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呢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土家族的性格特点:
1、勇猛善战:在中国战争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战绩:刘邦讨伐秦二世胡亥,土家人为其冲锋陷阵,深受刘邦赞赏;大革命时期,土家人跟随贺龙、任弼时、肖克将军坚持游击战争,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等;2、心灵手巧:土家族织锦以其色彩斑斓、织工精巧闻名于世,有100多种图案,和摆手舞一起被称作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用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
3、热情好客:放铁炮以迎 主人为宾客主人立即煨茶装烟,做油茶汤。席上, 喝大碗酒,吃大块肉。同时,还请寨上的老人或头面人物,陪客把盏;
4、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
展开全部
跳丧舞是土家族人,在老人死后,对亡人的祭奠歌舞活动。从土家人的跳丧舞的内容、形式和特点中,可以反映出土家族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土家人刚劲、勇猛、爽朗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
关键词: 土家族;舞蹈;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 C9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27/YC-(2005)02-0062-03
一
跳丧在我国分布广泛,形式多样,特点各不相同。然而,土家族的跳丧却更有其独有的特点。土家族跳丧舞是长阳、五峰、巴东、建始、恩施和鹤峰交界地区的土家族人,在老人(特指上无老人、下有子女的老人病故,称之为“老人”)死后,对亡人的祭奠歌舞活动,其名称各不相同,有“打丧鼓”、“跳丧鼓”、“撒叶儿嗬”、“撒儿嗬”、“三爷活”、“伴亡”、“陪亡”、“闹灵”、“闹丧”等。跳丧舞的表演,一般由两人或四人在棺材前对舞,在跳至高潮时,也有少则百人,多则几百上千人参加进来跳丧的。其演唱形式是一人击鼓领唱,众人跟着随和。跳丧鼓舞的鼓点子和舞蹈动作很有特点,巴东的鼓点子是3/4节拍,建始是2/4节拍,巴东跳丧舞的舞蹈动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四大步,跳舞时除双膝不断地上下颤动外,胯部左右摆动幅度大,上肢随胯部的摆动在胸前晃动。来凤、建始的跳丧鼓腿部动作多为大八字步蹲着前行,每一步都用脚掌着地。
跳丧舞的花样很多,如“燕儿含泥”、“猛虎下山”、“犀牛望月”、“凤凰展翅”、“四人穿花”、“雪花盖顶”、“怀胎歌”、“摇丧”,以及将各套动作组合后而形成的“四合一”固定格式等。
土家族之所以要为故去的“老人”举行跳丧活动,是因为土家族认为,亡去的老人上无老人、下有子女,自己的一身已尽职尽责,到年老故去,是人的自然规律,是走“顺头路”,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由之路,因此,这是一种“喜事”。又因土家族将结婚生子也叫做“喜事”,故将走“顺头路”的老人的去世称为“白喜事”。正因为是“喜事”,所以,就要庆贺热闹。土家族地区的老人去世后,人们常会说:“今晚要去热闹一晚歇”。在热闹中的跳丧舞中,有一句唱词这样唱到:“老倌死了好有福,睡了一副好棺木”,即表达出对老人自然死亡和回归自然的良好心态。所以,就从民间舞蹈——巴渝舞中,经逐步发展而成,直到跳丧。巴渝舞是土家族早期的民间舞蹈,有豪爽、洒脱和自娱自乐的特点,土家族的跳丧从中吸取精华,将民间欢快的舞蹈改造和发展而成为悼念亡人的舞蹈活动,在追忆亡人的夜晚,口唱跳丧歌(除了传统的段子外,还包括“风流歌”,即情歌等)、脚蹋跳丧舞,通宵达旦都载歌载舞,好不热闹,以此庆贺亡人的“顺头路”和回归自然。正是因为这种良好的心态,才使得他们对人的生老病死和死后回归自然有着正确的理解,因而将丧事当作“喜事”办。又因为是“喜事”,不但丧家非常重视,而且亲朋好友和附近的村民,特别是邻居也极为重视。《长乐县志.习俗》中记:“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在民间,有这样的俗语:“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打一夜丧鼓送人情”。在跳丧的歌词中,有这样一个段子:“小伙们喜欢打丧鼓,老头们喜欢煎豆腐,半夜听到鼓声响,不管哪方我都去,没有豆腐去送礼,打一夜丧鼓去碰场”。这是乡邻对丧家丧事高度重视的反映,也是土家族心胸开阔、性格豁达的反映。在土家寨子里,只要哪家出现了丧事,相邻们都纷纷前去帮忙、或吊丧,无论平时关系亲疏,也无论平时有无矛盾、仇恨,这一切都被抛到了脑后,只是一心一意地替丧家着想,故在土家族地区有“生不计死仇”和“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就来”的说法。所以,前来参加跳丧的人中,不但有平时关系好的人,也有关系不好的人,甚至包括近日的冤家和往日的情敌,他们有的携酒带肉而来,有的凑钱凑米而来,有的送白菜、萝卜、豆腐,有的空手而来,为的是把丧家的丧事办好。总之,跳丧舞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点突出。
