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鉴赏现代诗歌
展开全部
一、通过想象解读意象
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想象”这一论题。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谢冕老师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实际上,就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就应该从这些问题入手: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含义?诗歌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想象,离不开诗歌语言环境。
《我爱这土地》写了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核心是鸟,借此表达作者对热爱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民主旨。从诗中“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从修饰语可以看出,大地遭受着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这些结论的得出,无不是通过想象,依据诗歌本身的语境解读出来的。
二、通过抒情解读情感
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诗人用其独特的个性特征,用其精练的创作手法,而不惜多次修改以致达到与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诗歌的巨大艺术魅力也在于此!它不像小说,擅长于设置波澜起伏的情节、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所以,解读诗歌,主要不在于通过诗了解更多的事物,而是求得情感上的共鸣。
如韩瀚写张志新烈士的诗歌《重量》:“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
诗人发挥了自己独特的想象力,精心构置了一个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中心,这就是“生命的天平”。抽象意义上的“生命”本来是无形的,因而也无所谓轻重。诗人借助“天平”这一具体可感的意象,赋予无形之物以有形,并且衡量出不同生命的轻与重。诗人在“生命的天平”的一头安放着烈士“带血的头颅”,另一头则是“所有的苟活者”,使读者由这一形象画面获得视觉上的不平衡感的同时,体会出诗人对烈士的无限崇敬,对他人、对自我的否定与批判,读者的灵魂怎能不为之震撼!它必然会在读者的心灵深处产生一种共鸣。
三、通过猜想解读主旨
诗歌是浓缩的智慧,以最有限的诗句,拓展出最无限的空间;以最精短的形式,承载起最博大的内涵。所以,有时我们要去“猜想”,即对诗歌内容、作者、背景等作综合性思考。
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读这首诗,抓住三个要点:第一节中的“黑夜”“黑色”,第二节中的“光明”。“黑夜”象征着那场空前的浩劫,这种“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之象征;“黑色的眼睛”在这里具有双重寓意:一方面是指这双眼睛曾被“黑夜”所欺骗、所熏染,另一方面指这双眼睛在被欺骗之后发生了深刻的怀疑,它在黑暗中,渐渐培养起一种觉悟,一种适应力和穿透力,它具有了全新的品质,最终成为“黑夜”的叛逆,成为“寻找光明”的生命意志的象征。
有了这种语感,你就会因“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得到一个意象:漆黑笼罩,夜己漆黑,眼己漆黑,一切皆黑,这个世界除了黑,一切皆无。但是“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却在这一片黑暗中显示出了一个亮点,这个亮点虽然也是黑色的,但是这却是黑得发亮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它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是多么顽强,即使是在最黑暗的环境中生存,即使被最恶毒地摧残,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也不会磨灭。黑暗的巨大和善性的顽强于是就在对比中得到了彰显。
短短的两句诗,冠以一个博大的题目,揭示一个庞大的主题,一代人就被顾城浓缩成两行,无尽话也被顾城浓缩成18个字。《一代人》既是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
四、通过咀嚼解读内涵
含蓄是一种表现艺术美的方法。含蓄是诗歌语言的特色,是它和散文、小说等语言的最大区别之处。宋朝的梅圣俞说过,写诗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可谓道出了含蓄的真谛,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司空图讲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苏东坡讲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沈德潜说的“弦外音,味外味”,施补华说的“忌直贵曲”,都表达了和梅圣俞相同的看法,因为诗贵含蓄,只有含蓄的诗词才能诗意深厚,韵味无穷。诗歌因不直说而增加欣赏的困难,通过咀嚼品味含蓄,可以较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
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写了一位“美人”。诗人很吝啬,全诗没有用一个“美”字,甚至连美人的相貌、体态、举止和服饰都没有一点描绘。她的“美”藏在“看风景的人”的眼睛里,比“风景”更吸引人,皎洁的美占领了别人思绪翻飞的夜晚,藏在别人的梦里,活在读者的心中。
总之,解读现代诗歌的途径很多,而不限于笔者以上所列举的几种。此外我们还要掌握一些其它的解读方法,句式、结构、章法,节奏美、跳跃性等等都是我们鉴赏诗歌的途径。但无论用什么方法,读懂一首诗,并能产生共鸣,获得愉悦,就是成功!
