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截止至2019年11月,“最早的春节”是1966年的1月21日,“最迟的春节”是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整一个月。
这主要是农历历法与公历历法差异造成的,我国传统的农历以月亮圆缺变化为计算标尺,也就是俗称的“朔望月”农历与实际的四季节候存在 “脱节”现象,因此用加闰月的方法“补足”,一般是19年加7个闰月。
扩展资料:
春节这个日子就在1月21日到2月20日这个幅度内有规律地跳来跳去,这主要原因就是闰月。我国传统的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月约29.5天,12个月为353天~355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左右。
若是任由农历和阳历间的天数如此相差下去,那就必然会出现春节在夏天过的现象。因此,我国采取了“19年7闰”法。如果上一个农历年没有闰月,那么下一年的春节就会比上年提前11天左右;如果上年农历有闰月,下一年的春节就会比上年推迟19天左右。
但由于农历春节与阳历对应日期变动较大,“早春节”和“晚春节”能相差30天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浙江老年报-猪年春节为何迟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本世纪有4次“最晚”春节 阳历日期都是2月19日
展开全部
最早和最迟的春节
春节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游动。立春则一般在2月4日或2月5日。“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个月。
由于农历置闰规则的缺陷,“最迟的春节”将出现在2319年的2月21日。
春节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游动。立春则一般在2月4日或2月5日。“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个月。
由于农历置闰规则的缺陷,“最迟的春节”将出现在2319年的2月21日。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最早的春节在4885年1月20日,最晚的春节在2319年2月21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7-12-12
展开全部
春节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立春则一般在2月4日或2月5日。“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