种新画法。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体和建筑被认为是相通的。精于人体解剖学的达·芬奇用人体解剖画法来画建筑自然得心应手。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解剖图能表现空间和体量的结构组织,鸟瞰图能表现完整的形体,鸟瞰和解剖相结合的画法形成一种建筑思想,即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在三维空间中结合成一个整体。
这种绘画达·芬奇只用于设计过程,而不是最终的表现图。因为它虽然提高了设计人的设计自由度和空间上的把握能力,但它没有高远比例,如不加上人物,也没法体现尺度。对于工人来说既没有尺寸,也难以看懂。这种图类似于今天常见的斜角轴侧图。
布莱蒙特(Donato Bramante,1444-1514)是文艺复兴时期进行透视图革新的一位关键人物。他认为画家与建筑师的各自优劣是可以结合的。他主张绘画应如建筑一般的准确,比例完美,也认为建筑应如一幅画一样,有个好的视觉形象,是一个对画的再表现。他创造一种“插图”透视,表现理想中的建筑形象。“插图”中既有古代建筑实例,又结合自己的发明和想象,将实践和创造结合成一体。布莱蒙特同样用鸟瞰图表现建筑,这种方法最适用于表现中堂式建筑的室内空间。通过切割建筑空间,将剖面图引入透视图。这种方法适合于表现单一的整体空间--这种空间只需看一眼就可以理解。对于复杂的空间会在图面上重叠而减弱的表现力。
古典主义对建筑画的影响
当古典主义大师拉菲尔(Raphael,1483-1520)当上了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建筑主持时,在建筑绘图的系统性方面又迈出一步。他首先将基本建筑图分为平面、立面和剖面三类,而对中心一点透视的扬弃,表现他主张的建筑应是一个整体的体现,而不是在一个视点看出去的一个画面。布莱蒙特将视点拉得很远,而拉菲尔将视点放在建筑内,他的画面表现的不是来自一个视点的画面,而是多重透视效果,形成介于立面和透视之间的形象。这不仅表现空间的体量,而是表现了墙面细部雕饰。他使看画人仿佛被三维空间环抱,体会到空间的整体形象。
佩鲁西(Peruzzi,1481-1536)的建筑画有同样多重视点的效果。在他的被称为“圣·彼得的最佳视点”的画中,平面、立面和剖面合并一体。尽管它在表现空间的印象同时,没有描绘内空间真实面貌,也没能提供建筑正确尺寸,但它有机地将平面、外空间和内空间联系起来,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达·芬奇的主张。
从这一时期的建筑表现中可以看到,平立剖面图和透视图是同时产生的,都是将设计思想用图表现出来的一种手段。直到18世纪透视和立剖面图还往往出现在一张图中。
拉菲尔的图证明透视图与立面图的结合,并没有减弱视图的魅力。从一开始透视图的理论就与几何视觉原理和比例数学原理结合在一起。观者与被观的建筑的关系也是透视图的关键问题。尽管此时的透视画和今天的透视画有很大不同,但这些画都表明当时的建筑师关注的是建筑画和建筑的深层关系:建筑画的真实性问题。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gelo,1475-1564)反对文艺复兴的所有观念,同时对建筑语言也进行创新。他的画体现了对建筑空间新的解释:建筑是活的结构。他喜用模型来研究建筑,而且对完整的建筑图和工人施工图并不重视,他往往在建筑的过程中不停地修改设计,因为此时还没有作为表现建筑设计最终方案的建筑画。米开朗基罗还开创了另一个先例:他的建筑画本身被作为艺术收藏品,而且在其在世时就开始了。
到了15世纪30年代,平立剖面图再次受到重视,同时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分化开始出现,尽管真正的职业建筑师到19世纪才形成。透视图和“半”透视图一直和平立剖面图并存。
16世纪,铜板印刷取代了木刻,成为又一次印刷史上的革命,同时促进了建筑出版业的发展。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职业建筑师的帕拉蒂奥(Ardrea Palladio)发表了影响深远的《建筑法式》一书。和其他古典主义建筑师一样,他认为要准确表达建筑比例尺度以及细部与整体的关系,只有用平立剖面图。在他的画和书的插图中没有透视,空间的进深感用剖面图配合阴影来表现。书中的插图是关于他自己的设计作品,但他没有严格按照实际建筑的作品画。不是尺寸改变了,就是形式改变了。此书论述的是他所希望达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所能达到的东西。他的建筑意图不可避免地受到造价、场地、工匠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没有这些图,帕蒂奥看来,建筑画是传达建筑师意图的一种方式,有时比建筑本身更有价值。
