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政策的目标及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四个目标是货币政策的结果,反映了社会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客观要求,是一种并列关系:
一、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事实证明,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两个目标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若要降低失业率,增加就业人数,就必须增加货币工资。
若货币工资增加过少,对充分就业目标就无明显促进作用;若货币工资增加过多,致使其上涨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种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必然造成物价与就业两项目标的冲突。
二、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价格的上涨,通常可以带来高度的就业,在轻微的通货膨胀之中,工业之轮开始得到良好的润滑油,产量接近于最高水平,私人投资活跃,就业机会增多。
三、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
在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中,国家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会遇到两个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一国所能引进和利用的外资是有限的。如果把外资的引进完全置于平衡贸易收支上,那么外资对经济的增长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如果只是追求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而忽视国内资金的配置能力和外汇还款能力,那么必然会导致国际收支状况的严重恶化,最终会使经济失衡,不可能维持长久的经济增长。
四、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在某些情况下两者也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所实现的高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高就业。再如,片面强调高就业,硬性分配劳动力到企业单位就业,造成人浮于事,效益下降,产出减少,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等等。
扩展资料:
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
(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事实证明,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两个目标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若要降低失业率,增加就业人数,就必须增加货币工资。
若货币工资增加过少,对充分就业目标就无明显促进作用;若货币工资增加过多,致使其上涨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种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必然造成物价与就业两项目标的冲突。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价格的上涨,通常可以带来高度的就业,在轻微的通货膨胀之中,工业之轮开始得到良好的润滑油,产量接近于最高水平,私人投资活跃,就业机会增多。
3、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
在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中,国家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会遇到两个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一国所能引进和利用的外资是有限的。如果把外资的引进完全置于平衡贸易收支上,那么外资对经济的增长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如果只是追求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而忽视国内资金的配置能力和外汇还款能力,那么必然会导致国际收支状况的严重恶化,最终会使经济失衡,不可能维持长久的经济增长。
4、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在某些情况下两者也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所实现的高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高就业。再如,片面强调高就业,硬性分配劳动力到企业单位就业,造成人浮于事,效益下降,产出减少,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等等。
扩展资料:
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货币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需要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货币政策要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货币政策出台后,资金活水能否顺利从金融机构流向实体经济,取决于中间的“管道”是否畅通。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说,人民银行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而基础货币只占广义货币的很小一部分。要想创造广义货币,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是更重要的环节。
疏通“管道”,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才能真正将资金活水引向实体经济。近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降至近年来的较低水平,说明银行间流动性较为充裕,不少资金仍在银行间“滞留”。
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可能不足,另一方面,银行也受制于资金成本和流动性等压力,自身放贷能力受限。
未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需要建立相关的尽职免责机制,激发银行基层机构人员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内生动力,让银行愿贷;也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充足的放贷资金,让银行能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政策
推荐于2017-10-15 · 知道合伙人公共服务行家

1,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此消彼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因此,要维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就要牺牲一定的物价稳定;而要维持物价稳定,又必须以提高若干程度的失业率为代价。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两者根本上是统一的,但如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不正确,比如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暂时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但最终会使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如果经济迅速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加快进口贸易增长,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而要消除逆差必须压缩国内需求,而紧缩货币政策又同时会引起经济增长缓慢乃至衰退。
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为了平抑国内物价,增加国内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总之,实际经济运行中,要同时实现四个目标非常困难,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目标是,要根据国情,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