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汉字的历史与资料
9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 汉字的形体演变
从成体系的汉字算起,汉字的形体演变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个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一)甲骨文。我们今天所能看到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材料就是甲骨文。所谓“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的小屯村发现了甲骨文。根据考古证明,小屯村附近就是殷王朝的首都。经过八十年的不断挖掘,获得有文字的甲骨大约有十六七万片。在考古学家的长期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对三千五百多甲骨文字,已经考释出两千个左右。不认识的字多是人名、地名、族名等。
奴隶时代的殷王朝是非常崇拜神的,每逢一事,总要问卜。比如出外田猎,设祭祈年,操戈征伐,风雨晦冥等都要问卜。从已发现的甲骨文可知,甲骨文主要是殷代王室刻在卜用过的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卜辞”。郭沫若同志的《殷契萃编》和《卜辞通纂》,就是研究甲骨卜辞的专著。
甲骨卜辞中所用的字是很有限的,有一些字可以肯定地说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了的。可是因为在卜辞中没有用到它,所以它就至今没有问世。比如“民”这个字,在周朝初年的青铜器上曾多次见到,都是用一把锥子刺瞎一只眼睛的意思,所以“民”就代表上古的奴隶【青铜器上的“民”字: ■(《盂鼎》)■(《克鼎》)■(《秦公簋》)】。但“民”字在甲骨文中却至今还没有发现。
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三:
(1)形体不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有反有正。
“止”:■、■、■ (是脚的象形)
“牢”:■、■、■(是圈牛羊的地方)
“车”:■,■、■(是战车的象形)
(2)行文的程式不统一。从左到右的,从右到左的都有,所以读起来也相当困难。
(3)因为文字是用钢刀和石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笔画细而硬,而且多用方笔,圆笔很少。
另外,根据考古分析,在殷商之时除了甲骨文之外,一定还有竹书和帛书。因为在甲骨文中已经有“册”字了,很像韦编的竹简的样子【甲骨文■(册)】,另外也还有“典”字了,很像两手捧着“册”的样子,所以后世称重要著作为“经典” 【甲骨文■(典)】。那么为什么至今尚未见到殷朝的竹木简书呢?这是因为竹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多年很可能早就腐朽了。
(二)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古代人称铜为“吉金”,故称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较著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另外还有“铜器铭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识”等名称。
周代的文化比殷代的文化繁荣得多,典籍文物极为丰富。周人也不像殷人那样相信鬼神,所以甲骨卜辞也就让位于金文了。
金文,当然殷代末期也有,但毕竟很少,所以金文主要还是指周朝青铜铭文。周代不仅铭器的数量多,而且铭器上的字数也多。比如西周第二个帝王成王诵时的《令彝》有187个字;西周第三个帝王康王钊时的《大盂鼎》有291个字;西周第十二个帝王宣王靖时的《毛公鼎》有499个字。这样的洋洋大现在殷代是根本没有的。
在西周的时代,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对这种器皿,不容许诸侯大臣有铸造权。可是到了东周,诸侯称霸力政,青铜器物可以任意铸造,而王室之器倒是几乎绝迹了。从字的形体上看,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到了战国的时候,南方吴、越、楚等国的文字还增加了不少类似鸟虫的装饰成分,这就是所谓“鸟虫书”、“缪篆”,比如“楚”字“王”字就是【缪篆■(楚)、■(王)】。
从内容上看,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是记载这件器物为谁所有,有的记载战功、祭祀以及受王的赏赐等。
从形体上看,金文是承甲骨文而发展起来的。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些,其特点主要有三:
(1)曲笔较多,线条粗而自然,字形趋向工整。
(2)金文一般都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字形显得浑厚质朴,不过到周朝末年便趋向流利秀拔。
(3)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比如“射”字像弓箭形,第三种写法的后面还有一只手【“射”的各种写法:■ ■■】“虫”字像虫子弯曲形,第三种写法的上面还有两只眼【“虫”的各种写法:■■■】。
另外,在解放前的长沙地区还出土过帛书,是楚国墓葬品。令人气愤的是这件国宝在1946年被中华民族的败类卖给了美国人,后来藏在美国的耶鲁大学的图书馆,至于简书、印玺文、陶文、货币文、兵器刻款等,解放后在长沙、信阳等地曾多次发现,不过多属于草率急就的文字,远不如钟鼎文那样工整。
(三)篆书。对于“篆书”这个名称,历来就有争论。郭沫若同志说:“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掾,音院,古代官署属员的统称。)这就是说,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椽书”,也就是“官书”。
在秦始皇时代,官事颇多,官书浩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石”(dàn担)是一百二十斤,可见秦始皇一天要亲自过目一百二十斤用竹木简写成的官文书。这些“官书”就是“篆书”。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直到汉代的“隶书”出现以后,才把以前施于官掾的“文书”叫做“篆书”。所以“篆书”是对“隶书”而言的。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1)大篆——许慎说:“宣王太史籀(音宙)作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说文解字·叙》)班固也说:“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其六篇矣。”(《汉书·艺文志》)这些说法比较可靠,因为宣王是周朝的中兴之主,他在位的四十六年,作到了“内修政事,外攘夷狄”。所以当时有对文字进行整理和统一的良好条件。
大篆的真迹就是“石鼓文”。唐初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了十个像鼓子一样的石墩子,上面刻有文字,人们称之为“石鼓文”。其内容是记载田猎之事,并且是用韵文写成的。从字形上看与殷周古文不同,而与小篆倒是很接近。比如是、庶、吾三个字,石鼓文的写法与小篆的写法相类似【石鼓文■(是)、■(庶)、■(吾)】。
大篆的特点:1.线条化达到了完成的程度,线条均匀而柔婉。2.结构比较整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3.同一个器物上的异体字几乎没有。4.笔画较繁,书写不够方便。
《说文解字》根据残存的九篇大篆,收进了223个“籀文”(即大篆),这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大篆的重要材料。
(2)小篆——春秋战国时,各国的文字形体大不一样,这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有关,形成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许慎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叙》)这段话是说,秦统一了中国后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成的。这些看法很有道理。但决不能说小篆是出于李斯一人之手,他很可能主持过文字的统一工作。大篆变为小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1) 形变:
(皮) (柳)
大篆:■ ■
小篆:■ ■
(2) 伪变:
(则) (饴)
大篆:■ ■
小篆:■ ■
(3) 省变:
(车) (祟)
大篆:■ ■
小篆:■ ■
在以上这三种变化方式中以省变为主,这是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规律的。
《说文解字》是典型的小篆体,线条规整,书写美 观。如《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之罘(fú浮)刻石》、《峰山刻石》等,相传都是李斯的手笔。
(四)隶书。在秦朝初年,官书都是用小篆书写,而在民间通行的却是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草篆”。这种草篆的特点是:笔势趋直,笔画趋简,书写方便,当时的帝王秦始皇却是鼓励人们写隶书的初成字——“草篆”。
隶书是由草篆演变而成,那是肯定无疑的。但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隶书为下杜人程邈所作,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肯定地说隶书是程邈所创,其实这都是一种传说,不可置信。程邈很可能是最初用草篆呈文而受到秦始皇奖励的“
二、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简化字是指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来人们在运用中,人们对它进行了改造、简化,由此而产生的笔画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就是简化繁体字,取代繁体字的、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繁体字就是笔画结构复杂,被简化字取代,现在在一般场合已经不使用的那些汉字。例如“据、惧、娄、郁、龟、灶、灭”是简化字,而与这些字相应的“据、惧、楼、郁、龟、灶、灭”是繁体字,这些繁体字今天在我们日常文字工作中已经被简化字取代,不再使用,是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对象。
简化字和和繁体字相对而言的,是互相对待的一组概念,没有一方,就没有另一方,没有繁体字,就没有简化字,没有简化字,也无所谓繁体字了。因此简化字不一定就是结构简单的汉字,有些汉字,从产生之初至今就是那样简单,没有相应的繁体字,它们不能称之为简化字,例如“人、一、二、十、上、下、旦、手、寸、工、戈”等。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也不一定就是繁体字,繁体字的内涵不是指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而是特指为简化字取代了的,已经停止使用的那些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例如“鹪、鹩、蹿、爨、馕、鏊、疆、鼙、鬻、冀”等汉字结构都十分复杂,但不能称之为繁体字。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简化字理解为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也不能简单地把繁体字理解为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
