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新文化运动意义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https://ecmb.bdimg.com/kmarketingadslogo/ce7c13544cbf11bce01e52e1dc8a81d9_60_60.jpg)
2024-10-21 广告
详情请咨询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是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教育装备专业展会,以整合营销、调节供需、技术推广、聚焦联系和交易、产学研结合与产业联动等为功能,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教育装备行业规模大、影响广、专业...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_提供
展开全部
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是由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意义是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加快了近代化的发展进程,使人们认识到了科学和民主的重要性。
追问
能以历史书上的为主么
追答
可以呀,哎,我想问你一下,你了解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为了去考试,还是对历史感兴趣,想去详细了解一下,如果你是考试的话,我建议您还是以历史书上的答案为标准啦,毕竟考试出的题一般是以历史书上的内容为准的呀,如果你是对历史感兴趣,那么我建议您到图书馆去查找一些比较有权威性的历史文献或者是历史资料,那你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
背景: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b帝国主义支持复古逆流,一时间复古西向到处泛滥;
c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这大力宣传无产阶级文化
(新文化运动前期性质);
内容: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反对(专制、愚昧、旧道德、旧文学)
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备注: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戊戌变法
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
标志:1915陈独秀在《新青年》首次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新发展:
1917 俄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新文化运动后期性质);
1917 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1918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开始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
1918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第一篇较系统的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在中国首举社会主义的大旗的是李大钊;
1918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开创白话小说的先河,把发封建礼教和道德的进步内容,
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典范;
摇篮:1917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采用“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使北大成为新文化云的的主要根据地。
新文化运动
背景: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b帝国主义支持复古逆流,一时间复古西向到处泛滥;
c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这大力宣传无产阶级文化
(新文化运动前期性质);
内容: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反对(专制、愚昧、旧道德、旧文学)
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备注: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戊戌变法
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
标志:1915陈独秀在《新青年》首次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新发展:
1917 俄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新文化运动后期性质);
1917 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1918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开始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
1918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第一篇较系统的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在中国首举社会主义的大旗的是李大钊;
1918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开创白话小说的先河,把发封建礼教和道德的进步内容,
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典范;
摇篮:1917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采用“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使北大成为新文化云的的主要根据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直接了当的说:动摇了封建主义在人民中的思想基础,解放人民思想潮流,倡导新思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