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刘邓大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展开全部
因为刘邓大挺进大别山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
刘邓大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
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扩展资料:
在后来的淮海战役的时候,刘邓在大别山的战略游击区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刘邓在西线的积极运动和作战,则无法达成对国民党在徐州周围集结的重兵集团的包抄任务,则只可能是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东北地区打一个小规模的淮海战役。
1948年十一月十五日夜,中原野战军攻占宿县,歼敌一个师,切断了敌徐州与蚌埠间的联系,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这是淮海战役发展成为巨大的战略决战规模的关键。而中原野战军,也就是刘邓部在大别山地区的跃进,使得他们能够占据一个有利的攻击位置,从而能够与华东野战军实现东西夹击这样大规模的战役合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挺进大别山
展开全部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决策探
今年是中国人民伟大的解放战争胜利55周年。开始于1946年6月的那一伟大战争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在战争的第一年,我党领导的解放区曾大片地被敌军占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回旋余地也大为缩小,解放区的经济更是十分困难,人力、物力不足与战争需求的矛盾一度非常突出。为了扭转全国战局,同时也为了使解放战争能继续进行,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适时作出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抉择,并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和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以及陈赓、谢富治野战兵团大举出击中原。这一战略举措迫使国民党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而扭转了全国的战局。在这一伟大转折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更起到了战略进攻的先锋作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该部12.4万名指战员为人民解放战争建立的卓越功勋将永垂青史。但刘邓大军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中也历尽艰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损失使刘邓野战军的战斗力遭受很大的削弱,以致对后来中原战局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总结分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作用和历史经验,就成为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兵团之一,刘伯承、***统率的晋冀鲁豫解放军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129师,是一支身经百战的英雄部队。刘邓所部向以战斗作风过硬、善打巧仗闻名,因而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取得了与华东野战军不相上下的辉煌战绩,这中间,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战略战术素养高、指挥能力强是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杰出的军事领导人之一,他身经百战,战功卓著,是有名的“常胜将军”,世人常将他称为中国少有的军事奇才之一。刘伯承对游击战、伏击战、攻击战都有深入研究,样样精通,处处显露大将风范。刘伯承指挥的许多战役,都是战术史上的典型战例,以致蒋介石不得不说,论战术之奇,刘伯承数中国军界一绝。然而这支常胜之军在转战大别山的战略行动中却元气大伤,部队野战能力大为降低,以致在中原逐鹿中战绩欠佳。刘邓所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战略反攻前,组建有1O个纵队和一个军共28万人。战略进攻开始后,刘邓率1、2、3、6等4个主力纵队13个旅共12.4万余人渡河南征,可谓兵强马壮。在鲁西南战役中,面对强敌围攻,刘邓指挥若定,充分发挥我军运动战特长,一举歼敌5.6万,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但在转战大别山的斗争中,刘邓所部却遭到严重削弱。从1947年8月到1948年2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艰苦转战6个月,部队减员5万余人,加之在进军大别山途中通过黄泛区时,被迫将重武器全部丢弃,致使部队作战能力大不如前。
