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是哪一年开始的?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树大招风,权力分散,占山为渣升基王,小家思想,只学会了打天的本事,没有领悟治天下的心德,没有适应时势,没有明白秦王朝灭亡是因为大量军力抗北方匈奴,内里空虚,各地反判力量镇压无力,抗北大量金钱消耗,造成经济压力过大;各国旧臣复国之心造成多地反叛,分散政府精力。军事、经笑改济、政治造成的项羽的时机。项羽成事后面对的也是如此的情况,加上项羽有打天下之能无治如谨国之才德,自己削弱自己的势力,所以他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汉高祖刘邦,生于前256年,出身布衣,早年任亭长。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沛公”,后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项羽怒,欲杀刘邦,刘邦巧赴鸿门宴,被封于巴蜀。养精蓄锐,拜韩信为帅,暗渡陈仓,反攻项羽,后经4年大战,最后打败项羽,项羽乌江自刎而亡。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
刘邦称帝后,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先后杀死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大封同姓王,巩固政权。刘邦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
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县丰邑人。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
刘邦年轻时游手好闲,30多岁才当了泗水亭长。秦二世二年(前209年)九月,继陈胜、吴广起义后两个月,刘邦与萧何、曹参等也杀死沛县县令,举行起义。先投靠项梁、项羽起义军,推翻秦王朝后,又与项羽「争权天下」,进行了为期五年的楚汉战争,於公元前202年打败项羽军。
刘邦由一个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小官,何以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其妙策无他,就在於会用人。刘邦登基后不久,一次大宴群臣。他问群臣道:「请大家说说,朕何故得天下,项羽何故失天下?」大臣中有人答道:「陛下平时待人有点粗暴无礼,似不如项王宽仁。但派人攻城略地,有封有赏,能与天下人同其利。项王忌贤妒能,战胜不赏功,得地不分利,所以将士不肯尽力,因此失掉了天下。」刘邦听了,笑道:「尔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楚汉得失原因须从用人上说起。运筹策划,预见长远,朕不如张良,主持政务,保证供应,朕不如萧何;带兵打仗,战取攻守,朕不如韩信。这三人是当今豪杰,朕能依靠他们,所以能得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尚不能用,所以被我打败了。」群臣听了,都表示敬服。
刘邦所言,基本符合实际。五年的楚汉战争中,刘邦屡遭挫败。他本人曾12次受重伤,几次被活捉,但他依靠张良、萧何、韩信等人,屡败屡起,终於以弱胜强,取得最后胜利。统观之,刘邦用人,通常根据不同的形势,采取不同的策略。这从他对韩信的态度和使用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一是势力薄弱时,卑躬屈膝。韩信初到汉营时,还属无名小卒,刘邦看他不起。但他听萧何说韩信是一个大将之才,可以帮助他打天下时,笑胡马上放下了汉王的架子,筑了一个高台,举行隆重典礼,毕恭毕敬地拜韩信为大将。并向全军宣布说;「凡我汉军将士,今后俱由大将军节制,如有藐视大将军,违令不从者,尽可按军法从事,先斩后奏。」那种谦恭卑顺的样子,令全军上下莫名其妙。
二是当形势不利时,慷慨让步。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这时刘邦在成皋战场作战失利,急需把韩信、彭越等部队调来支援正面战场。不料此时已攻占齐地的韩信,正巧派使者来,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以镇抚齐国。刘邦大怒道:「怪不得几次调他一直按兵不动,原来是想自己称王!」这时正在身旁的张良、陈平赶紧用脚踢了他一下。刘邦恍然大悟,急忙改变口气,对韩信的使者说:「大丈夫平定诸侯,做王就该做真王,为何要做假王呢?」於是派张良为特使,正式封韩信为齐王。韩信受封后,果然高高兴兴地率兵来参加正面战场作战。
三是功碰尺拦成名就后,心狠手辣。刘邦称帝后,大封自己的同姓子弟为王,同时总认为那些在战争年代封的异姓王们,居功自傲,藐视皇帝。於是决定先拿韩信开刀,除掉异姓王。於遂,刘邦在高祖六年(前200年),宣称巡游云梦泽(今洞庭湖一带),约定在陈地会晤诸困御侯。当韩信奉命来到时,刘邦以有人告他谋反为由,令武士将其拿下。当韩信申辩时,刘邦厉声说:「有人告你谋反,你敢抵赖吗?」把韩信押回洛阳后,因查无实据,便把他降为淮阴侯,软禁在京城。吕后洞晓刘邦的心意,在一次刘邦出京乎叛时,把韩信诱到长乐宫杀掉了。