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想象”这一论题。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谢冕老师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实际上,就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就应该从这些问题入手: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含义?诗歌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想象,离不开诗歌语言环境。
《我爱这土地》写了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核心是鸟,借此表达作者对热爱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民主旨。从诗中“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从修饰语可以看出,大地遭受着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这些结论的得出,无不是通过想象,依据诗歌本身的语境解读出来的。
二、通过抒情解读情感
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诗人用其独特的个性特征,用其精练的创作手法,而不惜多次修改以致达到与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诗歌的巨大艺术魅力也在于此!它不像小说,擅长于设置波澜起伏的情节、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所以,解读诗歌,主要不在于通过诗了解更多的事物,而是求得情感上的共鸣。
如韩瀚写张志新烈士的诗歌《重量》:“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
诗人发挥了自己独特的想象力,精心构置了一个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中心,这就是“生命的天平”。抽象意义上的“生命”本来是无形的,因而也无所谓轻重。诗人借助“天平”这一具体可感的意象,赋予无形之物以有形,并且衡量出不同生命的轻与重。诗人在“生命的天平”的一头安放着烈士“带血的头颅”,另一头则是“所有的苟活者”,使读者由这一形象画面获得视觉上的不平衡感的同时,体会出诗人对烈士的无限崇敬,对他人、对自我的否定与批判,读者的灵魂怎能不为之震撼!它必然会在读者的心灵深处产生一种共鸣。
三、通过猜想解读主旨
诗歌是浓缩的智慧,以最有限的诗句,拓展出最无限的空间;以最精短的形式,承载起最博大的内涵。所以,有时我们要去“猜想”,即对诗歌内容、作者、背景等作综合性思考。
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读这首诗,抓住三个要点:第一节中的“黑夜”“黑色”,第二节中的“光明”。“黑夜”象征着那场空前的浩劫,这种“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之象征;“黑色的眼睛”在这里具有双重寓意:一方面是指这双眼睛曾被“黑夜”所欺骗、所熏染,另一方面指这双眼睛在被欺骗之后发生了深刻的怀疑,它在黑暗中,渐渐培养起一种觉悟,一种适应力和穿透力,它具有了全新的品质,最终成为“黑夜”的叛逆,成为“寻找光明”的生命意志的象征。
有了这种语感,你就会因“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得到一个意象:漆黑笼罩,夜己漆黑,眼己漆黑,一切皆黑,这个世界除了黑,一切皆无。但是“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却在这一片黑暗中显示出了一个亮点,这个亮点虽然也是黑色的,但是这却是黑得发亮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它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是多么顽强,即使是在最黑暗的环境中生存,即使被最恶毒地摧残,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也不会磨灭。黑暗的巨大和善性的顽强于是就在对比中得到了彰显。
短短的两句诗,冠以一个博大的题目,揭示一个庞大的主题,一代人就被顾城浓缩成两行,无尽话也被顾城浓缩成18个字。《一代人》既是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
四、通过咀嚼解读内涵
含蓄是一种表现艺术美的方法。含蓄是诗歌语言的特色,是它和散文、小说等语言的最大区别之处。宋朝的梅圣俞说过,写诗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可谓道出了含蓄的真谛,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司空图讲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苏东坡讲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沈德潜说的“弦外音,味外味”,施补华说的“忌直贵曲”,都表达了和梅圣俞相同的看法,因为诗贵含蓄,只有含蓄的诗词才能诗意深厚,韵味无穷。诗歌因不直说而增加欣赏的困难,通过咀嚼品味含蓄,可以较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
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写了一位“美人”。诗人很吝啬,全诗没有用一个“美”字,甚至连美人的相貌、体态、举止和服饰都没有一点描绘。她的“美”藏在“看风景的人”的眼睛里,比“风景”更吸引人,皎洁的美占领了别人思绪翻飞的夜晚,藏在别人的梦里,活在读者的心中。
总之,解读现代诗歌的途径很多,而不限于笔者以上所列举的几种。此外我们还要掌握一些其它的解读方法,句式、结构、章法,节奏美、跳跃性等等都是我们鉴赏诗歌的途径。但无论用什么方法,读懂一首诗,并能产生共鸣,获得愉悦,就是成功!