二
我们从跳丧的这些内容、形式和特点中,不难发现土家族具有诸多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
第一,从跳丧的内容看,反映了土家族豁达、开朗的人身态度。从跳丧的内容看,无论是从其唱词还是其动作等方面来看,它包括了土家族历史变迁中的迁徙、征战、战争、打猎、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既体现着土家族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也反映出土家族将这些内容运用于丧葬活动中的豁达、乐观态度。土家族对于正常死亡的人(有别于非正常死亡者,即:摔死、被枪炮打死、妇女难产而死、未成年而死等),将丧事当作喜事办,还要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反映了土家族豁达、开朗的生死存亡观和人生哲学。他们不畏惧死神,不怕死神的降临,当死神来到的时候,他们就勇敢地面对,勇敢地迎接,认为这是人类和自然共有的规律,是自然现象,是走“顺头路”,就一定要跳“撒尔嗬”。这是由这个开放的民族和这个民族的开朗性格所决定的。土家族是一个很开放的民族,且具有开朗的性格。我曾经在土家族地区生活过,所见所闻,感觉到土家族人都十分开放,他们的婚姻常常以歌为媒,放开嗓子对唱山歌,通过对唱山歌,将自己的所喜、所爱、所求倾诉给自己最心爱的人。他们在表述自己的爱意的时候,没有遮掩,没有封建的礼教束缚,想爱就大胆地爱,不仅窃窃丝语,而且大胆地唱,大胆地爱,这在旧中国的礼制下,不可谓不开放了。同时,土家族还具有豁达、开朗的民族性格。土家族人性格豪爽,不斤斤计较,心胸开阔、大度,与人为善、乐观向上。我曾经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工作过,也曾经到过资丘等地,那里是土家族聚居的地方,那里的土家族都具有这些性格特点。他们的这种性格特点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来,哪怕是面临着死亡,也都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对于走“顺头路”的老人的去世,都将丧事当成喜事办,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悲痛之中。所以,笔者认为,土家族的跳丧活动中,包涵了土家族豁达、开朗的民族性格和人身态度。
第二,从跳丧的动作看,反映了土家族刚劲、勇猛、爽朗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据长阳县博物馆馆长戴曾群先生对跳丧动作的研究,跳丧的舞蹈动作大致可以概括为曲、颤、稳、靠、转、活六个字。我们对这六个字进行分析,亦不难发现土家族的多种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
曲,即身体弯曲的姿态。表演者总是保持一种八字步弯腰、弓背、曲膝。反映在舞蹈中即为腿部半蹲和上身略向前倾的姿势。这种动作姿势可能与巴人的虎图腾有关。“曲”这个动作的本身和其表现的象征性意义,就具有了刚劲、有力、勇猛的特点,这些动作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并不是舞蹈动作本身所具有的,而是这个民族心灵深处的内在心理特质的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的反映。
颤,即在跳丧时,根据音乐的节奏,双膝上下来回地颤动。这是跳丧舞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也与老某些动作姿势相似,亦是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虎图腾崇拜的反映,和其内心心理活动的结果,表现了刚劲、勇猛的性格特点。
靠,即表演者与表演者之间的动作协调和衔接的灵活和运用自如。民间有俗语说:跳丧舞是“绕身而舞,贴身而过”,也有的说跳丧舞是“会打丧鼓的肩靠肩,不会打丧鼓的转圈圈”,舞者围在亡人的棺材前,在迈着刚劲、有力、洒脱的步子的同时,又结构紧严、严密,使得这个舞蹈在洒脱而又紧密,在粗放中而有细腻的过程中完成。
稳,即在舞蹈动作完成过程中的稳健。在跳丧舞的整个舞蹈过程中,特别是在步伐上,这种稳健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稳健的动作,与土家族质朴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密不可分。土家族的性格“悍而直”(《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第376页),“性犷而悍”(《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五),《宜昌府志》也说土家人“沿蛮旧习,犹有悍风”。我们从土家族的跳丧节奏和其稳健的步伐中,均不难发现其“悍而直”的性格特点。
转,即在时而向左,时而向右的转圈过程中,表演者所表现出来的稳健与灵活。这是土家族豪爽、爽朗和内心、心理豁达等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