刘邦用人策略,既有坦诚恩惠,也有诡诈刁滑,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这些策略的交替使用,是其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项羽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欲以力争经营天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悲壮激昂的楚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即将失败时作别爱妾虞姬时所唱,项羽一生身经七十多战,未败过一次,因此当上了西楚霸王,然而最后他却一败涂地,自刎乌江。有关他的是非功过,实在值得引以为鉴。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时候、下相(今江苏肖宿迁西南)人。项家几代都是楚将,封在名叫项(今河南省项城东北)的地方.就以项为姓氏。他的叔父叫项粱,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大将项燕。项羽身长八尺开外,力能扛鼎,但从小不喜欢读书,学剑术又不好好学。项梁对他大发脾气,他却说:“学书只要能记得自已的姓名就行,剑术只能敌一人。不值得学,要学那能敌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项羽开始很高兴,但略知大意,又不肯学了。后来项梁因故杀了人,带着项羽逃亡到江南。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稽横渡钱塘江时,项羽和项梁也站在岸边观看。项羽遥指秦始皇说:“他可由我取而代之。”项梁连忙掐住他的嘴说:“快别胡说,要灭族的”。但项梁从此对项羽暗暗称奇,觉得这个孩子不同凡响。
公九前209年7月,陈胜在大泽乡起义。首先举起反秦的旗帜,各地纷纷响应,九月,项梁、项羽杀死会稽郡郡守殷通,发动起义。到第二年,项梁率领八千“子弟兵”,渡过长江、淮河向中原挺进,以配合陈胜的起义军。沿途,英布、吕臣、刘邦等都率部前来会合,这支起义军发展到十万余人。不久,项梁在薛(今山东省薛城北)听到陈胜牺牲的消息,便召集各部反秦将领共商大计。居算人范增向项梁建议说:“你家世代为楚将,若能复立楚王的后裔,可以得人心。”项梁认为他说得有理,就把在给人家放羊的楚怀王的孙子态心找来当楚王,仍称楚怀王,定都 (今安徽省临淮),建立了秦末第二个农民政权。项梁自称武信君,率领项羽、刘邦等,多次击败大将章邯率领的秦军。可是,在胜利面前,项梁滋长了骄傲情绪和轻敌思想。公元前208年9月,当项梁引兵进至定陶西北时,适逢阴雨连绵,项梁更加麻痹,缺乏戒备,章邯趁雨夜偷袭定陶,击杀项梁,起义军失利。
然而章邯却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定陶之战后,便认为楚兵不足忧了,于是率兵北上攻赵。赵王歇和相国张耳、将军陈余,自知不是章邯的对手,退守巨鹿(今河北省平乡西南),被秦将王离、涉间用重兵围困起来,情况危急。赵王歇派使者向楚求援。楚怀王便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北上救赵。与此同时,派刘邦率兵向西挺进,直捣咸阳。临行前,楚怀王与诸将定约说:“谁先打人关中,就封他为关中王。”
公元前207年,项羽杀了不肯积极前去解巨鹿之围的宋义,自立为上将军,率领楚军渡漳河,去援救赵军。渡河后,他命令部队把釜甑砸破,把船凿沉,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表示此去将决一死战,不打胜仗决不生还。“破釜沉舟”这一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楚军将士与秦军打仗时,因无路可退,只有拼命搏斗,死里求生,人人勇猛异常、喊杀声震天动地。当时各地诸侯带来的援赵兵马,都惧怕秦军,不敢出击,筑起壁垒,在一旁观战。楚军经过九次激战,九战九胜,把秦军主力打得大败,杀死秦将苏角,俘虏王离,迫使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战争中规模最大,对消灭秦王朝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战役。顶羽在这次战役中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名气,各路诸侯都非常敬佩他,自愿服从他的统一指挥。从此,项羽号称“诸侯上将军”,统率各路诸侯军,继续追击章邯的秦军。同年七月,章邯见秦王朝大势已去,在殷墟(今河南省安阳西北小屯)率领余众20多万人投降了项羽。至此,秦军主力全部被消灭。这时项羽正打算进攻秦都咸阳.担心降兵入关后叛乱,就在新安(今河南省渑池)城南坑杀了全部秦降兵。顶羽这种残暴的行径,失掉了关中人民的支持。