展开全部
总结出来就是用心理解字面背后的含义,用感情理解作者的情怀
“已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试题提供的,如题干要求、标题、作者、写作题材范围、写作时间、注释等;二是考生个人的,如对作者这一作品和其它作品的阅读经验,对所写的题材、写作背景的了解,以及修辞知识、写作知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的理解,诗歌的传统、风格、流派、典故等已知的经验。
目前现代诗歌鉴赏题题干要求多是逆选,这有助于考生利用三项正确选项理解诗意;标题、作者、时代、题材、心境及各种有关知识这一“已知”要密切联系课本学过的内容(如99年《我爱这土地》,就应联系《大堰河——》),教师补充的内容,自己课外学过的内容。这样积极把自己的经验储存调动起来,为下一步仔细体味作准备。
二、把握意象,体味诗情
“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就是寄予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事物,即为意象。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解开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
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其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美景当然流露喜爱之情,但情哀之时美景含泪,如“感时花溅泪”;心凉之时美景却又倍受诘问,如“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意象“花”“红药”所含的情感就是很清楚的了。
体味诗情,首先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从想象中体味形象,对诗人的想象活动进行再经历和再体验。读《我爱这土地》,顺着诗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鸟,体味喉咙为什么会“嘶哑”,爱国者的形象即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因为这首诗的形象的核心是一只不懈地为土地、河流、风和黎明歌唱,死后连羽毛都奉献给土地的多情鸟。读诗的全过程,想象活动都是围绕着这只鸟的形象展开的,对于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把握,是通过对这只热爱土地的鸟的想象而获得的,离开了想象将一无所获。
体味诗情,还要善于在诗歌的抒情中寄托情思。诗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诗情,就要把诗歌所提供的含蓄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杂的生活现象加以精炼概括的东西,还原到它原来的状态中去。如《金黄的稻束》中的“沉思”的内容就需要好好挖掘。
体味诗情,要能从含蓄中咀嚼出真味。优秀的诗歌总是避免这铺直叙。诗人只是含蓄的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要善于咀嚼、寻找并最后判断诗人所提供的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鉴赏活动不可停留在表面意思的理解上。《黄金的稻束》是写母亲的美丽还是写母亲的疲倦?咀嚼出这一点对第10题的d项的判断有很大的作用。
最后,体味诗情,不可忽视诗歌感情的两个作用。一是动力作用,诗人把最真、最美的浓烈情感融入诗中,使诗歌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2000年春京皖卷的《雷》。二是线索作用,当然要准确的把握意象、体味诗情,还要利用选项进行推敲。
三、品味语言,挖掘诗美
诗歌难于解读,首先含蓄在意象上,其次含蓄在语言上。诗歌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描写性语言,更不同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语言。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比一般的语言更含情,它的表达往往是非直陈式的、反常化的。
非直陈式的,是指诗歌语言多通过比喻、用典、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如《就是那一只蟋蟀》就用《诗经》的典,“蟋蟀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反映我们中国人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文化”。
反常化主要指诗歌语言的跳跃使得句与句不像其它文体一样连贯、符合语法规范与逻辑思维规律。《金黄的稻束》对中心意象“金黄的稻束”在视觉与听觉两种感受截然不同的描写,就体现了语言的反常化。
鉴于诗歌语言以上的特点,在品味时就要善于从简约中猜测主题,从跳跃中填补奥妙。
四、了解设题,发现障碍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逆选题错误项的设题技巧而言。归纳此类题的一般设题技巧,及早发现选项障碍,对于答题是有帮助的。一般说来,此类题设题障碍主要有:曲解字句;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无限拔高;鱼目混珠;故意反说。
(1999年题)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中"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2000题: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雷 (杜运燮)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
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
每双眼睛在渴望,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
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
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泪,他们来了!