活,即舞蹈动作和舞段衔接的灵活性。在跳丧过程中,在停放亡人的棺材前,在面积很小的范围内,几个跳丧者手舞足蹈,来回穿梭,既刚劲有力,又节奏有序,表现得十分机动而又灵活,给人以明快和美的感受。这也是土家族豁达、爽朗等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第三,从跳丧的来源看,更是土家族心理特质的直接反映。根据我们对跳丧舞历史的研究,跳丧舞与巴人图腾“白虎”,与两千多年前的巴人舞,与后来的巴渝舞、摆手舞、巴山舞等都有直接的关系。
巴人的图腾是白虎,虎是以勇猛、刚强、刚烈著称的,而跳丧舞中,既有模仿虎的动作姿势,也有模仿虎性格的强劲、有力、勇猛的内在气质,从而使跳丧舞的整个节奏都强劲有力,犹如猛虎下山。因此,跳丧舞不但与巴人图腾有关,更是巴人图腾的反映,是巴人和土家族人崇拜白虎的结果。
跳丧舞还与巴渝舞、摆手舞、巴山舞有着直接的关系。
巴渝舞的文献记载始见于汉代,据《晋书.乐志》载:“汉高祖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自率賨人以从帝为前峰,及定秦中,封自为阆中侯,复賨人七姓。其俗喜舞,高祖乐猛锐,数观其舞,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名'巴渝舞'”。巴渝舞是古代的战舞,或者说军乐舞,在当时的賨人国都非常流行。而賨人就是古代巴人的一支,所以,其舞被称为巴渝舞——賨人时代的宫廷舞。
《隋书.音乐志》载:“盖汉高祖自汉中归,巴渝之兵,执仗而舞也”。《晋书.乐志》亦载:“巴渝舞,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本歌曲,安召本歌曲,行辞本歌曲”四篇,舞曲中有“矛渝”和“弩渝”,说明了巴渝舞包含了战舞的内容,或者说是从战舞发展而来。而跳丧舞是在巴人战舞即巴渝舞的基础上,对其改编加工,用于悼念和祭奠亡人时的舞蹈,它继承了巴渝舞的某些风格,如舞蹈动作和某些曲目、节奏等,都是从巴渝舞发展而来的。可以说,巴渝舞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形成了跳丧舞,跳丧舞是由巴渝舞发展而来。
跳丧舞与摆手舞也有关系。
在鄂西土家族地区流行有“北跳丧,南摆手”的习俗,即在南部地区流行摆手舞,亦为民间舞蹈。摆手舞的主要动作是脚踏、摆手、弯腰,摆手时为同边摆手,且稳重、雄健、有力等。这些特点与跳丧中的舞蹈动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少研究舞蹈的同志已有这方面的研究,大多认为跳丧舞与摆手舞的关系密切,是由摆手舞发展而来,这已在学术界得到认可。
跳丧舞与巴山舞的关系更是众所周知,巴山舞是由当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覃发池等人对跳丧舞进行研究、发展和改编而来,这里不再累述。
我们从跳丧舞的历史源流中,无论是从图腾崇拜,还是从巴渝舞、摆手舞、巴山舞等与跳丧的关系来看,跳丧与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密切的,都有着渊源和承袭的关系,跳丧在继承这些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对其发展、改编,从而将这个民族内在的,同时又是最高心理境界的,并被视为“神”的那部分内容——图腾,与賨人时代的宫廷舞——巴渝舞、与土家族的民间舞蹈——摆手舞、巴山舞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跳丧舞。无论是从跳丧的内容还是形式来看,都将上述几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这种结合,既有形式上的动作、姿势等方面的结合,更是巴人和土家族心理特质的内化和外化的结果,是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因而也体现着土家族他们的这些心理素质和人生态度,既是土家族追求积极人生和奋发向上的动力,更体现着一种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
〔责任编辑:杨子红〕
参考文献:
〔1〕阎达五.耿建新.高级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周伟.中美会计准则环境比较〔J〕.广西会计,2000,(9).
〔3〕陈信元,董华.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一项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0,(2).
〔4〕余恕莲,毛洪涛.合并报表联营法的存废之争及其存废的理论思考(上、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1)-(12).
〔5〕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常设解释委员会(SIC):解释公告第20-25号〔Z〕.会计研究,2000,(10).
〔6〕汪祥耀,刘宁军.当前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及若干思考〔J〕.会计研究,2003,(5).