项羽乘胜西进,迅速抵达函谷关。这时他听说关上有人把守,不让进,又听说沛公已攻入咸阳,于是大怒,立即率军破关而入,一直打到戏地。项羽下令军中说:“明晨大家饱餐战饭,给我打败沛公军。这时项羽拥兵40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只有10万兵,驻扎在灞上,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刘邦采用张良的计策,亲赴鸿门,向项羽赔罪,并表示愿意服从。项羽一见刘邦示弱,一腔怒气也就烟消云散了,并设宴款待刘邦。酒宴间,范增多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终不理睬。范增又安排武士项庄进去,以舞剑助酒为名,借机杀掉刘邦,没想到又被张良的朋友、好心的项伯看破机关,他生怕出事,便拨出剑来与项庄对舞,保护刘邦。刘邦的部将樊哙豪气冲天,进帐向项羽陈述刘邦的功绩,项羽佩服他的英勇,把注意力都转到他身上来,竟然让刘邦趁机溜出了虎口。范增想杀刘邦的计谋终于未能实现,气得他大骂项羽:“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公元前206年,项羽领兵进入咸阳,杀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烧了非常豪华的阿房宫。他自立为西楚霸王。有个叫蔡生的劝他定都在关中,可他见秦的宫殿烧得残破不全,又思念自己的故乡,因此没有采纳蔡生的意见。并说:“富贵不归乡,好比穿一身锦绣衣裳夜行,有谁知道呢?”后来蔡生暗中对人说:“人们说楚人沐猴而冠,果然如此!”意思是楚人打扮得象个人物,而实际不是。项羽听到这话,把蔡生抓了来滚了油锅,并定都彭城,尊楚怀王为义帝。然后大封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管辖汉中,又封秦将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颀为塞王.三分关中地区,以封锁刘邦,不让刘邦离开汉中,插足中原。
但由于项羽分封不公,引起诸侯和功臣的不满。分封不久,握有重兵而未得封王的田荣首先在齐地起兵,自立为齐王。项羽发兵攻打田荣。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进兵关中,消灭了项羽所分封的关中三王,接着挥师东下,与项羽争夺天下。于是项羽和刘邦又进行了四年战争,史称“楚汉战争”。在这四年战争中,开始项羽在军事上处于优势。但由于他搞分裂,违背历史发展的方向,又不善于用人,致使将士离心。加上他为人残暴,军纪又坏,所到之处,烧杀掳掠,丧失了民心。刘邦在上述诸方面的作为则正好和项羽相反,逐渐由劣势转为优势。公元前202年,刘邦联合各路诸侯对项羽发动了最后的攻击,把项羽围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岸)。此时项羽兵少食尽,夜间听到汉军在四面唱楚歌,楚军军心大乱,于是项羽连夜率八百壮士向南突围,跑到乌江,被汉军追上。这时跟随他的只剩下28个人了,项羽仰天长叹:“此乃天意,非战之罪也1”为了证明他的失败是天意,不是他的过错,项羽又杀死几名汉将,消灭汉军100多人,自己只损失二人,终因寡不敌众,自刎于乌江,时年31岁。
项羽英勇善战,所向无敌,至死不屈,确实余勇可嘉,有一股英雄气概;明朝著名学者李贽在《藏书》中称他为“千古英雄”;李清照也曾写诗称赞他:“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但是,他过于迷信自己的勇敢和武力,不重视政治,不讲策略。不注意团结内部,又不善于用人,致使韩信、陈平、英布等杰出人才纷纷离去,最后连一个范增也留不住。所有这些,都是导致他失败的政治原因。项羽虽然英勇善战,余勇可嘉,但缺乏政治能力,战略目光短浅,又不注意人心向背,导致了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必然败给刘邦,导演了一出恢宏壮烈的悲剧。
萧何,是汉朝初年丞相。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
张良(?~公元前186年),字子房,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前后)的重要谋臣,先祖是战国时期韩国人,祖父、父亲都曾在韩国为相。秦灭韩国时,张良有家僮三百人,但他连死了的弟弟也顾不得好好安葬,就拿出全部家产,寻访收买刺客,谋划刺杀秦始皇,为韩复仇。
在秦始皇东游时,张良和刺客在博浪沙(今中国中部河南原阳县东南)狙击未成。秦始皇下令全国搜捕刺客。张良只好隐姓埋名,逃亡躲藏到了下邳(今中国东南部江苏睢宁西北)。在那里他得到了《太公兵法》。
有一次,张良到桥上散步,遇到一个老人。老人走到张良面前时,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小子!去把鞋给我捡回来。”张良见他是个老人,强压怒火,下去给他捡了回来。老人又命令他给穿上,张良觉得做了好事,就做到底吧,于是给老人穿上了鞋子。
老人笑着走了,走了一段又返回来,让张良五天后在桥上等他。张良很惊讶,但五天后天刚亮的时候,还是去了,结果老人早就到了。老人训斥他和老人约会不该迟到,说了五日后再来,就走了。五天后,拂晓时张良就去了,结果老人还是比他先到。老人让他过五天再来。这次张良半夜就去了,老人高兴地把《太公兵法》交给了他。老人这样考验张良,实际上是考验他“大勇能忍”的性格,缺少这种性格的人是很难成大事的。