简化字与汉字是相生相伴的,是汉字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有的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出现,据有关方面统计,有30%的简化字源自先秦两汉,截至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公布,绝大多数简化字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存在了。“汉字自它出生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发展演变,包括字的新生和死亡、使用范围的调整、字形及其结构的变化、笔画所简省和增繁,等等。字的使用情况的变化和吐故纳新运动,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字形演变和笔画的简省与书写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人类在使用语言与文字过程中力求经济省力的原则的体现。”①可以这样说,只要有汉字,只要汉字还在使用,汉字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简化,就会不断地有新的简化字产生出来。
古代的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字形结构的标音表义倾向,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日益复杂起来,或者是因为一个字从单义变成了多义,因此,出于字形上分化区别意义的需要,往往也在原有的汉字上增添成分。例如“云”,本来就是表示云彩的象形字,后来表示说话的“云”(如人云亦云)也用这个字表示,为了区别字义,于是人们在原字基础上增加偏旁“雨”,构成形声字“云”表示云彩意义,原字“云”表示说话的意义,如“古人云”。又如 “益”,本字就是表示水在器皿上,表示溢出,会意字,后来表示又产生了“更”这样的意义,例如“精益求精、老当益壮”,所以本义就另外创造一个“溢”来表示,这样汉字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有些字结构上叠床架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难。
俗话说物极必反,汉字结构繁化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其不便使用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在使用过程中开始简写汉字,省改笔画,形成了一大批的简化字。实际上,汉字简化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从复杂到简单,这也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金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再从隶书到草书、楷书,汉字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笔画结构的简化。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大部分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例如“云、采、电、面、众、”等都有数千年的历史,即使像《说文解字》这样规范小篆的字书,对于一些俗体字,即民间流行的简化字,也照样收录,比如“礼”字,公元1956年经国务院公布才取得正体地位,可以堂而皇之地使用,但实际上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就已经收录了,它在非正体的位置上可以说苦苦挣扎了差不多两千年,终于迎来了最后胜利!今天出土的许多文物,如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敦煌变文集等都有许多简化字,至于宋元以来,各种写本中的简化字更是满目皆是,虽然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不能登入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非常盛行,与官方文书形成鲜明对照。新中国人民政府把这些流行于民间的简化字统一搜集整理,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把历来不登大雅之堂的简化字扶为正体,取代相应的繁体字,顺应了汉字发展的大趋势,这种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汉字发展处理方式,是深得民心的,因此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
从成体系的汉字算起,汉字的形体演变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个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一)甲骨文。我们今天所能看到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材料就是甲骨文。所谓“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的小屯村发现了甲骨文。根据考古证明,小屯村附近就是殷王朝的首都。经过八十年的不断挖掘,获得有文字的甲骨大约有十六七万片。在考古学家的长期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对三千五百多甲骨文字,已经考释出两千个左右。不认识的字多是人名、地名、族名等。
奴隶时代的殷王朝是非常崇拜神的,每逢一事,总要问卜。比如出外田猎,设祭祈年,操戈征伐,风雨晦冥等都要问卜。从已发现的甲骨文可知,甲骨文主要是殷代王室刻在卜用过的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卜辞”。郭沫若同志的《殷契萃编》和《卜辞通纂》,就是研究甲骨卜辞的专著。
甲骨卜辞中所用的字是很有限的,有一些字可以肯定地说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了的。可是因为在卜辞中没有用到它,所以它就至今没有问世。比如“民”这个字,在周朝初年的青铜器上曾多次见到,都是用一把锥子刺瞎一只眼睛的意思,所以“民”就代表上古的奴隶【青铜器上的“民”字: ■(《盂鼎》)■(《克鼎》)■(《秦公簋》)】。但“民”字在甲骨文中却至今还没有发现。
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三:
(1)形体不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有反有正。
“止”:■、■、■ (是脚的象形)
“牢”:■、■、■(是圈牛羊的地方)
“车”:■,■、■(是战车的象形)
(2)行文的程式不统一。从左到右的,从右到左的都有,所以读起来也相当困难。
(3)因为文字是用钢刀和石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笔画细而硬,而且多用方笔,圆笔很少。
另外,根据考古分析,在殷商之时除了甲骨文之外,一定还有竹书和帛书。因为在甲骨文中已经有“册”字了,很像韦编的竹简的样子【甲骨文■(册)】,另外也还有“典”字了,很像两手捧着“册”的样子,所以后世称重要著作为“经典” 【甲骨文■(典)】。那么为什么至今尚未见到殷朝的竹木简书呢?这是因为竹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多年很可能早就腐朽了。
(二)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古代人称铜为“吉金”,故称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较著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另外还有“铜器铭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识”等名称。
周代的文化比殷代的文化繁荣得多,典籍文物极为丰富。周人也不像殷人那样相信鬼神,所以甲骨卜辞也就让位于金文了。
金文,当然殷代末期也有,但毕竟很少,所以金文主要还是指周朝青铜铭文。周代不仅铭器的数量多,而且铭器上的字数也多。比如西周第二个帝王成王诵时的《令彝》有187个字;西周第三个帝王康王钊时的《大盂鼎》有291个字;西周第十二个帝王宣王靖时的《毛公鼎》有499个字。这样的洋洋大现在殷代是根本没有的。
在西周的时代,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对这种器皿,不容许诸侯大臣有铸造权。可是到了东周,诸侯称霸力政,青铜器物可以任意铸造,而王室之器倒是几乎绝迹了。从字的形体上看,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到了战国的时候,南方吴、越、楚等国的文字还增加了不少类似鸟虫的装饰成分,这就是所谓“鸟虫书”、“缪篆”,比如“楚”字“王”字就是【缪篆■(楚)、■(王)】。
从内容上看,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是记载这件器物为谁所有,有的记载战功、祭祀以及受王的赏赐等。
从形体上看,金文是承甲骨文而发展起来的。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些,其特点主要有三:
(1)曲笔较多,线条粗而自然,字形趋向工整。
(2)金文一般都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字形显得浑厚质朴,不过到周朝末年便趋向流利秀拔。
(3)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比如“射”字像弓箭形,第三种写法的后面还有一只手【“射”的各种写法:■ ■■】“虫”字像虫子弯曲形,第三种写法的上面还有两只眼【“虫”的各种写法:■■■】。
另外,在解放前的长沙地区还出土过帛书,是楚国墓葬品。令人气愤的是这件国宝在1946年被中华民族的败类卖给了美国人,后来藏在美国的耶鲁大学的图书馆,至于简书、印玺文、陶文、货币文、兵器刻款等,解放后在长沙、信阳等地曾多次发现,不过多属于草率急就的文字,远不如钟鼎文那样工整。
(三)篆书。对于“篆书”这个名称,历来就有争论。郭沫若同志说:“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掾,音院,古代官署属员的统称。)这就是说,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椽书”,也就是“官书”。
在秦始皇时代,官事颇多,官书浩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石”(dàn担)是一百二十斤,可见秦始皇一天要亲自过目一百二十斤用竹木简写成的官文书。这些“官书”就是“篆书”。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直到汉代的“隶书”出现以后,才把以前施于官掾的“文书”叫做“篆书”。所以“篆书”是对“隶书”而言的。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1)大篆——许慎说:“宣王太史籀(音宙)作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说文解字·叙》)班固也说:“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其六篇矣。”(《汉书·艺文志》)这些说法比较可靠,因为宣王是周朝的中兴之主,他在位的四十六年,作到了“内修政事,外攘夷狄”。所以当时有对文字进行整理和统一的良好条件。
大篆的真迹就是“石鼓文”。唐初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了十个像鼓子一样的石墩子,上面刻有文字,人们称之为“石鼓文”。其内容是记载田猎之事,并且是用韵文写成的。从字形上看与殷周古文不同,而与小篆倒是很接近。比如是、庶、吾三个字,石鼓文的写法与小篆的写法相类似【石鼓文■(是)、■(庶)、■(吾)】。
大篆的特点:1.线条化达到了完成的程度,线条均匀而柔婉。2.结构比较整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3.同一个器物上的异体字几乎没有。4.笔画较繁,书写不够方便。
《说文解字》根据残存的九篇大篆,收进了223个“籀文”(即大篆),这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大篆的重要材料。
(2)小篆——春秋战国时,各国的文字形体大不一样,这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有关,形成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许慎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叙》)这段话是说,秦统一了中国后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成的。这些看法很有道理。但决不能说小篆是出于李斯一人之手,他很可能主持过文字的统一工作。大篆变为小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1) 形变:
(皮) (柳)
大篆:■ ■
小篆:■ ■