1948年春夏间,在中原地区作战的刘邓所部共7个纵队(第1、2、3、4、6、9、11纵队)15万人,加上已改为军区武装的原第1O、12纵队和38军,实际上包括了除第8纵队两个师以外的原晋冀鲁豫军区全部正规军。这一时期,中原野战军除陈赓率领的第4纵队外,转战大别山的几个主力纵队均表现出野战能力较弱,所进行的几次战役规模都较小,战绩也不理想。其间进行的襄樊战役歼敌两万余人,属较大胜仗,但该役歼灭的仅是战斗力较差且处孤立分散状态的“绥靖区”守备部队,敌据城市亦非坚固设防之地。而这时期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共6个纵队外加兵力不足3000人的两广纵队)虽也属外线作战,却战绩颇佳,尤其在豫东战役中,表现出强大的野战和攻坚能力。而在1948年底华野与中野共同进行的淮海战役中,两军的作战能力更表现出相当的差距。淮海战役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决战。我方投入决战的华东野战军有15个纵队36万人左右,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但仅有15万人(1)P409 。淮海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5个野战兵团、3个绥靖区部队计55万5千人。在被我歼灭的敌5个兵团中,有4个兵团是华野在中野配合下(主要是阻击南线援敌)歼灭的,中野仅在华野三个纵队参战情况下歼灭了黄维兵团。纵观整个战役,中野部队在刘伯承、***率领下打得英勇顽强,战略战术运用灵活,全军上下士气高昂,但由于兵力有限,部队装备差,攻坚能力弱,因而对黄维兵团的围歼战打得十分艰苦。中野为围歼黄维兵团,投入了全部7个纵队和两个独立旅,到战役最后阶段,除陈谢兵团的4纵、9纵以及6纵因兵力较充足尚能攻击到底外,1纵、2纵、3纵以及11纵都丧失了攻击能力。(2)(P302) 由于对部队攻击能力估计过高,刘邓首长原估计将黄维兵团包围后三天时间就可全歼敌人,结果经过21天激战才解决战斗。到总攻阶段,鉴于中野已无力单独完成歼敌任务,中央军委和总前委先后调华野7纵、3纵、13纵及华野全部炮兵参加对黄维兵团的围歼战,并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指挥华野7纵、3纵、13纵和中原6纵组成的南线集团作为主要攻击力量,才最后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而华野在战役第一阶段围歼敌黄伯韬兵团(与黄维兵团战斗力不差上下)时,只投入5个纵队进行攻坚,战役后期,华野总部又将其中的两个纵队先后调去南线打阻击,整个战役也仅用了12天时间。中原野战军这一时期之所以野战能力不强,主要原因在于千里跃进大别山及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时遭受了严重损失。如前所述,刘邓部队在通过黄泛区时,将重武器特别是大炮全部丢弃,这无异于将几个主力纵队解除了一半武装。据统计,参加淮海战役的中原野战军其全部重武器只有几十门大炮、200多门迫击炮,而华野部队在济南战役前,就拥有各种大炮1174门(3)P47)。相比之下,中野攻坚之困难就可想而知了。没有重武器,打不了大的歼灭战。没有大的胜利,装备就难以改善,兵员也难以得到补充。
因此,刘邓野战军经过解放战争第二年的外线出击,总兵力反而有所减少,这种情况在全国各战略区中是仅见的。前面提到,1947年6月刘邓大军出征前,晋冀鲁豫野战军总兵力为28万,数全军第一。到解放战争第二年结束时,我军正规部队总数由一年前的103万发展到149万,增长45% 以上,其中东北野战军发展最快,达到70万人,华东野战军由27万发展到34.6万【4P47),而中原野战军却降为不足15万人。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除刘邓野战军有两个纵队(第10、12纵队)和一个军转为地方武装外,转战大别山过程中的严重减员是主要原因。一个由著名军事家率领、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和鲁西南战役中战绩卓著的人民解放军主力兵团,却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中,人员、装备遭受重大损失,作战能力严重削弱,这就使人们不能不提出疑问,同是外线进攻,刘邓所部遭受比陈粟、陈谢两军大得多的损失,原因是什么?这种损失是否为实现战略目标所必需?换言之,这种代价是否可以避免?如果说,建立大别山根据地是实现战略目标所必需或最佳选择,那么这种牺牲乃是必然代价,反之就应另作他论。
二
刘邓大军为创建大别山根据地付出巨大代价,其根本原因在于从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方面实事求是地分析,大别山地区当时都不适合于我强大正规兵团在此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今年是中国人民伟大的解放战争胜利55周年。开始于1946年6月的那一伟大战争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在战争的第一年,我党领导的解放区曾大片地被敌军占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回旋余地也大为缩小,解放区的经济更是十分困难,人力、物力不足与战争需求的矛盾一度非常突出。为了扭转全国战局,同时也为了使解放战争能继续进行,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适时作出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抉择,并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和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以及陈赓、谢富治野战兵团大举出击中原。这一战略举措迫使国民党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而扭转了全国的战局。在这一伟大转折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更起到了战略进攻的先锋作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该部12.4万名指战员为人民解放战争建立的卓越功勋将永垂青史。但刘邓大军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中也历尽艰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损失使刘邓野战军的战斗力遭受很大的削弱,以致对后来中原战局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总结分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作用和历史经验,就成为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兵团之一,刘伯承、***统率的晋冀鲁豫解放军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129师,是一支身经百战的英雄部队。