公元前209的七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之后,张良也聚集了百号人起事,后来和刘邦相遇,就归附了他。从此辅佐刘邦转战南北,用计策帮刘邦争夺天下,成为首席谋士。
刘邦进占咸阳后,见到秦宫室里的豪华帷帐,狗马、珍宝和成百上千的美丽的宫女,就留恋起来,想长住宫中。樊哙劝说刘邦,刘邦不肯听。张良也极力劝说,说刘邦现在刚入秦就要贪图享乐,是在“助桀为虐”,还说樊哙的话是“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刘邦终于听了张良和樊哙的劝告,退到霸上,得到秦民的拥护。
不久,项羽西进,见刘邦固守函谷关,大怒,打算进兵攻打。张良曾经在项羽的叔叔项伯杀人后掩护过他,所以,项伯听到项羽要发兵的消息后,连夜到汉军中要张良赶紧逃命。张良认为丢下刘邦逃命不仗义,于是拉项伯去见刘邦。一方面说服刘邦委曲求全,一方面请项伯回去向项羽说情。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在鸿门宴上卑辞表示臣服,项庄舞剑想加害刘邦时,项伯又出来掩护,刘邦这才得以脱身逃出虎口。
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王结束,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中国西南部的巴、蜀和汉中。刘邦去领地时,张良建议他边走边烧掉栈道,以表示不再回来,消除项羽对他的戒心,使他放心地北攻齐国,给韩信后来出击创造了条件。
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一战中战败,张良建议争取英布、彭越和韩信联合反楚,为以后对项羽的战略包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包围在了荥阳(今河南荥阳),刘邦为摆脱困境,打算用郦食其的计谋,复立六国的后裔,牵制项羽。张良回来后,拿过刘邦面前的筷子,一条一条为刘邦陈述利害。张良说现在很多人跟随你四处奔走,就是想以后得到封地。但你现在却扶植六国后裔,等于把这些人的希望灭掉了,他们以后还要重新侍奉原来的君主。这些人肯定会离开刘邦的。刘邦听了,马上改变了主意,把刻好的印信也销毁了。
在韩信平定齐国后,韩信给刘邦写信,说齐国形势多变,应该有个王来治理,他请求让他做代理齐王。刘邦当时正被围在荥阳,看了信后大骂,张良和陈平赶忙暗中踩刘邦的脚提醒他。刘邦赶忙改口说:“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代理王!”刘邦派张良带印信到齐国,满足了韩信做齐王的心愿,稳定了一员大将。
在刘邦和项羽划鸿沟为界后,项羽领兵东去。刘邦也想西行回去,张良和陈平则建议刘邦趁项羽粮食将尽、士兵疲惫的有利时机消灭他,免得放虎归山,养虎为患。刘邦于是追击项羽。张良又建议刘邦给韩信和彭越广阔的领地,以此吸引他们为各自利益夹击项羽。在各路大军的围攻下,项羽最后自刎而死。刘邦取得楚汉战争最后的胜利。
刘邦即位称帝后,封张良为留侯。汉朝统一之后,张良还有一些谋略对刘邦稳固江山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在封赏问题上。当时很多将领议论纷纷,觉得天下领地没有自己的份,所以人心不稳。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先封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雍齿为什方侯,使人们觉得刘邦不喜欢的都能封侯,人心于是稳定下来。二是建议在关中定都。当时有个戍卒建议刘邦在关中建都,但大臣们都主张建都洛阳,因为他们大都是中原人。张良认为关中是“金城千里”的天府之国,可以固守,可以出击。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动身向西入关中,定都在了长安。三是对刘邦继承人的影响。刘邦觉得吕后生的儿子即太子刘盈懦弱,喜欢戚姬生的如意。吕后要张良出主意,张良要太子刘盈去亲自请刘邦一直尊敬、想请请不到的四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当时叫四皓。后来四皓果然陪太子入朝。刘邦见了,知道刘盈得民心拥护,从此再不提改立太子的事了。
张良死于汉惠帝六年,谥号文成侯。
樊哙(?~前189),西汉初将领。沛(今江苏沛县人。
少时以屠狗为业。初随刘邦起兵反秦,为其部将,以军功赐爵,封贤成君。起义军进入咸阳,刘邦留恋宫廷生活,他与张良质问刘邦:“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力劝刘邦封闭宫室府库,还军霸上。鸿门宴上,范增欲杀刘邦,他不顾个人安危,直闯营帐,斥项羽背信弃义,使刘邦得以脱走,汉朝建立,又随刘邦击败臧荼、陈(豕希)和韩王信叛乱,任左丞相,封舞阳侯。刘邦晚年因病卧内宫,适遇英布叛乱,他入宫鼓励刘邦振作精神。刘邦带病遂出征,平定叛乱。