(2) 伪变:
(则) (饴)
大篆:■ ■
小篆:■ ■
(3) 省变:
(车) (祟)
大篆:■ ■
小篆:■ ■
在以上这三种变化方式中以省变为主,这是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规律的。
《说文解字》是典型的小篆体,线条规整,书写美 观。如《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之罘(fú浮)刻石》、《峰山刻石》等,相传都是李斯的手笔。
(四)隶书。在秦朝初年,官书都是用小篆书写,而在民间通行的却是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草篆”。这种草篆的特点是:笔势趋直,笔画趋简,书写方便,当时的帝王秦始皇却是鼓励人们写隶书的初成字——“草篆”。
隶书是由草篆演变而成,那是肯定无疑的。但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隶书为下杜人程邈所作,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肯定地说隶书是程邈所创,其实这都是一种传说,不可置信。程邈很可能是最初用草篆呈文而受到秦始皇奖励的“
二、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简化字是指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来人们在运用中,人们对它进行了改造、简化,由此而产生的笔画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就是简化繁体字,取代繁体字的、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繁体字就是笔画结构复杂,被简化字取代,现在在一般场合已经不使用的那些汉字。例如“据、惧、娄、郁、龟、灶、灭”是简化字,而与这些字相应的“据、惧、楼、郁、龟、灶、灭”是繁体字,这些繁体字今天在我们日常文字工作中已经被简化字取代,不再使用,是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对象。
简化字和和繁体字相对而言的,是互相对待的一组概念,没有一方,就没有另一方,没有繁体字,就没有简化字,没有简化字,也无所谓繁体字了。因此简化字不一定就是结构简单的汉字,有些汉字,从产生之初至今就是那样简单,没有相应的繁体字,它们不能称之为简化字,例如“人、一、二、十、上、下、旦、手、寸、工、戈”等。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也不一定就是繁体字,繁体字的内涵不是指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而是特指为简化字取代了的,已经停止使用的那些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例如“鹪、鹩、蹿、爨、馕、鏊、疆、鼙、鬻、冀”等汉字结构都十分复杂,但不能称之为繁体字。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简化字理解为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也不能简单地把繁体字理解为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
简化字与汉字是相生相伴的,是汉字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有的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出现,据有关方面统计,有30%的简化字源自先秦两汉,截至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公布,绝大多数简化字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存在了。“汉字自它出生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发展演变,包括字的新生和死亡、使用范围的调整、字形及其结构的变化、笔画所简省和增繁,等等。字的使用情况的变化和吐故纳新运动,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字形演变和笔画的简省与书写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人类在使用语言与文字过程中力求经济省力的原则的体现。”①可以这样说,只要有汉字,只要汉字还在使用,汉字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简化,就会不断地有新的简化字产生出来。
古代的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字形结构的标音表义倾向,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日益复杂起来,或者是因为一个字从单义变成了多义,因此,出于字形上分化区别意义的需要,往往也在原有的汉字上增添成分。例如“云”,本来就是表示云彩的象形字,后来表示说话的“云”(如人云亦云)也用这个字表示,为了区别字义,于是人们在原字基础上增加偏旁“雨”,构成形声字“云”表示云彩意义,原字“云”表示说话的意义,如“古人云”。又如 “益”,本字就是表示水在器皿上,表示溢出,会意字,后来表示又产生了“更”这样的意义,例如“精益求精、老当益壮”,所以本义就另外创造一个“溢”来表示,这样汉字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有些字结构上叠床架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难。
俗话说物极必反,汉字结构繁化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其不便使用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在使用过程中开始简写汉字,省改笔画,形成了一大批的简化字。实际上,汉字简化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从复杂到简单,这也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金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再从隶书到草书、楷书,汉字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笔画结构的简化。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大部分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例如“云、采、电、面、众、”等都有数千年的历史,即使像《说文解字》这样规范小篆的字书,对于一些俗体字,即民间流行的简化字,也照样收录,比如“礼”字,公元1956年经国务院公布才取得正体地位,可以堂而皇之地使用,但实际上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就已经收录了,它在非正体的位置上可以说苦苦挣扎了差不多两千年,终于迎来了最后胜利!今天出土的许多文物,如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敦煌变文集等都有许多简化字,至于宋元以来,各种写本中的简化字更是满目皆是,虽然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不能登入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非常盛行,与官方文书形成鲜明对照。新中国人民政府把这些流行于民间的简化字统一搜集整理,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把历来不登大雅之堂的简化字扶为正体,取代相应的繁体字,顺应了汉字发展的大趋势,这种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汉字发展处理方式,是深得民心的,因此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102131.html?fr=qrl3
展开全部
一 汉字的形体演变
从成体系的汉字算起,汉字的形体演变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个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一)甲骨文。我们今天所能看到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材料就是甲骨文。所谓“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的小屯村发现了甲骨文。根据考古证明,小屯村附近就是殷王朝的首都。经过八十年的不断挖掘,获得有文字的甲骨大约有十六七万片。在考古学家的长期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对三千五百多甲骨文字,已经考释出两千个左右。不认识的字多是人名、地名、族名等。
奴隶时代的殷王朝是非常崇拜神的,每逢一事,总要问卜。比如出外田猎,设祭祈年,操戈征伐,风雨晦冥等都要问卜。从已发现的甲骨文可知,甲骨文主要是殷代王室刻在卜用过的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卜辞”。郭沫若同志的《殷契萃编》和《卜辞通纂》,就是研究甲骨卜辞的专著。
甲骨卜辞中所用的字是很有限的,有一些字可以肯定地说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了的。可是因为在卜辞中没有用到它,所以它就至今没有问世。比如“民”这个字,在周朝初年的青铜器上曾多次见到,都是用一把锥子刺瞎一只眼睛的意思,所以“民”就代表上古的奴隶【青铜器上的“民”字: ■(《盂鼎》)■(《克鼎》)■(《秦公簋》)】。但“民”字在甲骨文中却至今还没有发现。
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三:
(1)形体不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有反有正。
“止”:■、■、■ (是脚的象形)
“牢”:■、■、■(是圈牛羊的地方)
“车”:■,■、■(是战车的象形)
(2)行文的程式不统一。从左到右的,从右到左的都有,所以读起来也相当困难。
(3)因为文字是用钢刀和石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笔画细而硬,而且多用方笔,圆笔很少。
另外,根据考古分析,在殷商之时除了甲骨文之外,一定还有竹书和帛书。因为在甲骨文中已经有“册”字了,很像韦编的竹简的样子【甲骨文■(册)】,另外也还有“典”字了,很像两手捧着“册”的样子,所以后世称重要著作为“经典” 【甲骨文■(典)】。那么为什么至今尚未见到殷朝的竹木简书呢?这是因为竹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多年很可能早就腐朽了。
(二)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古代人称铜为“吉金”,故称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较著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另外还有“铜器铭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识”等名称。
周代的文化比殷代的文化繁荣得多,典籍文物极为丰富。周人也不像殷人那样相信鬼神,所以甲骨卜辞也就让位于金文了。
金文,当然殷代末期也有,但毕竟很少,所以金文主要还是指周朝青铜铭文。周代不仅铭器的数量多,而且铭器上的字数也多。比如西周第二个帝王成王诵时的《令彝》有187个字;西周第三个帝王康王钊时的《大盂鼎》有291个字;西周第十二个帝王宣王靖时的《毛公鼎》有499个字。这样的洋洋大现在殷代是根本没有的。
在西周的时代,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对这种器皿,不容许诸侯大臣有铸造权。可是到了东周,诸侯称霸力政,青铜器物可以任意铸造,而王室之器倒是几乎绝迹了。从字的形体上看,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到了战国的时候,南方吴、越、楚等国的文字还增加了不少类似鸟虫的装饰成分,这就是所谓“鸟虫书”、“缪篆”,比如“楚”字“王”字就是【缪篆■(楚)、■(王)】。
从内容上看,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是记载这件器物为谁所有,有的记载战功、祭祀以及受王的赏赐等。
