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周杰伦:创业成功的路上没有偶然
如果你从事教育工作,你可以不喜欢周杰伦,但是你却不能不知道周杰伦。因为你的学生一定都知道他。这个有点沉默、家世平平的歌手,用他的音乐席卷了整个华语地区,成为流行乐坛巨星。他的音乐风格灵动,开拓了流行音乐新领域,他在流行乐坛引领了“中国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复兴。
“每个年轻人至少听过10首他的歌曲,对于中国内地来说,他应该是继邓丽君后普及率最高的歌手。”在一次颁奖典礼上,司仪如是说。
作为一个职业规划师,穿过巨星耀眼的光环,我看到一个职业发展优秀的人。周杰伦的身上,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又有什么可以运用到我们自己的职业发展上?
职业培养期:成绩平平的他,专注自己的音乐天赋
周杰伦,1979年1月18日于台北出生。爸爸是生物老师,妈妈是美术老师。从小,周杰伦对音乐就有着独特的敏感,听到音乐就会随着节奏兴奋地摇晃,有时候一边看电视,一边戴上墨镜学高凌风唱歌。母亲见他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毫不犹豫地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给他买了一架钢琴。这一年,周杰伦才4岁。
虽然是教师之子,周杰伦的学习却不尽如人意。小时候,成绩栏上红颜色比蓝颜色多,数学考试成绩经常在40分左右,只能用“对音乐有天分的人,好像数学都不太好”来安慰自己。英语老师甚至认为他有学习障碍。高中联考时,周杰伦的功课还是很差,只考了100多分。当时淡江中学第一届音乐班招生,周杰伦抱着试试的心理参加了考试,竟然考上了。
在高中能学习音乐,周杰伦幸福无比,他的音乐天赋和才华在这里得到了认同。他的高中同学回忆,那个时候,周杰伦弹钢琴唱歌和打篮球的样子迷倒了很多女孩子。虽然父母亲在他14岁时离异,但是躲在音乐世界的周杰伦却并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他回忆说:“12岁到16岁的日子是我最开心的日子,音乐让我的心灵得到安慰。”
周杰伦的高中钢琴老师说,周杰伦十多岁时已经培养出远远超越他实际年龄的即兴演奏能力——他将庄严肃穆的音乐变奏,以一种很有意思的方式重新演绎,听上去就像流行歌曲。
综观周杰伦的职业培养期——学生时代,有两点特别引人注目。首先是对自己音乐天赋的忠诚和投入。音乐对于他而言,与其说是一种兴趣,不如说是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音乐帮助他抵挡父母离异、成绩不好等所有的青春期的常见烦恼,让他自信健康成长。一个人能够在自己天赋中自由舞蹈,这无疑是一种幸福,这能抵挡住一切成长的动荡。爱因斯坦在这个年纪正幻想与光赛跑,傅聪则生活在小提琴音符中间……
其次是高中时代选择读音乐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业规划。高中时代是个人重要的职业培养和探索期,这个时候,孩子刚刚开始有社会意识,如果天赋在自己的小群体里获得认同,就会极大推动未来把这种天赋作用于社会的想法。如果周杰伦上的是普通高中,也许他的音乐才能只会变成一个差生聊以自慰的“小把戏”。而音乐班的氛围,让他的这种天赋很顺利地从个人兴趣发展成社会技能。
职业适应期:在当餐厅侍应生的日子,坚持音乐梦想
由于偏科严重,还屡屡挂科,周杰伦没有考上大学。是先择业还是先就业?这个问题被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千万次地问,当年的周杰伦也面临这个走出校门后进入职业适应期的经典问题。
如果择业,最吸引他的一定就是成为一名歌手,但一个普普通通的17岁的孩子,如何成为歌手?无奈的周杰伦几次碰壁以后,选择了在一个餐厅做侍应生——先生存,再谋发展。
在餐厅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把厨师做出来的饭菜送给女侍应生,再由女侍应生送给客人。即使是这样,周杰伦也没有离开自己的音乐世界,他带着一个随身听,一边工作一边听歌。