刘邓所部向以战斗作风过硬、善打巧仗闻名,因而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取得了与华东野战军不相上下的辉煌战绩,这中间,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战略战术素养高、指挥能力强是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杰出的军事领导人之一,他身经百战,战功卓著,是有名的“常胜将军”,世人常将他称为中国少有的军事奇才之一。刘伯承对游击战、伏击战、攻击战都有深入研究,样样精通,处处显露大将风范。刘伯承指挥的许多战役,都是战术史上的典型战例,以致蒋介石不得不说,论战术之奇,刘伯承数中国军界一绝。然而这支常胜之军在转战大别山的战略行动中却元气大伤,部队野战能力大为降低,以致在中原逐鹿中战绩欠佳。刘邓所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战略反攻前,组建有1O个纵队和一个军共28万人。战略进攻开始后,刘邓率1、2、3、6等4个主力纵队13个旅共12.4万余人渡河南征,可谓兵强马壮。在鲁西南战役中,面对强敌围攻,刘邓指挥若定,充分发挥我军运动战特长,一举歼敌5.6万,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但在转战大别山的斗争中,刘邓所部却遭到严重削弱。从1947年8月到1948年2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艰苦转战6个月,部队减员5万余人,加之在进军大别山途中通过黄泛区时,被迫将重武器全部丢弃,致使部队作战能力大不如前。
1948年春夏间,在中原地区作战的刘邓所部共7个纵队(第1、2、3、4、6、9、11纵队)15万人,加上已改为军区武装的原第1O、12纵队和38军,实际上包括了除第8纵队两个师以外的原晋冀鲁豫军区全部正规军。这一时期,中原野战军除陈赓率领的第4纵队外,转战大别山的几个主力纵队均表现出野战能力较弱,所进行的几次战役规模都较小,战绩也不理想。其间进行的襄樊战役歼敌两万余人,属较大胜仗,但该役歼灭的仅是战斗力较差且处孤立分散状态的“绥靖区”守备部队,敌据城市亦非坚固设防之地。而这时期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共6个纵队外加兵力不足3000人的两广纵队)虽也属外线作战,却战绩颇佳,尤其在豫东战役中,表现出强大的野战和攻坚能力。而在1948年底华野与中野共同进行的淮海战役中,两军的作战能力更表现出相当的差距。淮海战役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决战。我方投入决战的华东野战军有15个纵队36万人左右,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但仅有15万人(1)P409 。淮海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5个野战兵团、3个绥靖区部队计55万5千人。在被我歼灭的敌5个兵团中,有4个兵团是华野在中野配合下(主要是阻击南线援敌)歼灭的,中野仅在华野三个纵队参战情况下歼灭了黄维兵团。纵观整个战役,中野部队在刘伯承、***率领下打得英勇顽强,战略战术运用灵活,全军上下士气高昂,但由于兵力有限,部队装备差,攻坚能力弱,因而对黄维兵团的围歼战打得十分艰苦。中野为围歼黄维兵团,投入了全部7个纵队和两个独立旅,到战役最后阶段,除陈谢兵团的4纵、9纵以及6纵因兵力较充足尚能攻击到底外,1纵、2纵、3纵以及11纵都丧失了攻击能力。(2)(P302) 由于对部队攻击能力估计过高,刘邓首长原估计将黄维兵团包围后三天时间就可全歼敌人,结果经过21天激战才解决战斗。到总攻阶段,鉴于中野已无力单独完成歼敌任务,中央军委和总前委先后调华野7纵、3纵、13纵及华野全部炮兵参加对黄维兵团的围歼战,并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指挥华野7纵、3纵、13纵和中原6纵组成的南线集团作为主要攻击力量,才最后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而华野在战役第一阶段围歼敌黄伯韬兵团(与黄维兵团战斗力不差上下)时,只投入5个纵队进行攻坚,战役后期,华野总部又将其中的两个纵队先后调去南线打阻击,整个战役也仅用了12天时间。中原野战军这一时期之所以野战能力不强,主要原因在于千里跃进大别山及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时遭受了严重损失。如前所述,刘邓部队在通过黄泛区时,将重武器特别是大炮全部丢弃,这无异于将几个主力纵队解除了一半武装。据统计,参加淮海战役的中原野战军其全部重武器只有几十门大炮、200多门迫击炮,而华野部队在济南战役前,就拥有各种大炮1174门(3)P47)。相比之下,中野攻坚之困难就可想而知了。没有重武器,打不了大的歼灭战。没有大的胜利,装备就难以改善,兵员也难以得到补充。
因此,刘邓野战军经过解放战争第二年的外线出击,总兵力反而有所减少,这种情况在全国各战略区中是仅见的。前面提到,1947年6月刘邓大军出征前,晋冀鲁豫野战军总兵力为28万,数全军第一。到解放战争第二年结束时,我军正规部队总数由一年前的103万发展到149万,增长45% 以上,其中东北野战军发展最快,达到70万人,华东野战军由27万发展到34.6万【4P47),而中原野战军却降为不足15万人。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除刘邓野战军有两个纵队(第10、12纵队)和一个军转为地方武装外,转战大别山过程中的严重减员是主要原因。一个由著名军事家率领、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和鲁西南战役中战绩卓著的人民解放军主力兵团,却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中,人员、装备遭受重大损失,作战能力严重削弱,这就使人们不能不提出疑问,同是外线进攻,刘邓所部遭受比陈粟、陈谢两军大得多的损失,原因是什么?这种损失是否为实现战略目标所必需?换言之,这种代价是否可以避免?如果说,建立大别山根据地是实现战略目标所必需或最佳选择,那么这种牺牲乃是必然代价,反之就应另作他论。
二
刘邓大军为创建大别山根据地付出巨大代价,其根本原因在于从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方面实事求是地分析,大别山地区当时都不适合于我强大正规兵团在此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之前皆在解放区防御作战,挺进大别山是第一次把战场开辟在国统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解放军主动出击 之前都是被动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