从形体上看,金文是承甲骨文而发展起来的。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些,其特点主要有三:
(1)曲笔较多,线条粗而自然,字形趋向工整。
(2)金文一般都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字形显得浑厚质朴,不过到周朝末年便趋向流利秀拔。
(3)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比如“射”字像弓箭形,第三种写法的后面还有一只手【“射”的各种写法:■ ■■】“虫”字像虫子弯曲形,第三种写法的上面还有两只眼【“虫”的各种写法:■■■】。
另外,在解放前的长沙地区还出土过帛书,是楚国墓葬品。令人气愤的是这件国宝在1946年被中华民族的败类卖给了美国人,后来藏在美国的耶鲁大学的图书馆,至于简书、印玺文、陶文、货币文、兵器刻款等,解放后在长沙、信阳等地曾多次发现,不过多属于草率急就的文字,远不如钟鼎文那样工整。
(三)篆书。对于“篆书”这个名称,历来就有争论。郭沫若同志说:“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掾,音院,古代官署属员的统称。)这就是说,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椽书”,也就是“官书”。
在秦始皇时代,官事颇多,官书浩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石”(dàn担)是一百二十斤,可见秦始皇一天要亲自过目一百二十斤用竹木简写成的官文书。这些“官书”就是“篆书”。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直到汉代的“隶书”出现以后,才把以前施于官掾的“文书”叫做“篆书”。所以“篆书”是对“隶书”而言的。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1)大篆——许慎说:“宣王太史籀(音宙)作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说文解字·叙》)班固也说:“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其六篇矣。”(《汉书·艺文志》)这些说法比较可靠,因为宣王是周朝的中兴之主,他在位的四十六年,作到了“内修政事,外攘夷狄”。所以当时有对文字进行整理和统一的良好条件。
大篆的真迹就是“石鼓文”。唐初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了十个像鼓子一样的石墩子,上面刻有文字,人们称之为“石鼓文”。其内容是记载田猎之事,并且是用韵文写成的。从字形上看与殷周古文不同,而与小篆倒是很接近。比如是、庶、吾三个字,石鼓文的写法与小篆的写法相类似【石鼓文■(是)、■(庶)、■(吾)】。
大篆的特点:1.线条化达到了完成的程度,线条均匀而柔婉。2.结构比较整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3.同一个器物上的异体字几乎没有。4.笔画较繁,书写不够方便。
《说文解字》根据残存的九篇大篆,收进了223个“籀文”(即大篆),这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大篆的重要材料。
(2)小篆——春秋战国时,各国的文字形体大不一样,这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有关,形成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许慎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叙》)这段话是说,秦统一了中国后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成的。这些看法很有道理。但决不能说小篆是出于李斯一人之手,他很可能主持过文字的统一工作。大篆变为小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1) 形变:
(皮) (柳)
大篆:■ ■
小篆:■ ■
(2) 伪变:
(则) (饴)
大篆:■ ■
小篆:■ ■
(3) 省变:
(车) (祟)
大篆:■ ■
小篆:■ ■
在以上这三种变化方式中以省变为主,这是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规律的。
《说文解字》是典型的小篆体,线条规整,书写美 观。如《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之罘(fú浮)刻石》、《峰山刻石》等,相传都是李斯的手笔。
(四)隶书。在秦朝初年,官书都是用小篆书写,而在民间通行的却是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草篆”。这种草篆的特点是:笔势趋直,笔画趋简,书写方便,当时的帝王秦始皇却是鼓励人们写隶书的初成字——“草篆”。
隶书是由草篆演变而成,那是肯定无疑的。但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隶书为下杜人程邈所作,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肯定地说隶书是程邈所创,其实这都是一种传说,不可置信。程邈很可能是最初用草篆呈文而受到秦始皇奖励的“
二、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简化字是指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来人们在运用中,人们对它进行了改造、简化,由此而产生的笔画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就是简化繁体字,取代繁体字的、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繁体字就是笔画结构复杂,被简化字取代,现在在一般场合已经不使用的那些汉字。例如“据、惧、娄、郁、龟、灶、灭”是简化字,而与这些字相应的“据、惧、楼、郁、龟、灶、灭”是繁体字,这些繁体字今天在我们日常文字工作中已经被简化字取代,不再使用,是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对象。
简化字和和繁体字相对而言的,是互相对待的一组概念,没有一方,就没有另一方,没有繁体字,就没有简化字,没有简化字,也无所谓繁体字了。因此简化字不一定就是结构简单的汉字,有些汉字,从产生之初至今就是那样简单,没有相应的繁体字,它们不能称之为简化字,例如“人、一、二、十、上、下、旦、手、寸、工、戈”等。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也不一定就是繁体字,繁体字的内涵不是指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而是特指为简化字取代了的,已经停止使用的那些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例如“鹪、鹩、蹿、爨、馕、鏊、疆、鼙、鬻、冀”等汉字结构都十分复杂,但不能称之为繁体字。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简化字理解为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也不能简单地把繁体字理解为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
简化字与汉字是相生相伴的,是汉字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有的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出现,据有关方面统计,有30%的简化字源自先秦两汉,截至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公布,绝大多数简化字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存在了。“汉字自它出生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发展演变,包括字的新生和死亡、使用范围的调整、字形及其结构的变化、笔画所简省和增繁,等等。字的使用情况的变化和吐故纳新运动,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字形演变和笔画的简省与书写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人类在使用语言与文字过程中力求经济省力的原则的体现。”①可以这样说,只要有汉字,只要汉字还在使用,汉字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简化,就会不断地有新的简化字产生出来。
古代的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字形结构的标音表义倾向,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日益复杂起来,或者是因为一个字从单义变成了多义,因此,出于字形上分化区别意义的需要,往往也在原有的汉字上增添成分。例如“云”,本来就是表示云彩的象形字,后来表示说话的“云”(如人云亦云)也用这个字表示,为了区别字义,于是人们在原字基础上增加偏旁“雨”,构成形声字“云”表示云彩意义,原字“云”表示说话的意义,如“古人云”。又如 “益”,本字就是表示水在器皿上,表示溢出,会意字,后来表示又产生了“更”这样的意义,例如“精益求精、老当益壮”,所以本义就另外创造一个“溢”来表示,这样汉字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有些字结构上叠床架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难。
俗话说物极必反,汉字结构繁化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其不便使用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在使用过程中开始简写汉字,省改笔画,形成了一大批的简化字。实际上,汉字简化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从复杂到简单,这也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金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再从隶书到草书、楷书,汉字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笔画结构的简化。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大部分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例如“云、采、电、面、众、”等都有数千年的历史,即使像《说文解字》这样规范小篆的字书,对于一些俗体字,即民间流行的简化字,也照样收录,比如“礼”字,公元1956年经国务院公布才取得正体地位,可以堂而皇之地使用,但实际上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就已经收录了,它在非正体的位置上可以说苦苦挣扎了差不多两千年,终于迎来了最后胜利!今天出土的许多文物,如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敦煌变文集等都有许多简化字,至于宋元以来,各种写本中的简化字更是满目皆是,虽然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不能登入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非常盛行,与官方文书形成鲜明对照。新中国人民政府把这些流行于民间的简化字统一搜集整理,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把历来不登大雅之堂的简化字扶为正体,取代相应的繁体字,顺应了汉字发展的大趋势,这种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汉字发展处理方式,是深得民心的,因此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
从成体系的汉字算起,汉字的形体演变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个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一)甲骨文。我们今天所能看到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材料就是甲骨文。所谓“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的小屯村发现了甲骨文。根据考古证明,小屯村附近就是殷王朝的首都。经过八十年的不断挖掘,获得有文字的甲骨大约有十六七万片。在考古学家的长期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对三千五百多甲骨文字,已经考释出两千个左右。不认识的字多是人名、地名、族名等。