关键词: 土家族;舞蹈;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 C9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27/YC-(2005)02-0062-03
一
跳丧在我国分布广泛,形式多样,特点各不相同。然而,土家族的跳丧却更有其独有的特点。土家族跳丧舞是长阳、五峰、巴东、建始、恩施和鹤峰交界地区的土家族人,在老人(特指上无老人、下有子女的老人病故,称之为“老人”)死后,对亡人的祭奠歌舞活动,其名称各不相同,有“打丧鼓”、“跳丧鼓”、“撒叶儿嗬”、“撒儿嗬”、“三爷活”、“伴亡”、“陪亡”、“闹灵”、“闹丧”等。跳丧舞的表演,一般由两人或四人在棺材前对舞,在跳至高潮时,也有少则百人,多则几百上千人参加进来跳丧的。其演唱形式是一人击鼓领唱,众人跟着随和。跳丧鼓舞的鼓点子和舞蹈动作很有特点,巴东的鼓点子是3/4节拍,建始是2/4节拍,巴东跳丧舞的舞蹈动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四大步,跳舞时除双膝不断地上下颤动外,胯部左右摆动幅度大,上肢随胯部的摆动在胸前晃动。来凤、建始的跳丧鼓腿部动作多为大八字步蹲着前行,每一步都用脚掌着地。
跳丧舞的花样很多,如“燕儿含泥”、“猛虎下山”、“犀牛望月”、“凤凰展翅”、“四人穿花”、“雪花盖顶”、“怀胎歌”、“摇丧”,以及将各套动作组合后而形成的“四合一”固定格式等。
土家族之所以要为故去的“老人”举行跳丧活动,是因为土家族认为,亡去的老人上无老人、下有子女,自己的一身已尽职尽责,到年老故去,是人的自然规律,是走“顺头路”,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由之路,因此,这是一种“喜事”。又因土家族将结婚生子也叫做“喜事”,故将走“顺头路”的老人的去世称为“白喜事”。正因为是“喜事”,所以,就要庆贺热闹。土家族地区的老人去世后,人们常会说:“今晚要去热闹一晚歇”。在热闹中的跳丧舞中,有一句唱词这样唱到:“老倌死了好有福,睡了一副好棺木”,即表达出对老人自然死亡和回归自然的良好心态。所以,就从民间舞蹈——巴渝舞中,经逐步发展而成,直到跳丧。巴渝舞是土家族早期的民间舞蹈,有豪爽、洒脱和自娱自乐的特点,土家族的跳丧从中吸取精华,将民间欢快的舞蹈改造和发展而成为悼念亡人的舞蹈活动,在追忆亡人的夜晚,口唱跳丧歌(除了传统的段子外,还包括“风流歌”,即情歌等)、脚蹋跳丧舞,通宵达旦都载歌载舞,好不热闹,以此庆贺亡人的“顺头路”和回归自然。正是因为这种良好的心态,才使得他们对人的生老病死和死后回归自然有着正确的理解,因而将丧事当作“喜事”办。又因为是“喜事”,不但丧家非常重视,而且亲朋好友和附近的村民,特别是邻居也极为重视。《长乐县志.习俗》中记:“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在民间,有这样的俗语:“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打一夜丧鼓送人情”。在跳丧的歌词中,有这样一个段子:“小伙们喜欢打丧鼓,老头们喜欢煎豆腐,半夜听到鼓声响,不管哪方我都去,没有豆腐去送礼,打一夜丧鼓去碰场”。这是乡邻对丧家丧事高度重视的反映,也是土家族心胸开阔、性格豁达的反映。在土家寨子里,只要哪家出现了丧事,相邻们都纷纷前去帮忙、或吊丧,无论平时关系亲疏,也无论平时有无矛盾、仇恨,这一切都被抛到了脑后,只是一心一意地替丧家着想,故在土家族地区有“生不计死仇”和“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就来”的说法。所以,前来参加跳丧的人中,不但有平时关系好的人,也有关系不好的人,甚至包括近日的冤家和往日的情敌,他们有的携酒带肉而来,有的凑钱凑米而来,有的送白菜、萝卜、豆腐,有的空手而来,为的是把丧家的丧事办好。总之,跳丧舞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点突出。
二
我们从跳丧的这些内容、形式和特点中,不难发现土家族具有诸多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