秦末汉初名将。沛县(今属江苏)人。本以屠狗为业。秦末,与刘邦俱隐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二世元年(前209),与萧何、曹参等推戴刘邦起兵反秦,转战各地,屡次先登陷阵,颇有斩获。入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后,力劝刘邦还军霸上(今西安东南),勿贪秦宫奢丽之物。汉王元年(前206)十二月,持剑盾闯鸿门宴,面斥项羽,保护刘邦逃离险境。八月,由汉中还定三秦,升郎中骑将,复迁为将军。继参加对楚作战,屯守广武(今河南荥阳北)一年。汉兴,封舞阳侯。跟随刘邦征讨反叛的异姓诸侯王,所部俘臧荼,斩韩王信,收取赵地27县。汉高祖十二年(前195)二月,以相国职率兵击燕王卢绾,平定燕地18县。未几,因系吕后妹夫,遭人谮毁,险被刘邦诛杀。
刘邦称帝后,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先后杀死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大封同姓王,巩固政权。刘邦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
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县丰邑人。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
刘邦年轻时游手好闲,30多岁才当了泗水亭长。秦二世二年(前209年)九月,继陈胜、吴广起义后两个月,刘邦与萧何、曹参等也杀死沛县县令,举行起义。先投靠项梁、项羽起义军,推翻秦王朝后,又与项羽「争权天下」,进行了为期五年的楚汉战争,於公元前202年打败项羽军。
刘邦由一个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小官,何以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其妙策无他,就在於会用人。刘邦登基后不久,一次大宴群臣。他问群臣道:「请大家说说,朕何故得天下,项羽何故失天下?」大臣中有人答道:「陛下平时待人有点粗暴无礼,似不如项王宽仁。但派人攻城略地,有封有赏,能与天下人同其利。项王忌贤妒能,战胜不赏功,得地不分利,所以将士不肯尽力,因此失掉了天下。」刘邦听了,笑道:「尔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楚汉得失原因须从用人上说起。运筹策划,预见长远,朕不如张良,主持政务,保证供应,朕不如萧何;带兵打仗,战取攻守,朕不如韩信。这三人是当今豪杰,朕能依靠他们,所以能得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尚不能用,所以被我打败了。」群臣听了,都表示敬服。
刘邦所言,基本符合实际。五年的楚汉战争中,刘邦屡遭挫败。他本人曾12次受重伤,几次被活捉,但他依靠张良、萧何、韩信等人,屡败屡起,终於以弱胜强,取得最后胜利。统观之,刘邦用人,通常根据不同的形势,采取不同的策略。这从他对韩信的态度和使用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一是势力薄弱时,卑躬屈膝。韩信初到汉营时,还属无名小卒,刘邦看他不起。但他听萧何说韩信是一个大将之才,可以帮助他打天下时,笑胡马上放下了汉王的架子,筑了一个高台,举行隆重典礼,毕恭毕敬地拜韩信为大将。并向全军宣布说;「凡我汉军将士,今后俱由大将军节制,如有藐视大将军,违令不从者,尽可按军法从事,先斩后奏。」那种谦恭卑顺的样子,令全军上下莫名其妙。
二是当形势不利时,慷慨让步。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这时刘邦在成皋战场作战失利,急需把韩信、彭越等部队调来支援正面战场。不料此时已攻占齐地的韩信,正巧派使者来,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以镇抚齐国。刘邦大怒道:「怪不得几次调他一直按兵不动,原来是想自己称王!」这时正在身旁的张良、陈平赶紧用脚踢了他一下。刘邦恍然大悟,急忙改变口气,对韩信的使者说:「大丈夫平定诸侯,做王就该做真王,为何要做假王呢?」於是派张良为特使,正式封韩信为齐王。韩信受封后,果然高高兴兴地率兵来参加正面战场作战。
三是功碰尺拦成名就后,心狠手辣。刘邦称帝后,大封自己的同姓子弟为王,同时总认为那些在战争年代封的异姓王们,居功自傲,藐视皇帝。於是决定先拿韩信开刀,除掉异姓王。於遂,刘邦在高祖六年(前200年),宣称巡游云梦泽(今洞庭湖一带),约定在陈地会晤诸困御侯。当韩信奉命来到时,刘邦以有人告他谋反为由,令武士将其拿下。当韩信申辩时,刘邦厉声说:「有人告你谋反,你敢抵赖吗?」把韩信押回洛阳后,因查无实据,便把他降为淮阴侯,软禁在京城。吕后洞晓刘邦的心意,在一次刘邦出京乎叛时,把韩信诱到长乐宫杀掉了。
