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月光曲的感受

 我来答
874395971
推荐于2017-12-16 · TA获得超过102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2万
展开全部
月光曲给人感觉深沉,可能是因为贝多芬对兄妹俩的贫寒而感到同情。而且给人的感觉很舒缓,可能是贝多芬找到了知音,而感到很开心。 天地之间,是什么情谊感化了人间,是什么进化了人类-------是无私的爱,一种对心灵的呵护,一种让人从绝望中得到希望的力量,一种给人幸福的力量.
而贝多芬他就有一颗爱心.为了达成一为残疾姑娘的心愿,放弃了自己的散步时间.此时我在想,贝多芬为什么不在舞台上弹奏,而在一间平凡的房子里弹奏?可能贝多芬走上音乐的道路是为了让身陷困境与绝望的人们重新振作起来得到希望.
漫七一亦淡沉膀04
2011-12-10 · TA获得超过806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3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92万
展开全部
每一次听到月光曲,我都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开始时,琴音恬美幽静,如明月冉冉升上天幕,将银光洒向林野山川,第二段里,曲调变得轻快活泼,好像淘气的精灵在月光里嘻戏,最后,乐曲向着辽阔激荡的海洋,奔涌呼啸而去。
令人想起月光穿过层层云雾,照射到地面上的样子,让人感觉有点悲伤,音乐听起像是有人在轻声吟唱。不一会通过幽雅轻盈的曲调,带给人温暖,快乐的感觉。由于速度不断加快,你会感觉到热情在爆发,犹如人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人从心底发出来的倾诉声。在尾声部分音乐由快变慢,好像是人的心情达到了沸腾的顶点,然后音乐突然变得沉寂起来,再慢慢结束全曲。 乐曲给我的感觉悠扬、深远,使我浮想联翩,并让我随着节奏的更改而变化着心情。尽管乐曲优美且扣人心弦,但毫无华丽藻饰,丝毫没有刻意刻画出似“阳春白雪”般过分高雅的乐章,《月光奏鸣曲》以自己独特的平凡简约、雅俗共赏的美,打动了我世故的心。这也正是我钟爱这首曲子的原因。我觉得乐曲不仅在意境上大用笔墨,也十分注重对听众心灵上的冲击,使我心情起伏不定。这正是这首乐曲的特别之处,也是它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

这个问题我回答过,所以照抄了!!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0543453.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921069322
2011-12-12 · TA获得超过280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3.9万
展开全部
乐圣贝多芬的《月光曲》钢琴奏鸣曲写于1801年。那一年贝多芬在信中承认他对耳疾的恐忧。他在一封信中还写道:“我现在正过着一种稍微愉快的生活,这种改变是一个爱我,也为我所爱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带来的......不幸的是,她不是我这个阶级的人,而且目前我还不能结婚。 信中所说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就是十七岁的朱丽叶塔,她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她可能还是贝多芬作品第十八号之一弦乐四重奏中慢板乐章灵感的来源。 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关于此曲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当贝多芬给一对盲人兄妹演奏钢琴时,风将蜡烛吹灭了。当时月光静静地洒落在这个贫困的小屋里,洒在钢琴上和三个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无论如何,“月光”这个名称使这首奏鸣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幻想奏鸣曲》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幻想奏鸣曲》、《幻想朔拿大》,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 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绕着《月光》,有一段误传的轶事。上半世纪,一位德国音乐评论家发表文章,说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使他联想起“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于是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天晚上,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外散步,忽然听到琴声,而且是他的作品。他寻声走到一幢旧房窗前,发现是一位盲姑娘在演奏。他进屋后才知道她非常喜欢贝多芬的音乐。作曲家非常感动,在月色辉映下,他写下了这首月光曲……”。 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 这个虚构的故事后来被应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月光曲》。附:贝多芬另写有《月光奏鸣曲》但不是人们所指的《月光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eAsteR_伊丝塔
2013-02-24 · TA获得超过10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6万
展开全部
我的感受可能与常人不同,不过希望你能理解。
月光曲很多人听之后都觉得仿佛看到了月亮冉冉升起的宁静而唯美的场景,可我为什么每次都感觉深沉、黑暗、孤独和悲伤。
它像月光下的大海,宁静而哀伤,宁静的曲调下我似乎听到了一种深藏的孤独与悲哀。有时安静有时高昂,就像压抑的人颓废而绝望的情绪,从某个豁口奔腾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我无法从月光曲中听到一点温暖,有的只是一种无尽的凉,还有一种古老的感觉。我认为作者很抑郁,但同时又残留那么一些希望,它把自己的思考和情绪都融入到了月光曲里。所以即使月光曲很悲哀,但还是有感情存在的,作者的感情。
这是比较深层次的感受,如果说入耳的感受,那是相当悲哀的,同时又很典雅和唯美,有月亮升起时的味道。
你可能会觉得我的感受很奇怪,不过这是我真实的感受,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你如果在听的时候也往我讲的方面想,你也会觉得这样的。望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漈天魂
2011-12-18
知道答主
回答量:9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万
展开全部
每一次听到月光曲,我都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开始时,琴音恬美幽静,如明月冉冉升上天幕,将银光洒向林野山川,第二段里,曲调变得轻快活泼,好像淘气的精灵在月光里嘻戏,最后,乐曲向着辽阔激荡的海洋,奔涌呼啸而去。
令人想起月光穿过层层云雾,照射到地面上的样子,让人感觉有点悲伤,音乐听起像是有人在轻声吟唱。不一会通过幽雅轻盈的曲调,带给人温暖,快乐的感觉。由于速度不断加快,你会感觉到热情在爆发,犹如人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人从心底发出来的倾诉声。在尾声部分音乐由快变慢,好像是人的心情达到了沸腾的顶点,然后音乐突然变得沉寂起来,再慢慢结束全曲。 乐曲给我的感觉悠扬、深远,使我浮想联翩,并让我随着节奏的更改而变化着心情。尽管乐曲优美且扣人心弦,但毫无华丽藻饰,丝毫没有刻意刻画出似“阳春白雪”般过分高雅的乐章,《月光奏鸣曲》打动了我世故的心。这也正是我钟爱这首曲子的原因。我觉得乐曲不仅在意境上大用笔墨,也十分注重对听众心灵上的冲击,使我心情起伏不定。这正是这首乐曲的特别之处,也是它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

嘻嘻 谢谢 很高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