为着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
1948年于新加坡
a.诗歌第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2000年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已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试题提供的,如题干要求、标题、作者、写作题材范围、写作时间、注释等;二是考生个人的,如对作者这一作品和其它作品的阅读经验,对所写的题材、写作背景的了解,以及修辞知识、写作知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的理解,诗歌的传统、风格、流派、典故等已知的经验。
目前现代诗歌鉴赏题题干要求多是逆选,这有助于考生利用三项正确选项理解诗意;标题、作者、时代、题材、心境及各种有关知识这一“已知”要密切联系课本学过的内容(如99年《我爱这土地》,就应联系《大堰河——》),教师补充的内容,自己课外学过的内容。这样积极把自己的经验储存调动起来,为下一步仔细体味作准备。
二、把握意象,体味诗情
“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就是寄予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事物,即为意象。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解开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
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其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美景当然流露喜爱之情,但情哀之时美景含泪,如“感时花溅泪”;心凉之时美景却又倍受诘问,如“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意象“花”“红药”所含的情感就是很清楚的了。
体味诗情,首先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从想象中体味形象,对诗人的想象活动进行再经历和再体验。读《我爱这土地》,顺着诗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鸟,体味喉咙为什么会“嘶哑”,爱国者的形象即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因为这首诗的形象的核心是一只不懈地为土地、河流、风和黎明歌唱,死后连羽毛都奉献给土地的多情鸟。读诗的全过程,想象活动都是围绕着这只鸟的形象展开的,对于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把握,是通过对这只热爱土地的鸟的想象而获得的,离开了想象将一无所获。
体味诗情,还要善于在诗歌的抒情中寄托情思。诗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诗情,就要把诗歌所提供的含蓄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杂的生活现象加以精炼概括的东西,还原到它原来的状态中去。如《金黄的稻束》中的“沉思”的内容就需要好好挖掘。
体味诗情,要能从含蓄中咀嚼出真味。优秀的诗歌总是避免这铺直叙。诗人只是含蓄的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要善于咀嚼、寻找并最后判断诗人所提供的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鉴赏活动不可停留在表面意思的理解上。《黄金的稻束》是写母亲的美丽还是写母亲的疲倦?咀嚼出这一点对第10题的d项的判断有很大的作用。
最后,体味诗情,不可忽视诗歌感情的两个作用。一是动力作用,诗人把最真、最美的浓烈情感融入诗中,使诗歌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2000年春京皖卷的《雷》。二是线索作用,当然要准确的把握意象、体味诗情,还要利用选项进行推敲。
三、品味语言,挖掘诗美
诗歌难于解读,首先含蓄在意象上,其次含蓄在语言上。诗歌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描写性语言,更不同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语言。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比一般的语言更含情,它的表达往往是非直陈式的、反常化的。
非直陈式的,是指诗歌语言多通过比喻、用典、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如《就是那一只蟋蟀》就用《诗经》的典,“蟋蟀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反映我们中国人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文化”。
反常化主要指诗歌语言的跳跃使得句与句不像其它文体一样连贯、符合语法规范与逻辑思维规律。《金黄的稻束》对中心意象“金黄的稻束”在视觉与听觉两种感受截然不同的描写,就体现了语言的反常化。
鉴于诗歌语言以上的特点,在品味时就要善于从简约中猜测主题,从跳跃中填补奥妙。
四、了解设题,发现障碍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逆选题错误项的设题技巧而言。归纳此类题的一般设题技巧,及早发现选项障碍,对于答题是有帮助的。一般说来,此类题设题障碍主要有:曲解字句;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无限拔高;鱼目混珠;故意反说。
(1999年题)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中"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2000题: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雷 (杜运燮)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
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
每双眼睛在渴望,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
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
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泪,他们来了!
为着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
1948年于新加坡
a.诗歌第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2000年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12-12
展开全部
提高自己的内涵修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