刘邦用人策略,既有坦诚恩惠,也有诡诈刁滑,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这些策略的交替使用,是其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项羽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欲以力争经营天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悲壮激昂的楚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即将失败时作别爱妾虞姬时所唱,项羽一生身经七十多战,未败过一次,因此当上了西楚霸王,然而最后他却一败涂地,自刎乌江。有关他的是非功过,实在值得引以为鉴。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时候、下相(今江苏肖宿迁西南)人。项家几代都是楚将,封在名叫项(今河南省项城东北)的地方.就以项为姓氏。他的叔父叫项粱,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大将项燕。项羽身长八尺开外,力能扛鼎,但从小不喜欢读书,学剑术又不好好学。项梁对他大发脾气,他却说:“学书只要能记得自已的姓名就行,剑术只能敌一人。不值得学,要学那能敌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项羽开始很高兴,但略知大意,又不肯学了。后来项梁因故杀了人,带着项羽逃亡到江南。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稽横渡钱塘江时,项羽和项梁也站在岸边观看。项羽遥指秦始皇说:“他可由我取而代之。”项梁连忙掐住他的嘴说:“快别胡说,要灭族的”。但项梁从此对项羽暗暗称奇,觉得这个孩子不同凡响。
公九前209年7月,陈胜在大泽乡起义。首先举起反秦的旗帜,各地纷纷响应,九月,项梁、项羽杀死会稽郡郡守殷通,发动起义。到第二年,项梁率领八千“子弟兵”,渡过长江、淮河向中原挺进,以配合陈胜的起义军。沿途,英布、吕臣、刘邦等都率部前来会合,这支起义军发展到十万余人。不久,项梁在薛(今山东省薛城北)听到陈胜牺牲的消息,便召集各部反秦将领共商大计。居算人范增向项梁建议说:“你家世代为楚将,若能复立楚王的后裔,可以得人心。”项梁认为他说得有理,就把在给人家放羊的楚怀王的孙子态心找来当楚王,仍称楚怀王,定都 (今安徽省临淮),建立了秦末第二个农民政权。项梁自称武信君,率领项羽、刘邦等,多次击败大将章邯率领的秦军。可是,在胜利面前,项梁滋长了骄傲情绪和轻敌思想。公元前208年9月,当项梁引兵进至定陶西北时,适逢阴雨连绵,项梁更加麻痹,缺乏戒备,章邯趁雨夜偷袭定陶,击杀项梁,起义军失利。
然而章邯却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定陶之战后,便认为楚兵不足忧了,于是率兵北上攻赵。赵王歇和相国张耳、将军陈余,自知不是章邯的对手,退守巨鹿(今河北省平乡西南),被秦将王离、涉间用重兵围困起来,情况危急。赵王歇派使者向楚求援。楚怀王便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北上救赵。与此同时,派刘邦率兵向西挺进,直捣咸阳。临行前,楚怀王与诸将定约说:“谁先打人关中,就封他为关中王。”
公元前207年,项羽杀了不肯积极前去解巨鹿之围的宋义,自立为上将军,率领楚军渡漳河,去援救赵军。渡河后,他命令部队把釜甑砸破,把船凿沉,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表示此去将决一死战,不打胜仗决不生还。“破釜沉舟”这一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楚军将士与秦军打仗时,因无路可退,只有拼命搏斗,死里求生,人人勇猛异常、喊杀声震天动地。当时各地诸侯带来的援赵兵马,都惧怕秦军,不敢出击,筑起壁垒,在一旁观战。楚军经过九次激战,九战九胜,把秦军主力打得大败,杀死秦将苏角,俘虏王离,迫使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战争中规模最大,对消灭秦王朝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战役。顶羽在这次战役中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名气,各路诸侯都非常敬佩他,自愿服从他的统一指挥。从此,项羽号称“诸侯上将军”,统率各路诸侯军,继续追击章邯的秦军。同年七月,章邯见秦王朝大势已去,在殷墟(今河南省安阳西北小屯)率领余众20多万人投降了项羽。至此,秦军主力全部被消灭。这时项羽正打算进攻秦都咸阳.担心降兵入关后叛乱,就在新安(今河南省渑池)城南坑杀了全部秦降兵。顶羽这种残暴的行径,失掉了关中人民的支持。
项羽乘胜西进,迅速抵达函谷关。这时他听说关上有人把守,不让进,又听说沛公已攻入咸阳,于是大怒,立即率军破关而入,一直打到戏地。项羽下令军中说:“明晨大家饱餐战饭,给我打败沛公军。这时项羽拥兵40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只有10万兵,驻扎在灞上,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刘邦采用张良的计策,亲赴鸿门,向项羽赔罪,并表示愿意服从。项羽一见刘邦示弱,一腔怒气也就烟消云散了,并设宴款待刘邦。酒宴间,范增多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终不理睬。范增又安排武士项庄进去,以舞剑助酒为名,借机杀掉刘邦,没想到又被张良的朋友、好心的项伯看破机关,他生怕出事,便拨出剑来与项庄对舞,保护刘邦。