奴隶时代的殷王朝是非常崇拜神的,每逢一事,总要问卜。比如出外田猎,设祭祈年,操戈征伐,风雨晦冥等都要问卜。从已发现的甲骨文可知,甲骨文主要是殷代王室刻在卜用过的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卜辞”。郭沫若同志的《殷契萃编》和《卜辞通纂》,就是研究甲骨卜辞的专著。
甲骨卜辞中所用的字是很有限的,有一些字可以肯定地说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了的。可是因为在卜辞中没有用到它,所以它就至今没有问世。比如“民”这个字,在周朝初年的青铜器上曾多次见到,都是用一把锥子刺瞎一只眼睛的意思,所以“民”就代表上古的奴隶【青铜器上的“民”字: ■(《盂鼎》)■(《克鼎》)■(《秦公簋》)】。但“民”字在甲骨文中却至今还没有发现。
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三:
(1)形体不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有反有正。
“止”:■、■、■ (是脚的象形)
“牢”:■、■、■(是圈牛羊的地方)
“车”:■,■、■(是战车的象形)
(2)行文的程式不统一。从左到右的,从右到左的都有,所以读起来也相当困难。
(3)因为文字是用钢刀和石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笔画细而硬,而且多用方笔,圆笔很少。
另外,根据考古分析,在殷商之时除了甲骨文之外,一定还有竹书和帛书。因为在甲骨文中已经有“册”字了,很像韦编的竹简的样子【甲骨文■(册)】,另外也还有“典”字了,很像两手捧着“册”的样子,所以后世称重要著作为“经典” 【甲骨文■(典)】。那么为什么至今尚未见到殷朝的竹木简书呢?这是因为竹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多年很可能早就腐朽了。
(二)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古代人称铜为“吉金”,故称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较著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另外还有“铜器铭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识”等名称。
周代的文化比殷代的文化繁荣得多,典籍文物极为丰富。周人也不像殷人那样相信鬼神,所以甲骨卜辞也就让位于金文了。
金文,当然殷代末期也有,但毕竟很少,所以金文主要还是指周朝青铜铭文。周代不仅铭器的数量多,而且铭器上的字数也多。比如西周第二个帝王成王诵时的《令彝》有187个字;西周第三个帝王康王钊时的《大盂鼎》有291个字;西周第十二个帝王宣王靖时的《毛公鼎》有499个字。这样的洋洋大现在殷代是根本没有的。
在西周的时代,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对这种器皿,不容许诸侯大臣有铸造权。可是到了东周,诸侯称霸力政,青铜器物可以任意铸造,而王室之器倒是几乎绝迹了。从字的形体上看,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到了战国的时候,南方吴、越、楚等国的文字还增加了不少类似鸟虫的装饰成分,这就是所谓“鸟虫书”、“缪篆”,比如“楚”字“王”字就是【缪篆■(楚)、■(王)】。
从内容上看,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是记载这件器物为谁所有,有的记载战功、祭祀以及受王的赏赐等。
从形体上看,金文是承甲骨文而发展起来的。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些,其特点主要有三:
(1)曲笔较多,线条粗而自然,字形趋向工整。
(2)金文一般都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字形显得浑厚质朴,不过到周朝末年便趋向流利秀拔。
(3)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比如“射”字像弓箭形,第三种写法的后面还有一只手【“射”的各种写法:■ ■■】“虫”字像虫子弯曲形,第三种写法的上面还有两只眼【“虫”的各种写法:■■■】。
另外,在解放前的长沙地区还出土过帛书,是楚国墓葬品。令人气愤的是这件国宝在1946年被中华民族的败类卖给了美国人,后来藏在美国的耶鲁大学的图书馆,至于简书、印玺文、陶文、货币文、兵器刻款等,解放后在长沙、信阳等地曾多次发现,不过多属于草率急就的文字,远不如钟鼎文那样工整。
(三)篆书。对于“篆书”这个名称,历来就有争论。郭沫若同志说:“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掾,音院,古代官署属员的统称。)这就是说,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椽书”,也就是“官书”。
在秦始皇时代,官事颇多,官书浩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石”(dàn担)是一百二十斤,可见秦始皇一天要亲自过目一百二十斤用竹木简写成的官文书。这些“官书”就是“篆书”。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直到汉代的“隶书”出现以后,才把以前施于官掾的“文书”叫做“篆书”。所以“篆书”是对“隶书”而言的。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1)大篆——许慎说:“宣王太史籀(音宙)作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说文解字·叙》)班固也说:“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其六篇矣。”(《汉书·艺文志》)这些说法比较可靠,因为宣王是周朝的中兴之主,他在位的四十六年,作到了“内修政事,外攘夷狄”。所以当时有对文字进行整理和统一的良好条件。
大篆的真迹就是“石鼓文”。唐初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了十个像鼓子一样的石墩子,上面刻有文字,人们称之为“石鼓文”。其内容是记载田猎之事,并且是用韵文写成的。从字形上看与殷周古文不同,而与小篆倒是很接近。比如是、庶、吾三个字,石鼓文的写法与小篆的写法相类似【石鼓文■(是)、■(庶)、■(吾)】。
大篆的特点:1.线条化达到了完成的程度,线条均匀而柔婉。2.结构比较整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3.同一个器物上的异体字几乎没有。4.笔画较繁,书写不够方便。
《说文解字》根据残存的九篇大篆,收进了223个“籀文”(即大篆),这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大篆的重要材料。
(2)小篆——春秋战国时,各国的文字形体大不一样,这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有关,形成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许慎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叙》)这段话是说,秦统一了中国后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成的。这些看法很有道理。但决不能说小篆是出于李斯一人之手,他很可能主持过文字的统一工作。大篆变为小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1) 形变:
(皮) (柳)
大篆:■ ■
小篆:■ ■
(2) 伪变:
(则) (饴)
大篆:■ ■
小篆:■ ■
(3) 省变:
(车) (祟)
大篆:■ ■
小篆:■ ■
在以上这三种变化方式中以省变为主,这是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规律的。
《说文解字》是典型的小篆体,线条规整,书写美 观。如《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之罘(fú浮)刻石》、《峰山刻石》等,相传都是李斯的手笔。
(四)隶书。在秦朝初年,官书都是用小篆书写,而在民间通行的却是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草篆”。这种草篆的特点是:笔势趋直,笔画趋简,书写方便,当时的帝王秦始皇却是鼓励人们写隶书的初成字——“草篆”。
隶书是由草篆演变而成,那是肯定无疑的。但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隶书为下杜人程邈所作,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肯定地说隶书是程邈所创,其实这都是一种传说,不可置信。程邈很可能是最初用草篆呈文而受到秦始皇奖励的“
二、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简化字是指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来人们在运用中,人们对它进行了改造、简化,由此而产生的笔画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就是简化繁体字,取代繁体字的、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繁体字就是笔画结构复杂,被简化字取代,现在在一般场合已经不使用的那些汉字。例如“据、惧、娄、郁、龟、灶、灭”是简化字,而与这些字相应的“据、惧、楼、郁、龟、灶、灭”是繁体字,这些繁体字今天在我们日常文字工作中已经被简化字取代,不再使用,是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对象。
简化字和和繁体字相对而言的,是互相对待的一组概念,没有一方,就没有另一方,没有繁体字,就没有简化字,没有简化字,也无所谓繁体字了。因此简化字不一定就是结构简单的汉字,有些汉字,从产生之初至今就是那样简单,没有相应的繁体字,它们不能称之为简化字,例如“人、一、二、十、上、下、旦、手、寸、工、戈”等。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也不一定就是繁体字,繁体字的内涵不是指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而是特指为简化字取代了的,已经停止使用的那些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例如“鹪、鹩、蹿、爨、馕、鏊、疆、鼙、鬻、冀”等汉字结构都十分复杂,但不能称之为繁体字。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简化字理解为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也不能简单地把繁体字理解为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
简化字与汉字是相生相伴的,是汉字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有的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出现,据有关方面统计,有30%的简化字源自先秦两汉,截至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公布,绝大多数简化字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存在了。“汉字自它出生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发展演变,包括字的新生和死亡、使用范围的调整、字形及其结构的变化、笔画所简省和增繁,等等。字的使用情况的变化和吐故纳新运动,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字形演变和笔画的简省与书写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人类在使用语言与文字过程中力求经济省力的原则的体现。”①可以这样说,只要有汉字,只要汉字还在使用,汉字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简化,就会不断地有新的简化字产生出来。