机会终于来了。老板为了提高餐厅档次,决定在大堂放一部钢琴,但连续尝试了几个琴师都不满意。周杰伦在空闲的时候偷偷地试了试,他的琴声震惊了不少同事,包括他的老板。老板拍着周杰伦的后背说:你可以在这两个小时不用干活了。
可以说,选择先去餐厅打工,是周杰伦的正确选择。好的职业规划强调先生存再发展:其一,完美的工作不是一下子就能获得的,需要长期的技能和经验的积累。这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如何度过?先就业,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关键。其二,大部分学生毕业的时候,最需要补的能力不是专业能力,而是适应社会的心态。这堂心态课程可以在任何工作里面学到,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可以说,毕业后最好的职业规划选择应该是:找一份自己能做的工作,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心态。同时,注意培养进入理想工作的能力,把完美工作作为长期目标来努力。
试想,如果周杰伦坚持寻找自己喜欢的完美工作:唱歌。那么,他的音乐之路能坚持多久?没有经济支持,没有能够证明自己的履历,没有明确的方法和方向,最大的可能就是一个音乐梦想随之破碎无可修复。当前的大学毕业生中也有这样一些人:我要做管理,我要做导演,我拒绝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于是,把自己塞进了现实与梦想的夹缝中间,动弹不得。他们忘记了,完美的工作是从不完美处开始的。
职业发展期:面对挫折不言败,历经风雨终成功
在餐厅里打工和弹琴让周杰伦慢慢开始有公众演奏的机会,也慢慢开始积累起自己的听众。如果没有那个意外出现,他也许会觉得,这样的工作还挺好的。但是,机遇从不会忘记那些执著于梦想的人。
1997年9月,周杰伦的表妹瞒着他,偷偷给他报名参加了当时台湾著名娱乐主持人吴宗宪的娱乐节目《超猛新人王》。当时的周杰伦非常害羞,他甚至不敢上台唱自己的歌,只好找了一个朋友来唱,自己用钢琴伴奏。两个人的演出“惨不忍睹”。但主持人吴宗宪路过钢琴的时候,惊奇地发现这个一直连头也没敢抬的小伙子谱着一曲非常复杂的谱子,而且抄写得工工整整!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对音乐很认真的人。节目结束以后,他问周杰伦:你有没有兴趣参加我的唱片公司,任音乐制作助理?
很多人往往把这一瞬间定义为周杰伦生命的转折点。因为他的过人天赋加上吴宗宪的慧眼识珠,周杰伦终于成功啦!笔者不以为然,因为通过短短的几秒钟看乐谱根本无法判断某人是否具有音乐天赋,真正让吴宗宪感动的是这个年轻人对自己乐谱的认真程度。打动吴宗宪的,与其说是才气,不如说是认真。很多时候,不管能力有多大,机会往往只选择那些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人,这本身是一种最重要的能力。
作为唱片制作助理,在负责唱片公司所有人的盒饭之余,周杰伦在那间7平方米的隔音间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半年下来,他写出来的歌倒不少,但曲风奇怪,没有一个歌手愿意接受。其中包括拒绝《眼泪不哭》的刘德华和《双截棍》的张惠妹。当然,两年后他们后悔不迭。
吴宗宪有些着急,他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些打击。他让周杰伦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告诉他写的歌曲很烂,当面把乐谱揉成一团,丢进废纸篓里。这是周杰伦在音乐道路上遭受的重大打击。然而,吴宗宪第二天早上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惊奇地看到这个年轻人的新谱子又放在了桌上,第三天、第四天……每一天吴宗宪都能在办公桌上看到周杰伦的新歌,他彻底被这个沉默木讷的年轻人打动了。
1999年12月的一天,吴宗宪把周杰伦叫到房间说,如果你可以在10天之内拿出50首新歌。我就从里面挑出10首,做成专辑——既然没有人喜欢唱你的歌,你就自己唱吧。10天之后,周杰伦安安静静地拿出50首歌,于是就有了周杰伦一举成名的专辑《JAY》。从这张专辑开始,周杰伦一发而不可收拾。