第一,从跳丧的内容看,反映了土家族豁达、开朗的人身态度。从跳丧的内容看,无论是从其唱词还是其动作等方面来看,它包括了土家族历史变迁中的迁徙、征战、战争、打猎、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既体现着土家族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也反映出土家族将这些内容运用于丧葬活动中的豁达、乐观态度。土家族对于正常死亡的人(有别于非正常死亡者,即:摔死、被枪炮打死、妇女难产而死、未成年而死等),将丧事当作喜事办,还要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反映了土家族豁达、开朗的生死存亡观和人生哲学。他们不畏惧死神,不怕死神的降临,当死神来到的时候,他们就勇敢地面对,勇敢地迎接,认为这是人类和自然共有的规律,是自然现象,是走“顺头路”,就一定要跳“撒尔嗬”。这是由这个开放的民族和这个民族的开朗性格所决定的。土家族是一个很开放的民族,且具有开朗的性格。我曾经在土家族地区生活过,所见所闻,感觉到土家族人都十分开放,他们的婚姻常常以歌为媒,放开嗓子对唱山歌,通过对唱山歌,将自己的所喜、所爱、所求倾诉给自己最心爱的人。他们在表述自己的爱意的时候,没有遮掩,没有封建的礼教束缚,想爱就大胆地爱,不仅窃窃丝语,而且大胆地唱,大胆地爱,这在旧中国的礼制下,不可谓不开放了。同时,土家族还具有豁达、开朗的民族性格。土家族人性格豪爽,不斤斤计较,心胸开阔、大度,与人为善、乐观向上。我曾经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工作过,也曾经到过资丘等地,那里是土家族聚居的地方,那里的土家族都具有这些性格特点。他们的这种性格特点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来,哪怕是面临着死亡,也都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对于走“顺头路”的老人的去世,都将丧事当成喜事办,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悲痛之中。所以,笔者认为,土家族的跳丧活动中,包涵了土家族豁达、开朗的民族性格和人身态度。
第二,从跳丧的动作看,反映了土家族刚劲、勇猛、爽朗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据长阳县博物馆馆长戴曾群先生对跳丧动作的研究,跳丧的舞蹈动作大致可以概括为曲、颤、稳、靠、转、活六个字。我们对这六个字进行分析,亦不难发现土家族的多种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
曲,即身体弯曲的姿态。表演者总是保持一种八字步弯腰、弓背、曲膝。反映在舞蹈中即为腿部半蹲和上身略向前倾的姿势。这种动作姿势可能与巴人的虎图腾有关。“曲”这个动作的本身和其表现的象征性意义,就具有了刚劲、有力、勇猛的特点,这些动作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并不是舞蹈动作本身所具有的,而是这个民族心灵深处的内在心理特质的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的反映。
颤,即在跳丧时,根据音乐的节奏,双膝上下来回地颤动。这是跳丧舞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也与老某些动作姿势相似,亦是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虎图腾崇拜的反映,和其内心心理活动的结果,表现了刚劲、勇猛的性格特点。
靠,即表演者与表演者之间的动作协调和衔接的灵活和运用自如。民间有俗语说:跳丧舞是“绕身而舞,贴身而过”,也有的说跳丧舞是“会打丧鼓的肩靠肩,不会打丧鼓的转圈圈”,舞者围在亡人的棺材前,在迈着刚劲、有力、洒脱的步子的同时,又结构紧严、严密,使得这个舞蹈在洒脱而又紧密,在粗放中而有细腻的过程中完成。
稳,即在舞蹈动作完成过程中的稳健。在跳丧舞的整个舞蹈过程中,特别是在步伐上,这种稳健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稳健的动作,与土家族质朴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密不可分。土家族的性格“悍而直”(《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第376页),“性犷而悍”(《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五),《宜昌府志》也说土家人“沿蛮旧习,犹有悍风”。我们从土家族的跳丧节奏和其稳健的步伐中,均不难发现其“悍而直”的性格特点。
转,即在时而向左,时而向右的转圈过程中,表演者所表现出来的稳健与灵活。这是土家族豪爽、爽朗和内心、心理豁达等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
活,即舞蹈动作和舞段衔接的灵活性。在跳丧过程中,在停放亡人的棺材前,在面积很小的范围内,几个跳丧者手舞足蹈,来回穿梭,既刚劲有力,又节奏有序,表现得十分机动而又灵活,给人以明快和美的感受。这也是土家族豁达、爽朗等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第三,从跳丧的来源看,更是土家族心理特质的直接反映。根据我们对跳丧舞历史的研究,跳丧舞与巴人图腾“白虎”,与两千多年前的巴人舞,与后来的巴渝舞、摆手舞、巴山舞等都有直接的关系。