古代的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字形结构的标音表义倾向,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日益复杂起来,或者是因为一个字从单义变成了多义,因此,出于字形上分化区别意义的需要,往往也在原有的汉字上增添成分。例如“云”,本来就是表示云彩的象形字,后来表示说话的“云”(如人云亦云)也用这个字表示,为了区别字义,于是人们在原字基础上增加偏旁“雨”,构成形声字“云”表示云彩意义,原字“云”表示说话的意义,如“古人云”。又如 “益”,本字就是表示水在器皿上,表示溢出,会意字,后来表示又产生了“更”这样的意义,例如“精益求精、老当益壮”,所以本义就另外创造一个“溢”来表示,这样汉字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有些字结构上叠床架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难。
俗话说物极必反,汉字结构繁化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其不便使用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在使用过程中开始简写汉字,省改笔画,形成了一大批的简化字。实际上,汉字简化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从复杂到简单,这也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金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再从隶书到草书、楷书,汉字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笔画结构的简化。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大部分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例如“云、采、电、面、众、”等都有数千年的历史,即使像《说文解字》这样规范小篆的字书,对于一些俗体字,即民间流行的简化字,也照样收录,比如“礼”字,公元1956年经国务院公布才取得正体地位,可以堂而皇之地使用,但实际上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就已经收录了,它在非正体的位置上可以说苦苦挣扎了差不多两千年,终于迎来了最后胜利!今天出土的许多文物,如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敦煌变文集等都有许多简化字,至于宋元以来,各种写本中的简化字更是满目皆是,虽然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不能登入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非常盛行,与官方文书形成鲜明对照。新中国人民政府把这些流行于民间的简化字统一搜集整理,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把历来不登大雅之堂的简化字扶为正体,取代相应的繁体字,顺应了汉字发展的大趋势,这种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汉字发展处理方式,是深得民心的,因此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 汉字的形体演变
从成体系的汉字算起,汉字的形体演变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个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一)甲骨文。我们今天所能看到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材料就是甲骨文。所谓“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的小屯村发现了甲骨文。根据考古证明,小屯村附近就是殷王朝的首都。经过八十年的不断挖掘,获得有文字的甲骨大约有十六七万片。在考古学家的长期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对三千五百多甲骨文字,已经考释出两千个左右。不认识的字多是人名、地名、族名等。
奴隶时代的殷王朝是非常崇拜神的,每逢一事,总要问卜。比如出外田猎,设祭祈年,操戈征伐,风雨晦冥等都要问卜。从已发现的甲骨文可知,甲骨文主要是殷代王室刻在卜用过的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卜辞”。郭沫若同志的《殷契萃编》和《卜辞通纂》,就是研究甲骨卜辞的专著。
甲骨卜辞中所用的字是很有限的,有一些字可以肯定地说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了的。可是因为在卜辞中没有用到它,所以它就至今没有问世。比如“民”这个字,在周朝初年的青铜器上曾多次见到,都是用一把锥子刺瞎一只眼睛的意思,所以“民”就代表上古的奴隶【青铜器上的“民”字: ■(《盂鼎》)■(《克鼎》)■(《秦公簋》)】。但“民”字在甲骨文中却至今还没有发现。
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三:
(1)形体不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有反有正。
“止”:■、■、■ (是脚的象形)
“牢”:■、■、■(是圈牛羊的地方)
“车”:■,■、■(是战车的象形)
(2)行文的程式不统一。从左到右的,从右到左的都有,所以读起来也相当困难。
(3)因为文字是用钢刀和石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笔画细而硬,而且多用方笔,圆笔很少。
另外,根据考古分析,在殷商之时除了甲骨文之外,一定还有竹书和帛书。因为在甲骨文中已经有“册”字了,很像韦编的竹简的样子【甲骨文■(册)】,另外也还有“典”字了,很像两手捧着“册”的样子,所以后世称重要著作为“经典” 【甲骨文■(典)】。那么为什么至今尚未见到殷朝的竹木简书呢?这是因为竹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多年很可能早就腐朽了。
(二)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古代人称铜为“吉金”,故称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较著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另外还有“铜器铭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识”等名称。
周代的文化比殷代的文化繁荣得多,典籍文物极为丰富。周人也不像殷人那样相信鬼神,所以甲骨卜辞也就让位于金文了。
金文,当然殷代末期也有,但毕竟很少,所以金文主要还是指周朝青铜铭文。周代不仅铭器的数量多,而且铭器上的字数也多。比如西周第二个帝王成王诵时的《令彝》有187个字;西周第三个帝王康王钊时的《大盂鼎》有291个字;西周第十二个帝王宣王靖时的《毛公鼎》有499个字。这样的洋洋大现在殷代是根本没有的。
在西周的时代,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对这种器皿,不容许诸侯大臣有铸造权。可是到了东周,诸侯称霸力政,青铜器物可以任意铸造,而王室之器倒是几乎绝迹了。从字的形体上看,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到了战国的时候,南方吴、越、楚等国的文字还增加了不少类似鸟虫的装饰成分,这就是所谓“鸟虫书”、“缪篆”,比如“楚”字“王”字就是【缪篆■(楚)、■(王)】。
从内容上看,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是记载这件器物为谁所有,有的记载战功、祭祀以及受王的赏赐等。
从形体上看,金文是承甲骨文而发展起来的。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些,其特点主要有三:
(1)曲笔较多,线条粗而自然,字形趋向工整。
(2)金文一般都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字形显得浑厚质朴,不过到周朝末年便趋向流利秀拔。
(3)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比如“射”字像弓箭形,第三种写法的后面还有一只手【“射”的各种写法:■ ■■】“虫”字像虫子弯曲形,第三种写法的上面还有两只眼【“虫”的各种写法:■■■】。
另外,在解放前的长沙地区还出土过帛书,是楚国墓葬品。令人气愤的是这件国宝在1946年被中华民族的败类卖给了美国人,后来藏在美国的耶鲁大学的图书馆,至于简书、印玺文、陶文、货币文、兵器刻款等,解放后在长沙、信阳等地曾多次发现,不过多属于草率急就的文字,远不如钟鼎文那样工整。
(三)篆书。对于“篆书”这个名称,历来就有争论。郭沫若同志说:“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掾,音院,古代官署属员的统称。)这就是说,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椽书”,也就是“官书”。
在秦始皇时代,官事颇多,官书浩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石”(dàn担)是一百二十斤,可见秦始皇一天要亲自过目一百二十斤用竹木简写成的官文书。这些“官书”就是“篆书”。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直到汉代的“隶书”出现以后,才把以前施于官掾的“文书”叫做“篆书”。所以“篆书”是对“隶书”而言的。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1)大篆——许慎说:“宣王太史籀(音宙)作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说文解字·叙》)班固也说:“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其六篇矣。”(《汉书·艺文志》)这些说法比较可靠,因为宣王是周朝的中兴之主,他在位的四十六年,作到了“内修政事,外攘夷狄”。所以当时有对文字进行整理和统一的良好条件。
大篆的真迹就是“石鼓文”。唐初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了十个像鼓子一样的石墩子,上面刻有文字,人们称之为“石鼓文”。其内容是记载田猎之事,并且是用韵文写成的。从字形上看与殷周古文不同,而与小篆倒是很接近。比如是、庶、吾三个字,石鼓文的写法与小篆的写法相类似【石鼓文■(是)、■(庶)、■(吾)】。
大篆的特点:1.线条化达到了完成的程度,线条均匀而柔婉。2.结构比较整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3.同一个器物上的异体字几乎没有。4.笔画较繁,书写不够方便。
《说文解字》根据残存的九篇大篆,收进了223个“籀文”(即大篆),这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大篆的重要材料。
(2)小篆——春秋战国时,各国的文字形体大不一样,这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有关,形成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许慎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叙》)这段话是说,秦统一了中国后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成的。这些看法很有道理。但决不能说小篆是出于李斯一人之手,他很可能主持过文字的统一工作。大篆变为小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1) 形变:
(皮) (柳)
大篆:■ ■
小篆:■ ■
(2) 伪变:
(则) (饴)
大篆:■ ■
小篆:■ ■
(3) 省变:
(车) (祟)
大篆:■ ■
小篆:■ ■
在以上这三种变化方式中以省变为主,这是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规律的。
《说文解字》是典型的小篆体,线条规整,书写美 观。如《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之罘(fú浮)刻石》、《峰山刻石》等,相传都是李斯的手笔。
(四)隶书。在秦朝初年,官书都是用小篆书写,而在民间通行的却是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草篆”。这种草篆的特点是:笔势趋直,笔画趋简,书写方便,当时的帝王秦始皇却是鼓励人们写隶书的初成字——“草篆”。