刘邦的部将樊哙豪气冲天,进帐向项羽陈述刘邦的功绩,项羽佩服他的英勇,把注意力都转到他身上来,竟然让刘邦趁机溜出了虎口。范增想杀刘邦的计谋终于未能实现,气得他大骂项羽:“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公元前206年,项羽领兵进入咸阳,杀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烧了非常豪华的阿房宫。他自立为西楚霸王。有个叫蔡生的劝他定都在关中,可他见秦的宫殿烧得残破不全,又思念自己的故乡,因此没有采纳蔡生的意见。并说:“富贵不归乡,好比穿一身锦绣衣裳夜行,有谁知道呢?”后来蔡生暗中对人说:“人们说楚人沐猴而冠,果然如此!”意思是楚人打扮得象个人物,而实际不是。项羽听到这话,把蔡生抓了来滚了油锅,并定都彭城,尊楚怀王为义帝。然后大封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管辖汉中,又封秦将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颀为塞王.三分关中地区,以封锁刘邦,不让刘邦离开汉中,插足中原。
但由于项羽分封不公,引起诸侯和功臣的不满。分封不久,握有重兵而未得封王的田荣首先在齐地起兵,自立为齐王。项羽发兵攻打田荣。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进兵关中,消灭了项羽所分封的关中三王,接着挥师东下,与项羽争夺天下。于是项羽和刘邦又进行了四年战争,史称“楚汉战争”。在这四年战争中,开始项羽在军事上处于优势。但由于他搞分裂,违背历史发展的方向,又不善于用人,致使将士离心。加上他为人残暴,军纪又坏,所到之处,烧杀掳掠,丧失了民心。刘邦在上述诸方面的作为则正好和项羽相反,逐渐由劣势转为优势。公元前202年,刘邦联合各路诸侯对项羽发动了最后的攻击,把项羽围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岸)。此时项羽兵少食尽,夜间听到汉军在四面唱楚歌,楚军军心大乱,于是项羽连夜率八百壮士向南突围,跑到乌江,被汉军追上。这时跟随他的只剩下28个人了,项羽仰天长叹:“此乃天意,非战之罪也1”为了证明他的失败是天意,不是他的过错,项羽又杀死几名汉将,消灭汉军100多人,自己只损失二人,终因寡不敌众,自刎于乌江,时年31岁。
项羽英勇善战,所向无敌,至死不屈,确实余勇可嘉,有一股英雄气概;明朝著名学者李贽在《藏书》中称他为“千古英雄”;李清照也曾写诗称赞他:“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但是,他过于迷信自己的勇敢和武力,不重视政治,不讲策略。不注意团结内部,又不善于用人,致使韩信、陈平、英布等杰出人才纷纷离去,最后连一个范增也留不住。所有这些,都是导致他失败的政治原因。项羽虽然英勇善战,余勇可嘉,但缺乏政治能力,战略目光短浅,又不注意人心向背,导致了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必然败给刘邦,导演了一出恢宏壮烈的悲剧。
萧何,是汉朝初年丞相。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
张良(?~公元前186年),字子房,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前后)的重要谋臣,先祖是战国时期韩国人,祖父、父亲都曾在韩国为相。秦灭韩国时,张良有家僮三百人,但他连死了的弟弟也顾不得好好安葬,就拿出全部家产,寻访收买刺客,谋划刺杀秦始皇,为韩复仇。
在秦始皇东游时,张良和刺客在博浪沙(今中国中部河南原阳县东南)狙击未成。秦始皇下令全国搜捕刺客。张良只好隐姓埋名,逃亡躲藏到了下邳(今中国东南部江苏睢宁西北)。在那里他得到了《太公兵法》。
有一次,张良到桥上散步,遇到一个老人。老人走到张良面前时,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小子!去把鞋给我捡回来。”张良见他是个老人,强压怒火,下去给他捡了回来。老人又命令他给穿上,张良觉得做了好事,就做到底吧,于是给老人穿上了鞋子。
老人笑着走了,走了一段又返回来,让张良五天后在桥上等他。张良很惊讶,但五天后天刚亮的时候,还是去了,结果老人早就到了。老人训斥他和老人约会不该迟到,说了五日后再来,就走了。五天后,拂晓时张良就去了,结果老人还是比他先到。老人让他过五天再来。这次张良半夜就去了,老人高兴地把《太公兵法》交给了他。老人这样考验张良,实际上是考验他“大勇能忍”的性格,缺少这种性格的人是很难成大事的。
公元前209的七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之后,张良也聚集了百号人起事,后来和刘邦相遇,就归附了他。从此辅佐刘邦转战南北,用计策帮刘邦争夺天下,成为首席谋士。
刘邦进占咸阳后,见到秦宫室里的豪华帷帐,狗马、珍宝和成百上千的美丽的宫女,就留恋起来,想长住宫中。樊哙劝说刘邦,刘邦不肯听。张良也极力劝说,说刘邦现在刚入秦就要贪图享乐,是在“助桀为虐”,还说樊哙的话是“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刘邦终于听了张良和樊哙的劝告,退到霸上,得到秦民的拥护。
