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问技巧?求高手指点呢

 我来答
若以下回答无法解决问题,邀请你更新回答
lusedadi
2011-12-10 · TA获得超过73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3.8万
展开全部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的策略研究
一、问得有理
设计问题时,我们不仅要做到与教学进程同步,而且要做到比进程超前。必须“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认真挖掘教材特点,研究潜在的知识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案例1:《给冷水加热》片断
水体积变化的观察
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看现象进行描述)
再出示同样的两套实验装置,把它们放进温度不同的两个大烧杯中应该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描述)
请两位同学上来看一下,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现象描述)
师:能否对这一现象作一下解释?
学生多为这样解释:大试管内的空气受热体积变大。其实对于装满水的大试管中空气已经排尽,只是学生知之甚少,这就需要教师在出示装满水的大试管时,及时作一些知识补充,学生才有可能通过仔细观察联系这潜在的知识,有针对性地作出解释: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案例2:《水》
引入:大家天天在喝水、用水,大多数同学小时候还特别喜欢玩水,关于水,你知道些什么?
结束时延伸入下一节“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水的一些知识,知道了水是一种液体,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液体,比如说关于食用油,你又知道些什么?与水相比有哪些差异,希望同学们能搜集一些资料,我们下一节课来交流”。
“开场白”和“结束语”的提问,是教师统领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要求我们把学生引入一个场景激活其思维。确保“开场白”能够“一针见血”,“结束语”能够引人遐想。
二、问得有度
案例:《光是怎样传播的》
引入:师:同学们,还记得今年7月22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生:日食。
师:对,这可是三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文奇观,你们都看了吗?
生:
师:日全食那天你看到了什么?
生:
师:好的。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日食这一现象吗?
最后这样拓展: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引入部分教师的意图是想通过日全食这一天文奇观引入课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这两问题的设置(这可是三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文奇观,你们都看了吗?日全食那天你看到了什么?),似乎是教师的自编自导,学生兴趣激发不起来,思维启发不起来,内容就深入不下去了,预设难以奏效;同样,拓展时教师预设了a.小孔成象(介绍我国古代研究小孔成象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b.激光准直c.射击瞄准d.日食(呼应开头的设问),但学生的反馈并不理想,而 “日食”、 小孔成像等实例,因学生没有真切的感受过等原因削弱了实际效果。
一堂课到底该提多少问题,没有明确的标准。但是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要得到保证,更不能超过其原有知识能力范畴,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因无法回答问题而引起心里不安,影响听课的情绪与效率。当然提问的设计也不能太多、太滥,不能为问题而设计问题,要事先考虑提出问题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做出正确地回答,并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临机调整 、“掌握火候”。
三、问得有味(科学味、生活味)
虽然问题设计和教学过程实施都讲究遵循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但教师提问掌握的分寸十分重要。既不能始终围着学生已经了解或者基本了解的几个问题“炒冷饭”,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到乏味;但也不能刻意上难度,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积极地思考,挫伤积极性甚至产生消极畏难情绪。
如五年级第一单元《沉和浮》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对整个单元的科学概念梳理和总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梳理,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梳理。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进行整理: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
通过逐步递进,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动脑、动手,又为学生搭置一些合适的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 保证学生的思维经历发现过程,讲究“在适中难度中上升个别难度”。
四、问得有底
特别是单元的起始课,要求教师课前要有充足的准备,把要讲的知识点到与之关联的知识点,把对理论的理解到实践的支撑都准备全面、准备清楚。
比如备课《磁铁》这一单元时,不仅要准备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还要准备磁铁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能吸铁;不仅要准备到能被磁铁吸引和不能够被吸引的代表性物体,还要准备到自然的磁铁是怎么样的,可以产生什么样的磁铁;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磁铁的磁力大小会改变吗?如何改变等等。因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这种现象,特别在第一节《我们知道的磁铁》,让学生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时,学生往往有十个、二十个问题像炮弹一样“打过来”。
笔者在教育实践中通常把握以下原则:凡是自己提出的问题都要准备好充足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凡是自己把握不准的或者容易造成学生理解错误的尽量不问;凡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归纳整理,能够当场作答的当场作答,由于时间关系或是自身准备不充分或是超出本堂课的范畴,必须在下课前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时间交待,或是下一堂课、或是几天后专门讲解该知识点时。千万不能回避或搪塞!既然学生提了问题,就是想知道答案,这是求知欲的表现,如果常常忽视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就会形成不求甚解的习惯,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就会降低。但也不能完全由着孩子兴趣走,甲生要向东、乙生要向西,使课堂教学脱节教学计划,既定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五、问得有心(有价值)
主要指教师对问题的反映要有耐心,即要保证充足的候答时间。候答时间大致分为两种,即教师提问后让学生考虑回答的时间和学生回答后,教师或其他学生肯定或否定其答案,然后再继续授课的时间间隔。现实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少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表现在要么一看几秒钟过后大家都没有反应,时间来不及就再“抛砖引玉”或干脆自己解答;要么一个学生答不出来换一个成绩更好的学生。同时在学生回答后,更不注重其他学生对其答案的肯定或否定过程,自己匆忙下“对或错”的结论后即进入下一授课环节。实际上,候答对学生与教师都相当重要。心理学家们经过对比试验,给提问过程增加3 秒以上等待时间,将对学生的语言行为产生很大的效果,如学生会对问题给出更长、更多的回答。
