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放心”。即把放纵出去的良知善心收求回到心中,孟子认为教育对人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教育使人区别于禽兽、使贤区别于不肖。“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3、教育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只有建立了稳定的“社会伦常秩序”,才能“治国”,才能“平天下”。而“社会伦常秩序”的建立依赖于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
4、教育是使民心得以归服的重要途径。孟子认为统一天下、笼络民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力服人,一种是以德服人。以力服人是霸道,孟子认为不可取;以德服人是王道,孟子非常赞同。所谓以德服人,关键在于得民心,使民心归服。
5、教育是实现“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
思想综述: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史记》说孟子有著述七篇传数世,《汉书·艺文志》说有十一篇。东汉末赵岐说孟子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则十一篇当是在七篇外又加外书四篇。赵岐认为外书四篇内容肤浅,与内篇不合,当是后人所作。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岐所说的内篇。全书虽非孟子手笔,但为孟子弟子所记,皆为孟子言行无疑。从书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
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强调发展农业,体恤民众,关注民生,他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所著《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游说各国及有关学术争鸣的情况,记录了孟子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主张,是研究孟子思想的最主要的文献资料。全书共7篇,261章,约35,000字。篇名取开篇首句中二、三字,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又分上下,如《梁惠王上》《梁惠王下》等。孟子以“人性善”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教育内容、目标、作用以及任务。同时,对教育者、教授方法、受教育者和学习方法提出了深刻见解。
一、教育内容和目标
孟子是以‘仁义’、‘五伦’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以‘君子’为楷模的人格理想作为教育的标准内容,他的教育,基本上是人伦教育、道德教育。他施教的目标是培养“明人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他心中的君子,应当是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利,舍生取义。
二、教育作用和任务。
1、“求放心”。即把放纵出去的良知善心收求回到心中,孟子认为教育对人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教育使人区别于禽兽、使贤区别于不肖。“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3、教育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只有建立了稳定的“社会伦常秩序”,才能“治国”,才能“平天下”。而“社会伦常秩序”的建立依赖于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
4、教育是使民心得以归服的重要途径。孟子认为统一天下、笼络民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力服人,一种是以德服人。以力服人是霸道,孟子认为不可取;以德服人是王道,孟子非常赞同。所谓以德服人,关键在于得民心,使民心归服。
5、教育是实现“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者及其教授方法。
1、由博反约、诲人不倦。
教育者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修养和渊博知识,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教育者必须有“君子之守”“教者必以正”。“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离娄下》)“教育者博学多览,融会贯通知识后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和传授大义,由博反约,精思旁通”。“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公孙丑上》)教育者应该具有诲人不倦的基本职业道德。
2、因材施教、教亦多术。
孟子认为,教学方法是多样的,总的精神是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意思是,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种,有的像及时雨一般润泽万物,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还有以流风余韵为后人所自行学习的。他还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意思是,在各种教育方式中,还有一种是不屑于去教诲的,这也是一种教诲,是一种激励奋发的方式。
3、树立目标、坚持标准。
孟子主张对学生应该严格要求,孟子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教育者一定要确立其明确的教育目标,就像射箭、工匠“规矩”一样;“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尽心上》)对学生的要求要有标准,不能降低。
4、循序渐进、启发思维。
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又说:"其进锐者,其退速。" 进程过于迅速,势必影响实际效果,致使退步也快。正确的进程应当象流水一样,注满了一个洼坎之后再往下流,这就是 "盈科而后进"的道理。孟子还以"揠苗助长"的寓言来说明循序渐进的重要性,学习知识如同作物生长一样,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有自己的规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但决不能用拔苗的方法去助长,结果是适得其反。
孟子善于启发思维,通过使用问答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他善用比喻法,使学生容易明白他所讲的道理,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不急于替学生下结论。他认为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摆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
四、受教育者及其学习方法。
教与学是个双向的过程,正如儒者所言“教学相长”,除了老师的教授外,受教育者自身也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深造自得
孟子从“尽心、知性、知天”思想出发,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的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灵而有所得,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所以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左右逢原”他认为君子要得到高深的造诣,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2、反求诸己、改过迁善。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在行动和学习上,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主体要自觉反省。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人,不能埋怨他,“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也。”(《公孙丑上》)
3、立志持志、磨练意志。
孟子说:“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王之事备矣。”(《尽心上》)一个人能以“仁义”为志,才能分辨善恶,认清当为与不当为之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离娄下》)孟子强调立志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持志”,“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尽心上》)即要求人们不管处在得意或穷困的时候,都要能坚持自己的理想。除了立志、持志外,“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一个“大丈夫”经过磨炼,应当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并且为了道义,在必要时要能“舍身取义”。
4、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冷却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孟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思想表现出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和肯定,他对教育作用的阐发,对教学、德育原则与方法的论述,无不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用的提倡。作为儒家的"亚圣",孟子教育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发、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启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