巴洛克建筑对建筑画的影响
贝尔尼尼(Glanlorenzo Bernini,1598-1680)是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大师,他既是画家又是雕塑家,他在雕塑方面更著名,而且他的基本训练也是从雕塑开始的。他的雕塑是以视点为依据的:作品往往从某一角度看最佳。这种以视点为依据的设计也带入了他的建筑设计和建筑画。他的透视图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在某一视点上的强烈的印象。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总是要画大量研究草图。他的建筑立面也倾向于透视,如他的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设计图。与帕拉蒂奥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相比,巴洛克建筑,这种以视觉形象为基准的风格,可能更适合用透视图来研究其真正的空间和光影效果。
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师对透视图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增加灭点,增加物体层次和明暗对比等,但在17世纪透视图与平立面剖面图谁劣谁好的争论还没有结果。建筑师莫德诺(Carlo Moderno,1556-1629)将修改过的圣·彼得教堂西立面图送给教皇过目。这个设计是以立面图来表现的,作为教堂一部分的中的中央穹顶(米开朗基罗设计)在图中央高高矗起。教皇认为图不准确,因为当人在下面时,穹顶看起来不应那么高。莫德罗的解释是,把穹顶和西立面放字放在一张透视图中来表现是画家的事情,不是建筑师的任务,因为透视图没有表现建筑的尺寸。他认为设计的根据是事实性,而不是直觉。这并不是说他不注意建筑的形象,而是对于处理建筑的视觉问题的措施不同。莫德罗认为,几何规律比经验更重要,因为经验来自个人的视点,而每个人的视点可能不一样。尽管立面图上的形象是看不到的,但至少在几何上是正确的。与透视图相比,立面图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设计。不管当今透视图发展到了一个怎样程度,莫德罗的疑问永远存在,透视图的真实性总是随视点而变化。
1670年开创的意大利圣·路卡学会成为真正的建筑画走向规范化的开始,它在建筑画风格技法的发展方面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的影响后来传播到了法国,成为19世纪的法国学院派风格的基础。在路卡学会早期还有少量的鸟瞰透视,后来全让位于固定模式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图,因为古典主义又占上风。
1、 建筑画内容和风格的变迁是和建筑学内容和风格的变迁一致的。
2、 建筑画的发展是和建筑师的特征和变化相一致的。
3、 建筑画是随应绘画和印刷工具的发展而变化的。
4、 建筑画对建筑设计本身的影响是巨大的。
【西方建筑画的历史变迁】
文艺复兴对建筑画的影响
到了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画家对于建筑画的形成起了最关键的作用。中世纪的绘画都是平面的,没有透视效果。吉奥托(Giotto,1267-1336)将透视的进深感引入宗教绘画,既做画家又当建筑师的吉奥托在画中不仅加入了建筑造型,而且画中的建筑空间造型后来体现在布鲁耐列斯基(Brunelleschi)和阿尔伯蒂(Alberti)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中。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对透视的问题及其潜力非常感兴趣。他早先学习阿尔伯蒂的单线条一点透视法,但不久发现了这种画法的问题。首先,它不能体现材料随着距离的远近在视觉上的不同质感;其次它给予的形象仅局限于一个视点,破坏了建筑的整体感和空间比例。尽管他没有系统地留下关于透视的论述,但他的建筑画则明显倾向于鸟瞰和解剖相结合的一种新画法。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体和建筑被认为是相通的。精于人体解剖学的达·芬奇用人体解剖画法来画建筑自然得心应手。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解剖图能表现空间和体量的结构组织,鸟瞰图能表现完整的形体,鸟瞰和解剖相结合的画法形成一种建筑思想,即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在三维空间中结合成一个整体。