巴人的图腾是白虎,虎是以勇猛、刚强、刚烈著称的,而跳丧舞中,既有模仿虎的动作姿势,也有模仿虎性格的强劲、有力、勇猛的内在气质,从而使跳丧舞的整个节奏都强劲有力,犹如猛虎下山。因此,跳丧舞不但与巴人图腾有关,更是巴人图腾的反映,是巴人和土家族人崇拜白虎的结果。
跳丧舞还与巴渝舞、摆手舞、巴山舞有着直接的关系。
巴渝舞的文献记载始见于汉代,据《晋书.乐志》载:“汉高祖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自率賨人以从帝为前峰,及定秦中,封自为阆中侯,复賨人七姓。其俗喜舞,高祖乐猛锐,数观其舞,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名'巴渝舞'”。巴渝舞是古代的战舞,或者说军乐舞,在当时的賨人国都非常流行。而賨人就是古代巴人的一支,所以,其舞被称为巴渝舞——賨人时代的宫廷舞。
《隋书.音乐志》载:“盖汉高祖自汉中归,巴渝之兵,执仗而舞也”。《晋书.乐志》亦载:“巴渝舞,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本歌曲,安召本歌曲,行辞本歌曲”四篇,舞曲中有“矛渝”和“弩渝”,说明了巴渝舞包含了战舞的内容,或者说是从战舞发展而来。而跳丧舞是在巴人战舞即巴渝舞的基础上,对其改编加工,用于悼念和祭奠亡人时的舞蹈,它继承了巴渝舞的某些风格,如舞蹈动作和某些曲目、节奏等,都是从巴渝舞发展而来的。可以说,巴渝舞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形成了跳丧舞,跳丧舞是由巴渝舞发展而来。
跳丧舞与摆手舞也有关系。
在鄂西土家族地区流行有“北跳丧,南摆手”的习俗,即在南部地区流行摆手舞,亦为民间舞蹈。摆手舞的主要动作是脚踏、摆手、弯腰,摆手时为同边摆手,且稳重、雄健、有力等。这些特点与跳丧中的舞蹈动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少研究舞蹈的同志已有这方面的研究,大多认为跳丧舞与摆手舞的关系密切,是由摆手舞发展而来,这已在学术界得到认可。
跳丧舞与巴山舞的关系更是众所周知,巴山舞是由当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覃发池等人对跳丧舞进行研究、发展和改编而来,这里不再累述。
我们从跳丧舞的历史源流中,无论是从图腾崇拜,还是从巴渝舞、摆手舞、巴山舞等与跳丧的关系来看,跳丧与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密切的,都有着渊源和承袭的关系,跳丧在继承这些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对其发展、改编,从而将这个民族内在的,同时又是最高心理境界的,并被视为“神”的那部分内容——图腾,与賨人时代的宫廷舞——巴渝舞、与土家族的民间舞蹈——摆手舞、巴山舞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跳丧舞。无论是从跳丧的内容还是形式来看,都将上述几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这种结合,既有形式上的动作、姿势等方面的结合,更是巴人和土家族心理特质的内化和外化的结果,是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因而也体现着土家族他们的这些心理素质和人生态度,既是土家族追求积极人生和奋发向上的动力,更体现着一种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
〔责任编辑:杨子红〕
参考文献:
〔1〕阎达五.耿建新.高级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周伟.中美会计准则环境比较〔J〕.广西会计,2000,(9).
〔3〕陈信元,董华.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一项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0,(2).
〔4〕余恕莲,毛洪涛.合并报表联营法的存废之争及其存废的理论思考(上、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1)-(12).
〔5〕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常设解释委员会(SIC):解释公告第20-25号〔Z〕.会计研究,2000,(10).
〔6〕汪祥耀,刘宁军.当前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及若干思考〔J〕.会计研究,2003,(5).