周杰伦从此进入他职业的第三个时期:职业发展期。从很多成功人士的经历来看,这个阶段的开始往往是由于链接到了业内的第一平台。周杰伦联系到当时的台湾娱乐界名人吴宗宪;王宝强这个阶段开始拍《士兵突击》;爱因斯坦在这个阶段联系上了科学伯乐奥斯特瓦尔德;打工皇帝唐骏在这个时期写信联系到了比尔•盖茨;而比尔•盖茨在这个阶段正磕磕巴巴地在IBM的董事会面前展示了他的windows1.0。几乎每一个成功人士背后都有一个登上行业第一平台的故事。所以这也是职业规划的重要原则:进入行业内的第一平台,并展示自己。
周杰伦的职业经历说来传奇,其实也普通。每个人进入职场的时候,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领导的批评,不被人认同……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比问题本身更加重要。没有被上司的讽刺打倒的周杰伦,用更多的努力获得了认同。胜利者不一定总是赢的人,能够接受打击,能够更加积极对待事业,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综观周杰伦的职业发展,经历了3个时期:在校学习期间的职业培养期,餐厅打工的职业适应期和之后的职业发展期,在每个时期,他都做了很好的示范。在职业培养期,他选择了专注自己的天赋,没有被“大而全”的教育模式平庸化。在职业适应期,他明智地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先养活自己,慢慢培养自己的能力,期待在最高平台展示的机会。在职业发展期,他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认真、踏实的精神和态度打动公司的同时,也打动了所有的听众。这些道理都很简单,只是简单并不代表容易做。周杰伦也许有一些你我没有的天赋,但是成功的路上绝对没有偶然。
如果你从事教育工作,你可以不喜欢周杰伦,但是你却不能不知道周杰伦。因为你的学生一定都知道他。这个有点沉默、家世平平的歌手,用他的音乐席卷了整个华语地区,成为流行乐坛巨星。他的音乐风格灵动,开拓了流行音乐新领域,他在流行乐坛引领了“中国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复兴。
“每个年轻人至少听过10首他的歌曲,对于中国内地来说,他应该是继邓丽君后普及率最高的歌手。”在一次颁奖典礼上,司仪如是说。
作为一个职业规划师,穿过巨星耀眼的光环,我看到一个职业发展优秀的人。周杰伦的身上,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又有什么可以运用到我们自己的职业发展上?
职业培养期:成绩平平的他,专注自己的音乐天赋
周杰伦,1979年1月18日于台北出生。爸爸是生物老师,妈妈是美术老师。从小,周杰伦对音乐就有着独特的敏感,听到音乐就会随着节奏兴奋地摇晃,有时候一边看电视,一边戴上墨镜学高凌风唱歌。母亲见他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毫不犹豫地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给他买了一架钢琴。这一年,周杰伦才4岁。
虽然是教师之子,周杰伦的学习却不尽如人意。小时候,成绩栏上红颜色比蓝颜色多,数学考试成绩经常在40分左右,只能用“对音乐有天分的人,好像数学都不太好”来安慰自己。英语老师甚至认为他有学习障碍。高中联考时,周杰伦的功课还是很差,只考了100多分。当时淡江中学第一届音乐班招生,周杰伦抱着试试的心理参加了考试,竟然考上了。
在高中能学习音乐,周杰伦幸福无比,他的音乐天赋和才华在这里得到了认同。他的高中同学回忆,那个时候,周杰伦弹钢琴唱歌和打篮球的样子迷倒了很多女孩子。虽然父母亲在他14岁时离异,但是躲在音乐世界的周杰伦却并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他回忆说:“12岁到16岁的日子是我最开心的日子,音乐让我的心灵得到安慰。”
周杰伦的高中钢琴老师说,周杰伦十多岁时已经培养出远远超越他实际年龄的即兴演奏能力——他将庄严肃穆的音乐变奏,以一种很有意思的方式重新演绎,听上去就像流行歌曲。