这种绘画达·芬奇只用于设计过程,而不是最终的表现图。因为它虽然提高了设计人的设计自由度和空间上的把握能力,但它没有高远比例,如不加上人物,也没法体现尺度。对于工人来说既没有尺寸,也难以看懂。这种图类似于今天常见的斜角轴侧图。
布莱蒙特(Donato Bramante,1444-1514)是文艺复兴时期进行透视图革新的一位关键人物。他认为画家与建筑师的各自优劣是可以结合的。他主张绘画应如建筑一般的准确,比例完美,也认为建筑应如一幅画一样,有个好的视觉形象,是一个对画的再表现。他创造一种“插图”透视,表现理想中的建筑形象。“插图”中既有古代建筑实例,又结合自己的发明和想象,将实践和创造结合成一体。布莱蒙特同样用鸟瞰图表现建筑,这种方法最适用于表现中堂式建筑的室内空间。通过切割建筑空间,将剖面图引入透视图。这种方法适合于表现单一的整体空间--这种空间只需看一眼就可以理解。对于复杂的空间会在图面上重叠而减弱的表现力。
古典主义对建筑画的影响
当古典主义大师拉菲尔(Raphael,1483-1520)当上了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建筑主持时,在建筑绘图的系统性方面又迈出一步。他首先将基本建筑图分为平面、立面和剖面三类,而对中心一点透视的扬弃,表现他主张的建筑应是一个整体的体现,而不是在一个视点看出去的一个画面。布莱蒙特将视点拉得很远,而拉菲尔将视点放在建筑内,他的画面表现的不是来自一个视点的画面,而是多重透视效果,形成介于立面和透视之间的形象。这不仅表现空间的体量,而是表现了墙面细部雕饰。他使看画人仿佛被三维空间环抱,体会到空间的整体形象。
佩鲁西(Peruzzi,1481-1536)的建筑画有同样多重视点的效果。在他的被称为“圣·彼得的最佳视点”的画中,平面、立面和剖面合并一体。尽管它在表现空间的印象同时,没有描绘内空间真实面貌,也没能提供建筑正确尺寸,但它有机地将平面、外空间和内空间联系起来,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达·芬奇的主张。
从这一时期的建筑表现中可以看到,平立剖面图和透视图是同时产生的,都是将设计思想用图表现出来的一种手段。直到18世纪透视和立剖面图还往往出现在一张图中。
拉菲尔的图证明透视图与立面图的结合,并没有减弱视图的魅力。从一开始透视图的理论就与几何视觉原理和比例数学原理结合在一起。观者与被观的建筑的关系也是透视图的关键问题。尽管此时的透视画和今天的透视画有很大不同,但这些画都表明当时的建筑师关注的是建筑画和建筑的深层关系:建筑画的真实性问题。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gelo,1475-1564)反对文艺复兴的所有观念,同时对建筑语言也进行创新。他的画体现了对建筑空间新的解释:建筑是活的结构。他喜用模型来研究建筑,而且对完整的建筑图和工人施工图并不重视,他往往在建筑的过程中不停地修改设计,因为此时还没有作为表现建筑设计最终方案的建筑画。米开朗基罗还开创了另一个先例:他的建筑画本身被作为艺术收藏品,而且在其在世时就开始了。
到了15世纪30年代,平立剖面图再次受到重视,同时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分化开始出现,尽管真正的职业建筑师到19世纪才形成。透视图和“半”透视图一直和平立剖面图并存。
16世纪,铜板印刷取代了木刻,成为又一次印刷史上的革命,同时促进了建筑出版业的发展。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职业建筑师的帕拉蒂奥(Ardrea Palladio)发表了影响深远的《建筑法式》一书。和其他古典主义建筑师一样,他认为要准确表达建筑比例尺度以及细部与整体的关系,只有用平立剖面图。在他的画和书的插图中没有透视,空间的进深感用剖面图配合阴影来表现。书中的插图是关于他自己的设计作品,但他没有严格按照实际建筑的作品画。不是尺寸改变了,就是形式改变了。此书论述的是他所希望达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所能达到的东西。他的建筑意图不可避免地受到造价、场地、工匠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没有这些图,帕蒂奥看来,建筑画是传达建筑师意图的一种方式,有时比建筑本身更有价值。
