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秋冬怎么分
春天,从立春到立夏,也叫夏季,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其间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
夏天,从立夏到立秋,也叫夏季,一年中的第二个季节。其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
秋天,从立秋到立冬,也叫秋季,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其间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
冬天,从立冬到立春,也叫冬季,一年中的第四个季节。其间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六个节气。
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因为纬度和地形的差异,春夏秋冬的长度,并不一致。进入某一季节的时间,也并不一致。
拓展资料
24节气。
24节节气包括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春夏秋冬分段如下:
1、春季,是指我国农历从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即农历的1、2、3月。
2、夏季,是指从立夏至立秋的这一段时间,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即农历的4、5、6月。
3、秋季,是指从立秋到立冬这一段时间,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即农历的7、8、9月。
4、冬季,始于农历的立冬,止于次年的立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六个节气,即农历的10、11、12月。
你是出生1987年11月1日,阳历,对照上述分段,属于冬季范围,对应的季节是冬季。
扩展资料:
我国与西方的四季划分的不同:
四季的划分,我国与西方有所不同。我国的四季划分方法,强调季节的天文特征:
1、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季节;
2、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最低的季节;
3、春秋两季,昼夜均匀,正午太阳高度适中,是冬夏之间的过渡季节。
具体地说,它以二十四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为四季的起止,而以二分二至为四仲。这样的四季,具有明显的天文意义,但与实际的气候情况不符。
例如,立春和立秋,是春秋二季的开始,而在气候上仍是隆冬和盛夏;夏至和冬至,是夏季和冬季的中点,可是在气候上,它们并非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候。
参考资料:春夏秋冬 百度百科
再是按照节气来分:春分,即进入春季。 夏至,即进入夏季。 秋分,即进入秋季。 冬至,既进入冬季。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向跨度大,气温也相差很大。如果按上述方法划分四季,各地的气温和自然景象在同一季节大不相同。所以,为了反映各地气候的真实情况,通常以日平均气温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平均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下为冬,22摄氏度以上为夏,10~22摄氏度为春天或秋天。
气象学上,把五天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标志:低于5°C是冬季;高于20°C是夏季;5---20°C是春季或秋季。
按照阳历,一般是:3、4、5月,是春季;6、7、8月是夏季;9、10、11月是秋季;12月、第二年1、2月是冬季。
2014-05-22
再是按照节气来分:春分,即进入春季。 夏至,即进入夏季。 秋分,即进入秋季。 冬至,既进入冬季。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向跨度大,气温也相差很大。如果按上述方法划分四季,各地的气温和自然景象在同一季节大不相同。所以,为了反映各地气候的真实情况,通常以日平均气温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平均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下为冬,22摄氏度以上为夏,10~22摄氏度为春天或秋天。
气象学上,把五天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标志:低于5°C是冬季;高于20°C是夏季;5---20°C是春季或秋季。
按照阳历,一般是:3、4、5月,是春季;6、7、8月是夏季;9、10、11月是秋季;12月、第二年1、2月是冬季。
2013-10-14
近几年来气象学家又按大范围天气形势的调整并且结合了当地的具体天气、温度的突然变化来划分四季,这叫做“自然天气季节”。这一种划分四季的方法要比单纯用候温为标准来划分四季前进了一步,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所以,也就更加科学、更为合理了一些。
四季的划分,我国与西方有所不同。我国的四季划分方法,强调季节的天文特征: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昼夜均匀,正午太阳高度适中,是冬夏之间的过渡季节。具体地说,它以二十四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为四季的起止,而以二分二至为四仲(见四季的划分)。
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
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
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
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