参考资料: http://www.tgc.edu.cn/xb/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38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民族概况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即湖南省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市县;四川省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33。使用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沿酉水(源自湖北鹤峰,注入湖南沅水)流域约20万人仍使用土家语,有的也兼通汉语。
土家族,史籍中称谓较多。秦汉时,以其崇拜白虎被称为“廪君种”,或以使用武器特征称为“板楣蛮”,或以其人呼“赋”为“赛”而称为“责人”;属巴郡南郡蛮”和“武陵蛮”的一种。次后,多以地域命族,被称为“溪蛮”,“楼中蛮”,“巴建蛮”,“信州蛮”,“阳蛮”等。宋代,出现了区别于武陵地区其他族别而专指土家的“土民”、“土蛮”、“土兵”等名称。以后,随着汉人大量迁入,“土家”作为族称开始出现。
土家族的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来源于秦灭巴后,定居于湘鄂川黔边的巴人;二说根据湘西龙山、泸溪、大庸等县市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和土家语地名,认为土家族主要来源于湘西土著,与进入的巴人、汉人融合而成;三说根据《复溪州铜柱记》有关记载和土家族与彝语相近以及土家与云南部分彝族风俗相同等现象,认为来源于唐中叶的乌蛮。
泰灭巴以后,生活在武陵境内的巴人,以火耕水耨、渔猎山伐为业,繁衍生息。其首领依靠其同种或同姓的种姓血缘关系进行统治,维持内部关系。西汉末年,“武陵夷”田疆起兵反抗王莽篡权。以后“零阳蛮”、“漤中蛮”、“巫蛮”和“澧中蛮”都起兵反抗压榨。三国时,蜀汉与孙吴长期争夺夔、峡和武陵地区,土家族成为他们相互争夺的重要对象。蜀吴的长期争夺,使武陵地区各族人民难以安生。这以后的南北朝和隋朝,武陵地区各部势力迅速发展,经常处于各自雄踞一方,中央控制松弛,战争频任,社会动荡。唐朝开始,中央采取羁縻州县制度,任命归顺的地方首领以州县官职,治理其地,并准其世代承袭,使土家族日趋稳定,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加强。土家族人民在抗击外敌入侵、支援红军长征。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
社会经济
土家族是较早从事农耕的民族。土家族由于自己的生产技术低,生产工具落后、产量低,于是他们向汉族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引进先进的生产工具,从而提高土家族的生产力水平,加速社会经济的进步。唐、宋间,由于实行羁縻州县制度,社会比较稳定,土汉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仍处于不习牛耕的刀耕火种阶段,而兼事渔猎。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领主,除奴役土民外,还不时驱使“土兵”至邻近汉区掳掠人口、财物。元至清康熙年间,建立土司制度。土司的统治客观上曾使土家族的活动地域更加稳定,民族特点得以保持。但这时地主经济开始出现。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封建领主经济解体,地主经济迅速发展。土司时“蛮不出境,汉不入洞”的禁令被打破,大批汉族农民和商人迁入,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但是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商品和鸦片于咸丰末年大量销往土家族地区,土布、土靛、蜡染等传统工艺产品逐渐失去销路,受到沉重打击。帝国主义者廉价大量收购桐油、茶叶、木材、药材等土特产品,刺激了桐、茶种植业和榨油、木竹加工业的发展,城镇商业和集市贸易日渐兴旺。各业行会组织开始出现。辛亥革命后,土家族地区兵灾频繁,农村经济陷于破产,商业停滞,民不聊生,直到解放前夕,土家族地区的经济仍然十分落后。
解放后,党和国家制定和落实民族政策。把土家人定为单一民族。并于1957年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1983、1984年成立了酉阳、秀山、石柱、黔江、彭水五个自治县。土家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武陵山地区的土家族人民已经基本解决温饱,正在向脱贫致富之路迈进。
文化艺术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土家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和独有的风俗习惯。《张古老制天地》、《梅山打虎》、《洪水登天》等民间故事,流传至今。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长篇叙事诗《绵鸡》最为著名。民族民间音乐品种繁多。声乐有劳动号子、山歌、神歌等。器乐有打击乐、吹奏乐等。音乐界把打击乐“打溜子”誉为“土家族的交响乐”,通常用四件乐器演奏,强烈的节奏、快速的旋律、变幻的音响,令人倾倒。“打溜子”也是“标题音乐”,曲牌有《八哥洗澡》、《喜鹊闹梅》、《火车进山》、《马过桥》、《牛擦痒》等固定名目,传统曲牌多达200多套。土家族的戏剧有茅古斯、阴花歌、傩戏、南戏、酉戏等多种。土家族的傩戏,可以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贵州铜仁土家族地区,是我国保存傩戏最完整、演出傩戏最多的一个傩文化圈,国内外专家都十分关注。传统的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跳丧舞古朴刚健,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西朗卡铺”(土家铺盖)是土家姑娘精织的特有手工艺品,织工精巧,色彩绚丽,有100多种图案,这和摆手舞一起被称作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即湖南省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市县;四川省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33。使用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沿酉水(源自湖北鹤峰,注入湖南沅水)流域约20万人仍使用土家语,有的也兼通汉语。
