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传统文化

 我来答
妄与栀枯88
高粉答主

2019-05-11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4459
展开全部

一、首先就是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1、一是要审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二是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

3、三是要坚守住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

4、四是要建立传承的保障机制。

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进行系统性的文化教育

既包括由国家组织的小学、中学、大学及以上的国民教育,也包含了具备基础教育功能和高等教育功能的非行政教育。制定相关教育制度,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保障教育阶段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三、结合当前新时代的要求,赋予传统文化现代意义

结合当前新时代的要求,对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的意义,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对传统文化做出当代表述,为文化发展开辟出更大的空间。

只有调整适应当前时代的变化,推进传统文化创新创造,才能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与当代文明相互映衬,相互协调,成为新时代的新动力。

扩展资料

当代中国文化之间存在割裂现象,传承与弘扬方式较为单一

1、全球经济、文化交融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特别是在一些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盲目追求西方文化,鄙弃民族文化的现象。

2、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存在偏差。广大群众的文化敬畏感逐渐丧失,也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集体退步,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感日益减弱。

3、三是传统文化没有与当代文化有机结合。对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解读不够,使得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出现割裂现象。

4、传承手段较为单一。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社会参与度不高,多是由政府实施的传统文化“包办传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传承

休闲娱乐助手之星M
2021-06-09 · TA获得超过53.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5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6万
展开全部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做到:

一、有一定的文化积累。

二、明确方向。即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与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价值观相一致。

三、要有宽松环境。要允许磨擦事物存在、发展,不能视新事物为洪水猛兽,要鼓励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锋。

四、勇气和意志。需要整个民族的勇气和意志。旧的文化是过去社会前进的动力,新的社会也需要新的文化持之不懈地奋斗,并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最终必然能取得胜利。

中国传统文化的断代,已经360多年。由于我们在很长时间内不能以开阔的胸怀理解资本主义,对于资本主义文明一直保持一种强烈的警惕性,不能积极地学习西方文化那些先进成果,结果反过来损害了我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 

这十多年间,又出现国学热,涌现一些国学大师。但笔者发现,一些人只是就国学谈国学,已走入歧路。今日谈国学,应站在整个世界文化背景去研究。要研究国学,就必须了解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这样,他研究国学,才能真正得出比较全面、成熟、中肯的结论。

传统文化文化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其显著特点是:儒、佛、道三家民族文化,共同支撑,又相互融合。

3、历史悠久。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乔木巨像
推荐于2017-09-24 · TA获得超过2.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09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0万
展开全部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新时期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和态度,怀着“敬畏之心”,在城镇化进程中将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修订完善《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条例,厘定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原则性标准、基本制度措施和各方应负的责任。特别是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传统建筑、传统村落以及历史环境的保护,应以相应的法律规章形式予以明确,解决现有保护措施刚性不足、细化不够的问题。各地应根据本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城镇化的实际,抓紧制定完善各具特色的地方性法律法规。
  坚持摸清底数、保护先行、规划落实、考核跟进,强化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具体举措。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摸清需要保护与传承的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底数,划出保护的“红线”或“高压线”,坚持先行保护,落实责任,遏制破坏现象蔓延的趋势。要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先行保护的前提下,再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规划。要突出强调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分吸纳具有当地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盘活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避免“千城一面”。要严格落实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有关保护规定,为非物质文化项目预留足够的传承和发展的空间和场所。要加强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促进衍生品的开发,扶持传统技艺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对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坚持点、线、面相结合,从民居、街区到整个村落都纳入保护范畴。加强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公开、成效评估和执法检查。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和体系,将传统文化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纳入考核内容,对失职渎职者给予惩戒。
  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保障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措施切实到位。建议国务院在今年出台传统村落保护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加强古城保护的意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细化配套政策,形成城乡统一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体系。支持基层引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尤其是紧缺人才,如具有文物保护和古建筑修缮技能的人才等。出台切实政策,吸引和支持年轻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将传统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培训纳入职业教育范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除对小微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扶持外,对列入非遗保护项目的一般纳税人企业也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都要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国家和省级将现有的对传统文化的扶持资金进行整合,设立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提高使用效率,加强监管,确保落实。
  创新体制机制,拓宽社会力量参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途径。要积极推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层次保护体系。制定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公平参与的政策和办法,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建立健全社会参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统筹协调机制、咨询决策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构建市场与政府双重动力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示范引导作用,用“看得见的手”牵动“看不见的手”,促进市场与政府协调作业。加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社会文化组织建设,创新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培养新型城镇的文化工作者、志愿者,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的文化队伍、文化人才和民间艺术继承人,让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组织体系的保障,让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为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创造环境条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强化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在保护传统文化建筑和场所的同时,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避免群众因自行改善居住条件而造成对传统民居和习俗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存传统文化的真实性、多样性和原生形态的历史文化记忆。要重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宣传和弘扬、传统技艺的传授和展演,纳入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和吸引力。要推动传统文化遗产记忆工程,对在城镇化进程中不便保护或不可避免要消失的文化遗产,及时以影像、声音、实物等多种形式,在博物馆、图书馆等合适场所留存和展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夏天出其不意b5
推荐于2017-09-11 · TA获得超过96.6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3.1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亿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第二个衰落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更上加速了传统文化的衰落(这并非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造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没有做到“趋时更新”,饱受冲击;在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引入了竞争机制,传统文化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力下降,受到了更大冲击,衰败的速度加快。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使得资源的优化配置得以实现。因此,我们要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引导传统文化适应市场经济制度。只有在坚持传统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前提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才可能实现。要想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开发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开发、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采用市场经济模式。同时在开发时要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之符合我国通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要在全社会形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观念:在开发时必须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开发。要使传统文化顺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推动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是一个长期而且艰苦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投入。一、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要领导并长期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党要坚持并完善科学执政方式,健全民主集中制,推动党在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上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党要积极制定并颁行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意见和决定。二、 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间团体。要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要加强立法,提到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及时向人民群众释清保护与复兴传统文化的原因和意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三、 全社会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坚持了解传统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要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要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在市场经济中,积极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上消费,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延长传统文化的产业链条,对传统文化要深加工、细加工,扩大其市场份额。要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梦见空城200y
2020-04-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85
展开全部
第一、首先自己要先认可本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养育了我们。一直知道我们从封建走上了开明。所以我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有内涵的。
2
/6
第二、区分学会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不能和与时代脱节的传统文化相提并论。
3
/6
第三、注重传统文化的发掘,在民俗活动、民俗节日中积极开拓新的活动形式,增加传统活动内容。
4
/6
第四、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风采展示,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
5
/6
第五、对西方文化采取合适的态度,对于积极向上的文化我们吸收采纳,对于腐朽的、庸俗的我们坚决抵制。减少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领域的冲击。
6
/6
第六、我国传统文化经历的时间考验最为长久,中国在所有国家中,文化底蕴也是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本民族文化的可靠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