案例 《给冷水加热》片段:
一、谈话导入:
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预设: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1、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
3、小组讨论,谁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预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释或推测。)
4、全班交流。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6、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
7、再次对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测。
(这里的分析是要求学生对前一单元新学知识的运用,可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笔者在授课时,还通常采取“就近互补、邻桌资源”的方法,即规定凡是一个学生接受提问,其前后左右相邻的4个学生同时也接受辅助提问,随时做好补充回答的准备,既注重开发了小群体智慧,又潜意识缩小了人员范围,相对节省了时间。同时,充足的候答也会对教师行为、态度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之更耐心、更细心: 促使教师提问策略更富于变化,主动减少提问数量,注重提高提问质量、丰富提问类型。
六、问得有爱
“问得有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时刻感到教师在倾听自己的发言。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者妨碍学生的参与,全程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通过提问使学生体会到成就感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二是不能进行惩罚式提问。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走神”、“睡觉”、“眼望窗外”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时若老师带着惩罚的意图突然把这个学生叫起来提问,学生显然是回答不出来的。不仅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还会破坏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三是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回答。刻意制造课堂效果而只提问少数学生、先点名后提问,以及按学生座位或学生名册顺序轮流提问等,均不能体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要么使课堂变成几个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要么使学生心里成了机械地等待,多数学生将对所谓的“发言”感到乏味。
案例《蚂蚁》片断:
寻找蚂蚁
师:很高兴每个小组都已准备了小蚂蚁,说说哪里捉的?
生1:路边草丛。
生2:墙角处。
生3:一条水沟旁。
……
同学们很兴奋,都想说一说,但课堂时间有限,对同学们的“战功”教师先予以肯定,并及时抛出第二个问题:你用了什么好办法捉到蚂蚁的?再掀高潮。
生4:我把盒子放蚂蚁附近,等它进去后马上盖上盖子。
生5:我剩了一些点心(面包),然后放在花坛边,过一会儿就来了一只蚂蚁……
生6(自豪地):我什么也没用,捉来了。
“我也是……”有好几个学生附和着。
教师见机追问:你认为哪种办法最科学?
生7:什么也不用的好,方便。
生8:是的,小时候就这样玩的。
生9(反驳):如果手用力一点,蚂蚁会受伤的,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生10:蚂蚁受伤了,不利于观察,肯定不是科学的方法。
教师点评:生9和生10说得很有道理!是呀,蚂蚁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我们要爱护它们珍爱它们的生命!
同学们安静下来了。片刻,一只只小手稳稳地举了起来。
生11:用盒子好,这样不会伤害到小蚂蚁。
(此时学生的语气中透露着一丝对小动物们的感情)
生12:用面包引诱也不会伤害到小蚂蚁的,而且还提供食物呢。
生13(深思之后):我也认为用面包引诱最科学,还可以观察蚂蚁怎样吃面包。
教师肯定:是呀,我们最好用食物引诱法来捉蚂蚁。用这种方法,还能观察它怎样运动,怎样搬运食物,或许还可能找到蚂蚁窝呐!
接着就顺利进入“观察蚂蚁”环节
整个过程教师适当提问引导,组织学生交流并使交流更顺畅和清晰,同时要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习惯,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新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一个问题的交流时间不宜过长,学生的视觉、听觉易疲惫,而出现“走神”、“睡觉”、“眼望窗外”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七、问得有应
“应”,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能质疑、能反问。只有这样学生才是真正参与到科学学习当中,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这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思维空间才得以自由驰骋。
案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片断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出示水槽、萝卜、橡皮、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4、组织交流。
“白萝卜切得更小时,是沉的。”
“不,我们小组观察到的是浮。”
争执之后没有结果,学生一脸疑惑:为什么?教室安静了下来,同学们处于思索中……
案例2:《液体的热胀冷缩》片断
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
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
4、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有了水热胀冷缩实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主提出实验观察点,理清实验的思路。)
5、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小结:像醋、饮料、酱油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的热胀冷缩)
拓展:出示一瓶水、饮料。去超市买饮料,本想挑选一瓶装满的饮料。但是却发现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原因呢?
(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瓶装的液体为什么不装满?”,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
此时,有学生举手:“老师,冬天水的体积应该是缩小的,为什么自来水管会爆裂呢?”
“我上次帮爸爸把碑酒冰到冰箱里,结果没几分钟,瓶子就破裂了,这又是为什么?”
在科学学习中,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实践的锻炼;学生自己来提问,好学好问的态度不断烘托出课堂教学的高潮,优化着素质教育的质量。
结束语:当然,这些技巧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充分考虑到课堂的生成与预设,和问题的连续性。我们在实践中应针对不同教学环节设计提问的策略,然后在教学中尝试进行提问并记录,不断改进提问方式,比如在任务布置前提问;根据实验现象提问和对实验数据进行提问等等。
总之,七问技巧是相通、相辅的,宜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