土家族,史籍中称谓较多。秦汉时,以其崇拜白虎被称为“廪君种”,或以使用武器特征称为“板楣蛮”,或以其人呼“赋”为“赛”而称为“责人”;属巴郡南郡蛮”和“武陵蛮”的一种。次后,多以地域命族,被称为“溪蛮”,“楼中蛮”,“巴建蛮”,“信州蛮”,“阳蛮”等。宋代,出现了区别于武陵地区其他族别而专指土家的“土民”、“土蛮”、“土兵”等名称。以后,随着汉人大量迁入,“土家”作为族称开始出现。
土家族的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来源于秦灭巴后,定居于湘鄂川黔边的巴人;二说根据湘西龙山、泸溪、大庸等县市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和土家语地名,认为土家族主要来源于湘西土著,与进入的巴人、汉人融合而成;三说根据《复溪州铜柱记》有关记载和土家族与彝语相近以及土家与云南部分彝族风俗相同等现象,认为来源于唐中叶的乌蛮。
泰灭巴以后,生活在武陵境内的巴人,以火耕水耨、渔猎山伐为业,繁衍生息。其首领依靠其同种或同姓的种姓血缘关系进行统治,维持内部关系。西汉末年,“武陵夷”田疆起兵反抗王莽篡权。以后“零阳蛮”、“漤中蛮”、“巫蛮”和“澧中蛮”都起兵反抗压榨。三国时,蜀汉与孙吴长期争夺夔、峡和武陵地区,土家族成为他们相互争夺的重要对象。蜀吴的长期争夺,使武陵地区各族人民难以安生。这以后的南北朝和隋朝,武陵地区各部势力迅速发展,经常处于各自雄踞一方,中央控制松弛,战争频任,社会动荡。唐朝开始,中央采取羁縻州县制度,任命归顺的地方首领以州县官职,治理其地,并准其世代承袭,使土家族日趋稳定,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加强。土家族人民在抗击外敌入侵、支援红军长征。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
社会经济
土家族是较早从事农耕的民族。土家族由于自己的生产技术低,生产工具落后、产量低,于是他们向汉族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引进先进的生产工具,从而提高土家族的生产力水平,加速社会经济的进步。唐、宋间,由于实行羁縻州县制度,社会比较稳定,土汉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仍处于不习牛耕的刀耕火种阶段,而兼事渔猎。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领主,除奴役土民外,还不时驱使“土兵”至邻近汉区掳掠人口、财物。元至清康熙年间,建立土司制度。土司的统治客观上曾使土家族的活动地域更加稳定,民族特点得以保持。但这时地主经济开始出现。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封建领主经济解体,地主经济迅速发展。土司时“蛮不出境,汉不入洞”的禁令被打破,大批汉族农民和商人迁入,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但是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商品和鸦片于咸丰末年大量销往土家族地区,土布、土靛、蜡染等传统工艺产品逐渐失去销路,受到沉重打击。帝国主义者廉价大量收购桐油、茶叶、木材、药材等土特产品,刺激了桐、茶种植业和榨油、木竹加工业的发展,城镇商业和集市贸易日渐兴旺。各业行会组织开始出现。辛亥革命后,土家族地区兵灾频繁,农村经济陷于破产,商业停滞,民不聊生,直到解放前夕,土家族地区的经济仍然十分落后。
解放后,党和国家制定和落实民族政策。把土家人定为单一民族。并于1957年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1983、1984年成立了酉阳、秀山、石柱、黔江、彭水五个自治县。土家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武陵山地区的土家族人民已经基本解决温饱,正在向脱贫致富之路迈进。
文化艺术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土家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和独有的风俗习惯。《张古老制天地》、《梅山打虎》、《洪水登天》等民间故事,流传至今。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长篇叙事诗《绵鸡》最为著名。民族民间音乐品种繁多。声乐有劳动号子、山歌、神歌等。器乐有打击乐、吹奏乐等。音乐界把打击乐“打溜子”誉为“土家族的交响乐”,通常用四件乐器演奏,强烈的节奏、快速的旋律、变幻的音响,令人倾倒。“打溜子”也是“标题音乐”,曲牌有《八哥洗澡》、《喜鹊闹梅》、《火车进山》、《马过桥》、《牛擦痒》等固定名目,传统曲牌多达200多套。土家族的戏剧有茅古斯、阴花歌、傩戏、南戏、酉戏等多种。土家族的傩戏,可以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贵州铜仁土家族地区,是我国保存傩戏最完整、演出傩戏最多的一个傩文化圈,国内外专家都十分关注。传统的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跳丧舞古朴刚健,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西朗卡铺”(土家铺盖)是土家姑娘精织的特有手工艺品,织工精巧,色彩绚丽,有100多种图案,这和摆手舞一起被称作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们重庆人杰地灵,在其境内的土家族.苗族同胞能歌善舞.
首先描述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民族习惯.
让学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当地优秀音乐代表作品,并通过分析,分小组讨论总结出他的音乐风格的特征.并试着了解造成这种风格特征的原因.
在最后在土家族的音乐作品的伴奏下,请所有的学生一起跳土家族特有的民族舞蹈:摆手舞,以次结束全课!
首先描述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民族习惯.
让学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当地优秀音乐代表作品,并通过分析,分小组讨论总结出他的音乐风格的特征.并试着了解造成这种风格特征的原因.
在最后在土家族的音乐作品的伴奏下,请所有的学生一起跳土家族特有的民族舞蹈:摆手舞,以次结束全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