不久,项羽西进,见刘邦固守函谷关,大怒,打算进兵攻打。张良曾经在项羽的叔叔项伯杀人后掩护过他,所以,项伯听到项羽要发兵的消息后,连夜到汉军中要张良赶紧逃命。张良认为丢下刘邦逃命不仗义,于是拉项伯去见刘邦。一方面说服刘邦委曲求全,一方面请项伯回去向项羽说情。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在鸿门宴上卑辞表示臣服,项庄舞剑想加害刘邦时,项伯又出来掩护,刘邦这才得以脱身逃出虎口。
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王结束,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中国西南部的巴、蜀和汉中。刘邦去领地时,张良建议他边走边烧掉栈道,以表示不再回来,消除项羽对他的戒心,使他放心地北攻齐国,给韩信后来出击创造了条件。
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一战中战败,张良建议争取英布、彭越和韩信联合反楚,为以后对项羽的战略包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包围在了荥阳(今河南荥阳),刘邦为摆脱困境,打算用郦食其的计谋,复立六国的后裔,牵制项羽。张良回来后,拿过刘邦面前的筷子,一条一条为刘邦陈述利害。张良说现在很多人跟随你四处奔走,就是想以后得到封地。但你现在却扶植六国后裔,等于把这些人的希望灭掉了,他们以后还要重新侍奉原来的君主。这些人肯定会离开刘邦的。刘邦听了,马上改变了主意,把刻好的印信也销毁了。
在韩信平定齐国后,韩信给刘邦写信,说齐国形势多变,应该有个王来治理,他请求让他做代理齐王。刘邦当时正被围在荥阳,看了信后大骂,张良和陈平赶忙暗中踩刘邦的脚提醒他。刘邦赶忙改口说:“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代理王!”刘邦派张良带印信到齐国,满足了韩信做齐王的心愿,稳定了一员大将。
在刘邦和项羽划鸿沟为界后,项羽领兵东去。刘邦也想西行回去,张良和陈平则建议刘邦趁项羽粮食将尽、士兵疲惫的有利时机消灭他,免得放虎归山,养虎为患。刘邦于是追击项羽。张良又建议刘邦给韩信和彭越广阔的领地,以此吸引他们为各自利益夹击项羽。在各路大军的围攻下,项羽最后自刎而死。刘邦取得楚汉战争最后的胜利。
刘邦即位称帝后,封张良为留侯。汉朝统一之后,张良还有一些谋略对刘邦稳固江山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在封赏问题上。当时很多将领议论纷纷,觉得天下领地没有自己的份,所以人心不稳。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先封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雍齿为什方侯,使人们觉得刘邦不喜欢的都能封侯,人心于是稳定下来。二是建议在关中定都。当时有个戍卒建议刘邦在关中建都,但大臣们都主张建都洛阳,因为他们大都是中原人。张良认为关中是“金城千里”的天府之国,可以固守,可以出击。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动身向西入关中,定都在了长安。三是对刘邦继承人的影响。刘邦觉得吕后生的儿子即太子刘盈懦弱,喜欢戚姬生的如意。吕后要张良出主意,张良要太子刘盈去亲自请刘邦一直尊敬、想请请不到的四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当时叫四皓。后来四皓果然陪太子入朝。刘邦见了,知道刘盈得民心拥护,从此再不提改立太子的事了。
张良死于汉惠帝六年,谥号文成侯。
樊哙(?~前189),西汉初将领。沛(今江苏沛县人。
少时以屠狗为业。初随刘邦起兵反秦,为其部将,以军功赐爵,封贤成君。起义军进入咸阳,刘邦留恋宫廷生活,他与张良质问刘邦:“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力劝刘邦封闭宫室府库,还军霸上。鸿门宴上,范增欲杀刘邦,他不顾个人安危,直闯营帐,斥项羽背信弃义,使刘邦得以脱走,汉朝建立,又随刘邦击败臧荼、陈(豕希)和韩王信叛乱,任左丞相,封舞阳侯。刘邦晚年因病卧内宫,适遇英布叛乱,他入宫鼓励刘邦振作精神。刘邦带病遂出征,平定叛乱。
秦末汉初名将。沛县(今属江苏)人。本以屠狗为业。秦末,与刘邦俱隐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二世元年(前209),与萧何、曹参等推戴刘邦起兵反秦,转战各地,屡次先登陷阵,颇有斩获。入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后,力劝刘邦还军霸上(今西安东南),勿贪秦宫奢丽之物。汉王元年(前206)十二月,持剑盾闯鸿门宴,面斥项羽,保护刘邦逃离险境。八月,由汉中还定三秦,升郎中骑将,复迁为将军。继参加对楚作战,屯守广武(今河南荥阳北)一年。汉兴,封舞阳侯。跟随刘邦征讨反叛的异姓诸侯王,所部俘臧荼,斩韩王信,收取赵地27县。汉高祖十二年(前195)二月,以相国职率兵击燕王卢绾,平定燕地18县。未几,因系吕后妹夫,遭人谮毁,险被刘邦诛杀。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