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的界定,是近几年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少疑义不是问题。因为再此之前,中国民俗学界或民间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概念。现在突然出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名称,而且这一名词变得十分时髦,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改名,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等。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换汤不换药,贴时髦的标签。
如同前些年,人类学热起来,许多学科紧跟形势,在学科前冠以人类学,如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是什么学科呢?究竟是社会学、民族学、还是民俗学,有必要加人类学壮其门面吗。
有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包含的内容要丰富,要宽泛。我认为并非如此。相反“民俗”和“民间文化”的研究对象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广。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民俗学研究的不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还包括了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都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
这样的看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文化多样性宣言》的精神并不矛盾。
历来关于学术概念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民俗”的定义不下几十种,至今还在争论不休,我们遵存哪一种?概念界定是必要的,但研究不能单纯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
民俗文化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深刻含义,它推动了国家的发展,融合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甚至于对教育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1.民俗文化的介绍
民俗文化指的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并且是由于地方因素而形成的民族风俗。说白了就是一些重要民族习俗,民俗文化虽然是由普通人民的智慧才想出来的,但是民俗文化的形成却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它不只是昙花一现,它还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国家对社会,对教育对个人都有着难以缺少的重要作用。
2.民俗文化的意义
由于地区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难免会造成一些小小的互相摩擦,但是自从有了民俗文化以后,会让民族变得非常的有特色有特点,会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会提高国家整体人民的素质,甚至在社会上也会找到归属感。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在每个人身上都能够体会得到,在人们的交流中也免不了民俗文化的交流,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够增长每个人的见识,可见民俗文化极具代表性。
3.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在很早的时候,著名的艺术学家曾经讨论过民俗文化的归类,民所文化涵盖的内容过于广泛,它甚至包含了科学性、艺术性等其他学科,所以民俗文化涉及到的内容实在是非常巨大的。民俗文化无处不在,人类的文明史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发扬民俗文化,书里对它的正确思想。
民俗文化过于重要,以至于很多习俗方式或者产物都会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其对社会、对国家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2)民俗的规范功能;如:乡规民约
(3)民俗的娱乐功能;起到快乐、愉悦的调剂作用。如:苗族芦笙节、斗马节;侗族花炮节、多耶舞、瑶族盘王节、 壮族三月三、蒙古族那达慕
(4)民俗的审美功能;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悦神悦意的作用。如:音乐、建筑、服饰、年画、工艺品……
(5)民俗的维系功能。民俗能统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
如华侨——通过讲汉语、吃中餐、过中国的传统节日等方式,保持民族认同
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