综观周杰伦的职业培养期——学生时代,有两点特别引人注目。首先是对自己音乐天赋的忠诚和投入。音乐对于他而言,与其说是一种兴趣,不如说是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音乐帮助他抵挡父母离异、成绩不好等所有的青春期的常见烦恼,让他自信健康成长。一个人能够在自己天赋中自由舞蹈,这无疑是一种幸福,这能抵挡住一切成长的动荡。爱因斯坦在这个年纪正幻想与光赛跑,傅聪则生活在小提琴音符中间……
其次是高中时代选择读音乐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业规划。高中时代是个人重要的职业培养和探索期,这个时候,孩子刚刚开始有社会意识,如果天赋在自己的小群体里获得认同,就会极大推动未来把这种天赋作用于社会的想法。如果周杰伦上的是普通高中,也许他的音乐才能只会变成一个差生聊以自慰的“小把戏”。而音乐班的氛围,让他的这种天赋很顺利地从个人兴趣发展成社会技能。
职业适应期:在当餐厅侍应生的日子,坚持音乐梦想
由于偏科严重,还屡屡挂科,周杰伦没有考上大学。是先择业还是先就业?这个问题被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千万次地问,当年的周杰伦也面临这个走出校门后进入职业适应期的经典问题。
如果择业,最吸引他的一定就是成为一名歌手,但一个普普通通的17岁的孩子,如何成为歌手?无奈的周杰伦几次碰壁以后,选择了在一个餐厅做侍应生——先生存,再谋发展。
在餐厅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把厨师做出来的饭菜送给女侍应生,再由女侍应生送给客人。即使是这样,周杰伦也没有离开自己的音乐世界,他带着一个随身听,一边工作一边听歌。
机会终于来了。老板为了提高餐厅档次,决定在大堂放一部钢琴,但连续尝试了几个琴师都不满意。周杰伦在空闲的时候偷偷地试了试,他的琴声震惊了不少同事,包括他的老板。老板拍着周杰伦的后背说:你可以在这两个小时不用干活了。
可以说,选择先去餐厅打工,是周杰伦的正确选择。好的职业规划强调先生存再发展:其一,完美的工作不是一下子就能获得的,需要长期的技能和经验的积累。这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如何度过?先就业,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关键。其二,大部分学生毕业的时候,最需要补的能力不是专业能力,而是适应社会的心态。这堂心态课程可以在任何工作里面学到,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可以说,毕业后最好的职业规划选择应该是:找一份自己能做的工作,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心态。同时,注意培养进入理想工作的能力,把完美工作作为长期目标来努力。
试想,如果周杰伦坚持寻找自己喜欢的完美工作:唱歌。那么,他的音乐之路能坚持多久?没有经济支持,没有能够证明自己的履历,没有明确的方法和方向,最大的可能就是一个音乐梦想随之破碎无可修复。当前的大学毕业生中也有这样一些人:我要做管理,我要做导演,我拒绝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于是,把自己塞进了现实与梦想的夹缝中间,动弹不得。他们忘记了,完美的工作是从不完美处开始的。
职业发展期:面对挫折不言败,历经风雨终成功
在餐厅里打工和弹琴让周杰伦慢慢开始有公众演奏的机会,也慢慢开始积累起自己的听众。如果没有那个意外出现,他也许会觉得,这样的工作还挺好的。但是,机遇从不会忘记那些执著于梦想的人。
1997年9月,周杰伦的表妹瞒着他,偷偷给他报名参加了当时台湾著名娱乐主持人吴宗宪的娱乐节目《超猛新人王》。当时的周杰伦非常害羞,他甚至不敢上台唱自己的歌,只好找了一个朋友来唱,自己用钢琴伴奏。两个人的演出“惨不忍睹”。但主持人吴宗宪路过钢琴的时候,惊奇地发现这个一直连头也没敢抬的小伙子谱着一曲非常复杂的谱子,而且抄写得工工整整!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对音乐很认真的人。节目结束以后,他问周杰伦:你有没有兴趣参加我的唱片公司,任音乐制作助理?