隶书是由草篆演变而成,那是肯定无疑的。但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隶书为下杜人程邈所作,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肯定地说隶书是程邈所创,其实这都是一种传说,不可置信。程邈很可能是最初用草篆呈文而受到秦始皇奖励的“
二、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简化字是指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来人们在运用中,人们对它进行了改造、简化,由此而产生的笔画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就是简化繁体字,取代繁体字的、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繁体字就是笔画结构复杂,被简化字取代,现在在一般场合已经不使用的那些汉字。例如“据、惧、娄、郁、龟、灶、灭”是简化字,而与这些字相应的“据、惧、楼、郁、龟、灶、灭”是繁体字,这些繁体字今天在我们日常文字工作中已经被简化字取代,不再使用,是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对象。
简化字和和繁体字相对而言的,是互相对待的一组概念,没有一方,就没有另一方,没有繁体字,就没有简化字,没有简化字,也无所谓繁体字了。因此简化字不一定就是结构简单的汉字,有些汉字,从产生之初至今就是那样简单,没有相应的繁体字,它们不能称之为简化字,例如“人、一、二、十、上、下、旦、手、寸、工、戈”等。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也不一定就是繁体字,繁体字的内涵不是指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而是特指为简化字取代了的,已经停止使用的那些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例如“鹪、鹩、蹿、爨、馕、鏊、疆、鼙、鬻、冀”等汉字结构都十分复杂,但不能称之为繁体字。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简化字理解为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也不能简单地把繁体字理解为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
简化字与汉字是相生相伴的,是汉字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有的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出现,据有关方面统计,有30%的简化字源自先秦两汉,截至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公布,绝大多数简化字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存在了。“汉字自它出生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发展演变,包括字的新生和死亡、使用范围的调整、字形及其结构的变化、笔画所简省和增繁,等等。字的使用情况的变化和吐故纳新运动,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字形演变和笔画的简省与书写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人类在使用语言与文字过程中力求经济省力的原则的体现。”①可以这样说,只要有汉字,只要汉字还在使用,汉字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简化,就会不断地有新的简化字产生出来。
古代的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字形结构的标音表义倾向,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日益复杂起来,或者是因为一个字从单义变成了多义,因此,出于字形上分化区别意义的需要,往往也在原有的汉字上增添成分。例如“云”,本来就是表示云彩的象形字,后来表示说话的“云”(如人云亦云)也用这个字表示,为了区别字义,于是人们在原字基础上增加偏旁“雨”,构成形声字“云”表示云彩意义,原字“云”表示说话的意义,如“古人云”。又如 “益”,本字就是表示水在器皿上,表示溢出,会意字,后来表示又产生了“更”这样的意义,例如“精益求精、老当益壮”,所以本义就另外创造一个“溢”来表示,这样汉字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有些字结构上叠床架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难。
俗话说物极必反,汉字结构繁化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其不便使用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在使用过程中开始简写汉字,省改笔画,形成了一大批的简化字。实际上,汉字简化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从复杂到简单,这也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金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再从隶书到草书、楷书,汉字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笔画结构的简化。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大部分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例如“云、采、电、面、众、”等都有数千年的历史,即使像《说文解字》这样规范小篆的字书,对于一些俗体字,即民间流行的简化字,也照样收录,比如“礼”字,公元1956年经国务院公布才取得正体地位,可以堂而皇之地使用,但实际上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就已经收录了,它在非正体的位置上可以说苦苦挣扎了差不多两千年,终于迎来了最后胜利!今天出土的许多文物,如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敦煌变文集等都有许多简化字,至于宋元以来,各种写本中的简化字更是满目皆是,虽然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不能登入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非常盛行,与官方文书形成鲜明对照。新中国人民政府把这些流行于民间的简化字统一搜集整理,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把历来不登大雅之堂的简化字扶为正体,取代相应的繁体字,顺应了汉字发展的大趋势,这种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汉字发展处理方式,是深得民心的,因此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
从成体系的汉字算起,汉字的形体演变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个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一)甲骨文。我们今天所能看到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材料就是甲骨文。所谓“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的小屯村发现了甲骨文。根据考古证明,小屯村附近就是殷王朝的首都。经过八十年的不断挖掘,获得有文字的甲骨大约有十六七万片。在考古学家的长期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对三千五百多甲骨文字,已经考释出两千个左右。不认识的字多是人名、地名、族名等。
奴隶时代的殷王朝是非常崇拜神的,每逢一事,总要问卜。比如出外田猎,设祭祈年,操戈征伐,风雨晦冥等都要问卜。从已发现的甲骨文可知,甲骨文主要是殷代王室刻在卜用过的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卜辞”。郭沫若同志的《殷契萃编》和《卜辞通纂》,就是研究甲骨卜辞的专著。
甲骨卜辞中所用的字是很有限的,有一些字可以肯定地说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了的。可是因为在卜辞中没有用到它,所以它就至今没有问世。比如“民”这个字,在周朝初年的青铜器上曾多次见到,都是用一把锥子刺瞎一只眼睛的意思,所以“民”就代表上古的奴隶【青铜器上的“民”字: ■(《盂鼎》)■(《克鼎》)■(《秦公簋》)】。但“民”字在甲骨文中却至今还没有发现。
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三:
(1)形体不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有反有正。
“止”:■、■、■ (是脚的象形)
“牢”:■、■、■(是圈牛羊的地方)
“车”:■,■、■(是战车的象形)
(2)行文的程式不统一。从左到右的,从右到左的都有,所以读起来也相当困难。
(3)因为文字是用钢刀和石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笔画细而硬,而且多用方笔,圆笔很少。
另外,根据考古分析,在殷商之时除了甲骨文之外,一定还有竹书和帛书。因为在甲骨文中已经有“册”字了,很像韦编的竹简的样子【甲骨文■(册)】,另外也还有“典”字了,很像两手捧着“册”的样子,所以后世称重要著作为“经典” 【甲骨文■(典)】。那么为什么至今尚未见到殷朝的竹木简书呢?这是因为竹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多年很可能早就腐朽了。
(二)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古代人称铜为“吉金”,故称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较著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另外还有“铜器铭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识”等名称。
周代的文化比殷代的文化繁荣得多,典籍文物极为丰富。周人也不像殷人那样相信鬼神,所以甲骨卜辞也就让位于金文了。
金文,当然殷代末期也有,但毕竟很少,所以金文主要还是指周朝青铜铭文。周代不仅铭器的数量多,而且铭器上的字数也多。比如西周第二个帝王成王诵时的《令彝》有187个字;西周第三个帝王康王钊时的《大盂鼎》有291个字;西周第十二个帝王宣王靖时的《毛公鼎》有499个字。这样的洋洋大现在殷代是根本没有的。
在西周的时代,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对这种器皿,不容许诸侯大臣有铸造权。可是到了东周,诸侯称霸力政,青铜器物可以任意铸造,而王室之器倒是几乎绝迹了。从字的形体上看,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到了战国的时候,南方吴、越、楚等国的文字还增加了不少类似鸟虫的装饰成分,这就是所谓“鸟虫书”、“缪篆”,比如“楚”字“王”字就是【缪篆■(楚)、■(王)】。
从内容上看,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是记载这件器物为谁所有,有的记载战功、祭祀以及受王的赏赐等。
从形体上看,金文是承甲骨文而发展起来的。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些,其特点主要有三:
(1)曲笔较多,线条粗而自然,字形趋向工整。
(2)金文一般都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字形显得浑厚质朴,不过到周朝末年便趋向流利秀拔。
(3)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比如“射”字像弓箭形,第三种写法的后面还有一只手【“射”的各种写法:■ ■■】“虫”字像虫子弯曲形,第三种写法的上面还有两只眼【“虫”的各种写法:■■■】。
另外,在解放前的长沙地区还出土过帛书,是楚国墓葬品。令人气愤的是这件国宝在1946年被中华民族的败类卖给了美国人,后来藏在美国的耶鲁大学的图书馆,至于简书、印玺文、陶文、货币文、兵器刻款等,解放后在长沙、信阳等地曾多次发现,不过多属于草率急就的文字,远不如钟鼎文那样工整。