巴洛克建筑对建筑画的影响
贝尔尼尼(Glanlorenzo Bernini,1598-1680)是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大师,他既是画家又是雕塑家,他在雕塑方面更著名,而且他的基本训练也是从雕塑开始的。他的雕塑是以视点为依据的:作品往往从某一角度看最佳。这种以视点为依据的设计也带入了他的建筑设计和建筑画。他的透视图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在某一视点上的强烈的印象。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总是要画大量研究草图。他的建筑立面也倾向于透视,如他的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设计图。与帕拉蒂奥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相比,巴洛克建筑,这种以视觉形象为基准的风格,可能更适合用透视图来研究其真正的空间和光影效果。
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师对透视图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增加灭点,增加物体层次和明暗对比等,但在17世纪透视图与平立面剖面图谁劣谁好的争论还没有结果。建筑师莫德诺(Carlo Moderno,1556-1629)将修改过的圣·彼得教堂西立面图送给教皇过目。这个设计是以立面图来表现的,作为教堂一部分的中的中央穹顶(米开朗基罗设计)在图中央高高矗起。教皇认为图不准确,因为当人在下面时,穹顶看起来不应那么高。莫德罗的解释是,把穹顶和西立面放字放在一张透视图中来表现是画家的事情,不是建筑师的任务,因为透视图没有表现建筑的尺寸。他认为设计的根据是事实性,而不是直觉。这并不是说他不注意建筑的形象,而是对于处理建筑的视觉问题的措施不同。莫德罗认为,几何规律比经验更重要,因为经验来自个人的视点,而每个人的视点可能不一样。尽管立面图上的形象是看不到的,但至少在几何上是正确的。与透视图相比,立面图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设计。不管当今透视图发展到了一个怎样程度,莫德罗的疑问永远存在,透视图的真实性总是随视点而变化。
1670年开创的意大利圣·路卡学会成为真正的建筑画走向规范化的开始,它在建筑画风格技法的发展方面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的影响后来传播到了法国,成为19世纪的法国学院派风格的基础。在路卡学会早期还有少量的鸟瞰透视,后来全让位于固定模式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图,因为古典主义又占上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印象派是诞生于欧洲19世纪中后期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首先从绘画中开始,继而波及到文学,电影、摄影、音乐等各个艺术领域,对欧洲艺术走向现代性,走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主要成员有莫奈,毕沙罗,马奈、雷诺阿,德加等人。印象派以莫奈的《日出·印象》为代表拉开帷幕。其中,雷诺阿以光彩夺目的人体艺术画著称。
印象派绘画最主要特点是,用画笔捕捉自己瞬间的主观感受和感觉,在画面中追求光影效果和色彩绚丽的表现,对细节不太注重。画家在创作中,受到了光学的启发,热衷于制造画面中那种梦幻、迷离、朦胧的感觉。
印象派绘画最主要特点是,用画笔捕捉自己瞬间的主观感受和感觉,在画面中追求光影效果和色彩绚丽的表现,对细节不太注重。画家在创作中,受到了光学的启发,热衷于制造画面中那种梦幻、迷离、朦胧的感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