很多人往往把这一瞬间定义为周杰伦生命的转折点。因为他的过人天赋加上吴宗宪的慧眼识珠,周杰伦终于成功啦!笔者不以为然,因为通过短短的几秒钟看乐谱根本无法判断某人是否具有音乐天赋,真正让吴宗宪感动的是这个年轻人对自己乐谱的认真程度。打动吴宗宪的,与其说是才气,不如说是认真。很多时候,不管能力有多大,机会往往只选择那些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人,这本身是一种最重要的能力。
作为唱片制作助理,在负责唱片公司所有人的盒饭之余,周杰伦在那间7平方米的隔音间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半年下来,他写出来的歌倒不少,但曲风奇怪,没有一个歌手愿意接受。其中包括拒绝《眼泪不哭》的刘德华和《双截棍》的张惠妹。当然,两年后他们后悔不迭。
吴宗宪有些着急,他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些打击。他让周杰伦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告诉他写的歌曲很烂,当面把乐谱揉成一团,丢进废纸篓里。这是周杰伦在音乐道路上遭受的重大打击。然而,吴宗宪第二天早上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惊奇地看到这个年轻人的新谱子又放在了桌上,第三天、第四天……每一天吴宗宪都能在办公桌上看到周杰伦的新歌,他彻底被这个沉默木讷的年轻人打动了。
1999年12月的一天,吴宗宪把周杰伦叫到房间说,如果你可以在10天之内拿出50首新歌。我就从里面挑出10首,做成专辑——既然没有人喜欢唱你的歌,你就自己唱吧。10天之后,周杰伦安安静静地拿出50首歌,于是就有了周杰伦一举成名的专辑《JAY》。从这张专辑开始,周杰伦一发而不可收拾。
周杰伦从此进入他职业的第三个时期:职业发展期。从很多成功人士的经历来看,这个阶段的开始往往是由于链接到了业内的第一平台。周杰伦联系到当时的台湾娱乐界名人吴宗宪;王宝强这个阶段开始拍《士兵突击》;爱因斯坦在这个阶段联系上了科学伯乐奥斯特瓦尔德;打工皇帝唐骏在这个时期写信联系到了比尔•盖茨;而比尔•盖茨在这个阶段正磕磕巴巴地在IBM的董事会面前展示了他的windows1.0。几乎每一个成功人士背后都有一个登上行业第一平台的故事。所以这也是职业规划的重要原则:进入行业内的第一平台,并展示自己。
周杰伦的职业经历说来传奇,其实也普通。每个人进入职场的时候,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领导的批评,不被人认同……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比问题本身更加重要。没有被上司的讽刺打倒的周杰伦,用更多的努力获得了认同。胜利者不一定总是赢的人,能够接受打击,能够更加积极对待事业,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综观周杰伦的职业发展,经历了3个时期:在校学习期间的职业培养期,餐厅打工的职业适应期和之后的职业发展期,在每个时期,他都做了很好的示范。在职业培养期,他选择了专注自己的天赋,没有被“大而全”的教育模式平庸化。在职业适应期,他明智地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先养活自己,慢慢培养自己的能力,期待在最高平台展示的机会。在职业发展期,他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认真、踏实的精神和态度打动公司的同时,也打动了所有的听众。这些道理都很简单,只是简单并不代表容易做。周杰伦也许有一些你我没有的天赋,但是成功的路上绝对没有偶然。
2011-12-12
展开全部
百度他就知道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