(三)篆书。对于“篆书”这个名称,历来就有争论。郭沫若同志说:“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掾,音院,古代官署属员的统称。)这就是说,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椽书”,也就是“官书”。
在秦始皇时代,官事颇多,官书浩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石”(dàn担)是一百二十斤,可见秦始皇一天要亲自过目一百二十斤用竹木简写成的官文书。这些“官书”就是“篆书”。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直到汉代的“隶书”出现以后,才把以前施于官掾的“文书”叫做“篆书”。所以“篆书”是对“隶书”而言的。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1)大篆——许慎说:“宣王太史籀(音宙)作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说文解字·叙》)班固也说:“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其六篇矣。”(《汉书·艺文志》)这些说法比较可靠,因为宣王是周朝的中兴之主,他在位的四十六年,作到了“内修政事,外攘夷狄”。所以当时有对文字进行整理和统一的良好条件。
大篆的真迹就是“石鼓文”。唐初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了十个像鼓子一样的石墩子,上面刻有文字,人们称之为“石鼓文”。其内容是记载田猎之事,并且是用韵文写成的。从字形上看与殷周古文不同,而与小篆倒是很接近。比如是、庶、吾三个字,石鼓文的写法与小篆的写法相类似【石鼓文■(是)、■(庶)、■(吾)】。
大篆的特点:1.线条化达到了完成的程度,线条均匀而柔婉。2.结构比较整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3.同一个器物上的异体字几乎没有。4.笔画较繁,书写不够方便。
《说文解字》根据残存的九篇大篆,收进了223个“籀文”(即大篆),这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大篆的重要材料。
(2)小篆——春秋战国时,各国的文字形体大不一样,这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有关,形成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许慎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叙》)这段话是说,秦统一了中国后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成的。这些看法很有道理。但决不能说小篆是出于李斯一人之手,他很可能主持过文字的统一工作。大篆变为小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1) 形变:
(皮) (柳)
大篆:■ ■
小篆:■ ■
(2) 伪变:
(则) (饴)
大篆:■ ■
小篆:■ ■
(3) 省变:
(车) (祟)
大篆:■ ■
小篆:■ ■
在以上这三种变化方式中以省变为主,这是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规律的。
《说文解字》是典型的小篆体,线条规整,书写美 观。如《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之罘(fú浮)刻石》、《峰山刻石》等,相传都是李斯的手笔。
(四)隶书。在秦朝初年,官书都是用小篆书写,而在民间通行的却是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草篆”。这种草篆的特点是:笔势趋直,笔画趋简,书写方便,当时的帝王秦始皇却是鼓励人们写隶书的初成字——“草篆”。
隶书是由草篆演变而成,那是肯定无疑的。但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隶书为下杜人程邈所作,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肯定地说隶书是程邈所创,其实这都是一种传说,不可置信。程邈很可能是最初用草篆呈文而受到秦始皇奖励的“
二、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简化字是指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来人们在运用中,人们对它进行了改造、简化,由此而产生的笔画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就是简化繁体字,取代繁体字的、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繁体字就是笔画结构复杂,被简化字取代,现在在一般场合已经不使用的那些汉字。例如“据、惧、娄、郁、龟、灶、灭”是简化字,而与这些字相应的“据、惧、楼、郁、龟、灶、灭”是繁体字,这些繁体字今天在我们日常文字工作中已经被简化字取代,不再使用,是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对象。
简化字和和繁体字相对而言的,是互相对待的一组概念,没有一方,就没有另一方,没有繁体字,就没有简化字,没有简化字,也无所谓繁体字了。因此简化字不一定就是结构简单的汉字,有些汉字,从产生之初至今就是那样简单,没有相应的繁体字,它们不能称之为简化字,例如“人、一、二、十、上、下、旦、手、寸、工、戈”等。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也不一定就是繁体字,繁体字的内涵不是指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而是特指为简化字取代了的,已经停止使用的那些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例如“鹪、鹩、蹿、爨、馕、鏊、疆、鼙、鬻、冀”等汉字结构都十分复杂,但不能称之为繁体字。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简化字理解为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也不能简单地把繁体字理解为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
简化字与汉字是相生相伴的,是汉字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有的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出现,据有关方面统计,有30%的简化字源自先秦两汉,截至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公布,绝大多数简化字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存在了。“汉字自它出生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发展演变,包括字的新生和死亡、使用范围的调整、字形及其结构的变化、笔画所简省和增繁,等等。字的使用情况的变化和吐故纳新运动,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字形演变和笔画的简省与书写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人类在使用语言与文字过程中力求经济省力的原则的体现。”①可以这样说,只要有汉字,只要汉字还在使用,汉字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简化,就会不断地有新的简化字产生出来。
古代的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字形结构的标音表义倾向,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日益复杂起来,或者是因为一个字从单义变成了多义,因此,出于字形上分化区别意义的需要,往往也在原有的汉字上增添成分。例如“云”,本来就是表示云彩的象形字,后来表示说话的“云”(如人云亦云)也用这个字表示,为了区别字义,于是人们在原字基础上增加偏旁“雨”,构成形声字“云”表示云彩意义,原字“云”表示说话的意义,如“古人云”。又如 “益”,本字就是表示水在器皿上,表示溢出,会意字,后来表示又产生了“更”这样的意义,例如“精益求精、老当益壮”,所以本义就另外创造一个“溢”来表示,这样汉字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有些字结构上叠床架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难。
俗话说物极必反,汉字结构繁化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其不便使用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在使用过程中开始简写汉字,省改笔画,形成了一大批的简化字。实际上,汉字简化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从复杂到简单,这也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金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再从隶书到草书、楷书,汉字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笔画结构的简化。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大部分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例如“云、采、电、面、众、”等都有数千年的历史,即使像《说文解字》这样规范小篆的字书,对于一些俗体字,即民间流行的简化字,也照样收录,比如“礼”字,公元1956年经国务院公布才取得正体地位,可以堂而皇之地使用,但实际上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就已经收录了,它在非正体的位置上可以说苦苦挣扎了差不多两千年,终于迎来了最后胜利!今天出土的许多文物,如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敦煌变文集等都有许多简化字,至于宋元以来,各种写本中的简化字更是满目皆是,虽然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不能登入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非常盛行,与官方文书形成鲜明对照。新中国人民政府把这些流行于民间的简化字统一搜集整理,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把历来不登大雅之堂的简化字扶为正体,取代相应的繁体字,顺应了汉字发展的大趋势,这种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汉字发展处理方式,是深得民心的,因此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汉字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物语”“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曲笔较多,线条粗而自然,字形趋向工整。
(2)金文一般都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字形显得浑厚质朴,不过到周朝末年便趋向流利秀拔。
(3)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比如“射”字像弓箭形,第三种写法的后面还有一只手【“射”的各种写法:■ ■■】“虫”字像虫子弯曲形,第三种写法的上面还有两只眼【“虫”的各种写法:■■■】。
(2)金文一般都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字形显得浑厚质朴,不过到周朝末年便趋向流利秀拔。
(3)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比如“射”字像弓箭形,第三种写法的后面还有一只手【“射”的各种写法:■ ■■】“虫”字像虫子弯曲形,第三种写法的上面还有两只眼【“虫”的各种写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